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及其不朽的寓言故事(1 / 1)

简明希腊史 陈燃 886 字 2个月前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它们简短有趣,又引人深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故事的作者伊索是奴隶出身,并且很可能不识字。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无论生活赐予我们什么,我们都应该欣然接受,即便困于逆境,也不放弃对爱与善的向往,也不臣服于世俗的险恶与不公。在这方面,伊索是我们的榜样。

伊索具体的生卒时间已不可考,最早记录他故事的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希罗多德认为,伊索不是希腊人,而是来自色雷斯、生活在萨摩斯岛的一名奴隶,时间大概是公元前6世纪初。

伊索生来是个哑巴,长得矮小丑陋,受到周围所有人的嘲笑和鄙视。不过,他有一位慈祥善良的母亲,她总是把伊索抱在温暖的怀里,给他讲各种有趣的故事。伊索虽然不能用语言和母亲交流,但他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柔与聪慧,他的心里种下了宽容和睿智的种子。

母亲离世后,可怜的伊索更加没有依靠,受尽人们的冷眼和打骂。每当遇到不顺,伊索就独自跑到林间草地,找那里的小鸟、小虫、小花做伴安慰自己。在大自然的清风中,他的忧愁得到了暂时的化解。后来,他离开家乡,四处流浪。夜晚露宿篝火旁,他从旅人口中听到很多关于自然和动物的故事。原来,动物和人一样,也欺软怕硬,也钩心斗角,也心存善念,也寻找光明。历经坎坷,伊索心中百感交集。

后来,伊索在路上遇见强盗,被卖到萨摩斯岛的一个贵族家庭做了奴隶。悲惨的命运并没有打垮伊索对生活的信念,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平和地接受了这一切。这时,他迎来了生命的转机。

一天夜里,伊索在梦中见到了神明。神微笑地看着伊索,伸出一根手指放入伊索口中,轻巧地舒展了他打结的舌头。清晨,伊索睁开眼,感到口中比以往轻松舒适,他竟然能说话了!神灵来迟了,却用精准生动的语言作为对他的补偿。伊索成了最会讲故事的人,他把曾经的所闻所思编织成精妙的故事,把母亲的温柔和自然的哲思传递给世人。

他的寓言故事没有什么草稿,完全凭记忆讲述,故事的主角多半是性情多变、品行不一的动物。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都是他的杰作,比如警告骄傲自满者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教人明辨善恶的“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说谎者的“狼来了”的故事。他用凝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告诉了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劳作期间,大家就把听伊索的故事当成一种娱乐放松,他的故事既能消除疲惫,又能使人深思明理。伊索还靠他的机智救过自己的朋友,帮主人处理过难题。主人很感激这个聪明的奴隶,就把他释放了。

重获自由的伊索依然四处流浪。他游历了希腊各个城邦,有权参加公共事务,与梭伦、泰勒斯等人都有交往。一次,一个城邦的国王派伊索处理外交事务,并让他把一批黄金平均分赠给当地居民。那里的人贪婪成性,伊索和他们发生争吵,把黄金原封不动地运了回去。这激起了贪婪民众的愤怒,他们编造说,伊索在故事中讲神是对神的不敬。报复的目的达到了,伊索以渎神的罪名被他们推下了悬崖。伊索死后,当地灾祸不断,人们都认为这是伊索冤屈与愤恨的回应。

会讲故事的人虽然不在了,但他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一直流传在世,深入人心。

伊索没有亲自记录他的作品,世界上第一部《伊索寓言》是亚里士多德的再传弟子台美忒利阿斯编写的,不过也早已散佚。到了罗马人统治时期,又经修道士普拉努得斯整理收集,加上对古希腊寓言的传抄编订成书,共150篇,书的原名叫作《埃索波斯故事集成》。但因为普拉努得斯没有见过伊索本人,教会认为他只是借伊索之名进行编造,于是对其加以迫害。1610年,瑞士学者艾萨克整理刊印《伊索寓言》,这是目前最详尽的故事集,但其中有很多不是伊索的故事。

在如今流传的《伊索寓言》中,没有一个故事能够确定是出自伊索之手,它们也许是古希腊下层民众集体的智慧结晶。优秀的民间智慧也可以雅俗共赏,它代表了与古希腊上流文学相对应的大众文学,具有独特的哲学意义和教育意义。最重要的是,伊索寓言是受压迫的弱者利用智慧减少痛苦的表现,他们甚至用这些故事本身去取悦压迫者,以求改善自身的境遇。那些深入浅出的故事包含着贫苦人民的最大诉求。

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在信奉基督教的欧洲,或在修道院的苦修传统中,人们把工作视为对上帝的祈祷。而对古希腊人而言,工作是件苦差事,是宙斯强加给他们的惩罚与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