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在节奏,尊重孩子的特性,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更不要把自己的执念强加给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相信他们会成为自己最好的样子。
害羞的孩子有自己的内在节奏
孩子有自己的内在节奏,需要一点点去观察,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更不要把自己的执念强加给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尊重,相信他们会成为自己最好的样子。
上周小拍的学校举办艺术节,她表演的节目是尤克里里。小拍为了顺利完成这次表演准备了快一个月,每天在家练习,弹给我们听。要登台的前一晚,小拍半夜还跑来我耳边说:因为太兴奋、太期待,都要睡不着了。
终于到了登台时刻,看小脸被化成“红屁股”的女儿,在台上毫不怯场、一丝不苟的认真样,我在台下除了拼命鼓掌,还莫名有种想掉泪的冲动。
给害羞的孩子多一些理解
小拍虽然是个过度活泼的女汉子,但对上台表演这件事情一直都很排斥,或者说在人多的场合,她就会很害羞。
整个幼儿园时期,除了整个班都要上台的集体表演,其他的活动她通通不愿意参加。每次问她:“要不要报名这个?你在家做得很好啊。”
她都会着急得一直摇头:“不要不要,我不好意思。”
起初几次这么说,我还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但幼儿园三年都这样,我想不管哪个妈妈,看到舞台上别人家孩子光彩照人的样子,都会觉得羡慕吧。
很多次我一再引导她,想克服她害羞的“毛病”,甚至都想忍不住替她报名。但看到她排斥又恐惧的眼神,最后只能带着失落无能为力。
幼儿园的毕业晚会,老师让孩子和家长们围在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手绢停在谁手上,谁就要去中间表演节目。
小拍坐在我和拍爸中间,游戏开始之前就一直交代我们,手绢传到手里后一定要马上丢出去,千万不能停在手里。每次手绢到小拍手里的时候,她都跟接到炸弹一样,赶紧扔出去。但没想到,才第一轮,拍爸就因为一个愣神,成了第一个表演节目的人。
小拍看到这个结果后,开始大哭,边哭还边用小手拍爸爸,一直念:“不是说了要丢出去吗?你为什么不丢啊?”
拍爸去中间表演的时候,小拍坐在小朋友中间,用双手蒙着眼睛,并把头埋在膝盖里没有看中间表演的爸爸一眼。拍爸终于表演结束了,我把小拍搂在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抽泣着告诉我,爸爸上台表演心里肯定很难受,她不忍心看。
这个可爱的答案太出乎意料了。
原来,她把爸爸也当成了五六岁的害羞孩子,担心他在众人面前表演会不好意思、会难受,所以才有那么过激的反应。那天我突然意识到,我和小拍大概都犯了一样的错误:她把大人当成了孩子看,而我把孩子当成了大人看。
只是在她的行为背后是疼惜,是同理心,而我的想法却是逼迫,是
伤害。
孩子做不到,成人也会做不到
其实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做得远不如小拍。别说当众表演节目,连看到陌生人都要躲到父母身后去,直到上大学,也没怎么当众发言过。大学学了播音主持专业,才不得不经常发言和登台。记得刚开始,稿子背上百遍都不放心,还要偷偷跑去踩点好几次,登台前整日整夜地紧张、失眠。就这样,起初几次上台说话声音也还是抖的。
拍爸说他就更糟了,20多岁了,工作的时候小组开会发言还会脸红。到 30多岁当了小领导,因为必须经常当众发言,练多了才面不改色、声音不抖。
明明大人自己都觉得很难在公众场合发言,为什么想当然地要求孩子天生就落落大方呢?我和拍爸都没有遗传给她“表现基因”,又奉行用无条件的爱养育的原则,所以她不擅长察言观色、讨好大人,只是顺应自己的节奏慢慢成长。想通了这点后,不久又接到小拍钢琴老师的演出邀请。
我问小拍:“有钢琴演出你要不要参加呢?你只要弹你最熟的那首《保卫黄河》就好了。”她的回答依旧是不要,她会不好意思。
我第一次蹲下来告诉她:“没关系,你才 6岁,不好意思很正常,等你长大一点就好了。妈妈到了 20岁才敢上台,爸爸到了 30岁才敢跟很多人说话。”
以往拒绝后的谈话气氛,都是她的黯淡眼神里夹杂着我的失落。而这一次,小拍带着一点点被理解,内心获得安全感、如释重负地点
了点头。
孩子你慢慢来
自从不再执着于让小拍登台表演,不执着于要当一个“成功家长”,我也就渐渐放下了焦虑。
我和拍爸想,就算女儿也等到二三十岁才敢上台,和我们一样,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不是吗?但孩子的成长真是令人捉摸不透,小拍比我们预想中的节奏要快了太多。小学一年级快结束的时候,小拍因为英语口语不错,被推选当升旗仪式的英文小主持。也许是被推选的荣誉感,小拍没有犹豫就接下了老师的任务。她跟我说:“妈妈,老师说下面有1000多双眼睛盯着我,不能出错的。”
都不需要我过多地鼓励,孩子已经干劲十足。看她的英文稿,长句不少,还有很多生僻词我都是第一次见,难度可不小啊。
整整一周,小拍回到家除了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在背她的发言稿。放学后还常常要求我陪她去学校升旗台,进行“实战演练”。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她上台的那一天,表现好到让我惊叹,简直是完美的首秀。
小拍声音亮丽沉稳,全篇发音标准流畅,别说 20岁的我,恐怕连现在的我都做不到这样的完美主持。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后,小拍渐渐没了“舞台恐惧症”,才有了艺术节上毫不怯场的尤克里里演出。
这样的变化,不是大人逼迫着推她上舞台就可以达到的。孩子有自己的内在节奏,需要一点点去观察,去积累。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更不要把自己的执念强加给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尊重,相信他们会成为自己最好的样子。
家有害羞孩子的妈妈,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曾经是一个害羞的小女孩?当被人误解、比较、评判的时候,最想听的一定是这句:“没关系,你
还没有准备好,妈妈会永远等你、爱你。”
培养孩子的自信,淡然看待输赢
学校里、社会中让孩子参与竞争的场景已经足够多,家长没有必要再去强化和鼓吹孩子的竞争意识,更不要动不动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攀比。
前段时间我举办了一场关于磁力片的活动,让妈妈们拍下孩子们搭的各种磁力片造型图片,然后我从中选 50位宝贝每人送一套摩天轮磁力片。
活动期间,“小莉助手”服务号后台挤进了几千张图片,眼花缭乱,简直把我看呆了。孩子们的创意百变,要挑选出 50位水平最高的,我发现“臣妾根本做不到”!一是数量众多,二是衡量标准也很难统一,这场活动,在我多次纠结修改获奖名单之后,最后到底是哪些宝贝幸运中奖,真的成了看缘分!
名单公布后,果然听到不少妈妈遗憾的声音。有觉得自己宝贝拼得不错却没得奖的,也有觉得获奖作品一般的,还有说孩子一看没得奖,就在家大哭的……虽然这些结果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也勾起了我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场小小的活动,奖品不过价值三四百元,孩子们和家长们都如此看重,除了对我的信任之外,潜意识里是不是也萌生了“不想输”的念头?这个念头引发了我们一系列反应,比如质疑规则不公,比如无法接受落选的结果。竞争意识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这能够让我们在生存中时刻保持警惕。在竞争中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孩子们的情绪肯定会有波动。有些孩子的反应会特别强烈,参加个什么比赛输了,就哭得肝肠寸断,怎么哄都哄不好;在什么事情上都喜欢争个第一,争不到就捣乱;害怕竞争,拒绝参加任何要“竞争”的活动。
这样的孩子往往不在少数,他们自信又外向,喜欢“争强好胜”,但遇到挫折又很脆弱。我想,这跟孩子家长的性格、心态和引导都有很大的关系。
不要过度强化孩子的竞争心理
我有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和小拍一样上小学一年级,成绩挺不错,经常拿奖。他爸爸特别喜欢在家人微信群和朋友圈晒孩子的成绩单、奖状,以及认真学习的照片,引来一大片人点赞。孩子也渐渐熟悉了这个套路,爸爸不记得晒,他还会提醒爸爸:“我这幅画画得这么好看,爸爸你怎么不拍照发到朋友圈里去?”
结果父子俩已经形成了默契,孩子一得到什么开心的“战利品”都要晒,朋友写的评论,孩子也都会一一过目。结果有一次,在家人微信群里,孩子妈妈说孩子这回考了 98分,错的那道题感觉是老师判错了,孩子哭着喊着希望她去找老师把分数改回来。孩子妈觉得左右为难。亲戚们纷纷七嘴八舌,赞同和不赞同的意见都有。我一直没有吱声,但心里暗暗想,孩子根本不在意这道题应该怎么答,只在意失去的那两分,
这样一来事情就已经变味了。
孩子的注意力被家长转移到各种“攀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会越来越强地消耗孩子的精力。
我深深地担心,他以后在成长道路上,在面临更巨大的挑战时,心态会变得更扭曲。
如今,学校里、社会中让孩子参与竞争的场景已经足够多,家长没有必要再去强化和鼓吹孩子的竞争意识,更不要动不动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攀比。
每个孩子都有内在的生长秩序,家长过度地干预,只会让他外强中干。
呵护孩子失败后的脆弱
“我家孩子上次没拿到三好学生,哭得像杀猪一样撕心裂肺啊……真是怕了他!”“去年面试的小学没要我家宝贝,上学前几个月都是闷闷不乐的。”“玩个游戏,我家孩子一输就要打人,搞得其他孩子都不爱跟他玩。”……
一说到孩子在竞争中输了的表现,五花八门,家长们也一脸无奈。在这种时候,跟孩子说“没什么大不了”,他通常都听不进去。
其实我们成人在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最终没得到时,也一样会沮丧、失落、郁闷、抓狂……也没好到哪儿去。
几年前,一个男孩和小拍玩足球桌游,后来输了,大闹餐厅,结果被爸妈揍了一顿,那场景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孩子表面上是不哭了,但心中的失落和无助却无处发泄。大人还可
以喝酒、购物,找闺密吐槽,小小年纪的孩子却要内化自己的负面情绪,
想想是不是有些残忍?
孩子从一出生,我们就给他的人生大赛拉开了序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不知道累惨了多少孩子。
当孩子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也是他最脆弱的时候,他最需要家长的陪伴和理解。他哭也好,闹也好,我们都关上说教的嘴巴,多听听他的倾诉,也许他的负面情绪就会在爱的包容中消散无形。否则,在一次次负面情绪的内化消耗中,孩子会越来越无法接受“输”了的感受,竞争带给他的是无穷无尽的失衡和折磨。
淡然看待输赢,才会内心强大
那我们到底要用怎样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各种竞争活动?三个字——平常心。家长怀有一颗平常心,传递给孩子的能量也会是淡定从容的。
如果他特别在意某项比赛,我们更要在孩子参与前明确我们的态度:“宝贝,能不能拿奖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你参与过程时的感受,希望你结束之后分享给我听哦。”
放在我那个微不足道的磁力片活动中,同样如此。孩子们专注而又认真的状态,充分享受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各种“神器”的过程,拼搭完成后孩子雀跃的成就感,才是这个活动想要带给孩子的真正乐趣。
有的家长喜欢针对孩子的输赢,给予奖励或者惩罚。孩子赢了,你比孩子还开心,给他买这买那;孩子一旦输了,心里特别不爽,忍不住还要批评几句。
教育全在细节之中,家长如果不注意言传身教,孩子发展的方向就会南辕北辙。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输不起的孩子,全然是由我们的双手和思想培
养出来的。
人的一生如此漫长,从小就让孩子看重每一次竞争的输赢,他的心灵会被早早关进病态奋斗的牢笼中;人的一生又是如此短暂,除了竞争和挑战,还有许多美好的体验来不及感受,又匆匆走过……
著名亲子专家海文颖说:“当幸福感依靠别人的认可,或者通过与别人的比较而获得时,很不牢靠,随时可能烟消云散。”
老子也曾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只有放下竞争意识,才是拿起竞争能力。
设想一个孩子体质好,心理健康,有求知欲,开朗友善,自信平和,那么即使他从未听说过“竞争”这回事,在未来的人生中,又有什么样的竞争会打败他呢?
“成长预设”是最伤孩子的一种期待
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节奏,每个孩子也有自己的认知边界和能力边界。年龄只是孩子一个很宽泛的行为参考,却不是绝对。
身边许多人都说,老大和老二的年龄差距要是超过 7岁,基本就不会有争宠这回事儿了,两个孩子会有像两条平行线一样的世界。
我本来信以为真,在老二宁宁还是躺着玩儿的小可爱时,姐姐小拍的柔情之光曾经让我老泪纵横。但是等到宁宁进化成“两脚兽”之后,永远保持“姐慈妹爱”居然就成为一个遥远而奢侈的梦。因为小拍每天都会问我八百遍:“妈妈,你最爱谁?”每天都要我进门第一个跟她打招呼,每天都要在我夸宁宁时挤到我怀里求表扬……
我恍恍惚惚,总以为在怀里的还是个两三岁的宝宝,可晃晃眼睛,她明明是个身高一米四,都快被童装界驱逐的大姑娘了!面对她的各种怒刷存在感,我也只能强颜欢笑一遍遍重复:“爱你,爱你,妈妈最爱你。 ”
我和一个资深二宝妈朋友吐槽这事儿,忍不住在末尾加上一句话:“她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争宠啊,不是听谁说,这么大不屑于和两岁娃争了吗?”
朋友哈哈大笑,逗趣道:“是谁跟你说这么大不争宠的,叫他出来,
我保证不打死他!”
我俩笑得前俯后仰,朋友接着说道:“孩子的很多行为,很难用‘你都这么大了’来界定,每个孩子内心都有独一无二的节奏,没有人规定 9岁的孩子就不能和 2岁的孩子争宠啊。”
对哦,为什么我对小拍会有这样的“成长预设”?朋友的一番话,对我有“醍醐灌顶”之效,让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个问题上,自己似乎掉落到陈旧的思维模式里很久了。
留心一下身边,我也发现,经常会听到“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样的句式,几乎是很多家长的口头禅。无论是新一代的年轻父母,还是老一代的爷爷奶奶,或是邻居大妈,路人甲乙丙,似乎很多人心中对孩子都有一个根据年龄画出来的能力坐标。
你都 5个月了,怎么还不会翻身?
你都 1岁 3个月了,怎么还不会走路?
你都 1岁半了,怎么还不会自己吃饭?
你都 2岁了,怎么还不会说整句子?
……
这些能力坐标有些参照的是书本,有些是经验,还有一部分是别人家的孩子。幸好孩子小的时候,发展的大多是基本的生存技能,终有一天他们都会慢慢学会,这个过程也会渐渐淡去。
但等孩子差不多 5岁以后,他要发展的能力就不再是普通的生长发育,可大多数人,还是没能脱离能力坐标的“牢笼”,按年龄给孩子
一一埋下各种“成长预设”。
我自己检讨了一下,不论曾经还是现在,对小拍都有过“成长预设”。
比如和她分床睡,一直进展得不是很顺利,虽然一直提醒自己要接纳她反复无常的状态,但陆续听到几个小区的邻居说自己的孩子三四岁就顺利分床,我还是会忍不住在心底咆哮:“我家小拍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分不了床睡啊……”
这还只是控制在内心范围的波澜壮阔,修炼不够的时候,我也当面吼过小拍。
在美国,有一晚,我们全家人都跑到阳台看别人放烟花。可怜的“哈比人”宁宁完全看不到,着急地抱我们的大腿撒娇。拍爸一把抱起她,爽快地让她骑在脖子上看。宁宁“咯咯咯”开心得不得了,却刺激了姐姐小拍的嫉妒之心。她挤到爸爸怀里嚷嚷:“爸爸,抱我,我也看不到……”
于是拍爸强充壮汉,想用单手再抱一个。我不知道哪儿来的愤怒从心底蹿到脸上,突然大声斥道:“小拍,你在干什么,你都这么大了,还不能懂事一点吗?!”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那时窗外绚丽烟花冲上天,小拍眼泪扑簌掉下来。她委屈地号啕大哭了很久,伴随着天空中“砰砰砰”的烟花声,像一只孤独受伤的小刺猬蜷缩在阳台角落……那一幕对我和她的冲击,让我现在回忆起来,都心跳加速,脸红羞愧。
事后我向小拍道歉,她原谅了我,但我的反省到如今才深刻起来。一个 9岁的孩子,我有什么资格要求她一定要“懂事”?她不过也想要爸爸同等的爱,表达方式没有被我接纳罢了。
而“懂事”是个太宽泛的词,对孩子却是把锋利的刀子,刺痛的是
一个纯净的灵魂。
“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样,怎么还那样,应该要怎么样了,不
应该怎么样了……”
这样的逻辑背后是一条思维惯性——年龄成为孩子能力或行为的唯一标准。只要年龄一到,孩子就必须无条件服从或是做到。
用年龄去给孩子做“成长预设”,提要求、扣帽子,是我们大多数父母都在做,却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就像我那个朋友说的,每个孩子都有独一无二的节奏,每个孩子也有自己的认知边界和能力边界。而这条边界在哪儿?需要父母反复观察、揣摩、试探……这条原则和 6个月的宝宝吃辅食没有太大区别。因为 6个月一到,并不意味着她所有的固体辅食都能吃了,还是得一样一样摸索着来。
对于孩子来说,这世上没有谁规定,哪个年龄必须会做什么、哪个年龄不该做什么。年龄只是一个范围极其宽泛的参考。
以前对待小婴孩,我们愿意倾尽所有的耐心去悉心照顾,但是对待大一点的孩子,我们被环境、焦虑裹挟着,忘了留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忘了他也希望我们说“孩子,你慢慢来”,更忘了有的时候,他或许需要我们的帮助,才能够真正做得到。
我们留给他的,通常只有冰冷粗暴的一句“你都这么大了”……
我开始反省自己,既然小拍现在还做不到完全分床睡,我也只能放下所有的“成长预设”,接纳她总是半夜跑来我们房间的习惯;
既然她现在还是热衷于和妹妹争宠,那我也只能给她更多的包容和等待……
美国有一首民谣:没有谁能真的长大,我们只是渐渐了解别人的期待。
所以到了二三十岁,还有父母说:“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不结婚、
还不生娃、还不生二胎……”凡是听到以这个句式开头的话,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谁都不好受吧。我们都想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孩子大了还要人陪睡,有问题吗
我不能因为她想让我们陪,就定义她是独立性太差,依赖性太强。而是当她想要陪,而我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陪她的时候,双方如何沟通,找到一个我们都能接受的办法,来满足她的需求。
开学前我问小拍,暑假大部分时间都有人陪她入睡,开学了,你要自己独立睡了哦。她撅起小嘴有些不情愿,我赶紧鼓励说:“你上学期就能做到了,开学都四年级了,肯定没问题。”
听我这么说,她勉强点头同意:“不过你要先陪我睡着才能走。”我心里一紧:“唉,还是要陪。”
“陪陪陪,都快 10岁了,怎么还要我陪睡,我现在可是三个孩子
的妈,工作上还有那么多事,这孩子怎么就不能独立点,让我省心呢?”她为什么还不能独立?是不是我哪里教育出了问题?必须承认,有了老二老三后,每当小拍出了点什么状况,我的第一
反应就是,是不是因为带小的太忙忽略了她,陪伴太少导致的?可转念一想,我们很多时候都尽力在陪伴她了,是不是有了小的后,我们对她有愧疚感,对她过度尊重,太过宠溺,所以她对我们的依赖心理也比较强呢?
想来想去,还是没答案。新学期开学那天,老师组织家长们开班会,一个班的孩子年龄都差不多大,我忍不住问在座的家长们:“你们的孩子都能独立睡觉了吗?”有的说可以,有的说还不行,也有的跟小拍一样,要有人陪睡着,然后才能自己睡。好吧,如此看来,似乎是个普遍现象,不是她不独立,也不是我教育有问题,我稍微安心一点。
这边刚把纠结的心放下,那边新学期课外兴趣班又要赶紧报了,我和拍爸寻思,小拍身体弱了点,这学期给她报个运动方面的兴趣班。正好看到小区里有个波特曼体育游戏兴趣班,我试探性地问了下她,她头也不抬:“我不想报。”
“那你想报什么兴趣班?”
“我什么班都不想报。”
“什么兴趣班都不上,我看你每天躺**,什么也不干最好了。”
我有点气急败坏。
脑子里一团糟,怎么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有兴趣,那个也有爱好,我的孩子就什么也不想多学,我这个当妈的实在太失败了。我回房间跟拍爸吐槽:“你这运动细胞怎么就没遗传一点到女儿身上?”
拍爸眨眨眼说:“我可是有了教训了,去年给她报的一对一高尔夫球,报名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上了几堂课就开始磨磨叽叽不愿意了,每次上课都弄得我求她似的,我可不干这事了。”
“那你说为什么这几年的游泳课,她都坚持下来了?”
“那还不是因为有黄黄一起报名的?”
对啊,看来是要有伙伴一起,一语点醒梦中人。说完,我赶紧在家长群里发详细的课程介绍,看有没有小伙伴想参
加,又转头去问小拍:“要是有同学一起报名你愿意吗?”她立马两眼放光,听说是自己的好友,她更是一蹦三尺高。看来办法有效了。周一上班,和工作室的几个同事聊天,我忍不住又跟大家吐槽,却
遭到了暴击。虾球酱说:“我到大学了还都要找伴呢,课间上个厕所都要有人陪着一起去,一个人就不想去。”柔妈更夸张:“印象中,四年大学里,只有一两次是独自去食堂吃饭,吃着吃着眼泪都流下来了,觉得自己好可怜。”
可小拍的同学其实很独立啊,那为什么呢?
去年班上组织在一个农场烧陶,然后要野外露营,小拍班上有两个同学因为家长没空,是坐我们家车去的,要是换作小拍,别人都有父母陪,她没父母陪,肯定不愿意去。
“我觉得没必要跟同学做比较,每个家庭不一样,这个孩子可能父母平常都很忙,孩子渐渐习惯了这种状态,小拍你们以前一直陪得比较多,现在有了老二老三,陪伴时间骤减,她一直难以适应。”
“这么说还是拍爸总结得对啊,问题出在我们陪得太多了。”
“陪得多,本身也不是问题啊,如果你们在一起觉得很好很开心,那陪伴就是相互的,问题在于她希望你陪的时候,你没办法陪她,这才是问题吧。”
柔妈果然厉害,一下子说到了问题的关键。
昨晚哄完老三,出来看到小拍正在写日记,写完日记收拾好书包已
经快 10点了,我陪她躺下。
其实从孩子放学,到伺候三个人吃饭、洗澡、睡觉,我连个喘气的时间都没有,这会儿好想有点自己的时间,横在沙发上摸摸手机放松一下,心里就盼着孩子能赶紧睡着。
过了一会儿,小拍睁开眼睛说:“妈妈,我睡不着,老是想一些可
怕的情景。”“什么可怕的情景?”“暑假的时候看了《超人总动员》之后,我还经常会幻想里面的一
些画面。”“用妈妈教你的办法,数自己的呼吸,慢慢数着数着就睡着了。”过了好一会儿,见她没动静了,我悄悄地按住床板起身,轻轻下地
穿上拖鞋,正准备开门,她忽然在我身后坐起来,“妈妈,我还没睡着,你别走。”我瞬间抓狂了,这时都 10点半了,“你还不睡,妈妈还没洗澡,半
夜 Lisa还要吃奶,再不让我去睡,妈妈又要头痛了知道吗?”“可是我还是很怕。”“我不管,我要去洗澡睡觉了。”正在僵持间,已经把宁宁哄睡着,正在动感单车上挥汗如雨的拍爸
来解救我了,“你去洗澡吧,我来陪她。”
虽然拍爸临时解救了我,但以后怎么办呢?的确,我不能因为她想让我们陪,就定义她这是独立性太差,依赖性太强。而是当她想要陪,但我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陪她的时候,双方如何沟通,找到一个我们都能接受的办法,来满足她的需求。
昨天放学回到家,我试着跟她沟通,“你想让妈妈陪睡着,妈妈能
理解,但是如果太晚了,妈妈就会着急,如果你能早点收拾好,在 9点
半以前就上床,爸爸或妈妈就陪你,超过 9点半,你就自己睡,好吗?”
“好。”这个第一次执行新规的夜晚,平静如水。然而,想到以后这两个小孩的漫漫陪睡之路,当妈的脑子里警铃一响。拍爸却悠悠地吐出一句:“这俩差不多大,等都上幼儿园了,让她俩互相陪。”听他这么一说,我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还好,我有个爱美的女孩
“美”是一个人的生命充满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不同心灵感受的库存。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想从心灵库存里提取出美的时候,他才会觉得源源不绝。
上周末,我在朋友圈晒了一组小拍扎辫子的照片,收获了大家的一片赞叹。辫子是小拍姑姑扎的,看到女儿精致又淑女的小模样被夸奖,我这个手残老妈欣慰中又带着点内疚。
想起我自己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短发,穿着从亲戚家“捡来”的衣服,连基本的合身和性别相符都做不到,又哪儿来的美不美?
快到高中的时候,我才渐渐懂得“臭美”。有次看到一件并不贵的白衬衫特别想买,但妈妈就是不同意,我硬气地绝食了快两天,换来的依旧是那句反复回响在耳边的话:“这么小就开始爱美了?天天想这些美不美的干什么!把这点心思用到学习上不好吗?”
那个年代,爱美和学习仿佛就是天敌,撞在一起便水火不容,而学习显然是水,瞬间就能把爱美的心给“灭”了。
呵护孩子爱美的心
当了妈妈后,我常常觉得育儿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在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搏斗。明明自己经历过爱美的心被压制的痛苦,这样的人生经历却还是差点又重复在女儿身上。
小拍上小学前,我给她买的衣服几乎全是运动系列的,看她那时候
的照片,跟美丽淑女完全沾不上边。一是她性格实在太活泼,一不留神就上树躺地,穿成公主风太不搭了。也许是我的潜意识在作怪,孩子穿衣服舒服干净就行,不用讲究那
么多。小拍每次吵着要买公主裙的时候,我都想方设法地拒绝她。她上幼儿园大班后,有一次老师打电话说小拍今天临时有一个小演出,能不能找一条漂亮的小裙子送来。我赶紧去小拍的衣柜翻了个底朝天,发现竟然连一条像样的裙子都找不出来。勉强翻出一条很久前买的、有点皱巴的小黄裙给她送去。
看着幼儿园别的小姑娘都换上了五彩缤纷的公主裙,在小舞台上闪闪发亮,小拍穿着一条不太合身的朴素裙子站在其中,从她五六岁的小眼神里,我看见了明显的落寞。
这让我想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过的一个试验。
一个小姑娘穿着精心搭配过的碎花大衣,绑着可爱的丸子头,走进一家餐厅。餐厅里的人看她没有大人跟着,都主动过来和她聊天,宠溺地摸摸她的小脸,给她好吃的,折小飞机逗她开心。
之后,试验组给她换了个打扮,脸上涂上脏兮兮的烟灰,穿上一身又大又旧的衣服。当这个邋邋遢遢的小姑娘再次走进这家餐厅后,仿佛
一下子从之前温暖的天堂,掉进了冷漠的地狱。
再没有人亲切地问她问题,四周都是嫌弃的眼神,她被推来推去,
谁都不愿意搭理她。之后小姑娘哭着冲出了餐厅,她说:“我太难过了,大家都叫我快
走开。因为我穿着肮脏的衣服。”试验的本意是让我们不要以貌取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是孩子,别人对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也会
受到穿着打扮的影响。
一个每天穿着大方得体、干净整洁的孩子,他身边的世界很可能充满善意和温暖。而一个穿着不够合身的衣服、邋邋遢遢的孩子,也许感受到的就是另一番嫌弃和讥讽。
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给孩子一个不被怜悯和嫌弃的外在。
懂得美,才是一生的滋养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 ”但我们时常把它们割裂开来,不自觉地表达给孩子:内在美才是重
要的,能力才是重要的,而在意外表是肤浅的,甚至是可耻的。一个从小审美就被畸形压抑的孩子,如何能自信地欣赏自己?就像主持人董卿说起她“不能照镜子、不能穿新衣服”的童年,尽
管原谅了父母,但依然落泪地表示无比遗憾,那二十年的自卑和缺失,永远也无法补回。
当我们的孩子第一次吵着要穿漂亮裙子,或者想扮酷扮帅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微笑着告诉他们,宝宝知道爱美了,真不错!孩子就是一次次从认可的眼神里,明白追求美、欣赏美是一件值得
骄傲的事情,才会在这其中懂得美,并热爱自己的身体,抬头挺胸,开
心自信地笑。
孙瑞雪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中说:“成人的气质是由儿童期间的审美导致的,童年的审美奠定了人一生的审美倾向和生活品质。”
小时候的审美可能只是衣服的选择、颜色的甄别,但渐渐地,就会涉及对生活的取舍和人生方向的选择。
看过一段话,印象很深,“以貌取人,绝对科学。衣着显审美,发型表个性。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理性感性寄于声线,真诚虚伪映在瞳仁。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
所以,请从孩子幼年起,就多让他们浸润在美好的事物里。
从大方得体的衣品、优雅灵动的音乐、恢弘美好的建筑,到生活中精致摆盘的一蔬一饭、清新美好的一草一木……
“美”是一个人的生命充满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各种不同心灵感受的库存。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想从心灵库存里提取出美的时候,他才会觉得源源不绝。
女孩养育:撕掉女孩标签,活出本该有的样子
“不做到最好,展示给别人看就是丢人;你是女孩,所以不能太有个性、太张扬……”这些潜移默化的设限,屏蔽掉了女孩本应该拥有的许多人生机会。
前两天,我带宁宁在小区里玩,看见两个五六岁的孩子在滑滑梯那里爬上爬下。小男孩爬到滑滑梯上,“砰”的一下跳下来,然后得意扬扬地看看旁边的妈妈,妈妈大概见惯了这种场面,笑笑说了句:“很勇敢哦!”
在一旁的小女孩也要学着往下跳,刚摆出姿势来,她的妈妈就赶紧要把她抱下来,边抱边说:“多危险啊!女孩子家的,跳这个干什么!”
小姑娘一脸委屈,明明都是一样的动作啊,为什么男孩子得到的是表扬,她就被训斥了?
因为是女孩,所以不敢?
我想起看过的一个 TED演讲,在养育女孩上,我们家长是不是不自觉地给孩子贴了太多标签。演讲的人叫 Reshma Saujan,她说自己在之前的人生里一直都谨小慎微地做事,直到 33岁那年,她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竟然去参加了国会议员选举。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认为她不可能成功,当然最后的确也失败了。但那次的经历,使她第一次意识到,
原来勇敢地做一些没有把握的事情,对女孩子来说是那么重要。
她分享了一份惠普的调查报告:男人在找工作时,如果满足 60%的招聘要求,就会觉得自己完全能胜任,而女人要 100%满足要求,才敢提出申请。
为什么会这样呢?女生为什么会这么不自信?
想想看,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我们在教养女孩的时候,是不是不自觉地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女孩要有女孩该有的样子,笑不露齿;要乖乖听话,不能到处疯玩;以后要嫁个好人家,过安稳的生活……
就像我们小区那个女孩的妈妈,下意识地就要帮女儿规避往下跳的风险,跳了就“不是个女孩样”了。
Reshma Saujan说,这样的要求造成了女孩们很大程度上的“勇敢赤字”。也就是说,女孩们在生活、学习方面,更容易变得谨小慎微,在做重大决定时会不够勇敢。
所以当我们发现女人在企业高层、政府、高新技术行业的表现不如男人时,除了埋怨性别歧视,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在最初的养育上,就给女孩贴了“不要勇敢、只要安定”的标签?
因为是女孩,所以人生就这样吧?
最近我身边发生一件事,我一个大学学妹一直都是优秀的代名词,读书的时候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毕业后职场上自信干练,很快就在一家
外企升任项目总监的位置。但前不久她发朋友圈,说正式从公司辞职,
要用半年时间专心备考公务员。
得知这个消息,认识她的人都非常震惊,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职业前景,选择去当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
她的回应是:“我知道这样做很 low,但我 31岁了,再不把自己嫁出去,就真和我妈说的一样,变成老女人了!”而她要嫁出去的前提是满足她男朋友的愿望,成为一个公务员。
她男朋友的原话是:“我想找一个有稳定工作的老婆,回家就能吃上一口热饭热菜,我晚上加班回来时,会有一盏灯为我亮着,我觉得那才是家。”
可学妹不会做饭,有时候忙起来总是加班到凌晨,比她男朋友还拼命。怎么办呢?为了不变成没人要的“老女人”,她只有牺牲自己的事业了。
她最后说出的话很让我感慨:“其实我也不是非他不可,只是我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没有力气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了,两个人合适就可以走到一起,我爸妈觉得他挺好,我也觉得还不差,所以人生就这样吧!”
学妹这样的选择未必就不会幸福,但心里还是不免觉得好可惜。
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 31岁的男人,大概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刚进入最好的年华,还有无限的可能,不怕一无所有,只要敢去拼搏就够了。
而对一个优秀的女人来说,她的首要需求却是要去选择一个“就这样的人生”。
我们的家教环境,从小就教育女孩:要淑女不要冒险,长大后要学
会做家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老公才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不知不
觉间就已经把“要活成那种人生”刻在了她们的心底。所以,她们其实是别无选择啊!
因为是女孩,所以不能张扬?
在 TED的演讲里,Reshma Saujan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编程课上,一个女孩特别可怜地向老师求助:“老师,我不会写代码。”老师走过去,看到她的电脑屏幕一片空白:“难道过去的 20分钟,你就只盯着屏幕发呆?”其实并不是,这个女生的代码只差一点就已经要完成了,但为了不展现这“在她看来不完美”的代码,女生选择了全部清除干净。
然后她把问题都归咎到自己的能力上:一定是我太笨了,我什么都做不好。看着女孩卑微谨慎的模样,真让人心疼!
生活中,我们一次次告诉女儿:女孩子要谦虚内秀,不要张扬。而我们家长当着女儿的面跟别人说“我家姑娘没你夸的那么好,毛病多了去了”时,孩子接收到的是:我怎么做都不能让爸妈满意,那么在她心里又何来面对新挑战的自信呢?
我一个专门做海外留学的朋友说,很多中国孩子,特别是女孩,明明特别优秀却还是申请学校失败,就是因为面试的时候太谦虚!他说,中国孩子明明钢琴都练到八级了,但也只对面试官说:“我钢琴弹得一般。”而国外孩子会弹个《小星星》就敢说:“我特别擅长弹钢琴。”
“不做到最好,展示给别人看就是丢人;你是女孩,所以不能太有个性、太张扬……”这些潜移默化的设限,屏蔽掉了女孩本应该拥有的许多人生机会。
养育女孩的父母们,再也别给孩子贴那么多的标签了,更别狂妄地
告诉孩子:“不用去体验了,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世界对女人就是这样的!”
请给每一个女孩空间,她们既可以玩洋娃娃,也可以对汽车感兴趣;既可以是贤妻良母,也可以一个人活得很精彩。
让她们自由感受,体验各种事物,才会拥有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感受到人生别样的意义!
男孩养育:做个有温度的男子汉
在养育的过程中,我们人为地给男孩的感受和情绪设定了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了他们的情绪表达。放下固有偏见,教会孩子做一个有温度的男子汉。
最近看到一则让我揪心的新闻,说的是北京一名数学教师邹某在外辅导学生,利用在学生家中的教学机会数次强奸一名 17岁女学生(化名小花)。
补课期间,小花曾多次提出不想再补课了,却都被爸爸拒绝了,理由是常换老师不利于学习。面对小花的异样,父母没深究原因。小花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邹某的多次猥亵和性侵。最终,父母通过监控才发现了事实的真相。老师的行为固然让人气愤,可是,小花父亲的做法更让我心寒!
女儿多次提出不补课,父亲每次都以换老师不利于学习这么简单粗暴的理由驳回她的请求,很少关注女儿的内心感受和情绪,甚至不去问一句为什么,只一味地讲道理让女儿顺从。
比这更离谱的是,为了收集证据,他还能一边看着自己的亲生女儿被人性侵,一边录下全程!看到这里我简直想骂人了。
他说,自己当时看到猥亵画面就愤怒至极了,但想到若不把全程录
下来,缺乏证据,报案时就会很不利,无法让邹某得到应有的惩罚,只
好强忍着愤怒录下了全程。
我无法想象,自己的亲生女儿被人凌辱,他居然还能忍着看完全程不发作,真想问一句,这是亲生的吗?
父亲在 2016年 12月 25日看完监控,2017年 1月 3日质问邹某,直到 1月 6日再次找邹某被拒,才报警。从案发到报案,中间相距十多天。这十多天里,或许他在犹豫、纠结,权衡当中的利弊得失。
少一些克制,多一些表达
一个父亲究竟要理性成什么样,才会有上面匪夷所思的举动。知乎上曾有个网友说:
什么是理性?理性是指:男人能够计算不同做法的成本与收益,并做出收益与成本差最大化的选择。
多么精辟的总结啊,可是作为一个男人,尤其是一位父亲,过分理性的爱,很难让人感觉到爱本该有的温度。
武志红老师曾说过:
“中国多数家庭中,父亲是缺位的。但悖论是,多数中国父亲是老实的,他们一直都在家里。他们的爱,是有点暖意的,但只是一点暖意而已。他们的爱,犹如他们存在自身,淡淡的,弱弱的,可有可无。他们的好意,常胜过母亲,但子女们常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你爱我,可我却感觉不到。这难道不是作为父亲的悲哀吗?有人说,中国男人比较内向、含蓄,不会表达,不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外露,总喜
欢隐藏自己的爱。
虽然是一种调侃,可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中国人,尤其中国男人,在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方面,确实不如外国人外放、自然。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卸任的演讲中,可以当着全世界的面,向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深情告白。
想想看,一个总统在一个这么重要的场合、重要的时刻,深情、自然地表达着对家人的爱,这一切看起来是多么和谐美好。
而我们中国的男人,常常缺少这样的表达。很多女人吐槽自己的男友、老公、老爸,明明是喜欢的却总也说不出口,明明是在乎的却怎么也不表露,明明想念你却不告诉你,好像把这些话说出来,他整个人看起来就不酷、不男子汉了。
有些男人面对危急情况,明明是可以为你舍弃性命的,可转过身,让他对你说一句“我爱你”,他会立马不好意思或者给你甩一句:“矫情!说这些虚的有什么用,我爱你不是明摆着的吗?”
这或许跟我们中国传统的观念有关,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女人可以伤心就哭、高兴就笑,可如果一个男人遇到伤心的事,流两滴眼泪,就会被投以鄙视的眼光,“懦弱,一点小事都哭,真没出息,太娘了!”
武志红老师在《坏情绪不是你的敌人》一文中提到:
许多人的身体逐渐枯萎,神情也日益呆板。他们有一共同点:灭掉了负面情绪。
可情绪能被消灭掉吗?它只是被隐藏起来了,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我们看待情绪的态度。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是所有人的权利。
男孩哭吧,不是罪
之前看《中国诗词大会》,里面有一幕让我印象很深。有个小男孩叫冯子一,8岁,上四年级。比赛中,答对两题后,在第三题回答错误遗憾下场。明明难过得都想哭了,可他还要故作坚强说:眼泪是因为太久没眨眼睛流的。
那一刻,听得我的心都揪起来了,隔着电视机都想跑过去抱抱他。他说,爸妈都不在身边,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上海,思念爸妈还不敢说,担心妈妈会哭。在 8岁这个年纪,原本只是个孩子,可是他的懂事和故作坚强,让人心疼不已。
每个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酸甜苦辣的感受。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看待情绪的逻辑都是:快乐有理,悲伤无益。
在养育的过程中,我们人为地给男孩的感受和情绪设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不允许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渐渐地,孩子对自身感受和情绪的感知力就越来越弱,曾经鲜活的生命硬生生活成了行走的机器人,变得僵化、麻木。
这一点在养育男孩时尤为严重。在很多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会对养育男孩有一些定位和标签。
比如,男孩就应该有阳刚之气,要理性、稳重,有责任感,有担当,要勇敢,不能哭,一哭就代表娘娘腔、娇气,仿佛男孩有情绪、哭泣是不被允许的,一哭就给你贴个“不勇敢、娘娘腔”的标签。
有些父母认为,养育男孩就应该采用军事化管理,对男孩事事要求严格,将来才会成为一个男子汉。更有甚者认为,养育男孩就应该奉行
“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愚昧思想,孩子调皮、不听话,就用打、骂等粗
暴的方式对待。拍爸以前对小拍生气的时候会来一句:“你要是男孩我才不会这么客气!”这种固有的观念和僵化的思想,成功地培养了一批批表面看起来理性、勇敢却缺乏感受力的男人。
放下偏见,鼓励孩子表达真实情绪
其实每个人都有表达情绪的权利,男孩也一样,他可以自由地哭、
自由地笑,有高兴的时候,也会有伤心的时刻。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别忘了还有下一句“只是未到伤心处”。刘德华有一首歌《男人哭吧不是罪》,看完里面的歌词,让作为女
人的我也感动不已,我摘录了几段精彩的分享给大家。
心在生命线上不断地轮回
人在日日夜夜撑着面具睡
我心力交瘁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
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微笑背后若只剩心碎
做人何必撑得那么狼狈
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歌词写得真好!强忍、硬撑并不一定使男孩坚强,有时还可能会让他带着压力生活。作为父母,该如何引导男孩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放下固有偏见,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鼓励他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让他们能痛快地笑,也能痛快地哭,情绪自然会像流动的溪流,奔流不息,他们的人生也才会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