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的真智慧(1 / 1)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南怀瑾先生在讲解老子这句话时,做了一个通俗的比喻。有些人学佛,自以为懂得了许多,其实只是流于表面;表面看似下愚的人,虽不知佛,但他却认定一个东西,至死不渝,或许是“天”,或许是“命”,反倒比那些所谓的学者文人都看得开。“我们认为最下愚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第一等的修道人。”南怀瑾先生常说,有两种人可以学禅。一种是目不识丁之人,本身容易修道开悟;另一种是聪明绝顶之人,智慧高人一筹。大多数人居于中间,一般都难有所成。

所以说,众人眼中的下等人,人们都认为他很笨,其实他才有真智慧,是早已领悟到“道”的人。南怀瑾先生说,真正的哲学家,都出在乡曲地方,虽然一辈子没读过书,却是一个大哲学家、大思想家。其实,智慧越是在低处,在不容易被人发觉的地方,越靠近真理。

历史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条河,有其浮面,有其底层。浮面易见,底层不易见。政治与社会,犹如两条轨道,上面的政治人物都从下面的社会起来,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底层比浮面更重要。同样,历史人物,也可分为一部分是上层的,一部分是下层的。跑到政治上层去的人物,是有表现的人物,如刘邦、项羽等;还有一批沉淀在下层,他们是无表现的人物,但他们在当时甚至后世,一样举足轻重,只不过有些人为后世所知,有些人被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道,其实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与高低贵贱无关。《庄子·知北游》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东郭子向庄子请教说:“人们所说的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说:“必定得指出具体存在的地方才行。”庄子说:“在蝼蚁之中。”东郭子说:“怎么处在这样低下卑微的地方?”庄子说:“在稻田的稗草里。”东郭子说:“怎么越发低下了呢?”庄子说:“在瓦块砖头中。”东郭子说:“怎么越来越低下呢?”庄子说:“在大小便里。”东郭子听后不再吭声。

庄子认为道无处不在,万事万物,一律平等,既然蝼蚁、稗草、瓦块砖头,甚至大小便中都可以有道,人和人之间又怎会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北海若才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之所以提及高低贵贱的人为划分,是因为许多人自命不凡,总是鄙夷乡曲之地朴实无华的人,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智者。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一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智慧其实无所不在,越是平凡无奇的小事,越有深刻的意义。

有个渴望得到智慧的人曾经遍游世界,寻找最聪明的人。他听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住在一座高山上的山洞里,于是他收拾行装,穿过群山和沙漠,来到传说中的这座山脚下。他骑着马走上窄窄的山间小道,来到了一个山洞前。

“你是因智慧而扬名天下的最聪明的人吧?”他问坐在山洞里的老人。老人站起来,走到光亮的露天处,看着这位旅行者的脸说:“不,我不是。”“啊,那我究竟到哪里才能找到智慧?”老人盯着旅行者焦急的眼睛看了一会儿,回答道:“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哪儿能找到你的马?”说完他转身回到山洞中去了。

我们有时就像那个寻找智慧的人,一心寻觅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那些东西近在咫尺,只不过我们不能领悟。古语说,真人不露相。做个乡曲之地的生活哲学家,在生活中体味人生的智慧,才是最贴近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