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围 陵寝生活(1 / 1)

地下秦朝 张卫星 1705 字 2个月前

秦统一天下后,始皇帝将自己经常驻留的宫殿—信宫,改为极庙,此举开创了皇帝在生时立庙祭祀自己的先河。在宗庙祭祀自己的同时,他又在陵墓内设置了一些大型宫殿建筑,用作陵墓的祭祀。陵墓祭祀上升为国家层面的祭祀行为。

而在此之前,死去的家族成员主要是在宗庙里统一祭祀的。按照周礼,埋葬完死者后,人们会将死者的衣服放在专门的车子里,认为灵魂会附着在载有死者衣物的马车上回到宗庙里,由此宗庙就成了死者灵魂寄居、接受后人祭祀的场所了。因此,宗庙在先秦贵族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常他们在建造生人使用的宫室的同时,也建造祭祀死者的宗庙,在制作日常用品前先要制作好祭祀祖先的器物。

秦国在统一之前,宗庙祭祀也一直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就连秦始皇本人也认为统一六国的巨大功业是“赖宗庙之灵”,也就是在列祖列宗的保佑下,他才得到了天下。每一个国君在即位之初都要到祖庙中去祭祀祖先的神灵,秦始皇也不例外。

在墓地里祭祀死者虽然由来已久,但也只是小规模的,并非主流。这些祭祀活动在先秦的礼制社会里,并没有超过宗庙祭祀的规模,也不可能取代宗庙祭祀的地位。秦国的国君墓地里,从春秋时期起就在陵墓附近发现有地面建筑,这些建筑与陵墓祭祀有关;而大规模地在陵墓里建设祭祀场所,并且将陵墓的祭祀提到国家级别的则是秦始皇。

司马迁《史记》中说,始皇陵“宫观百官……徙臧满之”。根据这个记载,始皇帝实际上也是将一些宫室建筑搬到了陵墓中。近十年,我们在始皇陵园内新发现了近35万平方米的建筑遗址,相当于半个故宫的大小!这些建筑也就是文献中所说的“宫观”建筑。这些建筑分为三组,分别位于内城西北部、西内外城间、北内外城间区域,其中规模最大、距离封土最近、结构最为复杂和完整的是一处位于内城西北区的建筑群。这组建筑南侧紧邻封土边缘,原来的封土边缘在建筑的边缘稍有内收,有意避让了建筑的南边缘,而东、西、北三侧都邻内城城墙。建筑群南北通长692米,东西宽228米,总体上由前后十一排建筑组成,第一排是大型的独立高台建筑,第二排到第十一排为对称排列的院落式建筑。这些建筑规模庞大,而且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整体。

这组建筑最重要的部分是靠近封土的高台建筑。秦汉时期类似的建筑多称为前殿,是皇家宫室建筑中最主要的宫殿。历史上最著名的前殿建筑非始皇帝兴建的阿房宫莫属,汉初刘邦又建造了未央宫前殿,其后汉武帝又新建了建章宫前殿。这些前殿都是当时政治活动的中心,是处理朝政的大殿,也是皇帝权威的象征。

从现存的遗址看,阿房宫前殿是一座巨大的长方形高台建筑,而始皇陵的这组建筑与阿房宫前殿类似,在最前面也是独立的高台建筑。经过勘探与局部发掘,我们发现在这个巨大的高台之上,还可细分为两座分体高台式建筑,不过这两座建筑的基础部分是相连的,共用一个大型的夯土基础。东部的大型高台建筑呈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60米。从下到上,至少分为两层。底层部分是高台的基础,其上有一圈回廊建筑。回廊铺着錾刻着几何形纹样的大型青石地板,侧壁为装饰着壁画的墙面。这座建筑南边缘或东边缘有大型的台阶可以上到建筑的第二层,还可以通过西北部的青石台阶下到后部的附属小房子。第二层是一个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大型宫殿,有朱红色的地面,室内的墙面也为朱红色。西部也是一个两层结构的台体建筑,类似东部的建筑,只是规模稍小一点儿。

第二排至第十一排为院落式建筑。每排建筑南北宽55米~60米,每排建筑之间用石头铺成的路面或墙垣分开。这些建筑以中间的通道为中轴线,对称分布,左右结构基本一致。2010年到2013年,我们对这些院落建筑的关键部位进行了重点发掘,对第二排至第十一排建筑的排列规律和基本结构有了明确的认识。

第二排开始,左右侧似乎各有一个大院落,院内各有一组大型建筑,大型建筑坐落在大型的台基上;第三排建筑左右侧又细分为两个院子,每个院子内有一个主体建筑,规模要比第二排的小些;第四排至第八排东西院落又各分为三个并排的小院子,每个院子的规模更小了;第九排至第十一排两侧实际上各有一个大院子,院子内的建筑仅为一个长条形的大房子。

内城北部的这一建筑群从南向北,从高到低,依次是大型的高台建筑、院落建筑,而院落建筑则从大院子到小院子、从小院子到排房式建筑依次排列。

与这一建筑群同时期,秦帝国还有两座更宏大的建筑—阿房宫和咸阳宫,这两座建筑分别是秦帝国和秦国的朝宫。阿房宫与秦始皇陵的这组建筑同时营建,都是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后的产物。阿房宫建成后,将是秦帝国处理朝政的大殿—朝宫;而咸阳宫则是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前处理朝政的大殿。秦始皇陵的这组建筑则是始皇帝死后世界最重要的宫殿建筑,与新的朝宫阿房宫、旧的朝宫咸阳宫相比,三者在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这些建筑底部都是宏阔雄大的夯筑高台,在高台之上的第二层建筑是主要部分,一般为一个方形的大型宫殿;在第二层之上,还有一个第三层,类似阁楼式的建筑。秦始皇陵的这组建筑与咸阳宫基本相同,秦代建筑总体都应该是这种形式的。文献记载,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相信如果建成了,也应该是这种形式。咸阳宫、阿房宫主体建筑附近还发现有院落建筑。这一部分建筑形式可能和秦始皇帝陵陵寝建筑的10排院落建筑类似。此外,秦统一后,始皇帝在全国还建立了很多离宫别馆,如碣石宫、琅邪台等。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这些建筑与秦始皇帝陵的这组建筑大致相同,只是细部结构有所变化。

那么秦始皇帝陵中为什么要建设这样一组大规模的建筑呢?

现实中的宫室建筑主要用于朝政、居住,陵墓中设置这样的宫室也有同样的考虑。

祭祀先祖的宗庙为前庙后寝的形式。按照周礼,祭祀祖先的场所在宗庙。宗庙前面的庙堂里陈列着按昭穆顺序安置的先公先王木主(类似于牌位),后面的寝则放置先公先王的衣冠、几杖以及其他的生活用具。东周时期墓葬祭祀开始流行,相应地也开始出现专门的祭祀建筑,但是陵墓祭祀的重要程度还不能与宗庙祭祀相提并论,它并不是具有权威性的祭祀。但是到秦始皇时期就不一样了。东汉蔡邕在《独断》里总结说:“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虽然从现代考古材料看,蔡邕对“古不墓祭”的认识有误,但是他肯定了秦始皇首先设立了陵寝的说法,也就是将庙中寝作为独立的内容移置于陵墓,作为主要的祭祀之一。秦始皇帝陵的这一变革影响了西汉的陵墓制度。

在现实生活中,宫室建筑中的朝寝为国君理政及燕享休息之处。战国晚期,秦孝公、惠文王、昭襄王、庄襄王以及始皇帝最主要的朝寝建筑就是咸阳宫。在感到咸阳宫太小之后,始皇帝决定在渭河南岸上林苑中启动新的朝宫—阿房宫的营建。无论是咸阳宫还是阿房宫,其组成部分不仅有历代秦王以及后来的始皇帝的朝堂,还有皇帝居住的寝宫,也有庞大的后妃生活宫室。

而陵寝则与现实中的朝寝建筑相对应。在这座寝宫中,一切都如生时的宫廷礼仪。一天之内要按固定的时间,四次摆上皇帝的饭食、新鲜的水果和时令蔬菜。早上,后宫侍从按时叠起就寝的被褥,放置好洗漱的净水,布置好梳妆用具;晚上按时铺好床榻上的被褥,供秦始皇休息。其实这样的活动与其说是祭祀,还不如说是灵魂的供养!

另外,每个月还要举行一次重大的巡游活动,即将始皇帝的衣冠从这座寝宫里取出,用车马运到咸阳城的信宫,也就是之前说的生庙里摆放一次,以供其子女祭祀,这被称为“月一游衣冠”。汉代初年,皇帝寝、庙之间的“月一游衣冠”的巡游非常隆重,以至于长安城居民的出行都受到影响,因此将都城的宗庙改设到陵墓里去了。

除了每月一次的游衣冠外,每年还要在生庙里举行25次祭祀。后来因为这个祭祀的频率太高,在汉代时索性将这种祭祀活动也迁至陵墓来举行。

最隆重的就是在便殿里举行的祭祀,因为一年只举行四次,所以这是最重要的陵墓祭祀大典,而举行的场所就是陵墓里最重要的祭祀大殿—便殿。

陵园内其他的大型建筑则与这些活动有关。比如西内外城间的大面积建筑是为皇帝陵寝生活提供食物的“飤官”遗址所在。这组建筑中一部分经过发掘,发现了一处可能是加工动物的场所,宰杀后的动物会成为寝宫供奉的食物和祭品。其他的建筑可能是内官的不同机构,它们共同服务于前面所说的皇帝寝宫。所有的这一切,最根本的逻辑基础就是,就如生时一样,认为始皇帝的灵魂时刻生活在这座陵墓。因此,必须“事死如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