评估危机管理水平(1 / 1)

高效管理 陈瑶 2263 字 1个月前

将前面你已评定好的企业4个主要危机变数——类型、阶段、系统和利益关系人的表现分数,一一填写在图5-10所对应的长条格上,然后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你就会很直观地看出企业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当你的变数评定结果落在“准备完善”区,表示企业的危机管理十分完备;反之,如果是落在“危险地带”,就表示危机管理必须立即加强。

图5-10危机管理架构图范例

所有这4个因素都很重要,但“系统”的变数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系统里面的“文化”因素。要改善危机管理计划或安装危机侦测系统都不是容易之事,何况是要改变企业的负面文化。因此,如果你在系统的评量中,文化因素落在危险地带,那么你很有必要关切企业文化的危机,因为这反映出极端的危险,而这也是企业面临危机的最强有力的警讯。

危机架构图描绘出来之后,你可以更有系统地来评估公司的优点及缺点。你可以看到需要改进的区域,也可以从不同的危机准备阶段来衡量公司的危机准备程度。

理想的危机管理架构,包括策略行动、技术与结构行动、评估及诊断行动、沟通行动以及心理与文化行动:

危机管理计划

一般而言,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都相当薄弱且零碎。根据调查发现,在财富杂志排名前的1000家大的公司中,很多都没有危机管理计划,也没有正式成立危机管理小组(CMT)。

企业哲学的转变对于企业目标的界定有很重大的影响。一家化学工厂主管的态度是这样的:“我们不只是要以具竞争力的价格将最好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我们还要保护消费者不受到产品的伤害。”有危机准备的企业在其产品制造过程中做了根本的改变,并忠于这种新的企业良好形象。例如,强生公司舍弃Tylenol的胶囊包装。其他食品及制药公司也发展出反伪造的包装。某些化学公司也停止制造含喷雾剂的产品,以免造成臭氧层的破坏。有些公司还发展新一代更安全的化学品。

将危机管理的概念与公司的表现整合,是相当重要的。如果缺乏整合,很可能一些有关卓越经营的错误信念,会连带成为危机管理计划的障碍。某一企业主管曾说:“一个卓越的公司不需要有正式的危机管理计划。我们过去的记录相当良好,危机不会成为我们最主要的风险。只有那些比较差的公司才需要危机管理来隐藏他们的缺失。”这位主管扭曲了卓越的概念,把它当作不需发展危机管理计划的借口,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而且可能会使危机更加恶化。过分自信的企业常常无法对最糟的情况未雨绸缪。

有危机准备的企业也将危机管理纳入策略规划的过程。危机管理有赖高层主管的参与和决策。危机计划学习的过程比计划本身更为重要。因此,危机管理是提升竞争优势的新工具。例如,在一次停电的危机中,某家银行即提供发电设备,使得客户得以不受停电的干扰,顺利进行交易。银行的主管说:“危机给了我们机会,使我们的服务能扩及更多客户。我们以前问:危机是否伤害到‘我们’?最近我们转而问:危机是否伤害到‘我们的客户’?”

有些公司聘请公司以外的人士来参与危机管理计划。例如,有一家化学工厂聘请两位环保专家;一家石油公司雇用两名没有任何工业技术背景的人担任主管;还有其他公司聘请顾问做咨询。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有危机管理的训练课程,或是模拟危机发生的情况。有些公司甚至请专人扮演媒体、政府官员、甚至歹徒的角色。

制定与执行决策

一般公司在开始危机管理计划时,不是被动反应危机,就是只锁定特定的技术范畴。一家保险公司的主管解释:“因为表面的技术问题不需要有太高深的洞察能力。”

危机管理的第一任务就是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个中心的权力架构,以便在危机发生时负责快速地制定与执行决策。

跨部门的危机管理小组已经是一个趋势,以便集合不同部门的主管共同解决问题。危机管理在公司里的重要性,可以从一些指标反映出来,例如预算数目、紧急处理手册的编制、危机管理电脑化系统、紧急危机管理设备,等等。

有些公司会分散决策权,以便在危机发生时可以很快采取行动。如某一家保险公司,部门经理有宣布意外灾害的权力,并直接和外部的紧急信息系统联系。

危机管理手册必须相当容易使用,并在危机管理小组的监督下随时做最新的修正。一些公司将这些手册信息输入电脑,在危机发生时可以立即从中取得必要的资源。一些公司将危机管理发展为电脑化的决策处理。例如,一家大型的制造商便为每一座工厂建立一套电脑资料库,包括主要联络人、传播渠道、工厂的历史、员工名单、潜在风险清单、详细的产品目录、各单位区域的紧急处理能力、面对各种紧急状况的对应措施、工厂过去的意外及改进的记录、地方紧急服务单位、政府官员等。

在某些企业组织,危机管理小组甚至拥有紧急设备,类似军队中的“指挥室”。配备有最先进的信息设备及传播科技,以便在不同的策略定点之间取得联系。

技术或结构性质的危机管理行动还有很多。总之,有危机准备的企业不只是保护其现有的产品、服务及过程而已,他们也会不断再评估其需求,随时加以设计及调整。

诊断及评估

第三种危机管理行动包括一些诊断工具及评估过程。在许多组织中已经进行的事项包括:法令及财政稽查;保险调整;环境影响评估;排列正常运作的关键要素。

对于威胁与责任方面的法律与财务评估在企业中是属于标准程序,但是没有危机准备的企业通常只注重这两个范畴。也就是一有危机发生,就忙着找律师,甚至比叫救护车还要快。

保险范围的调整在危机中也是最常使用的策略,但这方面的议题常会造成激烈的争论,其中包括:保险金额的准确评估,应否涵盖环境天然灾害,如果危机持续一段时间则保险公司的责任如何负担……有些企业会把保险与危机管理混为一谈,认为危机管理是指被动的回应,只用在危机产生之后,就和保险一样,是成本的浪费。这种观念,即忽略了危机管理的竞争优势。

有危机准备的企业会先做环境影响评估。他们认为稽查是公司展现良好形象的机会。

有许多公司明确订出日常运作的重要程序。方法可以是依序列出公司产品或服务或是各类利益关系人的重要性,有些公司则标出人员、现金、技术或信息的个别重要程度。

有早期警讯侦测系统的公司了解大多数的危机与灾害都有迹可循,可指示现在或未来危机管理的方向。有些企业会指派一组专业人员负责在检视相关领域的危机的案例。或是由负责传播网络的主管帮助信息部门主管追踪某些特定的议题。审视成功案例可直接与公司原有的危机管理小组的工作结合,进而指引未来危机管理的方向。

不少公司会针对产品、服务及生产设备与过程做潜在危机的研究,公司会根据竞争力、市场波动、一般的革新及科技的变革来做考虑。例如,一家保险公司决定某种技术的花费和维修为“依赖成本”。不过,该公司也可能会拒绝装设价值上百万的信息系统,因为太仰赖这个系统可能代表竞争的劣势。

危机管理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就是向“隐形技术”挑战——即有系统地找出隐藏在危机背后的意涵,并且加以管理。有个例子足以说明:某年芝加哥郊区的电讯中心发生大火,该公司不得不将连接至客户的电脑系统和电话线路切断,数周后才又提供服务。这个危机使许多公司主管切身体会到一件事:发现电话竟如此重要!原来,大多数公司习惯于将危机管理的焦点放在其他的科技危机上,因此各公司对于电脑设备、电脑资料、网络系统等,都做了妥善的危机准备,却没有想到“电话网络”竟是同等重要。

最后要提的是,吸取危机的教训。诚然,刻意忘掉过去的危机是人之常情,几乎有1/3的人在危机之后,3~5年的时间仍然会产生焦虑的症状。不过,有危机准备的企业会感觉到,过去的危机其实提供了未来宝贵的学习机会。

沟通行动

公共关系的媒体训练是相当受欢迎的,而且许多公关顾问公司在这方面都有专家可以提供服务。在Tylenol胶囊危机中,强生公司所采取的媒体策略——高度透明化、一致、诚实、关怀——可称为典范。

与此对比的是某些企业的错误观念。如:认为“危机可以通过好的信息来摆平”;或者过分重视企业形象,以致设计出与危机真相毫无关联的信息。举实例来说,一家化学公司老板认为危机就是“报纸的头条新闻”;一家瓦斯公司的公关经理则认为,他的工作就是让公司在媒体上消失!类似的错误观念,只会使大众对企业和其产品脱节,反而造成更大的危险性。(例如,波帕耳核电厂爆炸之前,当地居民一直以为该公司是制药厂!)

有危机准备的企业了解危机无法靠企业本身来解决,因此他们会与各类型的利益关系人联系和沟通,以便获得必要的支援。例如,将企业的特性、危机管理计划等信息告知附近居民;与当地利益团体、警察机关、医院、消防队或政府部门等接洽;与地方媒体定期保持联系,将企业对于危机管理的做法告诉记者;联系的对象也可以包括其他同业。

沟通行动必须善用各种传播科技和管道。消费者免付费电话的管道,让企业可以掌握打电话的地区,从而得知危机来源的区域特性。沟通管道不应局限于企业内部,也不应只关注技术性的数据(如会计、行销、财务报表等)。有危机管理理念的企业,沟通对象会广布公司内外,而且善用人际沟通的管道。

心理与文化行动

高层主管是否承诺采用危机管理,与企业的价值观有极大的关系。研究发现:要说服企业老板从事危机管理的最关键因素,是他们真正经历过危机的冲击。不过,唯有企业经营哲学的改变——即体会到公司有必要针对某些问题开始主动管理,以免遭受挫败——才能真正有系统地发展危机管理。事实上,危机管理需要颇多的政治魄力和道德勇气,以及认知和情感面的防御,才能勇于面对和讨论那些充满不确定及威胁性,且会令人极端焦虑的话题。

在这个行动面上包括与行动团体建立关系。我们以实例来说明:一家有线电视公司建立一套关系网络,包括弱势团体、消费者团体和社会行动团体等。他们定期调查这些团体对重大社会议题的看法,统整之后回报给危机管理小组做参考。

“接受并奖励危机通报的行为”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文化。有些企业要求员工“报喜不报忧”,但是开明的企业不仅开放员工讨论负面的消息,而且还鼓励员工发现周围的警讯,勇于通报,并给予奖金或升迁等鼓励。

企业有必要了解相关的犯罪知识,以便应对。例如,化工厂请专人分析工厂破坏行动背后隐藏的社会或心理面的特质,并且剖析与化工业的特性有关的精神病理面的危机。由于工程和企管的课程训练并不涵盖这些社会层面的问题,因此企业主管对于人的复杂行为大多非常模糊,不知道如何处理。

危机通常会带来心理极大的冲击。有些企业在重大危机过后,请心理医生来为员工和主管进行诊治。例如,美国太空总署在挑战者号太空飞船爆炸事件后,就为员工们开放“危机热线”,协助解决他们的惊惧。

危机发生当时,过度的压力和紧张,常常会影响到危机管理小组的决策判断。有些企业会对危机管理小组的成员开设压力管理的训练,让成员接受紧张是自然的现象,重要的是如何在紧张状态下保持冷静,以便做出理智判断。

有危机准备的企业会认为过去的危机是很正常的,而且很自然地会吸取危机的教训。曾经有一家大企业,每逢该公司重大危机的周年纪念日时,公司主管就会别上黑丝带,以深刻追念那个痛苦的危机,并且自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