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很多在我们眼中“不可以”的事情,对他们而言,正是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让他透过自己的眼睛去眺望、去感受、去体验,形成他独有的经历,写进他的自我。从孩子出发,我们要做个好园丁,而不是木匠。
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应该”的
在孩子的世界里,孩子就是孩子,没有什么是他们“应该”喜欢的,或者“应该”不喜欢的。
小拍在学校的主课最近学到建筑版块,除了了解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建筑之外,还需要在学校的农庄上建一个真正的小房子(据说是个凉亭),这需要家长们的帮忙。我这个手残星人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也被小拍要求友情出席一下。这里要特别表扬一下拍爸,他可是脱了鞋子,在广州的凄风苦雨中光脚下地干活儿啊。
大家热火朝天地干了半天,雨越下越大,于是大家就在旁边的亭子里避雨。有位同学发现旁边的水池里有好多蝌蚪,就拿了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塑料盒捞了几只起来。
在一旁的同学们看见了可不得了,都兴奋地叫嚷着也要去捞,可手头没有工具。小拍跑来问爸爸,爸爸说车上有矿泉水,小拍就说要去车上拿。
我一听脑袋就大了,为了找个矿泉水瓶捞蝌蚪,要专门跑去停车场,还要把矿泉水一口气喝光,不然就要浪费地倒掉,实在太麻烦了,再说这么多孩子也都没工具捞啊,你搞什么特殊?唉,都 9岁多的大孩子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呢,捞蝌蚪不是两三岁小孩才喜欢干的吗?
这一连串的想法在我脑子里乱窜,我能感觉到,似乎有股强烈的气流憋在我喉咙口,随时准备喷涌而出。好在读了这么多书,上了这么多课程,也是身经百战的仨宝妈了,可不能轻易破功,我尽量忍住不发作。
如果是我带着她一个人在外面,估计我又开始评判她,并试图说服她:“这是小孩子才干的,我们看看就行了,捞起来也没什么用。”可看到她身边的同龄孩子们,个个都围着水池,想要去找什么容器来捞,这是怎样一幅童心烂漫、让人艳羡的画面。
我忽然意识到,9岁多也是小孩子,对大自然的一切充满欣喜,充满好奇,这难道不是一个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吗?为什么我要认为她“幼稚,不懂事”呢?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个大人,想去捞蝌蚪来玩,我们是不是也会羡慕他有童心,而不是讥笑他“幼稚”“无聊”?我发现,对于 9岁多的孩子究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接纳标准是不同的,即使是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情形下,我们每个人的接纳程度也不同。
我想起有一天在小区楼下遛娃,碰到一个相熟的爸爸,他家的老大今年上五年级,正在旁边的滑滑梯那儿跟一帮小孩玩得高兴。爸爸叫他回去他也不肯,爸爸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你看我家这个哥哥,怎么好像永远长不大似的,总跟小孩子玩这些无聊的游戏,浪费时间。”
一旁的我笑了笑安慰他:“我家老大也一样啊,三年级了还看我给妹妹买的绘本、布书,你家老大这样多好啊,还能帮着带老二,陪老
二一起玩,我求之不得啊。”
转念一想,如果上午在农庄,是宁宁想捞蝌蚪,然后小拍也觉得捞蝌蚪好玩,就带着妹妹一起捞。想象她俩一起捞蝌蚪,兴致勃勃、岁月静好的样子,我还会评判地说出“捞蝌蚪是小宝宝才喜欢干的事,你都三年级了,怎么还这么幼稚啊”的话吗?
我心里想的一定是:姐姐真懂事,愿意帮妈妈带着妹妹一起玩,让我这妈当得轻松愉快。
写到这里,忽然有些脸红,同样是孩子想要捞蝌蚪这件事,因为情境不同,我竟然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所以简单来说:我赞同的,对我有利的就是好的,应该的;而我反对的,对我不利的就是坏的,不应该的。以这样的评价标准来断定孩子的行为,我也是活脱脱巨婴一个啊。
生活中,当孩子做出我们无法接纳的行为,我们其实只要坦诚地就事论事,跟孩子说明这件事将会给他自己造成什么影响,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至于最后他选择继续还是终止这个行为,选择权交给他自己。
但太多的时候,我们家长做不到这样的坦诚,我们习惯性地去评价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他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结果常常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让亲子关系陷入僵局。比如有时候我从外面回来,一进家门,宁宁就跑过来,边跑边奶声奶气地喊着:“妈妈抱,妈妈抱。”我蹲下一把就把她抱起来了,后面的小 Lisa也尖叫着“姆~妈”“姆~妈”,奋力地要爬到门边来,我赶紧又蹲下去抱这个更小的。
从房间里冲出来的小拍看到我左手一个,右手一个,脸上立马晴转阴,“哼,不可以先抱她们,要先抱我。”
起初面临这种情形,我都试着先解释,“你是姐姐嘛,干吗跟她们计较,先抱谁,后抱谁都是一样的。”
如果小拍还不理解,闹脾气,我就会责怪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妈妈先抱了妹妹你就生气,Lisa和宁宁抢妈妈抱还差不多,你都 9岁了怎
么还抢,妈妈单独抱你那么多年……”
这样说的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是姐妹几个厮打在一起,进入你争我抢、你喊我叫的战斗模式,要么是她一个人气呼呼地跑回房间的冷战模式。
这样的情景发生了几次后,有一天碰到楼上的明明妈,她家也是三个孩子,我忍不住跟她求教,结果她说:“我们家姐姐 11岁了还不是一样抢着要抱的。”我问她那你怎么办?她笑笑说:“凉拌,不过甭管 9岁还是 11岁,都还是孩子嘛,多理解就好了。”
简单一句话,仿佛一语点醒梦中人,人家 11岁的孩子也是一样跟弟弟妹妹抢妈妈,为什么我就要求 9岁的小拍要“懂事”,不应该跟妹妹抢呢?后来,我找了个机会跟小拍坦诚我的难处,“妈妈从外面回来,你们三个都想让妈妈先抱,我觉得很为难。”
“哼,我每次出来都看见你抱着宁宁。”“因为宁宁就在客厅,她跑得飞快,一下子就冲到我面前了,让我
不理她,妈妈觉得很难做到,我只能是谁先跑到妈妈面前就先抱谁了。”“我在房间写作业,肯定没有她在外面跑得快啊!”“嗯,你想让妈妈先抱你?”我尝试倾听她的需求。“那就按先后顺序,每个人只能抱 1分钟,然后就轮到下一个。”“嗯,这是个好办法。”
当我愿意诚实地和孩子坦诚我的弱点,表达我的感受,并愿意倾听她的需求,而不去设定她应该如何如何,解决方法就会自然地浮出水面。
从小到大,我们听了太多的“应该”。看蚂蚁、玩泥巴那是幼儿园孩子才喜欢的,长大了,就不应该再做
这些事;上学了,就应该背起双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工作了,就应该好好上班,努力赚钱,买房买车;三十多岁了,就应该找个人嫁了,别挑三拣四。人生没有按照这些“应该”一步步走下去,那就是人生失败。我不是说这些“应该”本身有什么错,我只是想说,如果没做到,
并不代表生活就一定不如意。
孩子就是孩子,没有什么是他们“应该”喜欢的,或者“应该”不喜欢的。
“外面下着雨,妈妈不想去停车场拿矿泉水瓶。”我坦诚地说。
“我跟心心借把伞,你把车钥匙给我,我自己去车上拿。”两个小姑娘果真结伴去拿了矿泉水瓶,然后打着伞,从水池里捞起了好几只蝌蚪。透过矿泉水瓶,看到她们那兴奋得发亮的眼睛,一旁的我暗自庆幸,这一次,我终于咽下了那句“应该”。
因为爱,请多尝试说“可以”
“可以”意味着孩子才是主动,让孩子觉得自己拥有选择权,更愿意去做。多跟孩子说“可以”,以一种柔软的姿态,去跟孩子表达“不”。
宁宁 1岁多的时候就迈入了令人闻风丧胆的“Terrible Two”阶段,特别有主见,凡事都得按她的意思办,不接受任何“不可以”。否则,一律撒泼打滚、翻脸大哭伺候。
早上起床,这么冷的天,不穿衣服就要跑到客厅里玩,我们不让,就大哭;阿姨做饭,她非得跟进厨房去,踩着小板凳把酱油、醋洒满了一灶台,我们不准,就大哭。
虽然为娘我早有心理准备,但每天还是因为她的哭声,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不行,不要,不可以”,这应该是妈妈们每天说得最多的话了,几乎成了口头禅。而且,不仅仅是“Terrible Two”,即使是平时,很多妈妈也免不了说上百遍的“不”,效果往往还不怎么样。孩子身上仿佛都有个开关,能自动过滤这些“不”,他们对此都免疫了。结果就是,你在一边喊,他在一边闹。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在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平凡的词,对孩子不专制、不纵容,比说“不”
好多了。这段时间,用在宁宁身上感觉效果也不错。我甚至认为它是一
个有魔力的词,而这个词就是——“可以”。
记得有一次,我带宁宁去叔叔家里玩。宁宁渴了,拿着个小杯子,走到饮水机前,准备接水喝。
平时在我们家里,热水的那一边装了一个防烫装置,宁宁是按不动的。但叔叔家的孩子大了,热水那一边一按就可以出水。可宁宁不明所以,正准备伸手去按。幸好我眼尖看见,一个箭步走到她身边,蹲下来对她说:“宁宁可以从这边接水,这边是冷水,那边是热水,会烫。”
宁宁听完,停住想了一下,然后从冷水处接了杯水,就默默地走开了。
一次危机,就这样悄悄化解了。要知道,如果我张嘴说的是“不要动饮水机”,依她这段时间动不动就“暴起”的特点,她一定会把杯子一扔,屁股一坐,躺在地上“哇哇”大哭。
为什么小孩都不能接受“不”?心理学有个非常有名的“粉红大象”实验:请闭上眼睛,接着和自己默念 3遍:
“不要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不要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不要想象一只粉红色的大象!”
然后睁开眼睛,你发现眼前的是什么呢?人类的大脑机制决定了,对孩子说“不”,孩子往往会对“不”的内容印象更深刻。有时甚至还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越不让干越要干。而“可以”这个词,一说出来,首先就让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站在同一阵线的,是接纳自己、尊敬自己的。
“可以”还意味着,孩子才是主动,它让孩子觉得自己拥有选择权,
更愿意去做。
所以,跟孩子说“可以”吧,以一种柔软的姿态,去跟孩子表达“不”。
最近在一本书上,还看到了一个小故事:
放暑假了,小玉妈妈带小玉去郊游。天气很热,很多小朋友在水潭边玩水。这时候,在下游没什么人的地方,传来了一位爸爸对儿子的吼叫声,“不可以把石头往水里扔!”
儿子听到爸爸的话,立马把手缩了回来,可是爸爸一扭头,他又忍不住,把手里的石头扔进了水里。爸爸看见了,非常生气,开口就是一顿骂,骂了足足两分钟,而孩子一直哭个不停。整个过程,爸爸还故意很大声,有意让周围的家长、小孩都能听到。于是,大家的心情不禁都烦躁了起来。小玉很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不可以往水里扔石头呢?水里又没人。而且,石头本来就是在水里的呀,这又不会破坏环境。”小玉的问题,让妈妈也答不上来了。妈妈不禁开始思考,生活中,我们给孩子下的各种禁令,自己真的能说出道理吗?
想想也的确如此,禁止,是最简单的管教方式,可很多时候我们说的“不”,深究原因其实并不是为了小孩,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1.为了自己方便而设的“不可以”
不要踩水、不要玩沙、不要**乱爬……其实,我们真正害怕的,是孩子弄脏了自己,我们清洗、整理起来会很麻烦。我们不喜欢的是这些行为带来的后果,而非这些行为。
2.为了他人观感而设的“不可以”
不可以不分享、不可以动来动去、不可以吵到阿姨……这一类口头禁令,看起来是对孩子的要求,实际上是说给别人听的,期待着别人对自己管教的理解。
3.为了解决自己的焦虑和担心而设的“不可以”
不要爬树、不要跑太快……父母可能不擅长运动,或者个性比较谨慎、保守,因此担心孩子的安全,禁止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其实,你不擅长的东西,或许正好是孩子喜欢和擅长的。
孩子天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很多在我们眼中“不可以”的事情,对他们而言,正是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
一句“不可以”,可以直接帮大人省下不少麻烦。但是,孩子也失去了尝试与学习的权利,失去了了解自己的能力、个性与兴趣的机会。因此每当我们想说“不”的时候,先问问自己“不”背后的真正原因,会发现很多“不”真的可以不必说了。不为了禁止而禁止,孩子才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既然要多说“可以”,少说“不”,那具体怎么做呢?我总结了一些小方法,跟大家一起分享。
1.以退为进
当我们确实需要限制孩子的一些行为时,试试用“以退为进”的方式来取得合作。表面上是允许了孩子的行为,但还是要做出一些限定条件。
比如:该回家了,孩子还是不肯离开滑滑梯,不说“不可以”,
而说“你可以再玩一会儿,妈妈用手机设定一个 3分钟的闹钟,闹钟响
了就走。”
想吃糖?不说“不可以”,而是从具体的场景入手——如果饭前想吃,我们可以说:“还有 15分钟就要吃饭咯,如果你现在真的很饿,可以吃,但是只能吃一颗。”
2.冲突时跟孩子协商
当跟孩子发生冲突时,尝试放下一定要说服孩子的执念,尊重孩子的需求,努力寻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你会发现孩子其实很好商量。
有一天,宁宁突然说要去公园玩,但我实在没空,于是跟她商量:“当然可以啦,妈妈这两天要赶着写文章,等到这周六,爸爸妈妈再陪你一起去好不好?还可以叫上姐姐一起玩呢!就像上次一样……”
虽然宁宁现在还搞不明白周六是哪一天,但一想到可以跟上次去公园一样,爸爸、妈妈、姐姐都陪在身边,就觉得可以接受了。当然,我们要做信守承诺的父母。
3.在游戏中让孩子合作
孩子会发脾气、闹情绪、不配合,我们可以换个思路,通过游戏的方式去表达,在乐趣和正面的肯定中,孩子会更愿意合作。
比如宁宁不想洗澡,我会跟她说:“那我们可以拿上你的小黄鸭,去澡盆玩潜水。”宁宁立马屁颠屁颠地去拿小黄鸭了。
宁宁不愿收玩具,我是这么说的:“那你可能需要先吃一颗‘大力丸’,就会变得很有力气了,可以一口气把所有玩具收完!”
然后,我声势浩大地开始变魔法,变给她一颗“大力丸”,宁宁欢快地开始收玩具了。
其实,说“不”与说“可以”的区别,归根到底是一种思维模式
的差异。
“宝贝,你可以……”这句话背后,隐藏的是一种成长型的思维模式,意味着这个世界是欢迎孩子探索的,是鼓励孩子不断挑战、不断学习的。孩子是主动方,而不是被限制者。
而说“不”,更多的,是一种固定型思维模式,让孩子感觉到的是一个世界的封闭和危险。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是想让他透过自己的眼睛去眺望、去感受、去体验,形成他独有的经历,写进他的自我。愿家长能多多对你的孩子说“你可以”。
不要用约定和承诺来控制孩子
用“人性”去理解孩子,而不用“神性”去要求孩子,不要试图约束和控制孩子,而要尊重他并引导他。
前段时间,拍爸工作很忙,我要花更多时间看顾宁宁。小拍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拿我手机玩,我跟她约定,每次只能玩 15分钟,结果到了时间她还想玩。
好几次我忍不住会批评她:“你答应妈妈玩 15分钟就不玩的,你应该遵守约定,你看妈妈答应你的事都会做到。”
我说得振振有词,小拍哑口无言,大多数情况下,我跟她说完,哪怕她百般不情愿,也会把手机还给我。可是有一次,她玩得实在太投入了,被我这么一责备,她情绪突然变得特别激动。
她哭着对我说:“妈妈,我知道这样不对,可我就是忍不住啊,你就给我多玩一会儿吧!”
看着她梨花带雨的可怜样,我心里也非常难受。
那一刻,我有点怀疑,我坚持让她履行约定真的合理吗?让孩子这么难受,这个约定难道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多玩几分钟手机,真有那么不可饶恕,要给她贴上“不守信”“说话不
算数”的标签吗?我开始迷茫了。
不要和孩子签订“不平等条约”
后来,我在尹建莉老师的新书《自由的孩子最自觉》里看到这样一段话:
孩子在不能辨析“条约”本身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和你“签约”,你却在最后拿出这“不平等条约”来批评孩子说话不算数,让孩子丢面子、自惭形秽——这是强势家长经常对孩子做的事,因为小孩子实在太好欺负了!
我突然顿悟,我和小拍约定只能看 15分钟手机的“条款”同样是“不平等条约”啊。表面上看,是小拍说话不算数,可仔细想想“只能看15分钟”的约定,并不是小拍真正想要的啊。因为孩子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同意这个 15分钟的约定,结果肯定是不给看手机,相比 1分钟也看不了,15分钟当然也是好的,她只能选择答应。孩子都是活在当下的,出于本能,她肯定选择先看 15分钟,满足自己眼前的需求。可是过了 15分钟,她玩得开心控制不住自己,还想继续看,这也是本能的反应啊。
记得心理学家勒温说过: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这叫“心理张力”。
比如,你一笔画一个圆圈,在接口处留出一点儿空白,回头再看这个圆,你脑中肯定会涌现出要填补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人总是企图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对于未完成的心愿和动作,会竭力想办法解决,以
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东西一样,这是心理的本
能需要。孩子忘情地玩着她感兴趣的手机,我却让她中途停下来,这对她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啊。
我想起一个朋友曾跟我说,当她饥肠辘辘,正美滋滋地吃着最爱的鸡翅时,她老公突然跟她说:“你不是在减肥吗?别吃了!”她说,那一刻那种纠结到肠子都打结的心情,至今仍印象深刻。
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成人尚且控制不住自己,我们又怎么忍心去苛责孩子呢?
孩子没能力辨析你和他签订的“条约”是否合理,他也没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准确预测。
我们忽略孩子的年龄和他实际的自我约束能力,与他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最后还反过来批评孩子说话不算数,给他贴上“不守信”的标签,让他对自己失望。
这等同于,我们提前挖好坑,让孩子掉进去,最后还站在洞口指责他“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是非常无理和可笑的,甚至有点儿残忍。
每个孩子都想要做得更好,想让父母满意,但他们对自己的情况估计不足,难免会出现“不守信用”的情况。
不要用约定和承诺来控制孩子
我想起身边一个朋友的经历。有一次,她想带 6岁的儿子参加朋友聚会,儿子开始不愿意去,后来朋友许诺,如果儿子陪她参加聚会,就给他买一直心心念念的托马斯小火车。儿子高兴地答应了。
聚会开始不久,儿子觉得无聊,吵闹着要回家,朋友怒斥:“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刚才你是怎么答应妈妈的?你再闹的话,我就要生气了!”
面对妈妈理直气壮的指责,孩子一脸懵懂。
他会想:是我做错了!我不守信用,还惹妈妈生气了。
他心里该有多自责、多内疚啊!
妈妈为了让孩子听她的,陪她聚会,用小火车诱迫孩子,答应自己的要求。事后,孩子反悔,妈妈就把错误归结到孩子身上。
试想一下,孩子也很无辜,当初答应妈妈时,他肯定以为自己能做到,并不是故意要反悔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责怪孩子不守信用、说到做不到,但我们自己又做得如何呢?很多成人都喜欢订新年计划,可一年过去了,我们真正完成的又有多少?
比如我,一直想做到早睡早起,我在心里跟自己说了几千遍,可常常晚上在**玩手机,玩着玩着就过了睡觉的点。
我们责备孩子不守信用,可谁来评判我们呢?
我们常常以为,给了孩子选择权,就给了他自由,就算做到了尊重孩子。其实,我们是在用约定和承诺,来实现对孩子行为的约束和控制。
有些妈妈可能会担心,没有约束和规则,孩子一直看电视、玩手机怎么办?每个孩子本质上都是想遵守约定的,如果他总表现出不守信,得寸进尺,我想一定是他生活的环境出了问题。我记得有一次,我批评小拍玩手机,她不服气地说:“爸爸上班,你要带妹妹,又没人管我,我不玩手机干什么呢?”她赌气的话让我明白,是我们陪伴她的时间不够。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在生活中做到了真正尊重孩子,从不刁难他,他总能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即时满足,孩子就不会那样固执和任性。”
孩子的心是无比单纯的,当他被一次次定义为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时,他慢慢地就会瞧不起自己,真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这个标签或许一直会印刻在他心里,影响他以后的人生。
诚实守信,固然是很美好的品德。然而,下一次当你想跟孩子做约
定的时候,不妨先想想:这是合理、公平、公正的吗?这符合孩子的承受能力吗?我真的尊重孩子了吗?我一定要这样做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用“人性”去体恤孩子,而不用“神性”去要求孩子,我想,这样让孩子能更理解父母与他定下的约定,也能更加合理地遵守约定。
好的家教都源于“同理心”
同理心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让人感受到,我被“听到”了,有人真的和我在一起。
不久前我和拍爸花了整整三天时间、近一万块钱,上了三天的
P.E.T.课程,回来之后,好几个朋友一直问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
这三天课程的内容很丰富,需要我们今后在做父母的过程中慢慢去实践、体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课时看的一个视频,这个小故事讲述的其实就是三个字——同理心。
这个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词,当我真正开始了解并试着去做到后,我们整个家庭的氛围都变得平和亲密许多。
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吗?可以这么说,但要真正理解透,却又不那么容易。来看一个动画短片,怎么把同理心讲得有趣又透彻。(在文末扫描二维码查看)
不要同情,要同理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狐狸,很伤心很难过,情绪就像掉进了井
底,陷在黑暗里瑟瑟发抖。你是希望有一个人也爬到井底,告诉你:“我
明白你的感受了,我陪着你,你不孤单。”还是希望有一个人站在高高的井口,对你喊:“天哪,你看起来好可怜啊!”你一定希望听到第一种对不对?是啊,我们都想要一个懂自己的人,而不是同情自己的人。
同理心最重要的,是真正进入到别人的感受之中,而不是嘴上一句简单的“我理解你”。
我看过一个故事,印象很深。一个小男孩在学校打架,鼻子被同学打得流血了。他给妈妈打电话,妈妈在电话那边说:“我理解你现在很疼,但我现在工作很忙,你先忍一忍吧。”小男孩听完后非常愤怒地回答:“如果你真的理解我,就应该现在拿块砖头把自己鼻子砸断!”
我想,孩子愤怒的是妈妈根本没有理解他,“疼”只是一种痛觉反应,他内心经历的孤独、委屈、担心、难过才是真正需要被拥抱和接纳的。想象我是他,遇到他经历的事情,“我”会有什么感受,这不是同理心。想象我是他,遇到他经历的事情,“他”会有什么感受,这才是同理心。
不要评判,只要听到
在真正进入了他人的感受后,同理心还要求我们不要评判。我们在面对他人的倾诉的时候,本能地就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以为这样才算是安慰。“我的娃娃被扯坏了,我好伤心啊。”“没关系,妈妈再给你买个新的。”“老板太变态了,这工作干不下去了。”“没事,最近好多地方招人,你上招聘网站看看吧。”
这样的回应常常习惯性地给出评判和对策,是我们发展同理心的最
大障碍。
在上 P.E.T.课程的时候,老师放给我们听一个心理咨询的录音,一个妈妈倾诉她在家里的种种不幸,懒惰好赌的老公、刁难无理的婆婆、顽劣成性的儿子……每每听到那些令人气愤的细节时,我们都在下面恨得牙痒痒,不自觉地说着:“这样的家庭还维持着干吗,赶紧离婚啊,走法律途径啊!”
就在我们急得不行时,却发现整个倾诉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回应全是“嗯”“是的,还有呢?”没有一句评判,也没给出一个对策。这个妈妈看似没有得到任何帮助,但她每月都会去进行心理咨询,每次离开时,都带着满足和感激。
因为大多数的时候,回应很难让事情好转,真正让事情好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除非倾诉的人主动提出想要得到建议,否则再好的建议都没有意义。“虽然我不知道要跟你说什么,但很高兴你愿意把这些告诉我。”
同理心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让人感受到,我被“听到”了,有人真的和我在一起。
这种自然丰沛的情感呼应,才是所有关系平和亲密的秘密。
不用培养,只需找回
那么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同理心呢?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老人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呜咽,因为他刚刚失去了相伴多年的老伴。一个小男孩看到后,跑过去看个究竟,他爬到老人的腿上,静静地坐在那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老人一下子就觉得
心里好了很多,情绪也稳定下来。后来,小男孩的妈妈问他对老人说了
些什么,男孩答道:“我什么都没说,只是帮他哭泣。“
从生命开始的那一刻,我们的机体就具备了同理心。它不需要培养,是天赋的能力。只是很多时候,人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理性的思考侵占了情感的表达。
亲爱的,你愿意在你爱的人需要时,跟他们“在一起”吗?试试找回那个纯真的自己,用同理心,让别人幸福,也让自己内心丰盈。
(扫描二维码查看动画)
如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先找到问题,再寻找答案,一个小的改变,就让学习的目的和动力完全不同。
小拍除了会写学校要求的日记,还有一个私藏的小本子,每天会在上面写一两句私房话给自己。前几天,她大方地分享给我看。才看几页我就好像又被带进了孩子天真单纯的世界里。
生日的开心
提问:为什么人要过生日呢?
烫头的欣喜
提问:世界上第一个烫头发的人是谁呢?
唱的自豪
提问:人的喉咙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
刺猬死掉的难过
提问:世界上可以起死回生吗?
看到她每天对自己的提问和思考,我感到又意外又惊喜。难怪她时不时会有一些出其不意的疑问,然后自己主动找答案。和老师交流后,才知道提问的创意是老师想到的。她希望每个孩子,
每天都能在生活中问自己一个问题,并且尝试去解答它。相比起“答案”,小拍的学校似乎更重视怎么“提问”。上个月,去参加班级为小拍办的生日会。到了生日会的**切蛋糕
环节,老师举起小刀突然嘘的一声,问这群刚开始学分数的孩子:“我应该切多少等分呢?”“现在我一刀切下去,是多少等分?”“再切一刀下去呢?”“好像还不够,该怎么分呢?”……看着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大声作答,我身在其中,也深深感受到用知
识去解决问题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