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铜车马与始皇帝的车队有关。在皇帝盛大的车队出行背后还有很多相关配套的机构,这些机构承担着马的饲养、车队的维护等职责。
马在古代不仅用于拉车、乘骑,更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和军事资源。嬴秦族就是因为早期首领非子善于养马,才得到周王室的重用,继而受封于秦地。马在秦人的崛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马匹的供应在秦并兼六国的战争中也至关重要。秦始皇帝曾下诏乌氏的大畜牧主倮享受封君的待遇,甚至可以在朝宫里与众臣们比肩而立。乌氏倮以善于经营畜牧业和商业著称,实际上他从戎人手里为秦人换来大量的战马,为统一天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统一天下后,以前的军马不再是战略资源,但仍是国家和皇室的重要财富。秦帝国、秦王室仍拥有大量饲养和管理马匹的机构—马厩。古礼天子有六厩,秦代当不止这个数量,无论是宫廷中还是地方上都设有这种专门的厩苑饲养马匹。这些内容也反映在陵墓设置上。始皇帝为陵墓设置了一批与此相关的陪葬坑,这些陪葬坑打造了一系列的场景:有马儿散放的马场,有集中饲养的马厩,还有调配车马的车府,用于保障始皇帝大队人马出行。这些与马政有关的陪葬坑设置遵循一定的章法,可能参照了帝国或都城的相关机构。
2000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秦始皇陵封土西南边缘K0006。这是又一座靠近秦始皇陵核心区域的以车、马为主要陪葬内容的陪葬坑。
这座陪葬坑平面呈东西向的“中”字形,主要由斜坡道、前室、后室组成。与其他陪葬坑一样,它也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东西长48.2米,南北宽2.7米~11.8米,总面积约410平方米,坑体面积144平方米。陪葬坑周壁均设有生土二层台和夯土二层台,生土二层台宽1.2米~1.6米,夯土二层台宽约1.2米。这座陪葬坑未被大火焚烧,但是有大量的淤积现象。陪葬坑的主要内容分为车、马与陶俑三大类,还有一些器物和工具。
前室位于陪葬坑西部,共出土12件陶俑及陶罐等遗物,还有木车遗迹一处。后室的陪葬内容主要为大量的马骨。经过多年的发掘,目前已全部清理完毕。后室东端的马骨保存状况尚好,西端早期曾遭遇11次洪水,致使马骨移位现象严重,骨架凌乱不堪,但是可以分辨出马的位置、排列及置放特征。马的主要骨骼保存基本完整,这些马匹均头北尾南、东西向呈“一”字形排列,靠近南壁。其中9具马骨经过鉴定,均系成年,8具为雄性,一具为雌性或被阉割过的雄马。按照马骨的排列密度推算,陪葬坑后室原应葬马20余匹。马具仅发现一件铜环。
这座陪葬坑最引人注目的遗物是12件陶俑。12件陶俑站立的位置分为两区,其中一件出土时靠前室东壁面西站立,其余的11件在南壁前呈“一”字形排列。陶俑倒的方向基本相同,可能与人为破坏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陶俑除出土时位置不同外,他们做出的动作也不相同。
其中4件陶俑双臂前伸,双手握拳作揽辔状,这些俑应该是驾车的驭人俑;另外8件俑,则袖手站立,与前者相对应,这些俑可能是车上的乘员。这12件陶俑,在冠、服、面容及饰品上还有一些突出的特征。这些陶俑每一个都发容整洁,发丝由额前中分向后并拢,梳理成扁髻,并在其上戴板冠。
这种冠呈梯形状,前部窄,用带子固定压在头发上,系在下巴处,形成一个带结;冠的后部较宽,翘起,尾部向下或回收折形成冠室。这种板冠质地应该为一种硬质材料,有的还在中间有一条折线。在兵马俑陪葬坑中,中级军吏俑也多戴这种长冠。
所有的陶俑都面容肃穆,基本上都呈粉红色或粉白色,五官端正,表情庄重,给人以不怒而自威的感觉。这些官员显然比外城、内外城之间的马场、马厩内的官员级别更高,他们有可能接触到皇帝,为皇帝的出行事务服务,为车府中的成员。[1]
向车府供应马匹的机构是帝国和皇室的马场、马厩。
现实中马场应该设于水草肥美之处,不可能设在都邑中。历史上秦人长期为周王室在西垂之地养马,那里草场肥美,水源丰富。正因如此,秦人养的马才能蕃息,并逐步得到周王室的重用。
以饲养马匹为主题的陪葬坑群设置于秦始皇陵园外墙垣的东侧。在南北长约1500米、宽50米~100米的范围内有大量陪葬坑,目前已发现近200座,按照这样的排列,估计原来这个区域会有三四百座这样的坑。这些陪葬坑虽然单体的规模不大,但是它们以集群形式设置,数量众多,占地区域广大,而且有明显的排列规律。这片区域位于现在陵墓东侧的上焦村,介于陵园与兵马俑陪葬坑之间,由于沙河改道,原来的水流潺潺变成了郁郁的草地。这种地貌特征正好与马场相似,所以我们不难想象,秦人为何选择在这处陵园外围甚至堪称偏僻的区域设立马场。出外墙东门的神道从其间穿过,其南侧200米处是为陵园建造的防洪堤渠,其北侧1000米左右为鱼池南岸的陪葬坑群。
1982年,考古工作者正式发掘了其中的37座坑。通过这些发掘材料,我们可以了解这些坑的具体功能。这些坑可分为不同的种类,大部分是马坑,其他也与马有关,只是埋藏内容有所不同。
这些陪葬坑内发现的马多数活埋于小型的土坑内,也有些是被杀死后放在木椁内埋藏,还有些直接将马埋葬,马的脖子卡在坑内一道隔梁中间的凹槽内,将马蹄马腿伸进事先挖好的方洞内。还有的在坑底挖一个小腰坑,将马埋入腰坑内。这些陪葬坑内发现有陶灯、陶罐、铁锸、铁镰以及一些青铜器等,如76DC64号坑内出土了大铜盘、铜壶各1件,马头上有铜环5件,青铜器可能是喂马的器具。有的坑内的陶盆中尚存有谷粒、谷草。还有一些陪葬坑内部虽然没有马匹或者陶俑,但是有大量的谷物颗粒,可能是草料坑。这些器物上有“中厩”“宫厩”“左厩”“小厩”“大厩四斗三升”等铭文。
这些陪葬坑出土的坐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陶俑,与其他的俑相比,主要呈坐姿。早年将这些俑定为跽坐俑,实际上这是西周到汉唐时代人们日常的坐姿形象。因为那时很少有高腿的坐具,人们主要是席地而坐,或坐在低矮的床榻上,但也并不是盘腿而坐,而是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必要时人们会跪起或者跽起。
这些俑大多数体形较小,但都是男性。面相清俊,有髭须。发容整洁,前额中发,向后梳理,再绾成一个锥形发髻,置于头后。陶俑都着长襦,交领右衽,而且上衣还是两层,这种衣服与兵马俑的战袍武士俑、K0006陶俑的衣服基本相同。
这些陶俑的姿态有三种:
一是两臂自然下垂,半握拳,双手仅露五指置于膝上;
二是两臂自然下垂,半握拳置于膝上,与前一种陶俑的手相比露出的更多,而且手中可能持物;
三是双手拱缩于袖内。
这些陶俑出土时都保存有彩绘。
进入陵园墙垣内,在东西两侧的司马门南侧的区域还设置了一批陪葬坑,与马厩有关。西侧的区域,以一些中小规模的陪葬坑居多,较大的为一座呈曲尺形的坑,由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大坑道对接而成,也是地下土木结构建筑。东西向坑道长117米、宽6.6米~8.4米;南北向坑道长84米、宽约9米,总面积达1600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对这座陪葬坑进行了试掘。坑道中三匹马为一组,马头向西,置于盒状的木椁内。马的骨骼基本完整,四肢作跪卧状。在一匹马的口腔内发现一把铜刀,说明是将马杀死后埋入的。东西坑道内除少许马骨外,还发现了11件大型陶俑,他们均身着齐膝长襦,双手缩于袖内,头戴板冠,恭敬肃立。这些陶俑有一定的级别,从装束看,他们应该是马厩中管事的官吏。
双门道陪葬坑位于曲尺形马厩坑之北,因有两条门道而得名。两条斜坡道均在坑体的西侧。坑体东西长22米,南北宽26.4米,面积达700平方米。斜坡门道均长约14米、宽约4米,坑内周壁有夯筑的二层台,宽1.8米、高2.8米。坑内焚毁严重,可能也是一处与马有关的机构。
[1]对于这座陪葬坑,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发掘者段清波先生认为是中央官员九卿之一廷尉的官署象征,这些官员代表皇帝掌刑罚。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是皇帝身边其他的高级别文职官吏。一些学者仍坚持认为这座陪葬坑的主题是车马。本书认为这座陪葬坑为皇室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