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最重要的地面标志就是那巨大的封土。
汉代刘向说始皇陵“上崇山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总结说秦天子墓称山,汉代的天子墓称陵。但实际上,后代人不知道的是,始皇帝自己将这座陵墓定名“丽山”。司马迁追述始皇陵的营建时,开篇就说“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秦始皇陵范围内还出土带有“丽山”文字内容的青铜钟、陶器等,更是这座陵墓称为“丽山”的铁证。
封土自秦代以来就给人以无比震撼的感觉,不仅因为它那巨大的体量,更因为它有着像山一样的外观。但是经过长期的自然侵蚀、人为切削和土地平整,保留下来的封土规模已非秦代的原貌了。现在封土是主体呈覆斗状的台体结构,四个底边长度为350米左右,从北侧的秦代地面测量高度大致为55米。经过近年的考古勘探,我们发现秦代时封土范围远大于现存底边长350米见方的锥台,其底边长度应不少于470米。这座巨大的“山”形锥台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世界闻名的金字塔,不过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还有很大的区别。以古埃及最大的胡夫大金字塔为例,这座金字塔现高138.75米,原高为146.6米,四个底边的长度现为227.5米,原为230.37米。金字塔的倾斜角为51°51′,相对来说要陡峭得多。
现在封土顶部平台有数百平方米,据调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平台很小,可能后来的人为因素使其有所扩大。这个平台是秦代就有还是后来形成,今天已经无法考证了。
远观这座封土,它的中腰部位还有一个收分,就像还有一个平台一样。早期人们认为,这座封土更像一座自然的山峰。还有人觉得,加上顶部、底部,这座封土有三层结构,与昆仑神山类似。现在,我们已清楚这个收分与它下面的九层台体的顶部有关。
现在封土上种植有树木,终年郁郁葱葱。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的树木主要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为种植的,有当地人种植的石榴、旅游开发种植的侧柏。但是历史记载说,封土上原来确实有树木。汉代贾山说秦始皇陵“上成山林”,司马迁说陵墓“树草木以象山”。民间传说,始皇陵封土经过人为炒熟,不会生长植物。现在看来几乎没有可能。因为封土使用的土和砂石基本上来自陵园南侧的半山坡地带,不可能再经过大规模的炒熟。
如此体量的封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陵墓的标志。在商周文化传统的埋葬礼仪中,本来盛行不封不树的传统。但是到了春秋特别是战国时期,王公贵族们热衷构建这种大型的封土。孔子说,他曾见到过当时四种形式的封土,“吾见封之若堂者矣,见若坊者矣,见若覆夏屋者矣,见若斧者矣”,[1]即有像堂室建筑形状的,有像“坊”的,有像夏代的四阿重屋的,还有像“斧”形的。战国时期,封土的形态变化更大。《吕氏春秋·安死》说:“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这可能说的就是这种巨大而像山一样的封土。中原地区各国王陵普遍建造这种大型的“丘垄”,从北方的燕国到中原地区的中山、赵、魏、韩,从东方滨海的齐国到南方的楚国,这股风气也影响到了秦国。始皇帝的曾祖父昭襄王陵墓也开始使用大型的封土,虽然还没有形成山的结构,却似一座丘陵。封土的出现和盛行与战国时代各国的崛起有关,特别是各国国君逐步摈弃周王分封的爵位而跃升为与周王并肩的王,这种最能凸显君王地位等级的封土、丘垄自然就成为各国国君的选择了。这种时代大背景也影响了秦始皇帝,因此才有了这座超出任何一座战国国君陵墓丘垄的巨大封土,并且以专有名称“丽山”来命名它。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想穿透这座巨大的封土来窥视其下的秘密。但是这巨大的封土本身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保护层。在起到地面标志作用的同时,它还有着防盗的功能。巨大的封土标志着陵墓的存在,人人都知道那下面就是他的陵墓,有着无尽的宝藏,但是它那巨大的体量也让那些心存觊觎的盗贼无从下手!历史上多次记载始皇陵曾经被破坏、被盗掘,但是都没有经过考古材料的印证。
这么大体量的封土也让考古勘探遇到了很大的障碍。直到现在,考古人员也没有对整个封土进行过完整、系统的勘探。为了寻找墓道、墓室,我们也曾在一些部位进行过重点勘探,发现了历史上可能有人曾经打过始皇陵主意的蛛丝马迹。比如,在封土的西边缘,我们发现了一条长长的而且狭窄的巷道,这条通道并不是掏出来的,而是从上到下整体开挖形成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向封土内部掘进了数十米,却停止了掘进。我们推测,这很可能就是一条人为的盗挖通道。
封土虽然体量巨大,但是并不是始皇帝在世时建设完成的,而是在他死后,二世命人完成的。文献记载,这个封土工程大概用了半年时间。封土工程的完成,也意味着陵墓“事大毕”,二世将修陵的劳工调往都城继续修建阿房宫去了。
通过一些剖面,我们可以观察到封土的建筑结构及施工的细节。封土主要的建造方式为平层粗夯,所用的土含有较多的沙石甚至大的石块。从剖面观察,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倒土的顺序与方向,大多数是从南向北倾倒。《水经注》认为,陵墓建筑用土主要来自鱼池,于是导致了那里污深成池。如果封土也来自鱼池的话,那其土质应该为纯净的黄土,不应该含有大量的沙石。从工作效率的角度看,从地势较高的陵园南侧取土,由高向低运输比较方便。陵园的南侧主要为山前洪积地貌,遍布沙石。此前开展“863计划”时,曾经在陵园南侧的刘庄一带发现一处大型的低洼地带,有可能为建造封土的取土场。王子今先生推断建设这样规模的封土,用工的人数大约是58万人。正因为这么多人经年累月地从南向北运土,在封土的南侧特别是正南方向形成了一条宽60多米的大路。考古发掘时,从这条道路上发现的踩踏层和道道车辙看,运输的方向正是封土那里。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