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按照南先生的观点,孔子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在什么地方?“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譬如男女之爱。
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如果不经过正确的文化教育,就很容易步入歧途。
一位白宫的著名人士回忆起童年分苹果的事:母亲拿出两个苹果,并告诉他和弟弟,谁把草坪剪得好,谁就可以获得大的那一个,当他得到了大苹果时,懂得了“自己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一个在狱中服刑的诈骗犯同样也提到儿时分苹果的事:他和弟弟都想要大的那一个,弟弟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遭到了母亲的批评,而他掩藏自己的想法故作谦让,却得到了母亲的奖赏,于是,他居然发现“说谎可以让自己得到想要的东西”。一位是赫赫白宫的著名人士,一个是冷冷囹圄的在押囚徒,两人不同的人生轨迹都与一个苹果的教育有关。
囚徒产生思想误区的责任并不在于其母亲“遇事先替别人着想,要有忍让精神”的美德,而在于教育的结果不能单纯地从一个人的言语上来判断,更应看重其实际行动。那位成功人士的母亲让孩子们明白“要得到最好的,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争到第一”,实际上就是告诉孩子们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越多,收获越丰。这不单是语言上的说教,更让其在劳动中体会付出的辛劳和回报的喜悦。孩子用行动实践着母亲的教诲,也在行动中真正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中国古代把教育称为“教化”, 《汉书》中说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把一切有价值的思想化为自身的动力和原则,一定能够造就身心健康的人生。通过外在的言行去透视真实的内心世界,因为,教育一个人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但唯有将高尚的思想情操真正化为行为的动力才是教育成功的归宿,才能真正地让思想“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