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这是庄子的名言,后来的人因这两句话悟道的很多。南先生认为,庄子是把天地间的万物看成一体,一个完整的整体,就好像马头、马脚、马毛等总合起来,才叫一匹马。少了马的任何一样,都不是完整的马。
南先生说,世间的人与物来源于同一个本体,虽然个体不同,但都是生命的一分子,就像“马”身上的一根毫毛一样,都是平等的。因此,生命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其实,生命也是一种佛法。佛,之所以高深就在于他可以摒弃一切偏见,认为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倡导平等。而正是由于平等,佛法圆融了世间的万物,在佛的世界里,众生皆平等,而这种平等又给予了众生最大的自尊。
在古代日本,贱民连出家当和尚的资格都没有。无三禅师虽然出身于贱民,但是他一心皈依佛门,于是假冒士族之姓,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后来,无三禅师被众人拥戴为住持。举行就任仪式的那天,有个人突然从大殿中跳出来,指着法坛上的无三禅师,大声嘲弄道:“出身贱民的和尚也能当住持,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就任仪式庄严隆重,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众僧都被眼前发生的事弄得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能来阻止这个人说话,只好屏息噤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仪式被迫中断,场上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众人都为无三禅师捏了一把汗。
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从容地笑着回答:“泥中莲花。”
绝对的佛禅妙语!在场的人全都喝彩叫好,那个刁难的人也无言以对,不得不佩服无三禅师的深湛佛法。
就任仪式继续进行,这突然的刁难并没有对仪式有什么影响,由于禅师的佛禅妙语,更增加了他的威信,众人更加拥护他了。
人无差异,无贫富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理的权利,面对他人的刁难,一句“泥中莲花”方显真人本色。
其实,庄子的平等思想与佛教的平等思想是一致的。在佛教创立初期,就体现出了佛教的平等思想,佛陀当初在证悟真理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千差万别,在智愚美丑、贫富贵贱上有所不同,但论及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这就好比三兽渡河,足有深浅,但水无深浅;三鸟飞空,迹有远近,但空无远近。
在印度,佛陀喊出“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皆称释种”的主张。正因为佛教拥有“人我共尊”的平等特性,心物一体的平等主张,因此在僧信两众携手合作之下,佛法得以风行印度,乃至流传世界,也都能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尊重,在历史上唯有佛教在流传的过程中未曾发生过战争流血的冲突。可见人我共尊是平等互惠的基石,也是和平进步的良方。
有人说:“世间没有完美平等的事情。”诚然,事相上的平等很难达成,但我们可以从心理上建立平等的观念。例如,母亲喂幼儿吃饭时,自己也张开嘴巴,作势诱导,所以母子之间水乳交融;父亲以身当马,让小孩骑在上面玩耍,因此父子之间心意相通。世间大小尊卑岂有一定的标准?我们唯有摒除成见,彼此共尊,人我同等,相互接纳,才能和平相处,共享安乐。
想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观念,必须要视人如己,要爱人如己。见到别人的苦难,要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如此立场互易才能建立人我平等的相处。
我们见到一个身体有残缺的人,有我优你劣的心态,怎能达到平等的尊重?试想残障之人是自己,立场互易以后,心境自然就会不同。
生命中的不平等是那么平常,而真正的平等又是多么来之不易。不是我们忽视了生命的平等,而是太多时候我们夸大了自己的优点,刻意认为自己比别人优秀,并且总会固执地去寻找别人的缺点给自己以安慰。这也许就是生命无法回避的悲哀。
南先生说,人与物是同一个本体,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尊重生命的平等,无论一个多么渺小的生命,都和我们一样有活在世界上的权利与生命的尊严,它应该得到应有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对一个生命的尊重也是生命中固有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