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 / 1)

余光中 1928年出生于南京,族人命名“光中”,光耀中华之意。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所以他自称“江南人”。余光中的前半生充满了坎坷,遇到两次战争。第一次是中日战争,炮声一响,母亲就带着 9岁的余光中逃亡到南京。一路上为了躲避日寇追捕,母子两人睡过草地,钻过狗洞,睡过佛寺大殿的香案下,也睡过废弃房子的阁楼上。

母亲安慰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而余先生却说:“其实,大难不死即福,又何必说后福呢?”

山河破碎,颠沛流离,后又辗转重庆,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而苦难不过是一场风掠过沙地,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后来余先生又辗转台湾,走过一生,匆匆忙忙一归客,常寄愁心与明月。

在台湾的文人圈里,余光中是唯一不上牌桌的人。不抽烟,不喝酒。喜吃苦瓜,出门也是一杯清茶就够了,素简到了极致。

1972年 1月 21日,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家里,这一年,是他别离大陆整整 23年,23年不见故乡一茶一饭,也不见故乡一丝尘埃。正如古诗所说:“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余光中便是这样的征人,不知梦归何处,因为孤独,所以写诗,因为思念,所以情绪饱满。

余先生写《乡愁》,用了很短的时间,却用尽了几十年的情。40多年来,这首诗感动了亿万个炎黄子孙,也将继续感动下去。

乡愁,一直是中国人最质朴的情感。

是李白诗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也是杜甫诗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是袁凯诗中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故乡还在,人呢,却成了雪中的他乡之客,常把异乡当故乡。

1985年,余先生 57岁,到高雄市定居,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他总是西装、领带,尽显儒雅之风。

而熟悉他的人,却懂余先生的幽默。他的女研究生毕业后,给余先生祝寿。他和学生们打趣:“不要以为毕业离校,老师就没用了。写介绍信啦,做证婚人啦,为宝宝取名字啦,售后服务还多着呢!”

女学生们笑得前仰后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