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好方法:其实就是用对方法1(1 / 1)

爱的陪伴才是帮助我们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解药”。陪孩子玩耍、陪孩子阅读、陪孩子画画、陪孩子运动……和他一起,融进他的世界,好的教育方法其实就是用对方法。

陪伴孩子度过入园焦虑

孩子入园,是他从妈妈生命中分离,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在这场离别中,妈妈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也要最大限度地对孩子的反复哭闹给予理解。

离 9月开学还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每年都有很多妈妈来问我,如何处理孩子上幼儿园的分离焦虑?

对这个问题,我总是避重就轻,没法详细谈,因为我心底有一段痛苦又灰暗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放下。

今天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我突然很愿意把心里想的写成文字,感觉自己终于可以面对它了。

当初小拍入园前,我其实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看了各种书籍和文章,给她读相关的绘本,提前上半托班,带她去幼儿园参观,给孩子幼儿园的正面信息,提前锻炼她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所有我能想到的,几乎全都做了一遍,满怀期待地坐收成果,然而,现实却给了我猛烈的一击。小拍上幼儿园的状态特别不好,动不动就说

不愿去,还大哭大闹。这种状况反反复复,整整持续了一年。对,整整

一年!那时候,我都快抑郁了。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我把该做的都做了,孩子还是这样呢?如今,我才慢慢醒悟,原来我犯了很多错。

这一次,我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从中有所启发,避免走我当初的弯路。

不要对孩子抱有太高期望

小拍从一岁半左右开始,就坚持上蒙氏的早教班,在班上的十几个孩子中,她的语言能力、自理能力、交际能力等等,一直都比较优秀,是老师和其他家长眼中公认的班长。班主任曾经拍胸脯跟我说:“看小拍在早教班的表现,以后上幼儿园,肯定没问题。”因为班主任的“保证”,我曾经还沾沾自喜。

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我把小拍送去幼儿园的第一天,走到幼儿园门口,她还特别配合地跟我说拜拜,笑盈盈地就走进了教室。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磨磨蹭蹭不肯收拾书包。我当时没放在心上,还帮她提着书包,要带她出门。没想到,小拍“哇”的一声哭起来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我当时以为她只是有情绪需要发泄,闹一闹就好了,蹲下来一本正经地对她说:“小拍,幼儿园每天都要上哦,不能说不去就不去了。”

结果小拍用更大的哭声回应我,直接躺在地上耍赖。我却觉得她不可理喻,抱起她就出了门,强行把她送到了幼儿园。

因为我从心理上没办法接受:自己做了那么多的努力,为什么我的

孩子还会这样?为什么她跟我预想的不一样?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别

人家的孩子,什么早教班都没上过,怎么上幼儿园好像就从来不哭呢?

直到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因为我一直对她有过高的期望,无形中给了她压力,也造成了自己强烈的心理落差。而且我也渐渐发现,无论我们给孩子做了多么充分的入园准备,孩子多多少少都会有分离焦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入园准备不光是给孩子的准备,父母也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甚至要做好孩子会哭闹一段时间,很难适应的打算。当孩子真的出现分离焦虑时,也在我们的预料之中,这种比较低的心理预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我们的焦虑。

接纳、安抚孩子的情绪

除了分离焦虑,孩子初入园阶段的哭闹、烦躁、忧伤、紧张、不安等情绪,都是很正常的。试想,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孩子,与熟悉的亲人分离,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遇见一群陌生的人,对他的身心来说,确实是极大的挑战。

一个心理和情感发展都正常的孩子,他的哭是一种自然、常态的表现,哭是孩子宣泄内心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回想当初,小拍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经常大哭大闹,好像什么事情都不顺心,一点小事情就发脾气。

她之所以会这样,是内心情绪的宣泄,以表达对我坚持送她去幼儿园的不满,可是当时的我,并没有读懂并接纳她的这些情绪。

孩子不爱去幼儿园,或者一想到去幼儿园就不开心,这样的情绪是应该被接纳的,不支持的只是不去幼儿园的行为而已。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了情绪,不愿意去上幼儿园,不妨先理解孩子:

哦,看起来宝贝很不想去幼儿园,也不想离开妈妈,但是,妈妈一直坚持送你去,你很生气,还很难过,甚至都以为妈妈不爱你了。(给情绪命名,并描述事情,让孩子清楚自己正在经历什么。)

嗯,妈妈以前上学也会有不想去的时候,我理解你的感受,你想生气就生气,想哭就哭吧!(允许孩子的情绪,并告诉他妈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你这种情绪很正常。)

妈妈陪你待一会儿,妈妈是爱你的!(表达爱,让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纳感。)

这个时候,妈妈的情绪一定要平和,如果妈妈一副忧心忡忡或者不耐烦的样子,孩子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他感受到的是:妈妈只是想快点摆脱我,她这样说是敷衍我,一点都不真诚。

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和他平静地说说,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并明确具体地告诉他,什么时候可以再见到妈妈,让孩子觉得有个盼头。比如有些幼儿园是提供晚餐的,可以跟孩子说:“你吃完晚餐,妈妈就会来接你了。”

孩子反复哭闹,主要还是因为家长

在胡轶群老师的《快乐入园宝典》里有这样一句话:“很多时候孩子反复哭闹、迟迟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主要责任不在孩子,而恰恰是家长不当的做法造成的。”

想想确实如此,当初小拍动不动就哭哭啼啼,整个家都布满阴霾,

我有时回家都不敢面对她,下班就去超市逛完一圈又一圈。我感觉到了

她的烦躁,她也捕捉到了我的脆弱,彼此的焦虑情绪像病毒一样,互相传染、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后来我也慢慢明白,她之所以反复哭闹那么久,主要是受我的情绪影响。

有些妈妈为了让孩子不哭闹,会编一些“善意的谎言”来骗孩子:比如,明明是带孩子上幼儿园,却骗孩子说去动物园看老虎,结果到了幼儿园门口,孩子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把孩子塞给老师,然后快速离开。

还有些妈妈为了不直接面对孩子的眼泪和纠缠,还会选择不辞而别。

这些做法短期看似有效,但是一旦孩子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他会哭闹得更厉害,也会更黏妈妈,甚至拉着不让妈妈走,因为他担心妈妈又会突然不见了。

孩子入园适应的快慢、哭闹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做法和态度。其实在送孩子入园离开时,有个动作一定不能少——跟孩子做好分离的仪式,比如一个亲吻、一个拥抱、微笑挥挥手,然后告诉孩子什么时候来接他。一开始,孩子可能还是会哭闹、难过,但如果妈妈每次都能保持微笑,和善坚定地和他说再见,慢慢地,孩子也会明白和接受自己要上幼儿园这个事实。

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孩子入园,是他从妈妈生命中分离,迈向独立的重要一步,在这场离别中,妈妈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也要最大限度地对孩子的反复哭闹给予理解。

只有妈妈做好了准备,孩子才会勇敢地迈出脚步。

孩子输了,该如何安慰他

“亲爱的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你输了,而且只差了那么一丁点,一定很难接受,如果你想哭就哭吧,妈妈在这里陪着你。”

上周是小拍学校的体育科技节,前一天晚上她特别叮嘱我,一定要去学校看她比赛。小拍参加了二年级的 100米跑步比赛,去年她就跑了小组第一名,可惜我和拍爸那天有事都没在场。比赛当天下午艳阳高照,我和拍爸很早就来到了操场。在赛道终点等候的我俩进行了分工,一个拍视频,一个拍照片。我俩认真地等待着,因为太远了也看不清起跑的都有谁,忽然听到赛道两边有人在喊小拍的名字,我才赶紧举起手机。小拍跑过来了,速度还挺快,我正激动地按着快门,她就一头冲了过来,没想到和第一名的女孩几乎同时撞线!虽然没能拿第一,但小组第二也很不错啊,正准备夸她一通,可小家伙却紧紧抱住她面前的爸爸,流下了眼泪。

这状况来得猝不及防,爸爸赶紧安慰她:“没关系,第二名已经很

棒了。”我在旁边帮腔:“妈妈从来没资格参加运动会比赛,因为我跑

步永远是最后几名。你看你才二年级,就跑 18秒多,妈妈初三的时候才跑这个成绩呢。”

如果是在平时,她肯定会问我,妈妈你上学的时候体育真的这么差吗,或者你总有自己擅长的项目吧?可今天她对这些都没有兴趣,只是一个人啜泣。

为了尽快把她从失落的情绪中拉回来,我又掏出特意为她准备的益力多和冰西瓜,平时总为吃冰凉的饮食跟我各种耍花招的她,此刻只是呆呆地看着前方摇摇头。

我忽然意识到,这一刻,我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多余的。此刻,她的失落、委屈和难过,都是那么地真实。而我说的这些无关紧要的事,只会让她觉得“我不应该为此悲伤,

我应该在别人的安慰下感到高兴”,她体会到的不是被同理,而是流动的情绪和感受被阻止。

我陪着你,你不孤单

跑了第二名,比第一名只差那么一点点,应该高兴才对啊,可这是

我的感受,不是她的。想象我是她,遇到她经历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感受,这不是同理心。想象我是她,遇到她经历的事情,“她”会有什么感受,这才是同理心。

想到这里,我紧紧搂住她,抚摸着她的头发,任由她在我怀里默默流泪。

看着眼前的小拍,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

那时候的我也为自己体育太差而失落吗?还真没有过。

从小学起,我的体育成绩就不好,800米跑永远是我的噩梦。是的,我知道自己体质差,平衡能力也不好,所以我欣然接受了这个结果。中考那年,赶上体育成绩要纳入总分,我妈都替我着急。我告诉自己,体育上不去,只能拼文化课成绩。后来我拼命学习,文化课成绩弥补了体育的分数,最后考入了自己理想的高中。

体育再差也不是我的痛。可是,我永远都记得初二那年学校的艺术节。

艺术节的重头戏是一个舞蹈节目,从全年级里挑选一批又瘦又美的女生,排练的老师也是学校里的艺术骨干。

我之前没有舞蹈基础,所以一开始的名单里并没有我,后来因为人数不够,班主任才推荐了我。能被选上参加这个节目,我有些受宠若惊,加上女孩子本就对上台跳舞这种事,充满了幻想和期待。

从来没有上过舞台表演的我,憧憬着能在全校的大舞台旋转起舞,一展身姿,心里那个美滋滋呀。

接下来的每次排练我都早早到,一丝不苟地跟着老师的指令做,一遍遍地重复动作,生怕拖了后腿。

可是演出前两个星期,有一次排练的时候,老师突然让我和另一个女同学先在旁边看。有些诧异的我不敢问为什么,就站在排练室的最后一排。

等到大家排练完,回教室的路上,听几个女生在窃窃私语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上场,老师特意多选了人来排练,是怕万一有人临时上不了,可以有人替换。

我慢慢意识到,自己可能只是个备胎。

后来几次排练,我就和那个女生在后面静静看着,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记得老师什么时候让我不用再去排练了,我只知道我不用参加演出了。

我知道那真的不好受

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得演出当天,我在台下和全年级的同学一起,看着曾经和我一起排练的同学们,化着漂亮的妆,拿着美美的扇子道具,在台上翩翩起舞……精彩的表演获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不时还夹杂着喝彩声和口哨声。

节目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全校艺术节一等奖,而那个领舞,一个漂亮的女孩,成了男生心目中的女神。

看着旁边的同学拍红了手掌,我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从知道被老师换下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幻想,如果演出那天有哪个同学不舒服,或者有意外情况,也许我还是可以上场的,可是,没有,一直都没有……

13岁的我委屈、失落,甚至觉得羞耻,可这些感受我从来没有对父母和同学说过。

我怕大家笑话我,说我肯定是跳得不好才被换掉,笑我对这件小事斤斤计较,指责我没有集体荣誉感,同学都拿一等奖了你有什么不高兴的。

如果有人告诉我:我理解你的感受,你努力了那么久却没有机会上台演出,从意外入选到努力排练,一次意外让你充满期待,最终却又希

望落空,你一定很难过、很沮丧、很受伤。

可我从未表达过。说出这些“不好的”感受,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太难了。

隔了 20年,很想隔空抱一抱那个蜷缩在角落里,只能默默舔舐伤口的自己,给她一个肩膀,让她可以倚靠着痛哭一场,告诉她,我明白你的感受,一切都会过去的。

如果当时旁边有这样一个人陪着我,理解我的感受,或许这件事,就像中学时发生的很多事一样,成为过去,而不会这么多年后,还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

“亲爱的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你输了,而且只差了那么一丁点,一定很难接受,如果你想哭就哭吧,妈妈在这里陪着你。”

报兴趣班,当然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

孩子任何一种健康无害的兴趣,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尊重和引导,都可能创造出令人惊喜的价值。

上周末小拍新入手了一套玩具,想请小朋友来家里一起玩,我帮她给几个关系好的小伙伴的家长发出邀请。虽然约在周末,但孩子们的时间却都不好约,不是在上兴趣班,就是在去上兴趣班的路上。不少孩子的行程被排得满满当当,上午弹琴,下午画画,傍晚还得学个跆拳道什么的。

我问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学这么多,孩子愿意吗?”孩子的妈妈说:“当然是不愿意,但孩子懂什么呢?”

另一个妈妈说:“别人家的孩子周末都在学各种班,自家的孩子要是不学以后怎么赶得上别人,多点兴趣爱好总是好的,孩子长大后就会明白了。”

“那你家小拍现在都在学什么?”一个孩子的妈妈顺势问我。我想了想答:“这学期她在学女红和厨艺,上学期还学过泡泡泥。”

“啊?没有学什么正经的兴趣班吗?”那个妈妈的惊讶我已经预料到了,毕竟这些爱好和琴棋书画比起来,的确显得有些“不正经”。其

实小拍在更小的时候也学过钢琴和围棋,但她现在更多的兴趣在手工和

厨艺上。

上个月,她上完厨艺班,回家带了一盒热腾腾的包子。小拍一到家赶紧召集全家参观她做的包子,然后亲手喂我们一口口吃掉,连 8个月大的宁宁都认真地舔了好几口。小拍当时露出的那种骄傲的表情让我们一辈子都难忘,第一次吃到小拍做的东西我也快流出泪来。

再说到女红,小拍主要做小女孩的发夹和串珠。小拍有一个首饰盒,里面都是她自己做手工的材料和作品。看到她把首饰盒收拾得整整齐齐,每个作品的配色都颇有讲究,让我这个不太会整理的妈妈都常常觉得自愧不如。上了一阵子女红课后,小拍的审美和动手能力的确有所提升,而且头饰、首饰都能自给自足了,她还会戴得特别珍惜。

所以呀,谁说兴趣班非要上“正经的”才好,孩子的兴趣难道真的只有那几样吗?

捏泥巴,也是高雅艺术?

说到兴趣班,我在生小拍前,看《武林外传》里有一集,故事里的小贝钟爱捏泥巴,当时看完印象特别深刻。

小贝的嫂子佟掌柜和天下的家长一样,从小就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孩子成才。听到邱家孩子赢了围棋国手,张家孩子拿了吹箫冠军,李家孩子得了书画大奖,她立刻危机感重重。于是让小贝学下棋、学吹箫、学画画,绝不能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小贝这几项都没什么天赋,怎么学也入不了门,天天被逼着练,学得苦不堪言。

有一天,重金请来的画画先生偶然看见小贝捏的泥人,觉得非常不

错。于是,带着小贝捏了一整个下午的泥人,小贝捏得专心又开心,一

点儿也不像学别的课那样排斥。

当他们把辛苦创作出的泥人作品展示给佟掌柜时,她又懵又生气,“我花这么多钱,就是让你带着孩子玩泥巴?”

先生问她,你为什么要让小贝学画画?她答,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先生又问,那孩子的目的地又在哪里?既然不知道目的地,设置起跑线又有什么意义呢?

先生又说,让孩子学兴趣,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让她学。如果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艺术感觉,那画画是艺术,捏泥人怎么就不能算是艺术呢?一样是创作出美的作品啊。

佟掌柜听了这一番话,开始欣赏小贝的泥人作品,还给她开了一个泥人艺术展。

这集的最后先生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不要对孩子的看似不务正业的玩乐严防死堵,孩子正是在其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要看到每个孩子的不同天赋,并且尊重孩子。你给孩子一个机会,孩子才能给你一个惊喜。”

爱捡叶子未来会当个植物学家吗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拍爸的同事家做客,进门看到他们家的阳台,我们都忍不住发出“哇”的惊叹。这个高层楼房的阳台竟然像个小森林一样。

阳台护栏上爬满爬藤植物,地上整齐地围着一圈大大小小的盆栽,墙上还挂了不少种着植物的盆盆罐罐。走进去一片清凉绿意,各种红花绿叶,我们都看花了眼。

拍爸的同事带着儿子颇为得意地走过来,让儿子给我们介绍阳台上

的那些植物。8岁多的小男孩俨然一本植物百科全书,不但知道这些植物

的学名,还知道它们大概什么时间开花,开出的花是什么样子的,会不

会结果,等等。

小家伙介绍得神采奕奕,我们听了也觉得长了好多知识。我开玩笑跟拍爸的同事说,你们家将来可能要出个著名的植物学家咯!

拍爸的同事笑着讲,他发现儿子从小就对植物特别感兴趣,每次带他出去玩的时候,就爱蹲在地上看花花草草,“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地问个不停……回家的时候非得捡上几片叶子才罢休。

后来想想既然儿子喜欢植物,就干脆让他好好发展这个兴趣爱好。

拍爸的同事给他的儿子买了好多关于植物的书籍,业余时间带着儿子在阳台种植物,所以小家伙这方面的知识比一般大人都丰富。最近还打算给孩子买个显微镜,让他深入研究植物的根和茎。

听完后,我觉得即使孩子以后成不了植物学家,也一定能从中获得很多有趣的知识,还潜移默化中习得了专注力和耐心。最重要的是,整个过程他都充满了享受和快乐。

要是他爸妈没发现他对植物的兴趣,或者对这种兴趣不屑一顾,从小跟风送他去学钢琴或者画画,效果会怎么样呢?也许孩子能弹出几首曲子、画出几幅画来,却可能错失掉他对植物的天赋和喜爱。很多时候,孩子学到什么我们很容易看到,但他们失去了什么却往往被家长忽略,而忽略的这部分可能是他们最热爱的。在兴趣培养方面,尤其如此。

孩子对什么感兴趣

那么,我该送孩子去上什么兴趣班?

通常家长会从别的孩子在学什么,哪个老师好,甚至是自己小时候

想学但没学成的兴趣方面去考虑,却很少观察自己的孩子到底对什么感

兴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如果孩子从小听到音乐就很亢奋,喜欢跟着晃动,还总是能跟对节奏,那么培养一下他对音乐方面的兴趣可能就没错。如果孩子拿起画笔就可以开心地涂涂画画一两个小时不肯停,而且颜色配得很好看,那可以试试找个好老师让孩子学学绘画。

如果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呢?就喜欢吃,怎么办?

你知道吗,有个叫 Flynn的小男孩,特别爱吃,又嫌妈妈做饭不好吃,于是 10岁的时候,妈妈就送他上了儿童厨艺兴趣班,让他学习做饭。如今他 16岁,成了美国炙手可热的大厨。

日本的近藤麻理惠,从小就比别的孩子爱干净、爱整洁,喜欢整理各种东西,妈妈就教她各种整理方法。现在她是世界著名的整理大师,甚至入选了《时代》杂志“世界最具影响力 100人”名单。

兴趣并不只限于琴棋书画,更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孩子任何一种健康无害的兴趣,如果能够得到适当的尊重和引导,都可能创造出令人惊喜的价值。

想想看,我们让孩子上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抛开偶有的虚荣和功利,我们内心一定是希望孩子能从中发现更多的乐趣,让他们未来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很幸运,我们的孩子已经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多元化且包容的年代。

在上兴趣班这件事上,我们是不是也该与时俱进一些,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特长”和“兴趣”,而真正从孩子所喜爱的入手。

其实兴趣班也多种多样了,有教孩子做手工、捏泥巴的班,以后爱虫子的孩子或许还能找到昆虫研究兴趣班,这些都和送孩子去学琴棋书

画没什么两样。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努力去守护孩子能够得到

的当下的快乐和幸福,不焦虑,不盲从,不攀比。这意味着,我们不仅给了孩子一个更快乐的童年,也将会给孩子一个更多可能性、更广阔的未来。

孩子看电视、玩游戏停不下来怎么办

爱的陪伴才是帮助我们始终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解药”,多一些陪伴,孩子就会少看电视、少玩游戏一些。

去年夏天,我们全家在美国的时候,小拍上午去夏令营,午睡起来就会打开电视,看一档火遍大中国的综艺节目《奔跑吧》。

我在房间里喂奶,听着她在客厅里不时发出哈哈大笑,心里却有些焦虑,她又看一个多小时了,怎么还不自觉关掉?!

因为这个,我们俩闹了几次别扭。

玩乐要约定时间

后来我想着,反正回国后家里也没电视,她就不会再看了。可没想到,回来后她在电脑上自己搜索着看,我试着跟她约定,每次只能看半小时,但她几乎都做不到。过了一段时间,我瞥见她又开始看一个新的节目,叫《王牌对王牌》。

我偶尔过去瞄了两眼,感觉跟《奔跑吧》差不多,也是很轻松搞笑的娱乐节目。

小孩的时间很宝贵,每次她看这些节目,我都在想,看多了眼睛会不会近视啊,老看这些嘻嘻哈哈的,以后还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吗……

这些念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幻化成焦虑拉紧我的神经。结果发生了更离谱的事情——晚上 8点钟的在线英语课,她在课前还偷空看!有一次竟然看得忘了上课时间,直到老师打我电话,说她还没进教室,我跑进房间一看,才发现她还在看《王牌对王牌》。要不是她接着要上英语课,我肯定会忍不住发飙,批评、讲道理轮番上了。

和好友微姐见面聊天,她的孩子比小拍大,她说起这个话题,也像遇见了知音,“是啊是啊,我女儿竟然还会生气地反击说,妈妈,你是不是见不得我开心,只有我做作业看书,你才高兴,干别的,就没见你有好脸色。”

我也无奈地说:“唉,之前还给你推荐《无条件养育》,其实无条件的爱真的很难做到!”

“是啊,有时候孩子做作业忘了时间,我就会轻声细语过去提醒,还会主动端水果给她,可她要是看电视或者玩游戏没来吃饭,叫几遍我就忍不住大声吼她,吼完了自己又后悔。”

不得不坦率地承认,在我看来,看那些综艺节目是无聊的,而埋头学习、阅读才是有意义的。

陪孩子一起玩游戏、看电视

我忍不住在大学的微信群里发牢骚,许久没露面的芬芬冒出来说:“我跟我女儿也一起看过《奔跑吧》,我倒觉得没什么,节目内容还挺积极向上的呢,我还会跟孩子讨论节目里那些明星,邓超、鹿晗他们之

间是如何相处的。”芬芬聊到兴头上还说:“你们知道吗?我以前还觉

得鹿晗不就一流量小生吗,但是看到他在节目里的表现,他特别会顾及别人的感受,智商和情商都很高,我这中年少女还有点喜欢他呢。”

啊?!看着手机上她发的一连串害羞表情,我简直难以置信,原来小鲜肉就是这样圈粉的啊。

而我也突然醒悟过来,我自己没看过这节目,为什么就凭主观断言,觉得这样的节目没营养,这是不是我的偏见?孩子会被这样的节目吸引,里面一定有她需要的东西,为什么不坐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一期,和她讨论一下节目内容,再看看怎么做呢?

发展心理学博士陈忻曾经提到:当孩子看视频节目时,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看,把节目变成父母和孩子互动的中介。

家长和孩子一起了解视频节目里的内容,引导孩子把这些视频节目里的闪光点,运用到生活中,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比如这些明星的风趣和幽默、节目游戏的巧妙和创意,还有像我大学同学芬芬说的鹿晗高情商,也许都是孩子可以学习的东西。

孩子从出生开始,伸出双手接受世界给他准备的种种,这其中一定有电视、手机、iPad,这是他无法逃避的。即便孩子选择的节目真的没营养,也不能直接要求孩子“能不能别看了,再看就如何如何”,而是家长自己去看一看,和孩子聊一聊,理解孩子的需求,然后找一些双方都能接受的节目来看。

如果觉得《奔跑吧》太闹,那《梦想的声音》怎么样,选秀类的不够有文化,那《国家宝藏》总可以吧?

重点是爱的陪伴

这样想了之后,忽然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以前曾有妈妈问我,孩

子只爱看漫画书,给他买了很多名著读物都不看,到底该怎么办?我给他们出主意:“漫画书也有经典的,比如《丁丁历险记》《父与子》《绝对小孩》,看看也无妨,如果你介绍的漫画他觉得很好看,下次你再给他介绍其他类书籍时,他也许就愿意接受了。”

这不是同一个道理吗?怎么我面对别人的问题时,就能冷静处理,自己碰到问题就着急糊涂了呢。

想起朋友小一跟我说过一件事。

她姐姐的女儿跟小拍一般大,有段时间很爱玩 iPad,特别着迷一个游戏,叫《我的世界》,每天放学回家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打游戏,叫吃饭也听不见。

她姐姐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她也想了解一下这是个什么游戏,于是有空的时候她自己也下载来玩,但是很快她就打不过女儿了。不过她玩的时候发现,游戏里藏着很多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就上网去买了一本关于建筑的书也叫《我的世界》。看书的时候才明白其实这是沙盘游戏中的一种,而沙盘游戏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身心和谐还有创造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她姐姐的女儿小时候经常玩那些女孩子换装之类的游戏,后来玩《我的世界》到高阶之后,就对以前这些小游戏不感兴趣了。快到圣诞节时,她姐姐还问女儿:圣诞节,你要不要建一个圣诞广场啊。然后她就建了一个漂亮的圣诞广场,两个人还时不时切磋一下。打游戏,既没有影响亲子关系,学习也没耽误。

在她们母女俩心里,游戏只是她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们共同话题的联结。

我反思自己,坐月子那段时间,就是因为我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也

没有给她提供其他可以消磨时间的方式,而电视就在旁边触手可及,一打开就能看到让人哈哈大笑的节目。孩子会被吸引,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我也意识到,父母稍微一松懈,就会在电子产品面前败下阵来。但爱的陪伴才是帮助我们始终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的“解药”。陪孩子玩耍、陪孩子阅读、陪孩子桌游、陪孩子画画、陪孩子运动,甚至陪孩子看电视、陪孩子玩手机游戏……这些都能够把他们越垂越低的头颅抬起来,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的精彩不仅仅在小小的屏幕里。

在日常养育中建立孩子的韵律

孩子对熟悉的、可控的事情会产生安全感,一个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才会有勇气不断向外界探索。

我在小拍 2岁多的时候就听说过华德福教育,可惜一直没有机会深入接触。宁宁明年也要上幼儿园了,刚好听邻居说附近开了一家华德福学校,于是我带着宁宁去上了亲子课。

正好赶上学校开办“0—3岁宝宝如何滋养”的课程,想着家里有两个小宝宝,而且我也对深入了解华德福教育充满兴趣,就果断报了名。

我虽然上了一周的课程,这几周也抽时间翻看了几本华德福方面的书,但依然是个门外汉,在这里只能跟大家分享我在课堂上的一些收获。

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加拿大的 Karen老师,她 60岁出头,研究华德福教育已经 30年,上课思维敏捷,生动有趣。

我特别注意到,每次当她提到 rhythm这个词时,都会说“rhythm,rhythm,rhythm”,一旁的翻译也紧跟着说“韵律,韵律,韵律,重要的事说三遍”。

固定韵律能带给孩子安全感

大自然有四季更替、日夜循环,这种良好的韵律让我们能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生活也应该有节奏和韵律。

对孩子来说,韵律包含了时间和空间,比如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坐在餐椅上吃饭,吃完饭后看书、游戏,洗澡后上床,爸爸妈妈讲故事,然后睡觉。

这是一天内的韵律,我们可以让每周、每月、每年的安排也有韵律。比如每周六的早餐是吃鸡蛋饼,周日早餐吃燕麦粥,吃完后全家一起去郊外,在林间嬉戏,在草地上疯跑。

相对固定的韵律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呢?首先是让孩子有安全感。安全感的前提是熟悉,而每天有韵律的生活,孩子会知道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吃完饭就是玩耍时间,洗完澡接下来就该讲故事了,音乐响起来就该收玩具……每件事孩子都心里有数,都是熟悉的、可控的,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安全感。一个内心有安全感的孩子,才会有勇气不断向外界探索。

我们大人的焦虑,很多时候也来自生活的变数,对未来的不确定。有韵律的生活让孩子内心安定,身体健康,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很“好带”。

每天在固定时间吃饭,养成习惯后,餐前我们的胃部就会分泌出消化液;每天定时睡觉,当我们进入睡眠程序,先洗澡,然后上床讲故事的时候,睡意就慢慢袭来。再比如每天下午睡觉起来后去楼下散步、玩耍,

到固定时间就要回家吃晚饭,一个每天在这个节奏里生活的孩子,到时

间了就要回家,他会主动配合,而很少出现赖着不走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