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心中的“桃花源”(1 / 1)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人们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历史,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

孟子也描绘了他心中的“桃花源”,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意思是说使百姓养家糊口、办理丧事没有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孟子接着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说五亩大的地,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做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

这段话阐释了中国文化所标榜的政治精神——养生、丧死。南怀瑾先生认为,“养生”包括了人口的增加、生活的改善及生存的保障、生命的延续,并以现代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为例,认为他们重视儿童福利及老人福利的精神,就是孟子“养生”“丧死”的理想范围,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标榜的《礼运》的“大同世界”的理想,所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境界。

人类呼唤大同,争取解放和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源远流长,绵绵不绝。从《周礼》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到孔子的“大同世界”,再到近代中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天下为公”的奔走呐喊;从古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描述,到近代欧洲众多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深刻揭露和对理想社会的周详设计。在中国,为这“大同”理想而奔走一生、鞠躬尽瘁的当数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一生最憧憬的理想社会,便是儒家的大同社会。孙中山的学说“三民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大同世界。他希望在中国建设的大同社会,与孔子的大同世界一致,进而实现全人类的大同。

孙中山认为,大同世界是民生主义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大同世界的实行。孙中山把大同社会说成是“新共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大家都有面包和饭吃,便不至于争,便可免去人同人争”。“天下为公”在大同世界里的物质概念就是“共产”。孙中山认为在大同世界里,由于“共产”,人们会得到安乐,又不再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一切物质利益由人们共有和共用,便无剥削问题。如果从民有、民治、民享来看孙中山所谓的“大同世界”,孙中山自己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到了这种地步,“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它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读孙中山先生关于大同世界的描绘,让人心生向往,盼望天下大同,百姓生活真正地达到永恒的“离苦得乐”。但是在一片赞同和向往大同世界的声音中,还有另一种声音顽强地存在着,不容忽视。

鲁迅先生将西方的“乌托邦社会”,中国传统的“大同世界”等,统称为“黄金世界”。人们通常把这样的“黄金世界”看作是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绝对完美、绝对和谐的理想社会,是历史、社会、人生发展的终结。鲁迅却尖锐地问道:“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预言还会有将“叛徒”处以“死刑”的事情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鲁迅有一个精辟的概括:“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过去、现在如此,恐怕将来也如此。当然,在将来的“黄金世界”里,“阔气”的标准会和今天不一样,但那里也依然存在着“曾经阔气”“正在阔气”“未曾阔气”这样三种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免不了要斗争,而且“正在阔气”的掌权者,也一定会把“未曾阔气”因而要求“革新”的人,视为叛徒,并将其处以死刑。这样,鲁迅就在人们认为结束了矛盾、斗争的历史终结处,看到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甚至是新的死亡。这就是“于天上看见深渊”。鲁迅由此否定了一切“至善至美”的东西的存在。他说,如果有至善至美的人,那大多数人都不配活着;如果有至善至美的书,图书馆就得关门。人们在吹捧某一件东西时,喜欢说达到了“极境”。鲁迅说什么是“极境”? “极境”就是“绝境”,都是自欺欺人的“神话”。

对于大同世界,孙中山是理想化的态度,而鲁迅则持有现实主义的态度。其实仔细分析,很容易发现鲁迅先生的话似乎更符合现实和事物的规律,至少在现在看来是这样,但他的缺点在于太直接。鲁迅自己曾论悲剧,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给人看。将这话用在他关于“黄金世界”的说法上,极为恰当。人生于世上,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对社会也会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所以会向往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理想化的东西来为之奋斗,否则还有何进步的动力可言?

依然是那句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请在心中藏一个桃花源,追随大同的理想,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