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1 / 1)

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

——《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

南先生解读“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时,认为这是一个人不善于反省自己的具体表现。在举例分析项羽兵败的原因时,南先生指出项羽自叹“天亡我也”的背后是他不善于反省自己的过错,总是把过错推给别人,推给上天。因此,南先生也感慨生活中这类人太多了,如夫妻吵架,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

一个女人经常背着自己的丈夫偷偷地出去会情人。一天,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到河边去会情人,可是怎么等也没有等到情人。这时,有一只狐狸叼着一块肉路过这里,它看见水里的鱼儿,马上就跳到水中去捕鱼,鱼儿马上就游到深水里去了。狐狸没有捕到鱼,回到岸上,正好看见自己的肉被一只路过的乌鸦叼走了。那个女人看见狐狸这样,就讥笑狐狸说:“馋嘴的狐狸,你扔掉自己的肉去捕鱼,结果弄得两手空空,真是好笑!”

狐狸反击道:“你这个女人抛弃自己丈夫,偷偷来会情人,情人没有等到,现在不也是两手空空吗?”

那个女人只顾着指责狐狸,却不知道自己犯了和狐狸一样的错误。指责别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反省自己却比登天还难。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自省。

自省,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失。力求上进的人都是重视自省的。因为他们知道,自省是认识自己、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自省使人格不断趋于完善,让人走向成熟。孔子的学生曾参说,他每天从三方面反复检查自己:替人办事有未曾竭尽心力之处吗?与朋友交往有未能诚实相待之时吗?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有尚未认真温习的部分吗?他就是这样天天自省,长处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及时改正,最终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朱自清先生也是一位十分懂得自省的人,正是因为他的一日三省鞭策着他不断地进步,进而成为一代师表。

朱自清先生在写日记的时候,明确表示他的日记是“不准备发表”的。朱先生所处的年代,社会情况很糟,但似乎没有随便抄家的习惯。所以,朱先生也不懂“日记是祸”的道理,放心地写去,舒舒展展,多年不辍。日记中不必遮遮掩掩,也不必矫揉造作,连对爱妻的不满也照写不误,因为朱夫人并不会随意翻阅先生的日记。这就使得日记带有相当深度的真实,1932年1月11日的日记中记有先生的噩梦:“梦见我因研究精神不够而被解聘,这是我第二次梦见这种事了。”

1936年3月19日又记:“昨夜是梦,大学内起**,我们躲进一座如大钟寺的寺庙。在厕所偶一露面,即为冲入的学生发现。他们缚住我的手,谴责我从不读书,并且研究毫无系统。我承认这两点,并愿一旦获释即提出辞职。”

自省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在我们迷路时,在我们掉进了罪恶的陷阱时,在我们的灵魂遭到扭曲时,在我们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干净,重现清新、昂扬、雄浑、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气勃勃。

自省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过失并及时纠正,所以自省绝不可以陶醉于成绩,更不可以文过饰非。“静坐常思己过”,以安静的心境自查自省,才能克服意气情感的干扰,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捕捉到平时自以为是的过失。

只有善于发现并且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才可以进一步纠正过失。我们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很多缺点都是通过旁人的指出才知道。这就要求我们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善意的规劝和指责,反省自己的过失。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逆耳忠言常常能照亮我们不易察觉的另一面。唐太宗李世民就有一面镜子——大臣魏徵,倚助这位忠臣的当面进谏,唐太宗改正了自己的许多缺点,完善了治国之道,迎来了国家的空前繁荣。这个辉煌业绩的取得,不仅得益于魏徵的敢于直言,更应归功于李世民的宽阔胸怀。试想,如果他是一个听不进意见的昏君,魏徵可能早就人头落地了。正是由于他在听了魏徵的谏言之后,能够认真地检讨自己、反省自身,使得表面上听起来很刺耳的意见变成了治国安邦的金玉良言,而李世民的人格也因此变得崇高。

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它就像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但要用一颗坦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自省,是大智;敢于自省,则是大勇。割毒瘤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但它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只要“坦**胸怀对日月”,心地光明磊落,自省的勇气就会倍增。古人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日蚀过后,太阳更加灿烂辉煌;月蚀复明,月亮更加皎洁明媚。君子的过错就像日蚀和月蚀,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会得到人们更崇高的尊敬。

自省拭心心目明。佛家云:“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经常地自我反省,每日多擦拭心灵,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我,才能避免“天亡我也”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