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说孟子善于辞令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孟子最后没有被任何国君委以治国的重任,但这与他的口才没关系,而是道不同的缘故。孟子在向诸侯国的君主阐述自己的主张时,并不是以我为主,用语言进行狂轰滥炸,而是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他是用诱导的办法,循循善诱,润物无声。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齐宣王述说自己的缺点即好乐、好色、好货、好勇时,孟子都没有进行反驳,而是采取诱导的教育方法。齐宣王说自己有好勇的毛病,孟子就说好勇没关系,只要能扩大这个好勇的境界,齐国就有希望。这就是孟子的教化,可见他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
孟子在对齐宣王好声色货利的教化过程中,很明显地使用了欲抑先扬的说服方法,先肯定齐宣王喜好这些东西没什么不好,但是不可以只是好小利、小勇,而是要惠及自己的臣民,这才是正道。
孟子的说法中其实是带有批评的语气的,但他不是从一开始就与对方对立起来,而是表示与对方站在同一立场上,从而消除了对方的戒心,最后接受了批评,也承认了他的建议的正确性。
美国著名的学者戴尔·卡耐基说:“矫正对方错误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批评前先赞美对方。”如果在提出批评前,先抓住对方的长处给以由衷的赞扬,化解批评者的对立情绪,然后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批评,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个性倔强的人。“双色糕法”和“三明治法”均属于这一类批评方法。“双色糕法”,即先肯定后否定。“三明治法”是两头肯定、中间否定的方法,它们都符合人们的心理规律,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总是很难的事,孟子在谈话中运用的诱导的办法,为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劝说别人提供了一个参考。
总结孟子的说服之道,可以看出他在说服过程中,还会使用另一个技巧,即他总是先巧设陷阱,问一些看似无关痛痒,却大有深意的问题,让对方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做出回答。对方在不知不觉中会一步步坠入圈套。这时候他就牵住了对方的“牛鼻子”,对方不得不跟着他走。
例如,一次孟子问梁惠王:“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用梃或刃来杀人,其本质都是杀人,所以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无以异也。”孟子又问:“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梁惠王回答说:“无以异也。”最后孟子抛出撒手锏:“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他指责梁惠王的政治不是仁政,因为他自己锦衣玉食,却使百姓“野有饿殍”。面对这最后一击,梁惠王已无力反驳,只好承认,这就是孟子的谈话的高明之处。
有个家喻户晓的日本小和尚,他聪明绝顶,这位小和尚的名字就叫一休。有一次,将军足利义满把自己最喜爱的一只龙目茶碗暂时寄放在安国寺,没想到被一休不小心打碎了。就在这时,足利义满派人来取龙目茶碗。
众人都不知所措。
一休道:“不必担心,我去见大将军,让我来应付他!”
于是一休从容地来到将军府邸,对将军说:“有生命的东西到最后一定会死,对不对?”
足利义满回答:“是。”
一休又说道:“世界上一切有形的东西,最后都会破碎消失,是不是?”
足利义满回答:“是。”
一休接着说:“这种破碎消失,谁也无法阻止是不是?”
足利义满还是回答:“是。”
一休和尚听了足利义满的回答,露出一副很无辜的神情接着说:“义满大人,您最心爱的龙目茶碗破碎了,我们无法阻止,请您原谅。”足利义满已经连着回答了几个“是”字,所以他也知道此事不宜再严加追究,一休轻松地渡过了这一难关。
一个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当你朝某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时,你就会倾向于一直思考下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一旦沉醉于某些消极的想法之后,就难以自拔的道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懂得并运用这一原理,与人讨论某一问题时,不要一开始就将双方的分歧亮出来,而应先讨论一些你们具有共识的东西,让对方不断地肯定你,渐渐地,你开始提出你们存在的分歧,这时对方也会习惯性地认同你的说法,一旦他发现之后,为时已晚,只好继续说下去。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掌握其中的技巧,可以很轻松地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现代人都说好口才价值百万,你拥有了好口才,就拥有了一笔无形的财富。因此,要多多练习,且不可偷懒,闲来无事时,可以捧起《孟子》,在老夫子的哲言睿语中,悟其说话之道,也不失为一件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