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德行里面,有一条叫:你说A,他寻思B。
让我举例说明。比方你到谁家做客,一般都要说几句好听的话,诸如称赞他家的房子挺大、书挺多、拾掇得也挺利索什么的。你走了之后,他差不多就要怀疑你家的房子很小、没有书、屋里跟猪窝差不多。——这似乎还搭点界儿,你称赞人家的屋里挺利索,其实是一般情况,并不怎么太利索,连这种情况你都称赞,那还不说明你家跟猪窝差不多?
三年前,我至家乡体验生活,每次吃饭都发现桌子上有一盘猪蹄儿。猪蹄儿这玩意儿说起来不好听,啃起来幸福无比。但顿顿啃这玩意儿,奢侈不说,你还是要烦。我遂问负责接待的一位熟人是怎么回事儿,他说你不是喜欢这玩意儿吗?还说一天啃上俩猪蹄儿,跟共产主义差不离儿什么的?我问他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他还看过一点我写的东西,即从我先前的一本书里找出这么句话,看看,啊……嗯。我也让他仔细看看,那是我说的吗?他看了看,方知是里面的一个人物说的,“那你也是有体会呀,你自己不喜欢啃,还能寻思起那么句话来呀?”——这也有点影儿,你毕竟写过类似的话。而且对你也构不成伤害。他顶多出去说你喜欢啃猪蹄儿、品位不高、是农民就是了,你啃都啃了,还怕人家说呀?
此类情况,大都因为对方太热心、细心或太聪明、太富有想象力所致。
也还有这种情况,你在某个场合称赞张三这个同志还是不错的,嘴挺严、手挺快、腿挺勤,是干工作的一把好手。旁边儿的李四可能就不高兴,说不定还要兴师问罪:你说张三嘴严、手快、腿勤,那么谁嘴不严、手不快、腿不勤?你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因对方的敌情观念太强,你说任何话他都要将它理解或延伸成人际关系。
即使他们是亲人、朋友,哪怕就是两口子,你查查他们吵架拌嘴的原因,也多半是因为你说A,他寻思B的问题。
据说华罗庚曾给他的学生出过这样一道题:问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二?结果他的学生没有一个答对。有的说两个恋人加在一起不等于二,因为那时两颗心变成一颗心了;有的说一个男人加一个孕妇不等于二,因为那时已是三条生命了……最后华罗庚告诉他们,一加一只有在算错了的情况下才不等于二,你们为何将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变成文学或生理问题呢?——这还是因为他们太聪明。
我崇尚人际关系简简单单,有一是一,是怎么个事儿就怎么个事儿,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有聪明还是用在工作上,那时你尽可以举一反三,寻思B,寻思C,乃至DEFG……
每当遇到你说A他寻思B的情况,我脑子里即转出这样的镜头:一个傻瓜蹲在街上系鞋带儿,十来个聪明人在旁边瞎分析:有的说他拣到了好东西,有的说他掉了东西在那里找,有的则说他正在磨刀企图行凶杀人……所以聪明人容易累,而傻瓜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