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庭教育:做个好园丁而不是木匠2(1 / 1)

回忆起我小时候学分数,只是存在于书本上和试卷上的分子分母组合。只是努力学好课堂知识,却没有想到要怎么运用,就像拿到了一把从天而降的钥匙,但不懂锁究竟在哪儿?为什么要打开门?

在切蛋糕的时刻提问,让孩子们先看到的是分数的“锁眼”,他们为了迫不及待地打开那扇门,再去主动探索拿到钥匙。

他们上数学课会先亲手去建一个凉亭,每条边应该多长?怎么搭才能保持平行?结构怎么设定才能稳固?孩子带着满脑子的问题,再去学二维三维、面积体积。

先找到问题,再寻找答案,一个小的改变,就让学习的目的和动力完全不同。

就像《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的:“想让一个人造船,

不要让他寻找木头,而要让他向往大海。”

一个个恰当的好问题,才会扬起孩子求知的风帆。那么,怎么帮孩子提出好问题呢?除了对生活的实践和观察,我觉得亲子阅读也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

去年,我和小拍读得最多的一本书是奇幻小说《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故事里讲孩子们在沙堆里挖到一个沙仙,他每天可以实现孩子们的一个愿望,但只有一天的有效时间,于是孩子们每天就跑去向沙仙许愿。这本书的最后,作者给孩子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分别说说五个孩子和沙仙的特点,孩子们向沙仙提出了哪些愿望?愿望实现后,孩子们都经历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他们中的哪一个?你怎么看待这些愿望的实现和消失?如果沙仙来到你身边,你会向它提什么愿望?美梦成真后,是怎样

的情形?

仔细看,问题是层层递进的。先是事实类问题,对故事情节和事实的掌握;然后是理解类问题,对故事里人物的性格、感受、经历的理解;最后是价值类问题,跳出故事本身,结合到自己身上,思考故事的

寓意和传达的价值。

以往的亲子阅读,我会刻意避免向孩子提太多问题,怕这样的功利心会干扰孩子的阅读兴致。但这次看到书后的问题,反而是小拍主动找我讨论。每次讨论完,她对人物和情节都会有新的理解。

“如果有沙仙,你会向它提什么愿望?”成了我们去年睡前最常讨

论的话题,我也从她一个个的愿望里,窥见了 10岁小女孩平时不会去诉说的所思所想。也许是得到这本书里问题的启发,最近亲子阅读别的书时,小拍也会常常向我发问,除了事实类,也有了更多理解类和价值类的问题。

是这些好的问题,拓展了她思考的广度和维度,也为她的世界找到了更多想要去开启的“锁眼”。

抛开对孩子提问的偏见,打扰阅读兴致的可能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提问时的态度和时机。带着平等和尊重,根据孩子的年龄发现他们本阶段的兴趣点,把问题变成亲子交流的有趣话题,这才是需要不断练习的。想到三个关于提问的小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1.循序渐进,灵活提出各类问题

孩子从可以语言交流起,就有了很多提问的机会。生活和阅读中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引申出不同维度的问题。先从最简单的事实类问题开始,比如:“爸爸和妈妈,谁胖谁瘦呢?”引导孩子开始观察。孩子答完后,再继续问:“那你觉得胖好,还是瘦好?为什么呢?”练练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接着问:“如果是瘦/胖好,那要怎么做才会瘦/胖呢?”开启开放性的归因和归类思考。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引导他们体验思维层层深入探索的乐趣。

2.把“怎么会”变成“怎么做”

一个问题的提出,隐藏其中的是思考的角度和方式。如果我问孩子:“你的英语怎么会考得这么差?”“你的新玩具怎

么会弄坏了?”我猜等待着我的,要么是孩子憋屈的泪花,要么是愤怒的反抗。孩子心里的答案大多会是“因为我笨,我粗心,我没好好复习,我

笨手笨脚,我不能保护好玩具……”但如果换一个方式提问:“要怎么做英语才能考好呢?”“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玩具呢?”把“怎么会”变成“怎么做”,大脑会从埋怨和自暴自弃中切换出来,从积极的角度思考,开始专注于解决问题。

在自己和孩子的对话中,抑制住“怎么会”,多问问“怎么做”,就已经能发现无数的好问题了。而藏在其中的,是能获益终生的成长性思维方式。

3.反问孩子,引导反事实思维

除了主动给孩子提问,还有很多时候是见招拆招。比如宁宁现在常常会提出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人为什么要穿衣服?”“我为什么要睡觉?”与其讲一堆大道理,不如反问孩子:“人如果不穿衣服,会怎么样呢?”“你如果不睡觉,会怎么样呢?”

引导孩子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开启他们去观察和想象后果,用自己的思考来回答自己。

看到企业高管教练粟津恭一郎在《学会提问》里写到:

“提问的差距造就了人生的差距。”更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让孩子领悟到不用死钻一个牛角,换一个方式思考就能海阔天空。

孩子害怕,有一种帮助叫轻推

面对困难和未知,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第一反应都是后退。家长能做的就是站在他身后陪伴和支持他,和他一起面对那份恐惧。

由不得你踌躇,广州已迈入热浪袭人的大夏天,小区楼下蚊子也多得吓人。我琢磨着,每天下午午睡起来,带两个孩子去婴儿游泳馆游泳,既能增加运动量,又不用在楼下喂蚊子,一举两得。

到了游泳馆,宁宁一下水就玩得不亦乐乎,可 Lisa不知为何竟然“哇哇”大哭,各种逗弄都不行,我只好赶紧把她从水里捞起来。有些纳闷,Lisa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带她来过游泳馆,那会儿游得可欢了,只是前几个月比较冷就中断了,现在重新开始游,怎么反应这么大呢?是怕水,还是别的原因?

我和游泳馆的小慧很熟悉,跟她聊到 Lisa的情况,她云淡风轻地说:“太正常啦!很多孩子几个月不游就很不适应,要找到原因之后再对症调整,一步步慢慢解决的。”

第二天,我又带着她俩去了游泳馆。我先抱着 Lisa熟悉环境,然后给她换上泳衣,抱着她坐在泳池旁边看二姐宁宁游,她的小脚丫在泳池

里踢得特开心。过了一会儿,她笑嘻嘻的整个人都弯了下来,小胖手拼

命地往水里伸。

看她状态不错,我试着双手扶她的腋下,让水没过她的腰,就这样扶着她在水里玩了一会儿,和昨天一被放进水里就“哇哇”大哭相比,今天已经进步多了。

扶着她游了一会儿,我也累了,就让小慧把游泳圈拿来。可没想到,Lisa一进游泳圈,又哭了起来。

我没立刻把她抱起来,而是又扶着她的腋下,让她在游泳圈上趴着。或许是感觉到妈妈的支持,她又放心地游了起来。

借助游泳圈的力量,我也轻松多了,只用很小的力扶着她。

我一边观察她的状态,一边慢慢地放手,几分钟之后,看她和宁宁玩得很开心,我趁机彻底松手,而她毫无察觉,已经完全适应了自己游。本来以为可能要好久,才能让 Lisa重新适应泳池,没想到,就十几分钟的工夫,在大人的支持下,她就轻轻松松克服了对水的恐惧。

有一天我开车的时候,听科恩博士的音频课,里面提到:当孩子面临新的挑战或是内心恐惧和害怕,准备转身逃离的时候,可以用“轻推”的方法帮助他。他自己就用轻推的方法,治好了他姐姐的恐高症。

有一次,我和姐姐一起去看瀑布,在离瀑布 50英尺远的地方,姐姐就感到害怕不再往前走了。在姐姐转过身准备往回走的时候,我轻轻拉住她的胳膊,看着她的眼睛,对她说:“在你没准备好之前,我们一步都不往前走。”等了一会儿,我问身边的姐姐:“我们现在可以尝试往前走一步吗?”

姐姐迈出了小小的一步,我意识到,虽然这对姐姐来说只是一小步,

但是在情绪上,却是一大步。每走一步,我们都会停下来,陪着她做深

呼吸。我一直尝试轻推她,告诉她,往回走很安全,但在这里我们也很

安全。有几次,姐姐因为太紧张甚至向后退了一小步,那也没问题,我继续轻推,鼓励她,你已经走得很远了。最后,姐姐成功克服了恐高,后来甚至还去玩跳伞。

听到这里,我有些小得意,原来自己无意中对 Lisa怕水也采用了轻推的方法。

但转念一想,也有些惭愧,对小婴儿怕水我能做到如此理解和接纳,并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地观察和轻推,可几年前,面对大孩子小拍的时候,在一些其他的情境里,我却做得很差。

小拍 4岁多的时候,有次感冒后得了中耳炎,又赶上我妈嗓子不舒

服,就带上她们一起去耳鼻喉医院看病。医生安排我妈做喉镜,小拍要做一个耳朵的内窥镜。我和小拍还在排队,我妈已经做完喉镜回来,忍不住跟我抱怨:做

喉镜太难受了!小拍一听,马上紧张起来,瘪着嘴说:“我不要做耳朵的内窥镜!”我跟她解释,这两者完全不同,耳朵的内窥镜一点都不疼,也不用

麻药,结果她完全不听,嘴里一直念叨着“不要,不要”。我越解释她情绪越大,等到医生叫号的时候,她开始大声哭起来,见我们还没进去,医生也很急躁,朝我们吼:到底做不做?我和拍爸当时做了最错误的选择,成了网络视频里被人拍过的那种最粗暴的父母,上演了一场拖人大战,想把小拍硬拖到医生面前。4岁的小拍,大概使出了求生的本能,哭天抢地,用尽一切力气反抗,

医院整条楼道都要被她的哭声震塌。

我们被搞得精疲力竭,最后只好妥协和放弃。这件事已经过去 5年

多了,现在写出来,依然让我心跳加速,脸红羞愧。我对自己当时做法的粗暴、态度的野蛮、同理心的缺乏,感到深深的遗憾。

朋友微姐和我有着同样惨痛的经历。她女儿,从 5岁开始学小提琴,学到第 6年时,基本上把所有的技法都学完了,接下来就是通过练习来巩固。可孩子上完课回到家,很少主动练琴,每周去老师那儿上课的时候,都因为在家练习太少,导致课程进度太慢。

微姐说:“看她总不练琴我也很窝火,而且没练就去老师那里回课,效率太低,浪费钱。我就跟她说,要学就要每天练琴,要不就别学了。孩子想了想说,那我不学了。从此,她再也没有摸过小提琴。”

微姐每每提起这事,也都痛心疾首。

几年过去,有一次微姐跟我说:“其实那个时候,我女儿还是很愿意去老师那儿上课的,只要我在练琴上轻推她一把,肯定能坚持下来,现在她上初中,班上很多同学都有才艺,她只有眼羡的份儿,有时还反过来埋怨我,没有帮她坚持下来。”

微姐这番话,让我也觉得特别惋惜。

面对困难和未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第一反应都是后退。如果我们能多一些理解和接纳,看看我们可以怎样和他站在一起,帮助他,必要的时候在后面轻轻推他一把。而不是冷冰冰地站在一旁,让他自己去选择,或者用暴力逼迫他选择,做还是不做,孩子或许早已迈过那个坎。

科恩博士的“轻推”有四个步骤,我的血泪教训,促使我默默记在笔记本上。

1.

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做到不评判。

2.

把任务分解,陪孩子一起,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3.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辨认孩子的情绪临界点,既不让他逃离,

也不让孩子被吓到,可以暂停,但不能放弃。

4.当孩子跨越,及时给予反馈,让他知道自己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从而激励他接受接下来的挑战,当然也允许孩子退行,多拥抱和鼓励。

这四个步骤,相信可以运用到孩子面临各种各样困难的情况里,对我的帮助也非常大。我不可能再回到小拍小时候,去修改她的成长经历了,但我可以重新出发,不再让自己继续犯下相同的错误。做父母,就是这样边走边成长吧。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允许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不允许孩子哭,其实首先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给予孩子多一些关注,而不是简单地说“不要哭”。

前两天带宁宁去打疫苗,刚走进打针抽血的那层楼,就传来各种撕心裂肺的“哇哇”大哭声。哭是会传染的,还根本不懂怎么回事的宁宁,也在我怀里大哭起来。如果有人间炼狱 TOP10评选,我投这里一票。

排队等叫号的时候,我一边哄着自己的娃,一边听见身边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跟孩子说:“宝宝不疼,不哭不哭,别哭了。”但这句话就像是魔咒一样,越说孩子哭得越大声。

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有物质**的,不哭了就有好吃的或者买玩具;有精神施压的,小男子汉不能哭,哭了就不勇敢坚强了;还有直接暴力解决的,不准哭,再哭就打屁股……

“哭都不让哭,你是个坏妈妈”

是啊,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家长就如同面对洪水猛兽般,只想赶紧制止,自然而然觉得哭就是“不好”的情绪,希望能够让孩子尽快摆脱。然而,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现代心理学早就证明了,情绪并没有正面和负面、好和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

其实,孩子哭就像孩子笑一样正常,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负面”是我们强行打上的标签。

有一个妈妈跟我说,她一听到孩子哭就头疼得受不了。所以不管什么事情,只要女儿一哭,她不但不会顺着女儿,还会不耐烦地凶她,于是女儿从小就很少哭。

每当看到电视或者电影里有人哭的时候,别的孩子会跟着伤心落泪,但她的女儿从来都不会,有时甚至还会笑。她以为是孩子天生就冷漠,缺少同情心。

女儿 6岁的时候,有一次路过一家卖烤鸡腿的摊子,可能是因为鸡腿太香、太诱人了,女儿非常坚定地要买来吃,但她担心路边摊吃了不健康,拒绝了女儿。这一次女儿拼了命地大哭起来,她也像往常一样凶孩子说不准哭,然后拖着往前走。

平时很乖的女儿突然爆发,边哭边喊:“你不给我买鸡腿,哭都不让哭,你是个坏妈妈!”听到“坏妈妈”的那一瞬间,她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么多年的自私。

剥夺孩子哭的权利,表面上是怕宠坏孩子,要让孩子隐忍坚强,但隐藏在潜意识里的真实目的却是为了不让自己难受,哪儿是为了孩子啊。

正如德国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说的:“其实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

孩子的哭闹会让父母怀疑自己教养孩子的能力,所以父母会对孩子

的哭紧张、排斥、反感。如果家长不能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只是一味

地制止孩子哭,不仅会伤了孩子的心,还可能会让孩子正常表达情绪的通道受阻,影响一系列的人格发展。这个看似冷漠、缺乏同情心的女儿,是因为她在哭泣的时候从未被妈妈安慰,又怎么能指望她会对别人的眼泪抱有同情呢?

有了理解和接纳,孩子特别好哄

哭是什么?它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我们大人就算知道生气没用、发怒没用、伤心没用,可我们还是会生气、发怒和伤心,因为这会让自己情绪上更好受。

想一想,当我们工作上遇到委屈的事,或者跟家人吵架后躲在一旁想哭个痛快,这时你旁边的人却说:“别哭了,多大点事啊。”这时你是不是更生气了?

孩子那么小,当他们害怕或希望落空时,是多么无力,除了哭,什么都做不了。他们在用哭表达自己的难过、恐惧、愤怒和委屈。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关注、理解和接纳,而不是反复地听大人说“不要哭”。

小拍前一段时间在练习和我们分房间睡,但每次白天说得好好的,一到晚上就反悔,说一个人睡怕黑,还闹得哭哭啼啼的。大人们可能会说,睡觉黑有什么好怕的?可是对于孩子,那可能就是全世界最恐怖的事情。

于是,我给小拍买了盏可爱的小夜灯,让她开着灯睡觉,把她喜欢的娃娃们也搬到了**陪她。睡前给她讲一些克服怕黑心理的绘本,用故事告诉她黑夜的可爱之处,抱着她告诉她妈妈随时都在身边。这样做

了才一周多时间,她再也不因为分房睡哭了,甚至还对自己一个人睡表

现得很期待。只要多一些耐心,去理解孩子哭的原因,接纳孩子的情绪,他们真的特别好哄。

比如当孩子摔疼了,抱着孩子说:“宝宝摔疼了,哭吧,没关系的。”通常孩子抽泣一会儿就会安静下来。如果说:“宝宝不哭,不怕疼,你是最勇敢坚强的。”相反孩子会哭个没完没了。大部分孩子情绪来的时候,并不需要我们急匆匆地插手,去“解除”他们的情绪。

哭不是软弱,也不是要挟

那放任孩子哭,他们会不会养成一遇到事情就哭的坏习惯呢?甚至学会用哭闹来要挟大人?“孩子一……就会怎么样”,这大概是当家长的最大的心魔。

那些常常爱哭的孩子,不是因为放任他哭,而是因为他可能被限制得太多,处处都是“伪原则”。孩子感觉自己的正常需求无法被满足,所以才不得已用最激烈的方式表达。他们耳边常常充斥着:“不能玩水是为了干净,不能吃冰淇淋是为了健康,不能见人不打招呼是为了礼貌……”很多明明可以在可控范围内允许的事情,都被限制了,那是我们自己在逼着孩子一天到晚都哭。而习惯用哭闹要挟大人的孩子呢?是因为这一招常常管用,一哭就能打破那些我们本该坚持的“真原则”。

我常常看到,孩子哭闹着要买一个很贵又明显是三分钟热度的玩具,当家长的拒绝一通不管用,周围人又开始起哄,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为了息事宁人就买了。

真的是孩子哭得毫无办法了吗?与其妥协,不如试试更温和耐心地

去告诉孩子我们拒绝的理由。

即使他们听不懂言语里的道理,只要能感受到真诚和被尊重的态度,就会慢慢平静下来,试着调节自己的情绪。

孩子爱哭不是软弱也不是要挟,是因为生活中处处被“伪原则”限制,而大人又无法坚持住“真原则”。要做到面对孩子的情绪不盲目插手,同时又多一些理解和接纳,对每个父母来说都不容易。孩子一哭,内心就波涛汹涌,这是人之常情,我们都会这样。但所幸,今天我们懂得了正确的做法,并可以努力向此靠近。

也许,我们自己曾有一个常因委屈哭泣而不被理解的童年,也许我们在无助中度过了许多黑暗岁月,但我们的孩子不应如此。

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亲手为孩子搭建起一个尽量美好的童年,让他们不再经受我们曾经的苦痛,这就是为人父母最幸福的事。

分数重要,看到孩子进步更重要

当孩子一次次感受到做错了不可怕,自己还可以去改善时,那么再遇到困境便不会盲目焦虑,真正的乐观和自信就会产生了。

前几天好友汤汤和我分享,她说一年级的儿子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但小家伙每天回家一写完作业就放开撒欢,观察了几天后,她忍不住问儿子:“过几天就期末考试了,你复习了吗?”

儿子自信答:“不用怎么复习的,我考个97、98分没问题!”她疑惑地问:“如果可以考 100分,为什么只满足97、98分呢?”儿子认真地望着她,“爸爸一年级还考过 30分呢,你也说过 97、98

分就很好了,难道还不够吗?”

汤汤被小家伙的反问噎了一晚上,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到起初是看儿子期中考试没拿满分挺沮丧,为了安慰和鼓励,于是老爸自爆小时候的囧事,她也评价了几句这个分数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小家伙还真彻彻底底听进去了,到头来仿佛是夫妻俩携手挖了个大坑,让儿子不思进取了?

听完她的分享,我笑着说,类似的坑我也遇过啊!

想来我们这一届父母,大概算得上是最拧巴的父母。

一方面,自己从小受应试教育折磨,都是掉过一层皮,才从水深火热的竞争中趟出来的,自然舍不得孩子也重蹈覆辙,想尽量多给他们一些心理安慰。

另一方面,孩子一旦参与竞争,又很快被环境逼得只想领着孩子快速跑,嘴上说分数没关系,心里却急得抓耳挠腮。

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曾经哭笑不得地跟我讲,班上一个孩子成绩不好,她跟孩子说要认真点多努力,孩子笑嘻嘻地说:“没关系,我妈妈说了就算我考 0分,她也会永远爱我。”

她把孩子的情况和这番话一起告诉了孩子妈妈,结果怎么着,这位妈妈转身就给孩子报了课外辅导班,以表决心把成绩搞上去。

家长如果真的完全不在乎孩子的成绩,怎么安慰鼓励都好说。但如果明明在乎分数,又说出一些心口不一的话来,可能不一会儿就被打脸。更关键的是,孩子常被弄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如何是好。

看来谨言慎行,在这个时刻尤其重要啊。既让孩子感受到安慰与被接纳,又能让他们注入努力进取的动力,要怎么说才行呢?

马上要迎接期末考试了,汤汤为了避免再次掉坑,认真想了好几天。

我们讨论一番后,得出了一些小心得,分享出来看能不能帮大家一起避避坑。

不要直接评价分数,多关注孩子的优点

小拍刚上学的时候,也曾含着泪捧回来不满意的试卷,我几乎是下意识地就把她搂进怀里说:“没关系,妈妈觉得××分已经很好了,分数不重要,你把知识掌握好就行了,妈妈永远爱你。”

回想起来,孩子当下是感受到了爱与接纳。但把“分数不重要”这个观点植入给孩子,当有一天分数确实变得很重要时,她的观念还能切换过来吗?

其实安慰孩子还有更好的办法,不如先暂时屏蔽掉试卷上那个数字,仔细找找试卷上的闪光点,比如有难度又答对的题、上次错了这次答对的题、工整的字迹、作文里出彩的语言,所有进步的地方……

真诚地夸一夸孩子,自己的努力被爸爸妈妈真实地看见,或许会比一句“永远爱你”来得更加温暖治愈。

更重要的是,它教给孩子一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每次考试完后,先对比的不是排名和分数,而是曾经的自己,切切实实找到比之前的自己做得更好的地方。一次次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孩子才会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

为错题分类,找到提升空间

当孩子的情绪得到安抚后,再来关注他们试卷上的错题。汤汤说几次考试中,老师和儿子的考后总结都是粗心,导致很简单的题错了。

提醒了两次“仔细点,不要粗心”没用后,她再拿来试卷和练习册仔细看,发现“粗心”的地方大概是这四类:

理解错题意失分;

笔画写错失分;

拼音字母书写不规范失分;

看漏题失分。

她一下子恍然大悟,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失分题目,哪里是一句“不要粗心”就能解决的。

理解错题意是阅读能力问题,笔画和拼写错误是识字基础没打牢,看漏题是视觉能力和注意力问题……每一项都有可以帮助孩子去提升的空间。

对刚上小学的孩子,引导他们去熟悉考试规则和扣分要求,也需要做很多功课。

从试卷上的错题,分析出孩子在知识掌握上的真正问题,比一句简单的“怎么这么简单的题都错”要有意义得多。

制订改进计划,一起解决问题

找到了问题所在和明确提升的方向,再真诚地告诉孩子,如果下一次想考得更好,我们必须要付出一些努力。

和孩子一起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比如会错题意,可以找到不同的题干类型,从简单到复杂,每天和孩子一起做几道,熟练了还能让孩子玩一玩自己出题考爸妈的游戏。

再比如老是看漏题,反映的是学习习惯,每一次做练习的时候,把打草稿、写步骤、仔细检查作为固定三部曲,再设计一个监督的小板子,完成后打“√”。

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帮助他们行动起来,去尝试解决问题。让孩子

亲身体验到:“我可以想办法让事情变好,我能靠自己的行动,完成目标。”

除了水到渠成的好分数,更重要的是,当孩子一次次感受到做错了不可怕,自己还可以去改善时,那么再遇到困境便不会盲目焦虑,真正的乐观和自信就会产生了。

有一对冷静、智慧的父母做后盾,我想孩子得到一个好分数的可能性才会大大增加。

曾奇峰老师曾说:“在家庭关系中,谁使用智力越多,谁就是父母;谁使用情绪越多,谁就是孩子。”

拿到孩子的试卷后,咱们都得牢牢记住自己父母的身份,别掉坑,好好说好好做啊!

爸妈会吵架,也依然爱你

客观地让孩子知道爸妈也会有负面情绪,但不要害怕面对冲突,更不要害怕被遗弃。不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不久前,我和拍爸有一次不大不小的争吵。他指责我做事效率低,太过拖延,我不满他不问事情缘由就指责我。两个人在路上吵得不可开交,但一回到家,都很有默契地不再说话。

小拍正在写作业,一看见我俩正想扑上来,拍爸说了句“别闹,认真写作业”,小拍愣了几秒,低声“哦”了一句,竟然乖乖地回到书桌旁了。

我瞄了一眼拍爸,他黑着脸,紧闭着双唇,眼神中透着怒气和威严。即便不说一句话,他浑身上下也都散发着低气压。

其实我也没好到哪儿去,抱起二宝宁宁,只觉得她各种扭捏,哼哼唧唧得让人烦躁。

我们在孩子面前激烈吵架的镜头几乎没有,但敏感的孩子却早已捕捉到不同寻常的气氛,连刚出生的小婴儿也是。

很多人认为,夫妻吵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简简单单一句话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就算我们这样别扭着克制的夫妻,也并没有让孩子丝毫不受影响。

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重心,一点点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孩子敏感的心。

在他们的世界里,能时刻感受到自己的弱小,也极度依赖父母的照顾,一旦关系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对他们的生存就有极大的威胁。

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我有一个闺密,她小的时候常常因为爸妈吵架偷偷躲到我家来。

她跟我说,她的爸妈一吵起来,总喜欢借助其他东西发泄怒气,摔门、摔碗,还摔过电视机。这些东西砸在地上的声音,像指甲划过黑板一样刺耳。她躲在书桌底下,瑟瑟发抖。

而令她最害怕的是,爸妈突然发现她的存在,像拎小鸡一样拎出来问她:“如果我们离婚,你愿意跟谁?!”

在四目相逼下,她除了哭泣根本不知如何作答。“我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如果不是我,他们肯定不会这样吵架。”那时她才十来岁,经常瑟缩地在我耳边抱怨。

她的性格敏感、自卑,看问题总是悲观、消极,甚至有点儿神经质。只要她遇见了一些不太好、不太顺的事情,就都认为是自己的错。

现在她已经是一个事业小有所成的职业女性,可是和丈夫的关系却时好时坏。

她曾经在深夜和老公大吵一架之后,哭着打电话问我:“小莉,你说这辈子我是不是找不到一个爱我的人了?”

我仿佛看见电话那一头,一个女孩正躲在书桌下偷偷战栗。已经当了妈妈的我,真的很想回到那些年,好好拥抱一下这个让我心疼的女孩。

她的经历在无形中也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到现在也还没学会

如何吵架的我,又该如何保护我的孩子们不受到这么深刻的伤害?

吵架三点原则

难道父母永远都不能吵架吗?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感情再好的夫妻,也会有发生争执的时候。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认为,吵架是各种亲密关系中的基本活动之一,是一种谈判。人们通过争吵来确定自己的人际边界,通过生气的情绪来捍卫自己的界限,例如什么可以妥协、什么不可以妥协。

既然吵架不可避免,那家长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将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我认真翻阅了一些资料,也查了不少儿童心理学的内容,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和家长们一起共勉:

1.让孩子知道爸妈吵架了

事实证明,故意对孩子隐瞒吵架,孩子也依然可以感觉到。我们的情绪总是很容易从表情、语气、精神状态、身体语言和习惯行为等方面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英国学者 Terri Apter也在她的著作中质疑:凭什么父母就不能发生冲突,表达愤怒?又凭什么认为孩子就一定无法承受父母的任何争执?

或许我们都低估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前段时间,我和拍爸又起了小争执。这一次,我试着大方一点告诉小拍:“我和你爸在房间争吵,声音可能有点儿大,我们关着门,有急事可以叫我们。”小拍懂事地点点头。

当然我还是建议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毕竟扭曲的表情、刺耳的责骂、人性中丑恶的一面,过早在孩子面前**裸地暴露出来,并不是

一件好事。

2.记得告诉孩子,我们吵架并不是因为你

从孩子认知发展规律来看,孩子越小越容易有个人中心化倾向。从他的视角看世界,会认为父母开心是因为他,生气也是因为他,他担心、害怕和焦虑,甚至希望能通过一些努力,让爸妈关系好起来。

一位妈妈曾跟我说,她每次和孩子爸爸吵架了要摔门出去,孩子就会边哭边耍赖拖着她不放手,嘴里会含糊地说着:“妈妈我错了,我会听话的,你别跟爸爸吵架,你别走……”但实际上,他们吵架和孩子根本没关系。

这时候,我们需要非常明确地让孩子知道,爸妈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当然有些吵架的事由,真的因孩子而起,甚至是因教育理念不同而吵起来。那我们就要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和孩子坚定地强调,是因为对这件事有不同看法,跟宝贝好与坏没有关系。

3.吵完架之后记得安抚孩子

情绪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当情绪一走,我们又恢复了常态。这时候记得陪陪孩子,从行动上让孩子知道,爸妈吵架没什么大不了,一点儿也不会影响我们继续爱他。

即便这时候夫妻还在冷战中,也不影响两人分别去和孩子亲昵一段时间。因为孩子最关注的,还是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弱小的生命,太害怕没人爱,更害怕被遗弃。

台湾著名心理咨询师赖佩霞曾说:“指责与谩骂是婚姻的特大号杀手。”很不幸,这也正是我们普通人在夫妻吵架中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两件武器。

生活是缤纷多彩的,免不了有阴暗的部分。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坦然面对,用不同的视角看待它,再试着将伤害降低到最小。当孩子发现,

前几天还视若“仇敌”的父母,依然能够重归于好,他渐渐也就不会害怕争执和冲突。这一生中,孩子会遇到太多人,我们不希望他长成刺猬,也不希望他变成一只缩头乌龟。真正走到感情破裂那一步的夫妻毕竟还是少数的,即便真的如此糟糕,我们依然要让宝贝们知道,不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