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聊王小波,就绕不开李银河,这是一个想抽烟根本离不开打火机的问题。聊李银河,时间要退回到王小波考上大学的前一年——1977年。
当时的李银河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才华横溢,前程似锦。而那时王小波只是一名街道工人,说“前者居庙堂之高,后者隐市井之巷”一点儿也不为过。当年,25岁的王小波下乡回城已经五年。
先后在仪器厂和半导体厂做了五年的工人,但心中那股子写作的欲火却从未熄灭。
有一天,王小波把刚写的《绿毛水怪》寄去《光明日报》,经手的女编辑是李银河的同事。没出几分钟,看得她直掉眼泪。李银河在旁边纳闷儿,接过来一读,登时心中一紧,30年后,她还清晰地记得那一瞬的感觉:“写作手法虽然稚嫩,但却有什么东西深深拨动了我的心弦。”
从此,她记住了这个名字——王小波,一个娃娃脸的名字。
接下来,李银河借着一次工作当口儿到王小波家。明里是去问小波父亲一个学术问题,实际却是会会这位光是文字就让她揪心的王小波。这一面,不说是失望透顶,起码也算断了李银河心里那点悸动的念想。后来,据李银河回忆:“当时真是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么丑。”
“不但丑,丑中还带着一点凶样。”
可没承想,几天之后,王小波找上门来,以还书为由,堵在《光明日报》门口。二人见面后大谈文学,天南海北。正谈得火热,王小波来了一句:“你有男朋友吗?”
李银河当时刚分手不久,只能如实相告:“没有。”王小波接下来一句话,生猛了得,吓了李银河一跳:“你看我怎么样?”
李银河一回头,满眼装满的都是那张丑脸,吓愣了。多年以后,李银河每想起这件事,还会羞涩:“那才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呀!”之后的日子,李银河不断收到小波寄来的情书。
“你的名字美极了。真的,单单你的名字就够我爱一世的了。”
“小波望着满天星斗,念着‘银河’的名字:满天都是星星,好像一场冻结了的大雨。”
李银河念着念着,泪水淌了一脸。王小波在追女孩方面,像写小说一样有天赋。
最终,李银河没能抵住小波的热烈和率真,两人就这么相恋了。
在一起后,芝麻绿豆大点的事儿,李银河就跟王小波提分手。王小波一直不懂为什么,追问下去,李银河憋不住了说:“你确实长得太难看了。”王小波却说:“我要去爬虫馆和那些爬虫比一比,看看我是不是真的那么难看。”这一下子可把李银河逗乐了。
一来二去,王小波总是能用自己的有趣,让李银河化掉心底那些对长相的不满,从而让李银河越发地崇拜起王小波来。
这个世界,有人被才华吸引,有人被有趣吸引,还有人被内心坦**吸引。而王小波的长相与他的内心坦**、才华出众、有趣天成相比,李银河扛不住。
冯唐说句不负责的话,他们如果不在一起,那就太伤天害理啦!
大学期间,王小波和李银河结为夫妻。双方父母各自摆了一桌,就草草了事。
在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中,两个人从不在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