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声啼哭之前——中国人的一生,从这里开始。
本集导演:于颖
故事讲述人:涂松岩
『在见到你之前,我已经开始爱你了。』
I h a v e s t a r t e dl o vi n g y o ul o n g b e f o r ewem e t.
生孩子,疼。
这种疼,就像有人要从你的鼻孔里挤出一个西瓜,或者有人用尖头皮鞋不停地踢你的肚子。
分娩阵痛到底有多痛?
“可以了!”
“真的可以了!”
“停停停!”
这是几个正在体验分娩阵痛的男人发出的哀号声。
阵痛体验是通过分娩阵痛模拟仪,将两个电极贴贴在体验者的腹部两侧,调节机器增加电流刺激以体验分娩的痛感。体验强度从一级到十级,痛感级别不断增加,据说多数男性体验者通常体验到四五级就无法忍受疼痛继而要求停止体验。
“我想知道,当妈妈真的生产的时候,这种感觉要持续多久?”
在中国,每天平均有超过4万人来到这个世界。
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是在全国超过20万名产科医师和18万名助产士的帮助下,在2.6万家助产机构里诞生的。很多妈妈在回望生产的那段经历时,都不禁感慨万千。
是啊,一个婴儿诞生,世界为之改变。
一切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好字成双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吴丽辉,刚进产房不久,今天她将在这里迎来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最好生个小姑娘,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凑个‘好’字。”
对于许多人来说,“儿女双全”是一件美好的事。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很多像吴丽辉这样的家庭,希望能再有一个孩子。
“就觉得现在小孩子比较孤单,想再生一个跟他做伴。”
“大宝比较喜欢妹妹,所以就想给他再找一个小伙伴。”
“这样大的也有玩伴,反正带一个也是带,带两个还是带。”
实现美好憧憬的前提,是要熬过眼前这道坎儿。
顺产过程中最痛苦的,莫过于开指。
助产士:有大便的感觉了,对吗?
吴丽辉:有点儿了。
助产士:有查过宫口吗?
吴丽辉:还没。
助产士:三分钟痛一次有多久啦?
吴丽辉:大概痛了两三次吧。
此时产科医生郑韵熹正在为吴丽辉调整胎心监护仪:“随着孕妇宫缩开始和产程的推进,胎儿胎头的位置在下移。胎儿在下降的过程当中,胎心的位置也会随之下移,所以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找一下胎心的位置并重新给她绑一下胎心监护仪。”
助产士:有大便感吗?
吴丽辉:有的。
助产士:很强烈吗?
吴丽辉:强烈的。
助产士:第一胎生得快吗?
吴丽辉:第一胎生了十二个小时。
助产士:待会儿上个厕所,好吧?你自己没感觉是吗?
吴丽辉:大概太痛了,已经把这个盖过了。
宫口开到一指左右,吴丽辉还能忍。但是漫长的开指过程,让她逐渐吃不消。吴丽辉期盼着自己能够快点儿进入临产状态,这样她就可以打无痛了。
受制于价格设置、传统观念、麻醉医师人力资源不足等诸多因素,目前,中国麻醉分娩镇痛的开展率还不到20%。但无痛分娩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这一比例达到了70%。
打分娩无痛针是将穿刺针穿过产妇腰部的脊椎孔,再将一根细小的导管导入硬膜外腔——那是脊髓腔外的一个充满神经根的潜在腔隙。
打完无痛后的吴丽辉感觉好了很多,她直言麻醉医生于她而言就像天使一样——当痛得快要挺不住的时候,麻醉医生就来了。
如今,很多医院开展了陪产服务,这样家人能够在产妇生孩子的过程中全程陪伴,一同见证孩子出生的那一刻。
吴丽辉的老公陈力歌在助产士的引领下,换好一身的行头,有些激动,又有些忐忑地来到了吴丽辉的身边。
吴丽辉:生第一胎的时候你说不生二胎了。
陈力歌:这次肯定不生三胎了。
吴丽辉:不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
陈力歌:肯定是妹妹。
每一次子宫的收缩,都是吹响生命的号角。
产妇需要借助宫缩的力量,把一切力气往下使,将孩子分娩出体外。
助产士:再来再来,好,可以的,非常好,坚持一下!
陈力歌:加油加油!
助产士:再来再来!
陈力歌:来了来了!
助产士:慢点儿,轻轻地吐气。
助产士:现在不要夹腿。
助产士:放松、吐掉、松口气。还有力气吗?我们再来一次。
助产士:再来再来,屏住屏住。
陈力歌:出来了出来了!
助产士:出来了,14点33分,女孩儿。
陈力歌:妹妹,妹妹!
助产士:恭喜你,亲爱的,眼睛睁开,看到了吗?
“我看到了,宝贝。”
这是人生第一次见面,孩子使劲儿哭,爸妈使劲儿笑。
人生初遇
一天又一天,产房外的等候室,随处可见焦灼的家人和消息的守望者。
39岁的黄晓敏,看上去有点儿坐立难安。因为他的爱人周婷,进入产房已经十多个小时了,这是36岁的她第一次当妈妈。
以往,很多产妇怕疼,所以会要求剖宫产。随着分娩镇痛的展开,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倾向自然分娩,周婷也不例外。
医务人员:想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你们是想再继续试一段时间呢,还是转剖宫产?因为现在产妇体温38摄氏度,剖宫产是有指征的,也是可以考虑的。孩子本身偏大,不过她骨盆条件还可以。但是,前面一滴催产素后宝宝胎心下来了。后面如果我们不滴催产素的话,产程时间会比较长。
产房外的家人坐立难安,产房内的产妇也纠结万分。拿不定主意的周婷拨通了家人的电话:“你说要再试试吗?我自己决定啊,天哪,这个时候我纠结症就犯了。我是很想顺产的,但是……”
发烧导致羊水变热,由于担心宝宝被感染,周婷就没有再坚持顺产。
“还是逃不过剖宫产的命。”她不无遗憾地打趣道。
医生:好一点儿了,你别紧张,这是正常的现象。
医生:哈哈气,好,宝宝要出来了。
医生:出来了,是妹妹。听到女儿哭声了吗?
“当时看到宝宝的时候他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提起生产期间等候在门外的黄晓敏,周婷有些心疼又有些好笑,“他这个人很感性的,之前他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其实没关系的,只要我们母女平安就是最好的。”
周婷:两只手托头,然后一只手从她的脊椎插到臀部。
黄晓敏:这只手应该这样,是吗?
周婷:插到臀部把她托起来,然后这只手托另一边。
产房外焦急等待的黄晓敏
小心翼翼,视若珍宝。
这是和爸爸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关于万物之始,我们总是心存浪漫,然而,对于其中的艰难,有时候我们却无法预料。
心脏外科主任医师赵强:根据我们昨天专家会诊的意见,还有跟你们家属商量的结果,明天我们的手术是全身麻醉,要体外循环,做大人的心脏手术,把坏掉的瓣膜清理掉,把所有的炎症组织都清理干净,然后换一个人工瓣膜。胎儿的死亡风险大概在30%,还是相当高的。
向爽,27岁,因先天性心脏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明天要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同时她还是一个孕妇,怀的是双胞胎。
妇产科主任医师刘延:都希望是好结局,我们也在往这方面努力。但是因为胎儿只有27周多,他本身的存活率就非常非常低,几乎不存活,所以我们现在的计划是不动胎儿。但是有一点要跟你说明,孕产妇在做这样一个特殊手术的时候,会给她用很多抗凝剂,这个时候,即使发现胎儿的胎心一下子变慢了或者是不好了,原则上我们也不考虑马上在手术的同时给她终止妊娠的。因为这个时候的手术风险太大了,胎盘要剥离,会大面积出血,弄不好子宫也保不住。
“家里统一的意见是暂时先以大人为主。感谢你们,同时也麻烦你们了。讲真心话,这个病在我们那边,真的是没办法了。”王翔带着妻子,从老家到上海一路寻医,明天这一关,不闯也得闯了。
回到病房陪伴妻子的王翔嘴里念叨着:“明天,明天……”看出爱人的紧张,向爽安慰他:“没事,我肯定没事的。”王翔立刻肯定道:“明天你肯定没事的!不用担心。”
向爽问起明天手术的时长,王翔故作轻松道:“他们说了,手术情况好的话,一会儿你就出来了。你就相信自己手术情况一定会好的。医生嘛,有些东西肯定讲最坏的,我们心里有数就行了。”
虽然两个孩子还未出生,但是小两口已经早早地为他们起好了名字。
“她梦里面叫了这两个孩子的名字,景明、春和,就这么定了。”
向爽不得不出言更正:“是春和、景明。”王翔笑道:“春和、景明。好,行。您的文化功底好深,欺负我没文化。”
“孩子的名字你都梦到了,那明天彩票号码是多少?到时候你梦一个,我去买十注,发大财。”一句话又把向爽逗乐了。
手术前夜,紧张混杂着期待,一切都还是未知。
一台手术,三条人命。
向爽的孕期不到28周,胎儿太小。所以这次手术不能剖宫产,心脏手术的全程,都可能危及腹中胎儿的性命。
医生:ACT(激活全血凝固时间)还是差一点儿,还是高凝的,所以ACT我们还是要等一下。420,还在走。好,那再等,等到480。
医生:480。好,开始体外(循环),体内还是要冰着的。现在母体的心脏要停了,胎儿有胎心吗?
护士:有。
医生:好。
手术进入到最紧张的一步,向爽的心脏停跳了。
医生必须快,母体心脏停跳,意味着术中低氧、低血糖、高血钾的风险增大,严重威胁着两个胎儿的生命。
医生:我们要把这个坏掉的瓣膜切掉。
医生:小心小心,手上再冲点儿水。给她选这个瓣膜的目的,就是将来万一胎儿不能存活,或者说还想生第二胎的话,那么这个瓣膜就有它的优势了。
医生:心包,处理心包。动脉这个地方还烂了一个洞,我们现在要用她自己的心包给它补起来。
医生:现在我们要逐渐让心脏开始跳起来。
六十分钟过去了,母子平安。
王翔:一点多钟就醒了,还给我打手势,比“耶”,我感觉心里的石头就落下去了。当时她出来的时候,医生跟我讲,手术很顺利,我就挺高兴的。但她跟我比“耶”的时候,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
中国有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一个多月后,向爽再次进入手术室。这一次,她终于要和自己的孩子见面了。
医生:2点40分33秒,第一个宝宝出来了。
医生:第二个宝宝也出来了,2点41分15秒。
医务人员抱着两个孩子出来向王翔报喜,王翔红着眼睛一直追问向爽的情况。听到“生命体征平稳”的消息后,他吊着的那口气,终于松了。
“不是你之前想的一男一女,而是两个男孩儿哦。”医务人员打趣道。
王翔无所谓地一挥手:“不要紧!两个男孩儿就两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就两个女孩儿,一男一女也行。无论怎么样,母子平安就好,他们平安就好。我下辈子不干别的了,就守着他们三个人过了,还能干什么呢?”
亲爱的小孩儿,未来的路那么长,会有一些人喜欢你,也会有一些人不喜欢你。
你会有很多欢喜雀跃的日子,也会有几个无法安睡的长夜。
但此刻你什么也不用想,这是你与世界的第一次见面。
人生初见,春和景明。
Welcome to the world,my breeze and my sunshine.
导演于颖手记
我爱你,毫无理由,无所保留
在做这集片子前,我的一个好闺蜜怀孕了,我不免俗套地问起她:“你想要儿子还是女儿呀?”她告诉我:“儿子吧,可以养得‘糙’一点儿,而且女孩子要吃苦的。”我当然了解,这跟重男轻女没什么关系,只是对这个未曾谋面的人的心疼。类似的话,我妈也对我说过,但我终究还是生了个要“吃苦”的。
所谓“吃苦”,主要就是指女性“生孩子”这件事。
这件事,对女性和整个家庭来说,都是挺大的一件事。但我自己的感受是,单就女性生孩子的细节,大多数中国成年人只是模糊知道,并无从说清。这种对未知的焦虑,让很多孕期的妈妈们拿起书本、加入群聊、走进讲座,首次去学习关于生产、养育中的种种医学知识。但只有当你进到产房后,才会发觉自己对于生孩子的想象,还是只是想象。这也是吸引我去拍摄最日常的产房的其中一点原因。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因为,《出生》是关于爱的故事,这种爱毫无理由,但无所保留。
说说实际的拍摄。由于生孩子本身就是件很私密的事,加上拍摄团队除了我之外都是男性,所以在拿到这个选题时,我已经做好了会被拒绝很多次的准备。带着这样的心理预期,我们去到产房。
在这个过程中,医院医生和助产士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我作为一个生过孩子的人,对生孩子过程中的一些环节依然有很多盲区,好多先进的设备我也看不明白。除了解答我的一些疑问外,她们跟我说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注意每一位患者的隐私。因此,即便是要拍摄一个产房中看不清脸的大全景,我们也会事先询问每一位产妇,然后给不愿意出镜的产妇拉上帘子。
可能因为我长得比较面善吧(笑),在跟产妇的沟通中几乎没碰到什么问题,在此也特别感谢每一位愿意接受拍摄的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更开心能给这些家庭留下一段珍贵的影像记录。
有人说,生孩子是婚姻的试金石。很幸运,我们看到了很多金子。
片中的吴丽辉是我们拍摄的第一位主人公,也是一位二胎妈妈。她是那种放在人群中一眼就能吸引到你的人,因为区别于其他产妇,她看上去实在是过于轻松和活泼了。我们见到她的时候,她正躺在病**,抓紧生孩子前的最后一点儿时间刷“学习强国”。一问一答,她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拍摄。当然,没过多久,我们就眼睁睁地看着她因为疼痛的加剧慢慢“蔫”了。后来终于等到丈夫能进产房陪产时,自始至终无比坚强的吴丽辉终于柔软下来,泪眼汪汪。
第二位产妇周婷,因为特别安静又斯斯文文,吸引了我的注意。她一度以为我们是给医院拍宣传片的,只是来做个简单的采访,后来才搞明白我们是要完整地跟踪拍摄她生孩子的过程。在跟周婷沟通完一轮后,我们对照着她给我们的照片,在产房外找到了她的家属。原本我们想先拍一些他们当时的状态再说明来意的,不过一度引起了家属的戒备,好在沟通完之后还是对我们放心了。
说点儿片子里没有提及的信息:周婷于2014年开始备孕,过程特别艰难。最早的时候做过输卵管疏通术;后来又因反复出现炎症无法备孕;好不容易炎症痊愈了,又经历了自然流产;还一度怀疑自己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程相当曲折,甚至绝望。所以这次怀孕,周婷非常忐忑,有时候她在微信上跟我开玩笑:“老来得子,心态不一样的。”
当时周婷生完孩子进行术后缝合的时候,根据流程,助产士先把孩子推出来让家里人见个面,她老公黄晓敏一看到孩子,眼眶立刻就湿了。后来回到等候室,我站在他身边,他一下子就啜泣不止,像个少年一样用袖子拭泪,说周婷受苦了。可惜这一幕没有被我们的镜头记录下来。
周婷和黄晓敏的故事并不是一个特别极致的故事,它很平凡,平凡到每个普通人都可能会经历这样的选择。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特别打动我——那些柔弱中的勇敢,那些坚强中的脆弱。
片子播出后,最牵动大家的,莫过于第三个“春和景明”的故事了。我尤其喜欢的段落是片中王翔跟产科医生的一段对话——一个关心则乱、一个答非所问——让人相信,是“宝藏爱人”无疑了。
老实说,除了拍摄的过程中,跟着这些产妇和家人的情绪起伏之外,自己在真正看成片哭的时候,还是在看了观众的弹幕之后。看各位为之高兴、为之牵挂、为之着急、为之祝福,不知怎么我鼻子就酸了。
顺便提一嘴,这个片子我不到4岁的女儿跟着我看了不下十遍,以至于她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玩生孩子的游戏:我扮演孕妇,她扮演医生,让我把一个毛绒玩具塞在衣服里,然后冲我喊“再来再来”;由于看过片子,把式特别专业,生出来还要把“婴儿”(某个毛绒玩具)倒拎着拍到哭为止……
这些片子中出现的爸爸妈妈,也看了片子和大家的留言,有的甚至还“人生第一次”发了弹幕。不过这些妈妈在片子上线后,由于觉得自己生孩子的形象太过狼狈,疼痛的脸部太过狰狞,都很有默契地没有在朋友圈广而告之自己的出镜。无奈节目颇有热度,因此并没能遂了她们的愿,只得在各自的亲朋好友中“原形毕露”。
时隔几个月,由于花絮集的制作,我与她们有过一次视频连线,娃娃们都养得不错,妈妈们都瘦了,个别爸爸据说“过劳肥”了。
说到这里,关于《出生》的台前幕后也差不多说完了。那短暂的时间里,我们用镜头捕捉了他们为人父母的开始,往后,他们将有更多的羁绊,一如“人生第一次”系列所涵盖的方方面面。
愿这种纯粹的爱,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也能有值得为之付出的人。
人生初见,以爱之名
故事讲述人:涂松岩
很多人将生孩子称作妈妈们的“人生一战”,可见其背后的艰险与不易。
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涂一乐出生的那个时候。
四年了,但历历在目。
当时涂一乐脐带绕颈两周,如果顺产的话会有很大的危险,医生让我们自己做决定。我太太真的很勇敢,说:“我们决定自己生。”
然后一声啼哭,母子平安,我想这是两人共同的新生。
我当时整个人是慌的,医生说着“你过来过来”就把我叫过去了。
“你过来,站在这儿。”
“站在这儿,别动。”
“两只手,举起来。”
“这只手拿剪刀。”
医护人员用止血钳把脐带的两端夹住,扭头冲我说:“正中间,剪中间,剪。好,抬头抬头。”然后会有一个医生负责照相:“看镜头,好,笑。”
我拍戏都没那么紧张、没那么僵过。
人生第一次不知所措,奉献在了产房里。
慢慢地,涂一乐会笨拙地翻身了,小手越来越灵活了,哭笑之余还学会了撒娇卖萌,也能跟在我屁股后面学些大人的言语……你看,时光很慢,慢到他的点滴成长都在我眼中;时光又很快,快到我来不及体味个中欢喜他就长成了小大人。
没孩子之前我也演过很多“爸爸”,那时候顶多是借鉴别人的经验。真正有了孩子,并且在我真正去照顾过孩子之后,再去拍、再去演,这感觉完全不一样。
孩子,是这个世上一份没有理由的牵挂和爱。
人生初见,以爱之名。
剖宫产和顺产的“网言”,是谣言还是真理?
孕育后代是大部分女性生命中必经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人生角色发生转变时需要经历的“劫”。
**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方式,是最古老、最传统的分娩方式。在没有剖宫产的历史长河中,无法耐受**分娩的女性及胎儿若“历劫”失败,便会成为自然的淘汰品,继而“灰飞烟灭”。
随着社会、医学的发展进步和**助产技术及剖宫产的诞生,人类通过智慧提升了对抗自然的能力,为女性及胎儿顺利“渡劫”提供了保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需求的提高,以何种方式迎接腹中宝宝的到来,无疑成了新手爸妈关注的焦点:是**分娩还是剖宫产?二者对妈妈和宝宝有什么影响?二者产后的恢复有何差别?是否会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
针对这无数的问题,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专业意见。
自然分娩
最自然的便是最好的。如果经过专业的评估确认可以进行**分娩的话,自然分娩对于母体和胎儿都是极好的。
首先对于产妇而言,虽然阵痛会给产妇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紧张和痛苦,但这些都是暂时的,都是能够承受的。何况,现在各大医院已广泛开展无痛分娩,大大降低了分娩的疼痛。自然分娩往往较剖宫产创伤小、出血少,且产妇身体机能恢复得更快,生完即可下床自由活动。
对胎儿而言,在自然分娩的过程中,阵发性的宫缩产生脉冲式的挤压推动力量,这会给胎儿带来惊险的历程,告诉胎儿生存不易,使其预先感知尘世的艰难。这种挤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伤害,而是必要的触觉和本体感的学习过程,直接影响孩子长大后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绪是否稳定等。脑部受压后血循环加强,会刺激脑细胞,进而增强了胎儿出生后对缺氧环境的应激能力,有利于大脑的发育。胎儿的胸廓在宫缩挤压时受到相应的、有节律性的压缩和扩张,将呼吸道和肺内的羊水及黏液挤出来,会降低新生儿湿肺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还使胎儿肺内产生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因此增多,使胎儿出生后肺泡富有弹性,容易扩张,能及时建立自主的呼吸。此外,产程的刺激会使产妇和胎儿体内产生大量免疫抗体。
因此,自然分娩的新生儿会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和抗感染力,而剖宫产的新生儿却缺乏这一获得抗体的过程。
剖宫产
剖宫产手术只是一种万不得已的分娩方式,是用来解决难产、保障产妇和胎儿安全的一种应急措施,不能盲目选择。尤其是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反而会增加剖宫产术后病率及孕产妇死亡率。
剖宫产毕竟是手术,是手术就必然有风险,这并非胎儿分娩的最好方式。对产妇而言,剖宫产增加了手术创伤,出血量常比自然分娩者多;术后刀口愈合和身体完全恢复周期也会比自然分娩者慢;如果发生术中意外或术后刀口感染,更会危及产妇的健康;以后还可能出现恶露长时间不干净、腹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腰痛等后患。对胎儿而言,由于肺部缺少了产道的有益挤压,剖宫产的胎儿出生后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湿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日后患肺炎的几率也会有所增加。同时,因为缺少了产道对脑部的刺激,孩子失去了一次非常好的听觉、本位感觉的训练,日后可能会出现环境适应力差、动作协调能力差、易患多动症等情况。另外,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发生疤痕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的风险也大大增加,甚至有切除子宫危及产妇生命安全的可能。可见,在无指征的情况下进行剖宫产并不是分娩的最好途径,产妇们应慎重选择。
但若是经过医生专业的分娩评估,产妇和宝宝的情况不适合**分娩,也不可一味地“崇尚”自然分娩,需当机立断,选择剖宫产。例如出现产前判断胎儿存在宫内缺氧无法纠正,胎儿过大或胎儿臀位、孕母骨盆过窄或畸形,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大出血,高龄初产妇,以及孕妇有严重的心脏病、多年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或子宫做过手术(有疤痕破裂的可能)等危及母婴的情况。同时,在自然分娩过程中如果发生异常,如产程不顺利、胎儿宫内缺氧,也必须当机立断,改行剖宫产。
简单介绍了**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后,对于**分娩,产妇们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担忧,主要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疼痛的煎熬让产妇们对**分娩心存恐惧,望而却步。
如果将疼痛的程度从轻到重分为10级,那么分娩的宫缩痛便已经达到了10级。从产程发动到胎儿娩出的时间依赖于宫缩的强度、持续时间等众多因素。为了选择一种自以为较轻松的方式,产妇们就开始想,既然那么疼,也不知道宝宝什么时候才能配合地生出来,还不如直接剖宫产,麻醉后又不疼,还干脆利落。
剖宫产并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自然分娩虽然痛,但仍在能忍受的范围,而由此带来的好处却可以让产妇们终身受益。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分娩镇痛技术的应用大大缓解了分娩的疼痛。医院也加强了孕期健康宣教,事先让产妇及家属了解妊娠分娩的生理过程,解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指导产妇在宫缩增强后做深呼吸动作;提倡陪伴分娩,使产妇获得足够的精神支持,渡过生育难关。
担心自然分娩失败再行剖宫产,遭到二次损伤。
产妇应当要采取什么样的分娩方式,医生都会给出专业的判断,会根据产妇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如果没有顺产条件的话,则会进入计划性剖宫产程序,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手术干预。
但有的时候,自然分娩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急性的胎儿缺氧、产程进展不顺利或宫内感染等状况,需要手术干预。产妇们也不要后悔,因为经历过宫缩挤压,胎儿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锻炼,剖宫产术中子宫的收缩能力和出血可能也会相应减少。
对**侧切的恐惧成为自然分娩的绊脚石。
**侧切术是指当婴儿的头快露出**口时,在**附近施予局部麻醉,然后用剪刀剪开**,使产道口变宽,以便于胎儿娩出。一般是在初产妇**条件不佳,如**紧、弹性差或生殖道炎症,以避免严重撕裂伤,胎儿窘迫需尽快让胎儿娩出或早产儿需尽量减少压迫等情况下,为更好地帮助产妇分娩而实施的,并不是所有的产妇都需要侧切。
**侧切不会影响到产后“性”福,相反还有利于在产后尽早地恢复**。产妇在分娩后应积极母乳喂养,合理进食,并坚持运动。通过锻炼骨盆肌肉就可以改善**松弛的现象,恢复好的身材。同时,痔疮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总而言之,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的过程,当产妇具备自然分娩的条件时,应当听从医生的专业意见,选择**分娩这种自然、安全的有利方式。痛并快乐的分娩过程,可以让产妇体会到做妈妈的坚定勇敢,完成和宝宝的第一次亲密合作。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产科 熊钰主任医师 朱婷婷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