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始皇帝的生活中,不仅有亭台楼榭、车马出行,还有他念念不忘的后花园、动物园。这些就是他的皇家苑囿,苑囿中不仅草木繁盛,而且还有禽鸟名兽。这些都是皇帝的心爱之物。
战国时期,秦国虽然不似楚国有著名的云梦苑,但是在关中地区秦国也有不少苑囿。秦王政即位后到统一天下,还不断地充实、调整、改建秦国的苑囿。关中地区除了著名的五苑外,还有上林苑、杜南苑、宜春苑、东苑、鼎湖苑、禁苑和骊山苑等,这其中以上林苑最为著名。在这些厩苑中还设置有兽圈,包括虎圈、狼圈和麋圈。更为夸张的是,统一天下后的秦始皇还有意将整个关中地区都建设成一个无比巨大的苑囿!这个想法超出了一般人的意料,如果实施的话将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不过,最终因优旃劝谏而放弃。
但是终其一生,秦始皇一直坚持广大苑囿的观念。在他临死前两年(前212),他做出一个更大胆的创举,将未来的朝宫建设在他倾心的上林苑中。阿房宫只建成了前殿,但是已经可以使用了。秦的上林苑位于现在西安南郊至南山,东西绵延百里。上林苑原为秦国的旧苑,初设时间可能早到秦惠王时期,秦始皇时又一再加以扩建、充实,成为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除了上林苑外,秦始皇时期还有位于骊山区域的“骊山苑”。骊山苑就在骊山,包括东、北、西麓的山前地带。追溯他在上林苑里建设朝宫想法的来源,郦山陵墓的选址有可能与“骊山苑”有关。同时,陵墓建设时,始皇帝的苑囿观念、内容又不断地影响了陵墓建设。
目前,在秦始皇陵范围内发现的可能与苑囿有关的外藏坑主要有K0007、动物坑、珍禽异兽坑等。这些坑分布于陵园的不同区域,其中K0007、动物坑及一些新发现的陪葬坑位于陵园外侧的东北区域;陵园以内主要位于西内外城间区域,是早年发掘的珍禽异兽坑。
珍禽异兽坑基本上与西内外城间的马厩坑在同一个区域,这些坑具体位于内城西门以南约130米处,其中有17座为呈南北“一”字形排列的小型陪葬坑。有的坑内放置一个长方形瓦棺,内部有一具兽骨和陶钵、铜环等喂养动物的物品。从动物的骨骼看,应该是杂食动物或食草动物。但是具体是什么动物,因为发掘年代太早,没有做进一步的鉴定。
在这些坑的旁边是跽坐俑坑,共有14座,呈两行分布,分别位于珍兽瓦棺坑的两侧,东侧6座,西侧8座。东侧的每座坑内出土一件跽坐俑,面朝东,高68厘米,身着高领右衽长襦,双臂肘部自然弯曲,置于膝上,双手握成拳状。西侧的坑内亦有一件跽坐俑,面朝东,高73厘米。
14座跽坐俑坑与上述的17座珍兽瓦棺坑似为一整体,反映的是秦始皇生前于宫内豢养珍兽的情况,还有些学者认为这些陪葬坑是秦始皇灵魂的游猎场所。
皇家苑囿里有哪些动物呢?
多年前,在湖北龙岗发现了一批秦简,上面列举了皇家云梦苑中的动物和数量,有“鹿一、彘一、麋一、麃一、犬二”。这些动物有些是驯养的,还有一些是野生的。汉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也列举了上林苑里的禽兽,珍稀的动物就有鹿、牦牛、大熊猫、水牛、大象、野马、骆驼等四十多种。张衡《西京赋》中描述上林苑:“植物斯生,动物斯止。众鸟翩翻,群兽駓騃。散似惊波,聚以京峙,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
1975年,在西安东郊白鹿原边,西汉薄太后南陵的附近也发现一批陪葬坑,有20座。薄太后是汉文帝的生母,因为文帝葬于霸陵,所以将生母葬于其南侧,称为南陵。这些陪葬坑最大的长3米,宽1.8米,一般的长1米~2米,宽1米左右。经过清理,坑中主要有动物、陶俑和陶罐。这些动物有小型的,也有大型的,除了常见的马、羊、狗外,还有犀牛和大熊猫,这印证了皇室苑囿中确实存在这些稀有动物的事实。秦汉时代,关中地区温暖湿润,竹林茂密,野生的大熊猫应该可以生存。但是犀牛却是热带动物,至今在我国境内也没有发现,出现在汉陵中的犀牛可能是南方热带地区的贡物。
对照这些材料,秦始皇陵中的珍稀动物可能是那些大中型的食草、食肉动物,如牛、马、羊、鹿、虎、豺、狼、熊等,但可能像秦简中描述的那样,它们另有其名;可能还有《上林赋》中说的中原地区不常见的牦牛、大熊猫、水牛、大象、野马、骆驼等来自异域的动物。
始皇陵墙垣外侧的东北区域是一处具有池沼特征的苑囿。这批遗存与内城单纯的珍禽异兽陪葬坑相比,形式完全不同,可以说改变了陵墓苑囿设置的模式,开创了陵墓苑囿的新观念。
1996年春,这个区域先发现了动物坑,这座陪葬坑坐落于南高北低的鱼池南岸,仅有一个斜坡道,坑体呈长方形,位于陵园外墙垣东北500米处,其北侧为鱼池。坑内以中间甬道为中心对称设置多个开间,出土物较多的是动物残骨,经鉴定有十余种禽兽及鱼鳖类的动物,种类有近似于鹤的大鸟,还有鸡、猪、羊、狗、獾(或水獭)。关于其功能,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肉食的储藏坑。从这座坑坡道朝向北侧、内部结构有兽圈一样的隔间式建筑以及出土内容来判断,我个人认为此处应该为一处水生动物的兽圈。动物以生活于鱼池的各种禽类为主,它们白天去鱼池觅食,晚上则栖息于此。此类兽圈在秦的各苑囿中应该有不少,如长杨宫中有熊馆、虎圈等,这种小型的禽鸟圈应该更多,但文献失于记载。
另外一座重要的陪葬坑是K0007。
2000年,这座陪葬坑被偶然发现,位于陵园外墙垣东北1000米处,与1995年发现的动物坑东西处于一条直线上,相距仅200米左右。陪葬坑离鱼池更近,其北部已接近鱼池的自然河道位置,因此陪葬坑也被河水所破坏。这是一座主题特征鲜明的陪葬坑,通过它我们得以窥视秦始皇的御用苑囿,近距离欣赏池沼中嬉戏的神秘禽鸟。
这座陪葬坑与其他陪葬坑一样,都是地下土木结构建筑,但是只有三条坑道,呈“F”形布局。
Ⅰ区由坑壁与二层台形成宽2.36米~2.76米的过洞。过洞的底部四侧再用细夯土与方木做成宽0.68米、高0.1米~0.2米的台子,形成一条呈凹槽状的池沼。池沼的底部用致密的青膏泥涂抹。在夯土基础及其上方的垫木上置放有青铜水禽。
Ⅰ区池沼两侧共出土青铜水禽46件,分为天鹅、鹤、鸿雁三大类,其中天鹅20件、鸿雁20件、鹤6件。这些青铜水禽一般是两两相对,分别排放,姿态动作各不相同。所有的禽鸟都是头部朝向池塘。西端摆放的是青铜天鹅,再向东放置青铜鹤,由过洞变窄处起向东摆放的为体态较小的鸿雁。靠近过洞最西端的天鹅个体最大,保存情况较好。
Ⅱ区过洞宽2.24米。过洞内是一个大型的木椁形结构,底部为铺地木,两侧是厢木,上部覆盖棚木。从过洞南端斜坡道进来,有一个向东凸出的厢房,南北长5.74米,东西宽2.8米,厢房内有3件陶俑。过洞上方间隔约2.9米的距离设有壁龛。过洞内的木地面上,分布着大量的陶俑碎片,约有12个陶俑。另外,还发现有银义甲铜锥形器,喇叭形、圆筒形、三棱状骨质小件等共260余件。
Ⅲ区内的结构与Ⅰ区相同。但是仅在象征性河道中发现一只鹤腿和一些零碎的动物骨骼,未见其他遗物。
这座陪葬坑中出土的46件青铜水禽是近年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一经出土就立即轰动了考古界。这些青铜水禽的姿势分为立、卧两种。立式的铜禽均站在踏板上。铜鹤的踏板为镂空云纹结构,天鹅与大雁的踏板为板状长方形。
这种青铜水禽在制作上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需要较高的艺术造诣。
商周以来,我国的青铜制作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比如曾国的曾侯乙墓就出土有新型的失蜡法铸造的纹饰繁缛细密的器物。但是早期的器物多是青铜礼乐器。虽然西周、春秋时期贵族也会使用各种动物造型的器物,但是这些器物一般都是宗庙祭祀的礼器,是祷告、祭祀祖先之物,一般不用于生活宴饮。随着王权的下移,宗法的禁锢逐渐松脱,这种青铜制作的玩好之物开始进入新兴贵族的生活之中。秦始皇陵的这批青铜水禽则是这个时期的顶峰之作。
和其他陪葬坑的雕塑一样,所有青铜水禽的动作都静止在水塘边嬉戏、休憩、进食的瞬间。虽然有铜车马制作的先例,准确制作体形各不相同的水禽对秦代的工匠来说,技术难度并不大,但是准确捕捉到这些运动中的姿态,而且是最美好的姿态,就不那么容易了。
仔细观察会发现,秦代的工匠或是艺术家们制作这些水禽时,一方面准确地还原了各个水禽的形体特征,包括它们的大小、姿态;另一方面还抓住了这些水禽运动时脖子这一关键部位,脖子下连水禽的躯体,上又带动水禽的头部,这个部位有不同的长短粗细,能变换不同的方向甚至扭曲。抓住了这些要点,不仅可以逼真地将天鹅、鹤、鸿雁做出来,而且也更活灵活现,具有一股仙气。
下面我们列举几件修复过的水禽的具体细节。
标本K0007Ⅰ区的1号天鹅:立姿,通高40厘米、通长95.5厘米、体长55厘米、腿高14厘米;站立于长方形踏板上,踏板长46厘米、宽33厘米、厚1厘米。体形肥硕,颈部较长,头颈呈“几”字形,头及嘴喙平伸,与踏板平齐,展现浮于水面的状态;左翅压右翅,收于尾后;腿粗短,爪趾粗大,趾间有扇形蹼,爪趾与踏板塑于一体。脖颈与躯体不在同一直线上,出土时头部伸向池沼,表现的是水中觅食的场景,造型逼真,动感强烈。
标本K0007Ⅰ区4号天鹅:卧姿,通高39.5厘米、通长91.5厘米、卧体高25.5厘米、体长59厘米。天鹅形体丰满,呈平卧状,曲颈上昂,呈“S”形,头喙前伸静卧作休息状,突目,喙扁长,左翅压右翅,收于尾后,两腿爪作钩形后收于腹下,爪趾平伸着地,趾间有蹼。
标本K0007Ⅰ区26号铜鹤:立姿,通高77.5厘米、通长101厘米、腿高55厘米、直径1.8厘米~2.5厘米,嘴长17.5厘米;站立于镂空云纹踏板上,踏板长47.5厘米、宽32.5厘米、厚1厘米。长曲颈下伸至地面作觅食状,喙中含一铜质虫状物;翅端羽毛垂落于尾后;腿、爪细长,爪趾与踏板塑于一体;鹤体高大,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表现的是仙鹤从水中觅中虫虾后尖喙离开水面瞬间的姿态。通体残留有少量白色彩绘。
标本K0007Ⅰ区30号鸿雁:立姿,通高40厘米、长48厘米,爪趾至背顶高27.5厘米;头长10厘米,嘴长5.5厘米、宽1.5厘米~2厘米;腿高9.5厘米;站立于横长方形踏板上,踏板长33厘米、宽21.5厘米、厚1厘米。曲颈上昂,头略侧向左,嘴微张作轻微发声状;双腿粗矮,缓步移动,躯体微偏,重心在左爪上;雁体肥壮,双翅收于尾后,爪趾粗大,趾间有扇形蹼。
除了这些精美的青铜水禽外,还有15件陶俑,这些陶俑也和其他陪葬坑出土的陶俑形态、动作完全不同。
按其姿势,可分为箕踞姿和跽姿两类,其中箕踞姿8件,跽姿7件。由于受到人为砸毁、焚烧及坑体坍塌等破坏,俑体残损严重,目前已修复9件,其中箕踞姿陶俑4件,跽姿陶俑5件,仅4件陶俑相对较完整,剩余的则无法修复完整。
箕踞姿陶俑头戴软帽,身着右衽长襦,腰系革带,右腰际系长方形囊,下着长裤,脚穿无纹布袜。双腿向前伸直呈簸箕状平坐于地,上体前倾,背部自然弯曲;双臂前伸搭于双膝,左手微握,掌心向上;右手握拳中空,掌心向下;双手间原执有一物,现残佚不明。鼻下雕出“八”字自然下垂的胡须,唇部以下施一撮“一”字形小胡须。神态安详,面容平和。
标本K0007:1号俑,通高86.5厘米,肩宽35厘米,上臂长62厘米,脚长20厘米、宽10厘米。脸部残留有少量白色彩绘。身体微向前倾,目视前方,仪态庄重。
另一类是跽姿陶俑。头戴布质软帽,发髻罩于帽下;身着右衽长襦,腰系革带,右腰际挂一长条形囊;左臂自然下垂,左手指并拢伸向下方;右臂上举,肘部微屈,拇指向上翘起,指向后方,剩余四指半握;右手中也似执有一物,现已残佚不明;双膝跪地,左膝稍前,双足尖抵地,上身直挺,脚穿布袜,似有准备跽坐而起。
K0007陪葬坑出土的陶俑虽然有箕踞坐姿与跽姿之分,但是所着服饰基本相同,都头戴布质软帽,上身为单层交领右衽长襦,腰束革带,右胯部革带上挂有长方形小扁囊,下身着长裤,脚穿袜。
比司马迁时代稍晚的刘向曾说,秦始皇陵中有黄金制作的凫雁,后来《三辅故事》、王维的《过始皇墓》中也有类似的只言片语。长时间以来,人们都不以为然。这座陪葬坑的青铜水禽被发现后,大家认识到所谓的黄金凫雁只不过是这些禽鸟中的一些罢了。无论是黄金凫雁还是青铜禽鸟,它们有什么魅力让始皇帝这么喜爱,甚至不惜专门建造一座陪葬坑,用青铜为它们留下永恒的瞬间?不仅是始皇帝,文献记载,西汉初期,诸侯王梁孝王也在苑囿中设有雁池、鹤洲、凫岛。这三类禽鸟也正是这座陪葬坑中表现的内容。
始皇帝为什么将这三类禽鸟置于这座陪葬坑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禽鸟的特征。现在我国常见的鹤为丹顶鹤,主要生活繁殖在我国东北地区中部的草甸地带。迁徙时,它们经过朝鲜、日本及我国沿海各省,向南至长江下游越冬。丹顶鹤栖息于湖边的浅水中,寻觅的食物有草籽、水草的嫩芽、谷物等,它们还喜欢觅食昆虫及小鱼等。雄鹤常在雌鹤前跳跃起舞,不时齐声共鸣,发出嘹亮的叫声。
鹤很早就成为人们喜爱的禽鸟。《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卫懿公喜爱鹤,他让喜爱的鹤乘坐豪华的戎车,并封其为大将军。后来狄人进犯,卫懿公准备迎战狄人,但是举国上下无人愿意随国君出征,国人说:“派鹤出战吧,你养的鹤尚有禄位,我们还不如一只鹤呢!”因为无人出战,卫懿公只好亲自率军抵抗狄人,结果被狄人所杀,因此亡国。
鹤之所以被人所喜爱,是因为它非常聪敏,可以通过音乐来驯化。音乐大师师旷为晋平公援琴鼓乐,演奏第一曲时,28只玄鹤聚集到廊门;当演奏到第二曲时,这些鹤就“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鹤还是一种神鸟,《诗经》中有首《鹤鸣》,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战国时期,韩国制作了带有鹤雕塑形象的大型青铜方壶。这是用于宗庙祭祀的礼器。方壶上的鹤就是向祖神、上帝传达信息的媒介。我们还看到,在汉代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帛画顶部,在帝的周围同样有几只这样的鹤,说明它们是帝的使者。
另外的两种禽鸟也早就被人们所认识。
天鹅遍体雪白,叫声响亮。这种鸟的脖颈特别长,可以与身躯等长或者还要长。每年三四月间,它们成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等到10月,它们又会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它们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冬季则栖息在有芦苇、蒲草的水环境中,如沼泽、海滩、河滩等处。古代称天鹅为鹄、鸿或鸿鹄,《诗经》中有“白鸟翯翯”的记载,“白鸟”就是指天鹅。
凫雁或者鸿雁体形较小,属于鸭科。它们栖于沼泽、河滩、湖泊等湿地,结群,以草为食,分布于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在长江以南沿海越冬。《楚辞·九辩》:“凫雁皆唼夫粱藻兮,凤愈飘翔而高举。”
可见,青铜水禽坑发现的这些禽鸟在先秦时期就为人们所认识。它们不仅稀有,而且还有着优美的身姿,具有某种灵性,甚至通神。正因此,它们可能是秦始皇陵后花园中的珍品,它们的形象也被随葬到陵墓。
这两座陪葬坑的发现也引起了学者们对鱼池区域的重视。
在秦始皇陵区域,鱼池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里以鱼池水作为主体,水体北岸为大型建筑遗存,南岸则是这两处与水体生活相关的外藏坑。经过对这一个区域的长期勘探,我们认为不仅仅这两座陪葬坑与苑囿有关,连鱼池水塘也可能是这个苑囿区的一部分。鱼池,这个名称也有其来源,《三辅黄图》载:“长乐宫,有鱼池台、酒池台,秦始皇造。”长乐宫即秦的兴乐宫,秦始皇在宫中建造了这些池台,放养了水禽动物,而又将这些一股脑儿地搬到了陵墓。鱼池不仅仅是一处苑囿,它的设置还有其特殊目的。一百年后,汉武帝在新建的建章宫里开挖了泰液池,池中“象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莱”。泰液池、三山是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所。汉武帝在宫中设置这些内容旨在营造一个与神仙世界相同的环境。而早在百年前,秦始皇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求仙,对于海中的神山也有着无限的向往。秦宫廷中的鱼池以及陵墓的鱼池可能和汉武帝的泰液池、三山一样,也是求仙的结果。
在秦始皇求仙而不得又面临着生死大限,陵墓又正在大规模修建的背景下,秦始皇陵这处区域就特别具有深意。这里池水幽幽,烟波浩渺,鱼龟游动,鸿雁戏水,白鸟引颈,仙鹤起舞,琴瑟和弦,亭台掩映,美酒飘香。所有这些或许都与秦始皇那没有完成的仙人之愿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