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之中的大有所为(1 / 1)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南怀瑾先生将自然的法则与处世之道融会贯通,娓娓道来。天地间的万物,不辞劳苦,生生不息,但并不将成果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于人,如此包容豁达,反而使得人们更能体认自然的伟大,并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所以上古圣人,悟到此理,便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

做人处世,效法天道,尽量地贡献出来,不辞劳苦,不计较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相对地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做人处事,这才是最高道德的风范”。计较名利得失,怨天尤人,便与天道自然的精神相违背。

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心,正如泰戈尔诗中所写,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三国时曹魏阵营有两个著名谋士,一是杨修,一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出曹操的心事,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嬉笑,而心恶之”,终于借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则完全是不同的结果。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旋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曹操虽然以爱才著称,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铁腕人物,铲除功高盖主和有离心倾向的人,从不犹豫和手软。荀攸则很注意将超人的智谋应用到防身固宠、确保个人安危的方面。那么,荀攸是如何处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话很形象也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判若两人。参与谋划军机,他智慧过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他对曹操、对同僚,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尽量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

荀攸大智若愚、随机应变的处世方略,使得其在与曹操相处二十多年中,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他也几乎从未得罪过曹操,或使曹操不悦。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病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无为而作、明哲保身的结果。

荀攸深谙老子“无为”之道,无为而为,反而能够有所作为。世间法则,均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例如:以柔克刚,“木”虽钝,但削成“矛”状,或许比真正的矛还要锋利。

孔子一心向老子问“礼”,于是便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洛阳。老子把孔子师徒引入大堂,入座之后,孔子表明来意,老子点头微笑。孔子师徒正准备洗耳恭听之时,不想老子却张开嘴巴说:“你们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七零八落的牙齿,不知何意。随后,老子又伸出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灵光乍现,醍醐灌顶。孔子顿悟,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

后来,师徒几人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的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的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子路听后恍然大悟。

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挡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孔子听后称赞说:“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貌,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无为而作,才能完成义所当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