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在即被官觉说。存在即被官觉或感觉是巴克来主教底主张。这主张有些人也许认为奇怪,他们会发生惊异的问语:“难道不被官觉或感觉的就不存在吗?”这反应底根据是常识中的信仰,它不见得就是针对于原来主张的理论。另外一些人也许认为这主张非常之自然,他们也许会说:“没有官觉或感觉到的东西,我们怎样知道它们存在”。这当然只是就知道存在与否说而不是就存在与否说。有些也许反对这主张,然而所用的理论至少一部分地就是这主张底理论。据说大文豪约翰生听见巴克来主教底主张,非常之不赞成。碰巧他看见一块石头,他认为石头是独立存在的,他表示只要踢石头一下就知道石头存在。主张巴说的人底回答很简单:“以踢故”。这批评底理由一方面当然是根据于石头底硬性,果然没有硬性虽踢也不至于有阻碍,另一方面实在是根据于官觉或感觉以表示石头底存在。就信仰说,约翰生反对存在即被官觉说;可是,就推理说,或就方法说,他赞成一部分的主观的主张,他至少是以觉推存。他虽然有不合乎这主张的信仰,然而他有合乎这主张的理论。可见这主张并不那么不“自然”。
2.此学说底方式。存在即被官觉或感觉说底出发方式似乎是本段所谓主观的或此时此地的官觉现象底出发方式。巴克来本人或者意识到或者未意识到这方式。即令他未曾意识到这方式,这方式也在他底主张底涵义中。这就是说,如果他发生第一,第二两段及本节A,B两段底问题,他大概也会以官觉为出发点,以求主观的自明的命题为出发原则。我们已经表示这方式很自然。其所以说自然者因为治哲学的人总想求立于不败之地,而不败之地只有在主观上或心理上才能得到。求不败之地是很自然的,因此从主观的心理上的自明或主观的心理上的无可怀疑出发也就成为自然的出发原则。从官觉出发,注重耳听目视,也许只是生理上的自然;求不败之地而以无可怀疑的命题为出发原则不只是生理上的自然而已,同时也是思想上的自然。约翰生有这种自然感,巴克来也有。前者也许只有生理上的自然感,而没有意识到主观的或此时此地的官觉现象底出发方式。巴克来大概意识到这方式并且利用此方式去建立他底哲学上的主张,理解化他底宗教上的信仰。
3.休谟底印象与意像论。休谟底学说普通称为现象论。主要的出发题材是印象,意像不过是不甚强烈不甚活泼的印象而已。外物休谟认为是无从谈起。严格地说,他所常用的所谓“心”或“灵魂”他也应该认为无从谈起。严格地说,他底出发方式不是主观的,至少不是正式的主观的,而只是此时此地的官觉现象底出发方式。出发题材虽是印象而主要的办法是以意像去应付许许多多的哲学上的问题。在此应付中所引用的工具是“理论”与“事实”。凡不合乎理论与事实的都在被淘汰之列。休谟可以说是十八世纪底维也纳学派。好些哲学上的思想都被他用刮胡子的刀剃掉了。可是有些思想反对不了,有些问题剃不掉,割不断。在哲学工具自奉过于俭约底情况之下,这些剃不掉割不断的思想与问题休谟无法应付。在休谟底理论上不应该有货真价实的抽象意念,可是假如他真的没有的话他连许多问题都提不出来。结果是他只是正式地没有抽象的意念而已,非正式地他早已引用了抽象的意念。他把外物从前门关出去,可是后门又把它请进来了。对于休谟底哲学各人底感想不一样。可是有一点我们得注意一下:赞成他底思想底人也许会感觉到由是而之焉哲学上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上的信仰都免不了得到一种凄凉景况。哲学与生活也许因此分家。
4.休谟思想底出发式。休谟底出发题材是印象。普通哲学书上所谓心和物是不好用的字,可是假使我们引用这两字的话,我们可以说印象是一种非心非物而又是心是物的东西。我们也许可以称它为“官觉达他”。休谟不谈外物。显而易见印象不是外物。休谟常常用“心”和“灵魂”两字,二者都与印象不同,显而易见,印象也不是“心”或“灵魂”。它的确由官觉而来的。可是休谟没有谈到官觉者他只谈到官觉及印象。他所谓印象不是能维持原状态的,不是能够摆在那里的。事过境迁,强烈性和活泼性都减少,印象即成为意像。可见印象是近乎随官觉底发生而来,随官觉底中止而去的东西。它有点象“官觉达他”,可是似乎只是象而已。休谟是怀疑者,好些思想被他怀疑掉了。他既没有怀疑掉印象,并且以之为出发题材,他一定认为它是无可怀疑的。此无可怀疑一方面是自然的,习惯的;另一方面也是经过怀疑之后,在思想上认为是无可怀疑的。可是休谟没有正式地提出官觉者,也没有正式提出主观者——虽然非正式地他一定承认主观者或官觉者——,他底出发方式不是正式地主观的,而只是此时此地的官觉现象底出发方式。此方式虽与巴克来底方式不一样,然而同样地根据于心理上的无可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