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安全教育:没有比这更大的事儿(1 / 1)

在安全教育面前,每个父母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做孩子最可靠的保护伞,教孩子分辨善恶,也要懂得保护自己。

孩子,你不要过分善良

如果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需要帮助,他会找另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向孩子求助。遇上这样的人,请马上远离他。

从新学期起,我开始让二年级的小拍自己上下学。学校就在小区里,路程有五六分钟,上下学还有一起走的同学,能结伴。

虽然看上去风险不大,但她一出发我还是会立刻打开电话手表,监控她的位置,站在阳台上目送她往学校走去。

每每想起几年前发生的那起“孕妇帮老公猎艳杀人案”,就很担心路上有坏人利用孩子的善良,做出伤害她的事情。

但教孩子“防范陌生人”和“乐于助人”之间的尺度,不能过分善良,但又该心怀善意,我也一直在摸索要怎么把握。

前几天,英国险些发生一桩儿童绑架案,孩子因为记住了一句“安全法则”救了自己,也解答了我心里关于“度”的疑惑。

一个叫 Jodie Norton的妈妈有四个孩子,那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在照顾。本来像以前一样,早上她要送 8岁和 10岁的儿子去上学。但在洗澡的时候,她突然觉得自己的肚子非常痛,实在没有办法了,她只能赶紧去医院就诊。四个孩子肯定不能单独留在家里,她就带上了孩子们一起到医院就诊。看病的时候,两个小的她交给了护士照顾。想到不能耽误两个大的去上学,医院离家里开车也就 5分钟,她就联系了邻居大叔,请他来一趟医院,送孩子去学校。

于是,10岁的 CJ和 8岁的 T-Dawg就乖乖地坐在诊室门口的长凳上等着。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邻居那时候不在家,他赶过来的地方离医院有 40分钟的车程。而就在这 40分钟里,两个孩子差一点被绑架。

事后孩子说,妈妈进诊室后不久,没等来邻居大叔,却等来了三个打扮得很奇怪的大人。其中一个女人靠近兄弟俩说:“小朋友,姐姐的男朋友因为害怕看病,现在躲在厕所里。你们能不能进去帮我劝劝他,告诉他医生会治好他的,不要担心了。”

10岁的 CJ马上说:“对不起,不可以。”三个大人看到这招对他们没效果,于是,又继续围着小一点的 T-Dawg说:“如果你们帮了姐姐,你们就救了他的命哦,帮我去叫一下他吧。”

T-Dawg也没有犹豫,一样说:“对不起,不可以。”

就在他们三个人继续想办法“攻克”这两兄弟的时候,邻居大叔终于来了,把他们安全送到了学校。

回家后,妈妈 Jodie听了孩子的描述,惊出一身汗,赶紧报了警。警察一查监控录像,那几个奇怪的大人竟然就是之前一起儿童绑架案的嫌疑人!

太险了! Jodie无比庆幸,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妈妈一直教的那句安全法则——“如果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需要帮助,他会找另一个成年人,而不是向孩子寻求帮助。”

两兄弟还冷静地跟妈妈分析道:“医院有那么多大人,有医生、有

护士,他们非要让我们俩去帮忙,肯定不是好的大人。”

这两个孩子的表现,让我想起了那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素媛》。

一个阳光活泼的小女孩,有着蜂蜜一样的笑容、水晶一般纯净的心,因为在上学路上去帮一个暴雨中没伞的大叔,而让自己一辈子都陷入噩梦。6岁的她被那个“可怜”的大叔强暴,奄奄一息,下体血流不止,大肠与小肠部分坏死,落下终生残疾,从今以后都只能靠人工肛门生活,那么好看又善良的小姑娘,腰间要挂着一个伴随终生的污秽便袋。

那部电影我看过一遍,一直没有勇气再看第二遍,每每提起都会觉得头皮发麻。

恨那个利用孩子的同情心作恶的魔鬼,更痛心孩子的善良竟然为自己招致这样的灾祸。

当孩子不得不单独面对陌生人时,作为父母,到底应该给出什么样的教导?我们也许会告诉孩子,警惕身边所有的陌生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但孩子总会遇到要和陌生人交流的时候,把陌生人等同于坏人,很可能会让孩子在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让他们没法求助。

就像这几年因为不恰当的引导,在很多孩子心里警察也被妖魔化了。看到这个英国妈妈的故事,比起一棍子打死所有的陌生人,不如有针对性地告诉孩子,怎样去辨别出“有危险的大人”。

“如果一个正常的大人需要帮助,他会找另一个大人,而不是向孩子求助。遇上这样的人,请马上远离他。 ”这句话的确值得让每个孩子铭记。

在乐于助人与警惕防备之间,我想我们应该珍惜孩子善良的品质,鼓励他们用金子般的心,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美好。而同时,我们

更别忘了教孩子增长智慧,当他们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偶遇危险时,懂得

化险为夷,保护自己。想要摧毁一个孩子,太简单了。但想要治愈他,却是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每个当爸妈的都应该问问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我们做得够好吗?

危险!别放任孩子玩手机

孩子的自制力、价值判断、三观的形成,都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对孩子全然开放的互联网,那只有依靠家长做好他们的过滤网了。

前段时间,小拍爱上做一个“不回家的人”,一有空就跑到隔壁栋的小伙伴家里玩到饥肠辘辘才回来。有一次小拍拿着作文本信誓旦旦地和我说:“妈妈,我去童童家把作文写完就回来。”童童的父母工作一直很忙,一个偌大的家里,常常就童童一个人。她老叫小拍去陪她,我想也是情理之中。

结果常常是,小拍回来以后,作文本上,只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我一脸狐疑,问她:“你们在家里玩什么,玩得这么开心,作文都没写完?”小拍神秘兮兮地讪笑,张了张嘴又捂上,像锁了一把不牢靠的锁,憋着满肚子的话想说又不敢说。我故意将她一军:“哟,看起来有什么秘密,不能告诉妈妈是吧,不告诉就算啦,妈妈也不想知道。”

小拍立马绷不住了,趴到我耳边说:“童童妈妈给了她一部手机,

不可以下载软件,但是我们从百度上搜索抖音短视频来看,看得笑死我们啦。”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了一句“不好”。

难怪这段时间,小拍老是跟我说“妈妈妈妈,我给你讲个笑话”,讲完她自己笑到停不下来。我就很奇怪,她从哪里听来的这些笑话,我怎么就不觉得好笑。

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五花八门,你怎么也想不到,他们突然就到了会用百度搜索视频的年纪。

心里斟酌了半天,我最后还是打了个电话给童童妈妈。

童童妈妈在电话那头惊叫起来:“天呐,她的电话手表坏掉了,我本来只是想着换个手机来联络的,没想到现在的小孩花招这么多。”

我沉重地说:“是啊,给孩子手机还是有很大风险的,以后还是让童童到我们家来玩吧,有大人看着会好一点。”

童童妈妈答应了。

这不是我过度紧张,不到 10岁的孩子,没有大人的监管,放任她玩手机,意味着你根本无法预料她在手机上浏览到了什么,玩了什么,学习任务有没有好好完成,睡觉时间过了也不睡,还在玩什么。

给孩子一部手机,他就能撬开一个你完全无法预料的新世界。

最近一份社科院的报告显示,中国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在不断降低。

我仔细看了它的调查数据,2017年年底,被调查未成年人网络普及率高达98.1%,10岁之前触网的比例高达72.0%,比 2010年的 55.9%又

上升了不少。

报告里有一句话让人触目惊心——近七成未成年人,在网络上遇到

不良信息,不良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广告、视频和游戏。想到小拍看抖音入迷,它的那些视频内容,经得起我们的审核吗?孩子的三观还在懵懵懂懂地建立中,那些不良信息会给她的精神世

界带来多大的污染,我这个当妈的,竟一点底也没有。

最可怕的是,网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骗局,已经悄然把魔爪伸向了孩子。

在知乎上曾看到一篇文章《比“素媛”还骇人听闻的一件事,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看得我脊背阵阵发凉。作者写道,在百度贴吧,搜索“童星”,会有一系列“童星吧”“童星培训中心吧”类似的贴吧,里面有着各种各样招童星的帖子。童星,总能让人联想到光鲜亮丽,早早成名。有的孩子禁不住**,看到招聘广告忍不住会想试一试。

但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骗子。他们假扮工作人员,在 QQ聊天里骗取女孩的裸照,还无比自然地说,这是公司审核身体素质要看的。除了裸照,还会要求直接视频,以检查身体为理由,让女孩在视频中脱掉内衣裤,**私密部位,甚至做出不雅动作。如果女孩提出质疑,他们早就想好应对的策略,说是为了“设计衣服”需要,必须看清身体各个部位。在视频的时候,他们还会提醒女孩“注意父母进来”或者“锁好房门”。发的调查问卷,也要求全部内容保密,不要让父母知道。

问题比如:你的胆子大吗,会因为拍戏时可能会需要的动作而羞涩放不开吗?你会为成为明星而不择手段吗?本次应聘为独力测试,成功前不得告诉任何人(包括父母闺密等),必须完全保密可以吗?

这些还没有见识过人间险恶的孩子们啊,就这样被推下了恶魔的深

渊。丧尽天良的人渣,偷偷录下这些视频,转手就卖给一些色情网站。

《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早在 2016年就对这类事情进行了暗访,揭露了一系列肮脏的产业链。今年 5月,终于有人被判刑 11年,他借着招聘童星的幌子,在一年半内猥亵了 31个孩子。

如今我再去逛“童星吧”,发现那些招聘已经不再明目张胆,里面充斥的竟然是众多女孩子发的自拍和资料。

那些骗子转而隐藏在评论里,留下 QQ号让女孩加他。即便有不少人在贴吧里不断重申这些人都是骗子,还是抵挡不住源源不断的女孩在贴吧里发照片。

有评论说,傻女孩太多,骗子都不够用了。

她们拿着手机自拍,三两下就发到了网上,然后雀跃地问陌生人:自己能歌善舞,爱好广泛,颜值够不够做一个明星……

我的心揪着疼,这些女孩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我们做父母的,又知道她们在做什么吗?

放任年少的孩子玩手机,就是亲手送他们走向地狱啊。

第二天,我笃定地和小拍说:“以后童童的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你就让童童来我们家里玩吧。”小拍一听,就知道自己自由玩手机的机会被剥夺了,嘟着嘴很不高兴。但小拍的学校是明令禁止父母给孩子玩电子产品的,她也没有什么话好说。

今年暑假,我每天只给小拍 10分钟的玩手机时间,而且她玩什么看什么,我都在一旁看着。

我需要知道,她正在对什么感兴趣,并保有一份基本的了解、警醒和随时能聊的话题。

这几年她常常问:“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有自己的手机?”我已经变换了几个答案,在找各种借口,尽力把时间往后推。

孩子的自制力、价值判断、三观的形成都没有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对孩子全然开放的互联网,那只有我们大人做好孩子们的过滤网了。

小拍终究会长大,会到拥有自己手机的年纪,我想我会跟她提前“约法三章”:

虽然你有隐私权,我会非常尊重你,但我还是要保留必要时候查看你手机的权利。虽然我把手机给你了,但我还是希望能约定好每天使用的时间,因为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虽然手机已经属于你了,但毕竟是用我的钱买的,假如你无法驾驭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我会保留必要时候收回的权利。

现在这个时代,不比我们读书时,有个小灵通就心满意足。电子产品,早已是一把双刃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不想让它消磨了我们成人的时间,又去麻痹孩子的灵魂。

守护孩子身体的界限感

我们没有保护好孩子,也没有足够尊重孩子的身体,才会让孩子被坏人有机可乘。

宁宁在 2岁左右的时候,已经能比较清晰地表达尿尿、臭臭,于是白天开始尝试不穿纸尿裤,进行如厕训练。在家里训练都挺顺利的,一到尿尿的时候,她就会大声说“我要尿尿”,我就赶紧带她到卫生间坐她的小马桶。但我还是没有勇气让她不穿纸尿裤出门,万一她说要尿尿的时候,

时间太短,我还没找到洗手间她就尿裤子了怎么办?拍爸在一旁脱口而出:“找个角落撒呗。”我一脸嫌弃地说:“那不成随地大小便了?”说完之后,我脑海里立马浮现一个声音——“哼,你别忘了,五六

年前,你自己就是那个带着孩子随地大小便的妈妈。”是啊,我差点忘了,当年小拍两三岁的时候,她尿急来不及,我的确带着她“就地解决”过。如今五六年的光阴过去了,我作为妈妈也已经成长了不少。尤其是在看过著名儿童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的《善解童贞》后,再看到公园里

有老人或者年轻父母随地给孩子把屎把尿,我内心的感受有点复杂。

他们应该也像当年的我一样,完全不知道让孩子随地大小便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吧。上一辈老人的带娃传统沿袭下来,路人可能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我们一边在心慌慌地着急给孩子性教育,一边又对暴露孩子隐私的行为习以为常,这局面真有点矛盾。

保护孩子隐私

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开始,生命就赋予了他身体的“高贵感”和界限感,我们不能因为他年纪小什么都不记得,就可以无所谓地对待。

孩子对自己身体界限感的认知,是从小从父母那儿习得的,如果父母本身都没有这个概念,不仅自己无法保护孩子,也无法教会孩子辨别“越界”行为。

想起以前我带小拍“就地解决”时,内心是非常尴尬的,只想着就这一次而已,太急了,下次不会了。但到了下次,遇上小拍又尿急时,我再一次手足无措,带着她慌慌张张,最后又故技重演。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没有在脑海里绷紧那根弦,那根不可以暴露孩子隐私和破坏公共环境的弦。尿裤子在我心里太可怕了。几年前,一个中国内地妈妈在香港旅游时,带着孩子当街大小便,引起网络上的巨大争议。那时候,我对这个妈妈还抱有同情,因为我知道带娃找不到厕所的绝望。

但现在我却更多地在思考,如果让宁宁不穿纸尿裤出门,我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她现在还弄不明白隐私部位到底是哪里,但她需要知道,在家尿尿、

臭臭的时候,要去卫生间,在外头同样也要找洗手间。养成这样的如厕

习惯,就是一次无声的隐私教育,不需要任何说教。

以后如果真的带不穿纸尿裤的宁宁出门,如果旁边找不到洗手间,也最好要在隐蔽的地方解决,这样不至于破坏环境,也让孩子知道上厕所是一件隐私的事情。

不穿开裆裤

除了带孩子随地大小便,我们的传统带娃习惯里还有一条——喜欢给孩子穿开裆裤。

我以为这个习惯早已被淘汰了,但最近给老三买秋衣、秋裤时,发现开裆裤还是相当热销。当然现在孩子都有纸尿裤,穿开裆裤也没什么问题。但我无意间看到开裆裤的买家秀,着实吓了我一跳。有好几个妈妈上传孩子穿开裆裤的照片,**就直接暴露在镜头下!或许她们觉得好玩,或许没当回事,但我心里还是默念了几遍“这只是少数,这只是少数”,才平复了我受到惊吓的心情。

穿开裆裤暴露**,本身就是破坏孩子身体界限感的行为,孩子会以为自己的**是可以让人随意看到、随意触摸的部位。

把照片传到网络上,其实就相当于把孩子的隐私暴露到不可控的公开场合,增加了太多受侵害的风险。那些让我们闻之色变的恋童癖暗网,传说都是利用孩子的**照片传播,我光是想一想都会脊背发凉。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成了伤害孩子的帮凶啊。

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小细节,正在破坏孩子的身体界限感。

胡萍老师做过一个调查,她说:“10个孩子里有 1个被成年人随意

看或摸弄**;14.6%的孩子**被成年人作为玩笑谈资;12.86%的孩子被成年人以伤害**吓唬过;2.31%的孩子,被家人将**随意展示给他人观看。”

是的,我们没有保护好孩子,也没有足够尊重孩子的身体。

孩子如果从小就被人随意触摸和谈论**,那么他对自己的身体就建立不起界限感和隐私,反而有可能以为自己的小鸡鸡是可以随意被别人看和摸的。

有个妈妈跟我说过她的经历。她婆婆非常希望她能生个儿子,后来得偿所愿,她婆婆高兴得不得了,带着几个月的娃出门逢人就说:“这是我孙子。”

有一次遇到一个邻居不明所以,回了一句:“哦,是吗?好漂亮,长得有点儿像女孩。”

结果,她婆婆竟然激动地边脱孙子的纸尿裤边嚷嚷:“是男孩,是男孩,不信你看。”

对方吓得连说“不用不用”赶紧跑了,婆婆还喋喋不休地说“干吗不信,就是孙子”。

我听到这个故事哭笑不得,但还是跟这位妈妈说,再小的孩子也有隐私,千万不要让婆婆总是这样对孩子。

破坏孩子的身体界限感,最大的危害是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父母不尊重孩子,总要求孩子顺从,当孩子对侵犯自己边界的行为试图反抗,可每次反抗都以失败告终时,内心就会产生无助感,久而久之,孩子便不再对侵犯行为进行反抗了。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不可能事事完美,已经犯下的错就让它过去,重要的是我现在知道应该怎样做。每位父母都还有改错的机会,只

要别太晚。

上幼儿园的女儿被男同学亲,怎么办

孩子的社会交往,需要通过生活中无数的经历才能慢慢形成他自己的模式。成人应该把孩子当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站在孩子的视角、从孩子的感受出发,才是真正地在解决孩子的问题。

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两个幼儿园家长吵架的事情,以往我都是一刷而过,这次却心血**去看了看网友的评论。

不看不要紧,一看真的吓了一跳,这大概是我看过男女孩家长阵营,吵架得最严重的一次。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个女孩的妈妈到幼儿园接孩子,发现一个小男孩突然亲了女儿一口。女孩妈妈非常生气,找男孩的妈妈微信上沟通。

本来刚开始两个人还挺客气的,结果男孩妈妈说了一句“这就是你不对了,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亲亲、抱抱很正常”,一下子激怒了女孩妈妈。

女孩妈妈直言让小男孩远离自己的女儿,男孩妈妈又很直接地说:“这就是你不对了……”女孩妈妈彻底暴怒,在微信上骂对方“不可理喻”,称男孩子“耍流氓”“低素质”。

男孩妈妈也怼过去:“你简直是个疯子。”两个人就这样彻底闹掰了。

我从一些主流媒体的微博上看到两个妈妈的聊天截图,但并不知

道聊天记录是真是假。不过从聊天记录上所透露的情绪看,感觉还挺真

实的——女孩妈妈的视角:我本着我女儿受了欺负的感受,来和你沟通,你竟然说这事儿很正常,是我反应不对?这应该就是这件事会吵起来的导火索吧,也是男女孩家长在微博评论区吵翻的重要原因。

我也忽然发觉,一个三四岁的男孩亲了一个女孩,不同性别孩子的

家长视角,原来可以隔着一条银河系。总结起来,男孩家长大多都是这个观点——“别扣上耍流氓的帽子”。有人说,不让亲就算了,说耍流氓有点过了吧,才上幼儿园呢,多

大点年纪?也有人说,是要教会孩子尊重,但女孩妈妈给人家孩子扣“耍流氓”

的帽子,遇到横的等着挨揍吧!女孩家长就基本是这种观点——“男女有别”。有人说,我姑娘两岁的时候被同龄男孩亲嘴巴,大人还拍小视频发

群里,我也跟对方大吵一架。孩子不懂,大人也不懂吗?真的要从小教育孩子男女有别。也有人说,如果说这么小的孩子没有性别的概念,那请男孩的家长问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亲过男孩。双方互怼,吵得不可开交。

说实话,我看着这个大型吵架现场有点儿着急。这件事的起因明明是发生在两个孩子之间,以家长的视角,真的看明白了一个三四岁的男孩亲一个女孩,到底意味着什么吗?

记得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把孩子最初的友谊写得很通俗:

2—6岁的幼儿在交往中开始形成最初的友谊,他们知道,朋友是“喜欢你”的人,是你经常跟他一起玩的人。

比起孩子之间非朋友的交往,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交谈、笑声和对视都更多。

那些在班里有朋友,或者乐意结交新朋友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看聊天记录,男孩经常在家里和妈妈提起女孩,他应该是把女孩视为朋友的,很有可能是用亲吻向朋友发出信息,表达情感,只是“亲吻”这个行为不被女孩妈妈接受。

那女孩自己是什么感受呢?她有没有把男孩当一个朋友,她对亲吻是拒绝还是接受的,不知道女孩妈妈有没有去问一问。

把孩子当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站在孩子的视角、从孩子的感受出发,才是真正地在解决孩子的问题。

如果女孩跟妈妈说“我讨厌那个明明,不知道为什么老是要亲我”,妈妈就可以趁机教孩子一些拒绝的方式,比如大声说“不”,或者走开一点,或者直接告诉老师,甚至还可以衍生出性教育中的隐私教育,对不舒服的身体接触大胆说“不”,回家要告诉妈妈,等等。

在女孩明确表达了拒绝以后,男孩还一直要亲吻,那这个议题才真正变成了——我女儿被“欺负”了,希望你儿子能学会尊重。

不只是说男孩子一定要尊重女孩子,而是说任何人都要尊重其他人,同性、异性之间都是如此。

这时候就不能再说“亲亲、抱抱很正常”了,在不尊重对方意愿下

的亲亲、抱抱,显然是不太妥当的行为。

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社会交往行为都在跌跌撞撞摸索的初级阶段,我们大人就是幼小生灵在汪洋大海中颠簸航行的灯塔。

教他们一些基本的交往礼仪,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职责。

如果女孩跟妈妈说,我跟明明是好朋友,他亲我是喜欢我啊,这个议题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女孩妈妈或许会心碎一地,觉得完全接受不了,就像“好白菜被猪拱了”。

但别忘了,孩子眼里的“喜欢”,和我们成年男女之间的“喜欢”,还差了十几年的光阴,这或许也是男孩家长所说的,孩子“没有男女概念”的意思。

能不能接受孩子用亲吻来表达喜欢,其实是家长的价值观差异,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真要解决问题,两个家长合计一下替代方案——女孩家长如果说:“能不能让你家孩子表达喜欢的时候,尽量用嘴说,不要用行动呢?我闺女虽然不介意,我倒是挺介意的。”

男孩家长说不定也会接受:“好好好,我会注意的,不过也请给我点时间,孩子行为的引导需要一个过程。”

双方家长就不会这样吵起来,甚至闹到要转园的地步。

当然,孩子的感受也是经常变化的,今天和他还是朋友,明天就闹翻了,如果我们事事都敏感,件件都想帮孩子解决问题,那真得带个小板凳,时时刻刻坐在孩子身边。

在微博上看到有大 V借这个话题大谈性别教育,说要从小让孩子认

识到男女有别,相信这也是很多女孩妈妈的观点。但在这件事上,我却

不认为这和性别教育有太多联系。

如果一个男孩,不顾另一个男孩的拒绝,非要亲他,这就被我们鼓励了吗?

孩子的社会交往,需要通过生活中无数的经历,慢慢形成他自己的模式。而我们大人却很容易将太多的个人感受掺杂其中,把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

想起小拍现在的朋友,女孩、男孩都能一起玩,虽然也有个别人我不是特别喜欢,但我相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渐渐有自己的判断。

毕竟,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做孩子的上帝,帮他写好人生的剧本,设定好人生遇到的每一个人啊。

别摧毁孩子脆弱的心灵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当孩子脆弱敏感的心一再被戳痛时,不仅失去的信任永远不会回来,还可能会亲手制造出让孩子一生都走不出的阴影。

最近,一个开午托班的朋友跟我说,她接到了一个 8岁男孩妈妈的嘱托,面对这个奇怪的嘱托,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孩子妈妈跟她说:这段时间,儿子睡前老是喜欢摸自己的小鸡鸡,摸完还要闻一闻手上的味道。

她觉得儿子这么小就会“**”了,肯定是心理出了问题,于是拜托朋友在儿子午睡的时候多盯着点,如果管不住,甚至准备好了绳子,让把孩子的手绑在床头。

听完后我也是吓了一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自己的性器官产生好奇,本来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怎么到这个妈妈这里就变得这么严重了,还要把孩子的手绑起来!

难以想象,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困扰和伤害。

“可怕”的行为和挠手一样自然

想起去年的时候,也有一个妈妈因为差不多的问题问过我。她 5岁

的女儿睡前喜欢摸自己的下体,她觉得女儿很奇怪,想带孩子去看心理

医生。

我反问她,如果你觉得你手上很痒,挠两下有什么奇怪的吗?

她说,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我说,那其实是一样的。

对还没有完全理解生理结构的孩子来说,隐私部位和身体的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就像最初的亚当和夏娃也不觉得赤身**有什么羞耻。

如果大人对这件事情过度关注,甚至妖魔化,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这事情不同寻常,产生本来不会有的可怕影响。

听完我的话后,这位妈妈很自然地告诉女儿,这个行为很正常,没有关系。

这是自己的隐私,如果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想摸,记得小心点,别让老师和同学发现就好了。她还跟女儿读了一些关于性启蒙的绘本,睡前带着女儿多运动释放精力。

今年我再问她,她很感激地说,女儿已经没有那种行为了,还好没有去看医生和告诉老师,弄得人人都知道,让女儿难堪。

呵护孩子敏感的内心

当了父母后,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牵动我们的神经,就怕一个忽视,耽误了孩子。很多时候,我们的干预用力勇猛,忘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比成人更敏感、更需要被小心呵护的内心世界。

想起我初三那年,有一天,老师突然神秘兮兮地把我们这群班干部叫去开会,说班上美林同学的父母离婚了,让我们多多去关心她、开导她。

那个时候离婚还是很少见的事情,美林的妈妈担心离婚对孩子有影响,特意去跟老师交代多照顾女儿,而老师又很“用心”地交代班干部们。

我们几个班干部响应老师号召,告诉全班同学,大家也的确都表现得很照顾美林,还时不时去安慰她。快毕业的时候流行写同学录,记得当时给美林写的时候,我往前翻了几页,几乎全部都是在讲她父母离婚的事:

美林,你是一个很阳光的女孩,希望你父母的事情不会影响到你,有很多人父母离婚了却变得更加努力,我希望你也是这样的人,一定要加油……

美林,如果不是老师说,我都看不出来你父母离婚……

之后意外的是,原本成绩中上、性格也很好的美林,在我们的“殷切关心”下,成绩越来越差,性格也越来越内向,最后中考失败,连高中都没有考上。

现在回想起来,造成这个结局的最大原因,或许并不是美林父母的离婚,而是把离婚这件事情暴露在老师和同学中。

我们的“照顾”,让她觉得自己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了,产生了异类感和羞耻感,每一句温暖的关心话语都变成了尖刀,一次次戳向这个敏感女孩的内心。

她的妈妈肯定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自己的“好心交代”,抖出了女儿原本想好好保护的秘密,从而伤害了她。

孩子不是私产,要多多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觉得,孩子怎么能有隐私?哪里需要秘密?似

乎父母喂养了孩子吃喝,就理所当然地拥有孩子的一切,就可以决定他

们的所有问题。

但这样无界限的“爱”,造成的悲剧还不够多吗?

我小时候左邻右舍还很亲近,大家关系都十分好,亲切的大妈们让消息传递的速度异常快。记得那时有个小玩伴,我已经记不清她大名叫什么了,只记得小朋友们都叫她“垃圾公主”。听她妈妈说,上小学的她还在尿床,总是弄得家里臭臭脏脏,所以就给女儿取了这个“垃圾公主”的昵称。她妈妈喜欢打麻将,经常在麻将桌上吐苦水说女儿这么大了还尿床,所以附近几乎每家每户都知道这件事情,还有热心人提供治疗尿床的偏方。后来我出去读了大学,寒暑假回家时,我妈还当笑话讲给我听,说那个“垃圾公主”上了高中竟然还会偶尔尿床。原本,小孩子尿床是件多么正常的事情,只是一再被宣扬出去后,生理问题大概就变成了心理问题,最后真的成了内心走不出的阴影。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问一问身高、体重都是冒犯,但是对于孩子,却常常理所当然地去抖搂他们的所有“污点”。

我们太习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没有把他们当成一个人去尊重。

一个得不到尊重、隐私随时被暴露的孩子,又如何去学会自爱和自尊,如何懂得去尊重别人?作为父母,我们天然地拥有了孩子全部的信任,但这样的信任并不是恒久不变的。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当孩子脆弱敏感的心一再被戳痛时,不仅失去的信任永远不会回来,还可能会亲手制造出让孩子一生都走不出的阴影。

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是孩子隐私最可靠的保护伞,而不是践踏孩子自尊的刽子手。

千万不要把孩子遗落在车上

也许只是一个无意的疏忽,却可能让一个孩子失去生命,让一个家庭破碎。这样的疏忽让我们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

最近看到的一条关于孩子安全的新闻,说的是东莞一对夫妇,将 1岁多的孩子锁在车里睡觉。有人发现车内的孩子之后报警,一群人围着车着急打转,这对父母却不见踪影。

虽然只有 3分多钟的视频,但观看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焦躁不安的。

视频一点开就是“砰砰砰”砸玻璃的巨响,汽车周围的警察都在想办法,用警盾使劲砸玻璃,又怕伤到孩子,不用尽力气又根本砸不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道孩子在里面待了多久,现在什么情况,只能干着急。

幸好有个辅警果断抬脚,踹碎了副驾驶的玻璃,把孩子抱了出来。当时孩子已经大汗淋漓,浑身都湿透了。小女孩终于被解救了。

家长后来说,下车的时候孩子睡着了,就不想吵醒她,本想逛街逛个 10分钟就回车里,但逛着逛着就忘了时间。能说出这样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心里肯定没有这样的警惕——无论哪个季节,只要是停在户外的

汽车,车内温度都会迅速上升到危害生命的高度。

如果孩子一直被锁在车里,用不了多久就会直接热死在里头!

孩子爸爸还说:“担心孩子会窒息,我还特意将前面两扇车窗摇下来,留有一丝缝隙。”

在他们看来,已经为孩子考虑得挺周到:孩子睡着了所以不叫醒她,担心孩子窒息所以留了缝隙,只不过忘了时间,下次早点回来就没事了吧。会把孩子留在车上的父母,基本都有这样天真的想法。在网上搜索一下类似的新闻,几乎都有车窗留条缝的细节。

可其实早在 1995年的美国新奥尔良就做过这个实验,对比留了车窗缝隙和没有留缝隙,车内温度升高的情况。

美国新奥尔良的实验对比图

我们仔细看这个图,车 1的曲线是关了窗的汽车,车 2的曲线是开了大约 3.8厘米缝隙的汽车。

当时车外温度 33.8摄氏度,短短 20分钟,无论是否开了车窗缝,车

内温度都超过了 125华氏度(52摄氏度),而这远远超过了孩子中暑的

安全温度线(38.3摄氏度)。

差不多过了 40分钟,两辆车的车内温度就已经稳定在了 140华氏度(60摄氏度)左右!

如果这辆车里有孩子,等得了父母逛街 1个小时回来吗?我们永远都要记住,车窗开个小缝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孩子依然在致命的危险之中。

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绝对不是父母向警察道个谢,就能把孩子领回去那么简单。

他们的法律极其重视这类事件,一旦有孩子因为锁在车里而热死,父母很有可能被起诉和判刑。

但严厉的惩罚也依然没有把这类悲剧的发生率降下来,一年还是会发生 15~ 25次,贯穿春夏和早秋,如果算上像东莞这样被解救出来的孩子数据,肯定远远不止。

有一位父亲就是这样失去了女儿,他在镜头前忏悔,字字滴血。

这位父亲说:“我下班走向我的车,当我打开后车门,看到佩蒂林就像石头一样坐在座位上,我听见了尖叫,那是我自己的尖叫声。

“那天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我曾向佩蒂林许诺,我要告诉我的朋友,关于车内温度过高的危害。那天的平均温度是 23摄氏度,我一点也没有想到车内温度在 10分钟就会上升到 34摄氏度!……”

到底是什么样的父母才会把孩子忘在车里?我们所有人,包括这个忏悔的父亲,都对自己会犯这样的错感到不可思议。

“我怎么能够忘记我的孩子?我没有办法做到。这事仅可能发生在那些没有受过教育、酗酒、嗑药的人身上,而不是我。”《华盛顿邮报》

曾经刊登过一篇报道,题目叫《致命的分心:把孩子忘在汽车后座是可

怕的失误,还是犯罪行为?》,获得了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他们采访了十几位犯过同样错误的父母,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无情的世界:每个人都可能犯同样的错误。

记者在报道里写道:“富人会这样做,穷人和中产阶级也会,所有年龄和种族的家长都会这样。母亲出现这样悲剧的比例和父亲一样多。心不在焉型的人和细节控同样都会这样做。半文盲和高等教育也没有区别。在过去的十年中,这样的悲剧发生在牙医、邮递员、社会工作者、警官、会计师、士兵、助理律师、电工、新教牧师、犹太教学生、护士、建筑工人、首席助理、心理健康顾问、大学教授和比萨厨师的身上。包括一个儿科医生家庭,同样也包括一个火箭科学家……”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分子生理学教授 David Diamond在接受他们的采访时,更是这样说:

记忆如同一部机器,并非完美无瑕。我们的记忆总是会优化一些重要的事情,但是在细胞学层面研究上,我们的记忆却并非如此。事件是否发生,和之前父母的照料程度是没有关系的。有重要相关性的因素,是由压力、情绪、缺乏睡眠、生活节奏改变等结合而成。

如果你会忘记拿手机,那你就有可能遗忘你的孩子。

这段话看得我触目惊心,对我这种本来就丢三落四、记性特别不好的人来说,真的没有自信敢笃定,我永远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如何避免这个可怕的错误?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发明了一个 ACT原则,每个有孩子的家庭和父母都应该谨记:

A(Avoid)

任何时候,都避免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C(Create)设置某些提醒,比如在车后座的孩子身边放公文包、钱包,以便到

达目的地拿东西下车时想起孩子。T(Take Action)如果你看到有孩子被单独留在车内,别犹豫,马上拨打报警电话。

也许只是一个无意的疏忽,却可能让一个孩子失去生命,让一个家庭破碎。这样的疏忽让我们永远也无法原谅自己。所以为避免这样的惨剧发生,请一定要牢记这个原则。

管好自己的孩子,不当“熊孩子”

熊孩子的这些行为,当然是有问题,要坚决教育改正。但要为此负责任的,真的只有孩子自己吗?每一个熊孩子背后,其实都有一个不太将他人利益放在心上的父母。

有一天,我带着宁宁下楼去散步,走到门口,发现门外竟然黑压压地站了一排物业管理员,五六个人抬着头,忧心忡忡地盯着楼上看。

肯定出事了,我赶紧问了句:“怎么了?”

物管指了指正上方的玻璃门拱,我往上一看,心里不由一惊——这玻璃上布满了小石头,其中有两块已经被砸得开裂了。

天啊,太危险了,这要砸到人的话,肯定要出大事!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宁宁,握紧了她的手,觉得既庆幸又后怕。物管说,他们初步推测,石头是楼上的小孩贪玩丢下来的,这孩子应该是由保姆带的,一时没看好。

没多久,电梯里便贴出了告示,语气严肃地劝大家千万不要高空砸物。

但这件事情,在我脑海里,久久萦绕不去。

就在不久前,我才看到一个类似的令人唏嘘不已的新闻。当时我还

侥幸地觉得,高空砸物只是小概率事件,离我还很远的,没想到一下子,

这飞来横祸的隐患就在身边了。

意外,不是一个可以原谅的理由

不久前,东莞观澜一小区,姥姥带着 3个多月大的女婴童童(化名)在楼下晒完太阳,准备回家。走到门口,忽然从天而降一个异物,不偏不倚正砸中了童童的右脑。

童童还没来得及哭,就失去了知觉。很快,脑袋就鼓起一个大得触目惊心的包。而那个异物,当下就被砸得碎成了渣,再一看,原来是一个苹果。这样的冲击力,太可怕了。

父母连忙把童童送去深圳儿童医院,鉴定为重型颅内损伤、极重度贫血等症状,情况非常严重。医生马上为她做手术,第一台手术长达 7个小时,目前做了两次。孩子这么小,这已是她能承受的极限了。重度昏迷的童童,一度只能靠呼吸机呼吸。

医生说,病情实在太严重,即使以后醒过来,童童右脑的功能,也几乎是完全丧失的。

虽不相识,可看着小女孩曾经的照片里粉扑扑的小脸蛋,如此恬静,如此柔软,我忍不住鼻子一酸。

她没有做错任何事情,没有招惹任何人,命运为何要让她去承受这样的意外?

事发后,派出所提取了苹果上的 DNA,逐户排查。最终发现“凶手”是 24楼的一名 11岁女孩。女孩父亲表示,当时女儿独自在家,她想把苹果扔给家里的宠物狗吃,结果不小心从阳台扔了下去。

按照这位女孩父亲的说法,这是一起意外。可这个孩子的不小心,

对另一个孩子来说,却是一场无法挽回的血淋淋的悲剧。这正是高空砸物最令人深恶痛绝之处,他人犯下的错误,却要由无辜的人去埋单。

在安全问题上,意外不是一个可以被原谅的理由。即使是 1%的发生概率,其后果都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父母在安全教育上的缺失

这两起安全事件的始作俑者都是小孩,事件发生后,不管在网上,还是我们小区的微信群,都有人把怒火对准了孩子,指责他们是熊孩子,又跑出来闯祸。

这段时间,网上也突然流行起声讨熊孩子的风潮,各种文章曝光孩子在安全问题上的恶行:

熊孩子故意对着电梯按钮撒尿,最后导致电梯停运;两个熊孩子在顶楼玩,把矿泉水、木棍、易拉罐等往下扔,结果正好砸中了路过的行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因为嫌楼外施工声音太吵,妨碍自己看动画片,一气之下,在 8楼的 10岁男孩,用小刀割断了楼外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 ……

这声势一波接一波的,简直罄竹难书。于是,各种“不要放过他们”“狠狠暴打他们一顿”“不能让他们继续作恶”的言论,大行其道。熊孩子的这些行为,当然是有问题,要坚决教育改正。但要为此负责任的,真的只有孩子自己吗?

“熊孩子”这三个字,蒙蔽性太强了,它轻易就掩盖了这些事件背后,

父母在安全教育上的缺失。正是因为孩子对这些安全问题没有认知和概念,才会肆无忌惮地不顾他人的安危。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其实都有一个不太将他人利益放在心上的父母。

如果只是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态度痛骂一顿,是很解气,却于事无补。指责是很容易的,可是作为家长,更应该做好自己。在安全问题上,管好自己的孩子,就是对他人最大的慈悲。每一位父母都责无旁贷。

请管好自己的孩子

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已经教了,也说了,可孩子不听啊。确实如此。很多安全问题,并不是说一次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个办法就能解决。在安全教育上,需要多管齐下,疏堵结合,既要堵,又要疏。以高

空抛物为例,我自己就试过很多办法,特意整理了一下,给大家一个参考。首先,要坚定地告诉孩子,不可以往楼下扔任何东西。即使是纸片也不行,从一开始,就要果断阻止。其次,改变家庭环境,增加孩子扔东西的难度。这是父母最容易做到,也最有效的。例如,阳台周围,不要堆放一些容易投掷的物品。

之所以会发生高空砸物,是因为阳台上原本就放满了很多小石头,这简直为孩子扔东西提供了大大的方便。还可以参考我的朋友,她为了防止孩子乱扔东西,特意在阳台上安装了防护网。年纪小的孩子,平时在家最好都有大人看着,一走到阳台,就要提高注意了。

堵完了,就要疏。3岁以下的孩子都特别爱扔东西,因为他们很热衷体验地心引力的奇妙作用。

记得宁宁 1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也很爱往楼下扔纸片,一不留神,就跑到阳台上去。于是,我们一有空,就把她带到楼下去玩扔石头,有时候能玩一整天。

每次都让她随便扔个够,她的需求满足了,就不需要再偷偷跑到阳台上去扔了。

当然,除了不乱扔东西,我们自己也要注意不被砸到,平时不要在大厦附近逗留太久。

你永远不会知道,天下掉下来的,是一块馅饼,还是一块石头。安全问题上,无人能独善其身。与其总把问题的矛头对准别人,不如干脆指向自己。

管好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家长能为自己做的最负责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