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气节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民族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思想,百姓更关注的是如何攫取最大的利益、满足自身的欲望,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尔虞我诈、讲究排场,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的虚荣心、攀比心将极度膨胀,物质崇拜意识将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与人之间也就没有了真诚、信任。
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君道与国共存亡,臣节尽忠死国事”这不易的原则,是中国特有精神之所长,关系着一个民族立国立基的根本精神所在,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节操的养成与帝王民主的政体关系不大,并不是说在帝王养士的体制之下,才有忠臣义士的作风,在民主体制的时代,同样需要民族气节。因此,民族气节、爱国主义绝不是老生常谈,这是一个国家自立、发展的根本。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时穷节乃见”的传统美德,这种气节与爱国思想深深地浸入了我们的国格和人格之中,也在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们不仅喜爱松、竹、梅这“岁寒三友”,还热情赞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欣赏凌霜傲雪的腊梅,寄情“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石灰,这种“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的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绵延不断,哺育了无数重气节、讲立身、脊梁直、骨头硬的仁人志士,“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中国有一个流传千古的关于民族气节的故事,这就是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是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的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100多人,带着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俸禄和高官,苏武严词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效果,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他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意思,只好把他放出来了。
单于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他,但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中原去。”
在寒冷的贝加尔湖畔,唯一与苏武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旄节,以及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旄节放羊,盼着回家那一天。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旄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也须发皆白了。
19年漫长的岁月匆匆而过,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经去世了,汉朝的老皇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友好相处的政策,汉朝皇帝立即派使臣把苏武接了回来,同时接回来的,还有他那根永远也不弯曲的旄节。
黑格尔曾说,民族精神是认识自己和希求自己的神物。鲁迅指出,唯有民魂是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正是中国的许多英雄乃至伟大人物所彰显的爱国精神,铸就了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它是我们民族的代表,是民魂。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传承,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金庸有句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战争年代,我们呼唤能够带来和平的大英雄。以东林党人、戊戌六君子等为代表的政治烈士和以邓世昌、张自忠等为代表的爱国将领都是最杰出的爱国者,他们的姓名和事迹理应被千秋传颂。但是,人们在对动乱时期的爱国者推崇备至的时候,却忽略了和平年代的爱国行为。其实,和平年代比动乱时期更需要爱国精神,想要成为和平年代的爱国者,就需要每一个人都有心忧天下的胸怀,并从身边小事做起。
很久以前,亚历山大大帝在行军途中看见两个异族的樵夫在谈论国家政体,命令随从打听了樵夫们的来历后,他感叹这个民族的未来必然光辉灿烂。如果你听过这个故事,你便会相信亚历山大的确具有远见卓识,因为那两个樵夫背后的民族,建立了罗马帝国。
亚历山大之所以预言罗马的兴起,正是因为他看到连最底层的罗马公民都乐于对国政发表意见,这些樵夫有主见、有理想,时刻关注着国家的现在与未来,国家必将强盛。这就是爱国的典范。
爱国、民族气节,不是苍白的口号,而是实际行动,我们应该多多关注我们的经济政策、法律体系、社会福利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去思考、去尝试解决我们身边的社会问题。从微不足道的事开始,孜孜不倦,聚沙成塔,把自己微薄的力量汇入改革与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将是国之幸、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