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封土下覆盖的应该是墓室。但是秦始皇陵的封土内却另有一番玄机,它的内部有一座体量惊人的高台建筑。这座高台建筑隐藏于封土之下两千多年之久,直到2003年前后才初现端倪。
多年来,许多学者注意到封土的中腰部位有一个平台,加上顶部的平台,认为封土是一个三层台阶状的建筑。有的学者甚至猜想,这种三层台阶结构是昆仑山的象征。其实这个中腰平台与封土内部的高台建筑有直接的关系,两千多年前就留下了这座高台建筑的印记。
高台建筑最早发现于2003年。当时在开展“863计划”的工作,通过一系列的高科技物探方法来寻找墓室时,发现封土内有巨大的重力异常区。再通过进一步的洛阳铲勘探,初步发现了封土内有细夯土建筑结构,并发现中腰部位的平台上有木构建筑堆积,考古勘探时还发现有瓦片、焚烧的木炭甚至墙皮等遗物。2007年,段清波先生在论文中公布了这个巨大台体建筑的一些数据。[1]2014年以来,我们在寻找墓道、墓室结构的同时,对这座巨大的台体建筑进行了系统勘探。通过几次考古工作,我们可以确定封土中腰部位的平台是这个巨大的夯土建筑的顶部,其下就是那个巨大的台体建筑。
秦始皇陵封土里埋藏着一座巨大的九层台,这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在全球文明的早期阶段,大体量的高台建筑一度盛行,高台也成为权力中心的标志。近东地区苏美尔人在平原上就建设了一种大型的高台,并在高台的顶部修建神庙。古埃及地区盛行的金字塔也可以说是一种高台建筑的极致。在亚洲东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红山以及后来的石峁,在权力的中心区域也同样建设了巨大的高台建筑。这些建筑的体量、规模在生产力不发达、人口数量较少的数千年前,堪称人类的奇迹。早期文明的高台建筑与权力的集中有关,动用有限的物力、人力建造这种大型的高台体现了社会权力,权力的集中促进了社会的演进,产生了早期的王权。后来,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农业文明崛起,这种高台建筑衰落,退出人们的视野。新兴的向平面拓展的大型宫室建筑成为新的权力中心的标志,从二里头时期开始,宫、庙、朝、寝等成为王国最重要的权力运行场所。
西周时期以来,高台建筑再度进入上层的视野,只不过更多地与燕享生活有关。春秋时期,周王室及各诸侯国开始大量建设台榭类的建筑。贵族、王公、权臣普遍喜好宫室台榭。楚国的章华台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一个典型高台建筑。文献记载,楚灵王修的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由于太高,人们登台时不得不在中间三次逗留休息,所以别称“三休台”。楚国流行细腰女子轻歌曼舞,楚王就将大量的细腰宫女置于章华台上,所以这座章华台又称“细腰宫”。楚国的章华台在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在各国都成为神话般的存在,被竞相模仿,高台成为各国国君们新的追求目标。赵国有沙丘台,还有凿台、檀台、野台,邯郸城内还有丛台。魏国有范台、仪台、文台。韩国有鸿台。燕国的宫室中也设有高台,像著名的碣石宫。燕国的一些高台还与仙人有关,如黄金台、小金台、仙台、崇霞台、握日台、钓台、阳华台、通云台等。
秦国在战国后期最著名的高台是章台。《战国策》中苏秦说“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章台在关东人士心目中是秦王所处的尊贵位置,是掌控各国存亡的权力中心。
秦统一后,除了在渭河北岸写放六国宫室外,还建设有一座巨大的高台建筑—阿房宫前殿。《三辅黄图》中说:
作阿房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建五丈旗。以木兰为梁,以磁石为门。周驰为复道,度渭属之咸阳,以象太极阁道抵营室也。[2]
阿房宫的前殿遗址至今仍耸立于西安市的西郊。现存的夯土台基东西长1320米、南北宽420米、高约9米。这么巨大的台子,何止可坐万人!
按照《史记》记载,始皇帝的初衷是将这座前殿建成秦帝国的朝宫大殿,项羽曾带领农民起义军将阿房宫付之一炬。然而根据考古发现,这里有保存完整的屋面,意味着阿房宫可能也没有被烧。但是阿房宫的规模太大,以致根本没有修建完成。二世时期,在完成了秦始皇陵的建设后,为了完成始皇帝的心愿,维护始皇帝的尊严,又继续修建过阿房宫。
在墓葬之上设置台体建筑最早可追溯至商代。商代后期的妇好墓上就发现有建筑的基础,说明有墓上堂、室之类的建筑。这种墓上建筑到战国中期虽时有出现,但都没有成为主流。潮流的改变先是从中原地区的强国开始的。
三晋之中赵魏最强。赵国在邯郸城的西北建设新王陵时,将一座土山随形就势、削高补低修整成了一座巨大的陵台,在陵台上继续建造国君的墓葬。赵王陵的陵台建筑仅经过调查,具体的结构还有待于发掘。韩国王陵则没有赵国国君陵墓的那种大手笔,但是也采用了一些这种新的建造元素。考古发现,韩国王陵封土上的建筑可能为一种高大的重屋形结构。
狄人血统的中山国国王也为自己设计了壮观的陵台。他计划将自己和四位夫人共置于一座陵园内,四位夫人的墓葬分列于自己的左右,他们五人的墓室之上则为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夯土台。在这个巨大的高台之上,分设五座祭祀他们的享堂。这些祭祀的享堂称为王宫、夫人宫,甚至整个陵园也被分别称为内宫、中宫。可惜在中山王入葬了居中的墓室后,还没有来得及实施规划的设计,中山国就被魏国、赵国灭亡了。中山国只是中原地区的二流小国,还是来自狄人,连他们都想在陵墓中建设这种高大的台体,可想而知,正统的中原强国陵墓上的高台会有多大。
秦统一前,赵、魏、韩、中山等国的高大陵台开始引领新一轮的建设潮流,这些信息肯定会被三晋人士不时地带到秦国来。
让我们来看看这座高台建筑的真实面目。
始皇帝构建的这座高台,既不是纯粹的封丘,也不是封土上的享堂式建筑,而是一个在中国陵墓建造史上绝无仅有的复合体,规模和形制与中原各国的迥异。从远处观看,其外形酷似下大上小的梯形台。如果从底部算起的话,长宽均达220米;从顶部计算东西长168米,南北长140米;大致高23米。但是这个台体中部是空心的。虽然顶部正投影的形状呈“回”字形,但“回”字形的内部并不是夯土结构,这个部分对应着墓室的上部。台体的纵剖面为逐级上收的巨大夯土结构,南北两部分基本对称,上小底大,顶部平台的宽度为20米左右,上部建设有木质的建筑,各侧面为宽2米~3米的廊庑,侧壁的壁面经过修饰,有粉红的墙皮。两个对称台体中部有50米的缺口。这个台体建筑修建在一个巨大的夯土底座上,从底层到顶部多数部位有九层,这个底座在西侧、北侧还有附属的部分,远远望去,层层叠砌。
但是这座高台最终又在葬礼完成后被封土所覆盖,它的华丽可能只存在了短短的数年,就被掩埋而成为土中之物!那么,这座高台与其下的墓室有着怎样的联系?始皇帝又为什么设置这座高台?
早在汉初的时候,贾山就说始皇陵“下彻三泉,中成观游,上成山林”。他的意思是指陵墓有上中下三层结构,最上层为山林,也就是前面说的封土,中层的结构为观游,最下层为墓室。这座高台覆盖在墓室之上,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墓室的作用。战国时期,传统的土坑葬暴露出一些施工建设中的现实问题。由于国君、贵族的丧礼举行的时间较长,下葬的时间跨度不断拉长,如何处理不断扩大的墓葬规模、空间需求和竖穴土坑结构长时间露天放置之间的矛盾,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而这对秦始皇陵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皇帝将竖穴土坑的规模和空间需求扩大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而皇帝什么时候才能入葬,则是一个无人知晓的未知数!有了高台的保护,墓室内部可以避免日晒雨淋,进而在内部进行细致的建设。
贾山说的这个中层观游应该就是这座高台建筑。它的名称体现了其主要功能—观游。在早期的宫室概念体系中,“观”与“台”都是拔地而起的建筑。四方而高者为“台”,不一定是四方的称为“观”。“观”取自远观、游玩之意。顾名思义,始皇陵中层的这座观游,为满足登高、观游而设。
但是谁要登高、谁在观游呢?无疑是它的主人—始皇帝。
因为巨大的观游下面是墓室,始皇帝的魂魄可以随时从墓室内上升到这里,来到这座建筑中。但是这座高台又有别于传统的台体建筑,它的中部是中空的,对应着墓室的区域。这样绵延不绝的四侧廊庑、顶部高大的木制建筑都是始皇帝魂魄流连驻足的场所。这种巨大的高台建筑在现实世界中都令人震惊,而出现在陵墓中,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
曾有人设想,这座巨大的高台建筑也可以用作祭祀始皇帝的灵魂享堂,就像中山王设想的王堂、夫人堂的作用。但是古人到墓地去,一般情况下都谨记“适墓不登垄”,也就是到墓地不会站到墓室的封土之上。如果秦朝没有灭亡的话,恐怕很少有人敢站在始皇陵上游玩,所以只有始皇帝自己的魂魄才可以自由而无拘无束地任意流连驻足!按照我们前面的推断,这座高台也是始皇帝观念转变后的重大工程,它是始皇帝人生最后阶段思想的产物。这座巨大的高台反映出这个时期始皇帝的思想既有宏大的一面,可能也有荒诞不经的一面,因此才产生了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九层高台。
[1]段清波:《秦始皇陵封土建筑探讨—兼释“中成观游”》,《考古》,2006年第5期。实际上当时的勘探没有做完,这个材料仅公布了北半部台体建筑的数据。
[2]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原文阿房宫的规模作“东西五十步”,何清谷据《史记·秦始皇本纪》改为“东西五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