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的封土与巨大的高台之下是始皇陵最核心的内容—墓室。这是秦始皇陵最吸引人的部分,也是文献记载的主要部分。但是由于没有发掘,这些内容还有待于证实。
由于被巨大的封土所覆盖,长久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怀疑这个封土下到底是不是秦始皇陵。明代都穆的游记还饶有兴趣地记下了一种异说。都穆是一位江南才子,当年来到陕西寻访故国旧都,秦始皇陵也是他重点考察的目的地之一。从他的文字描述看,他到过始皇陵内城的南门,当时遗址仍残存于地面之上,倒塌堆积成两个大土圪垯。当时的都穆可能因为看到始皇陵的遗迹感到非常兴奋,但当地老农的一番话,却向他泼了一盆冷水。老农说:“这只不过是一个虚冢,真正的始皇陵隐藏在骊山底下呢!”这个说法和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文字记载的大相径庭。秦始皇陵到底在不在这巨大的封土下面呢?
下面有没有墓室,不仅仅是秦始皇陵所采用的形制问题,更涉及秦始皇陵是否存在这个根本问题。如果这巨大的封土下只是一个虚冢的话,那么下面就不会有墓室的结构。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两千多年来无数人信以为真的郦山陵墓、数十年来几代考古人的辛苦工作将会因为隐于民间的一位农夫的话而化为泡影,甚至沦为笑谈!传统考古虽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由于发掘出土材料的不完整,有时候也面临着证据不足的尴尬,导致得出的结论难以服众。特别是举世瞩目的始皇陵,如何才能回答墓室真假的疑问,不仅仅是事关中国考古学的关键问题,更是技术与能力的问题。
秦以前,传统的墓葬或者主流的高等级墓葬,一般会采用竖穴土坑葬的形式。基于强大的文化传统,秦始皇陵的基本形式仍然是一座巨大的竖穴土坑墓。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土地带的先民在走出洞穴后,埋葬死者就开始使用竖穴土坑葬,此后就作为墓葬的基本形式存在于早期的文化传统之中。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室仅为一个浅坑,规模较小,仅能容下尸体。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出现墓室规模较大的墓,长达3米~4米。有些墓葬还出现二层台的结构。在基本的竖穴结构之内也开始有了棺椁结构上的变化。此外,墓葬开始出现墓道,并且墓道日益成为墓葬规模、等级的标志。
商代以来,四出墓道、“亚”字形墓室成为最高级别的墓室结构形式。从墓葬结构上看,墓道末端与竖穴连为一体,形成方形的大型墓室;在其内部再设立椁室,并在其中放置藏品;最内部才是一层层的棺室。墓外还设置有陪葬坑,还有的设有祭祀的内容,表现为地面的建筑或地下的祭祀坑。那些奢侈厚葬的内容遭到了吕不韦的批判,包括高大的丘垄、巨大的墓室、模仿现实生活的宫室建筑以及大量的陪葬品。
现在来看,秦始皇陵基本的设计、建造思想仍以这一时期的传统墓葬为基础,墓葬的主要形式、主要内容仍遵循着两千年来的传统。但是,这座墓葬如何才能配得上新皇帝的称号、地位,如何才能配得上他功高三皇、德超五帝的功绩,则需要慎重思考。秦始皇陵的墓室会不会像传说中的那样,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座虚冢,而真实的陵墓则在掏空的骊山山体内?秦帝国之后数十年,这种崖洞墓被汉代皇帝刘邦分封的诸侯王在汉帝国东部地区大量使用,甚至传言汉文帝的霸陵也可能采用这种形式。老农的说法非常吸引人,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考古发现证明,文帝的霸陵并不在历史上人们所认为的白鹿原凤凰嘴,而是白鹿原上一座大型的竖穴土坑墓,历史上所谓的霸陵“因山为陵”只不过是后人的误解。而汉代诸侯王的崖洞墓也是特殊观念与特定地理环境的产物。这种形式并没有被秦始皇所采纳。
2003年,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段清波、刘士毅两位先生带领的团队开始了科学回答这座封土下到底有没有墓室的探测工作。
前面我们介绍过这次工作采用的高科技物探手段,由此得出封土下确实存在相应的结构。物探提供的信息从科学的层面解决了人工勘探难以解决的难题,但是还不直观,还需要精确的考古验证。随后,在段清波的领导下,对物探信息进行了印证勘探,终于科学地回答了秦始皇陵这座墓葬的基本形式还是竖穴式结构,回答了在那座巨大的封土、九层台下,确定是陵墓的墓室。这就是文献记载的秦始皇陵!
综合两方面的材料,秦始皇陵的墓室结构大概可以科学地表述为:在秦始皇陵那巨大的封土堆下面,是修筑墓室时开挖的巨大的竖穴土坑结构。这个土坑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在秦代地面下的深度超过30米。科学探测还发现其内部有一个较小的空间结构,这可能就是墓室的范围,其中可能含石质墓道,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高约15米。顶部也在秦代地面以下。
这是第一次以科学的方式向人们揭示了封土下的确存在一个巨大的空间,也就可以确定这就是秦始皇陵的地宫。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这就是秦始皇陵的核心—墓室,而且还得到了令人激动的墓室结构的数据—那是一个比标准足球场还要大的空间,而且比十几层楼还要高!长期以来,人们寻觅的核心问题终于得到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