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
——《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何谓“无迁令”,南先生举了身边的小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比如说,他让人帮他拿一本书,这只是区区小事,举手之劳而已,结果对方却吩咐第三者去做:某某人,老师让你帮他拿一本书。推脱责任,推脱一切,就叫“迁令”,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做人要做到“不迁令”,就是不要推脱一切,该自己去做的就去完成,不能让别人代劳。
“无劝成”,南先生认为是指不要勉强别人去成功,对别人过度要求,虽然本意是好的,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误人不浅。特别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无劝成”是一面人生的镜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父亲与儿子共进晚餐。他高兴地问儿子:“你长大以后希望自己当什么呢?”6岁的儿子看着餐桌上香喷喷的甜点,眨巴着眼睛对父亲说:“我想当一个世界上最棒的糕点师!”父亲被逗乐了,却没有把儿子的话放在心里。
时光过得飞快,儿子长成了一个英俊少年。高中毕业的时候,他收到了许多名牌大学的报考材料。身为大富翁的父亲以为儿子一定很高兴,没想到儿子却坚定地摇摇头说:“我想考烹饪学院,以后当一名很棒很棒的糕点师。”
这时,父亲想起了当年儿子在餐桌上说的那句话,原来这个愿望早在儿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但是,他希望自己优秀的儿子能够继承他的事业,或者再退一步来说,也可以成为其他领域的佼佼者,比如说政治家、艺术家,等等,他就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去做一个糕点师。
看着孩子一脸的认真,父亲只是平静地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那就好好地努力吧!”于是,儿子满怀信心地报考了几所优秀的烹饪学校。可是,从所有的学校传回的都是坏消息,他的成绩考得不理想,简直是糟糕透了。他不肯相信自己真的如专业老师所说的那样“没有一点烹饪的资质”。
这对一直一帆风顺的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几天以后,他沮丧地打开房门。父亲站在门外,脸上满是怜惜:“我的好孩子,一切都会过去的。”他扑进父亲温暖的怀抱里,伤心地哭了起来……
几天以后,儿子重新报考父亲推荐给他的名牌大学,并顺利地通过了。
几年以后,儿子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然后进了父亲的公司工作。他不仅很快熟悉了业务,而且干得比父亲更加出色。
看着儿子一天一天地成熟起来,父亲欣慰地笑了。他退休在家,开始安度他的晚年。可是,他又觉得在儿子坚强的脸庞下总是隐藏着一丝忧郁,他一直猜不透,难道儿子还在寻找什么吗?
一个周末的晚上,家里的用人都回家了。父亲想到厨房去弄一点热咖啡,可是他发现厨房里亮着灯,还传出轻微的响声。他有些紧张地走过去,意外地见到了儿子正在厨房里摆弄着什么。
儿子动作熟练地将奶油、巧克力、香草精、新鲜鸡蛋分类化开、混合,又将雪白的面料和苏打粉一起均匀搅拌,然后倒入模具放进烤箱。他神情专注,仿佛在创作一件艺术品。
“儿子,你在干什么呢?”父亲好奇地问,他从不知道儿子还有这么一手。儿子回头看了父亲一眼,说:“爸爸,明天是您的生日,我在给您做一块大的生日蛋糕。”
过了一会儿,儿子从烤箱里拿出烘焙好的蛋糕。棕色的糕体散发着巧克力香味,看上去松软可口。儿子捧着蛋糕,恭恭敬敬地来到父亲的面前鞠了一躬,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
那种期待的神情是父亲很久不曾见过的。小时候,每当儿子想要得到某件东西时,总是抬起头用这种眼神看着父亲。可后来……
父亲的眼睛湿润了,他接过蛋糕,认真地问儿子:“这些年来,你一直过得并不快乐,是不是?”儿子愣了一下,低着头不敢看父亲的眼睛:“可我一直干得很出色。”
父亲没有说话,咬了一口蛋糕,细细地咀嚼着,很久才说:“我一直为自己拥有一个出色的儿子而自豪,但是吃了你亲手做的蛋糕,我才发现,原来拥有一个快乐的儿子更加重要。”接着,父亲带着儿子来到书房,他从保险柜里拿出当年儿子考烹饪学院的成绩单,上面全部是“优”。原来,父亲当年花钱买了假成绩单,瞒住了这件事情的真相。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主管”,他们望子成龙心切,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给他设计出一堆堆关于未来的宏伟蓝图,可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是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其实,只要父母用一种平等相处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给他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他顺其自然地发展,这才是最伟大的成功。
南先生说,自己当主管不能“劝成”,成就好的事情,不是一时做得到的。如果弄错的话,想改已经来不及了,而且是很困难的。所以做人做事都需要慎重地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