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的来源(1 / 1)

地下秦朝 张卫星 756 字 2个月前

20世纪70年代,兵马俑刚一发现,其艺术价值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量游客纷至沓来。

秦兵马俑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具有宏大的气势,但是又在细微之处有足够的精致。兵马俑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写意的传统认识,使人们认识到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写实雕塑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与技术程度。

但是兵马俑在中国艺术史上前无古人、后无继者的现象,不仅在考古史上是一个谜团,在艺术来源上也争议不断。其中最大的争论就是,秦俑是本土艺术的结晶,还是受到外来艺术影响的结果。我们应该注意到,秦始皇曾收天下之兵,铸成了各重千石的金人,与其相比,这种陶俑制作的难度显然小多了!并且,从考古材料分析兵马俑的文化元素,无论是它的物质材料,还是制作技术工艺,都是基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产物。在兵马俑产生过程中,秦始皇、李斯、章邯等这些人起到了主要作用;在陶俑的具体制作上,大量的底层劳工和具有专门技艺的工匠则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秦代,兵马俑的制作是郦山陵墓的重要内容,是一件很严肃的大事,并不是敷衍一下就可以完成的。现在,兵马俑的复制品在博物馆周边已形成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支撑了一方旅游业的繁盛,但是其钢筋加水泥式的粗制滥造,完全与秦代的制作大相径庭。更可怕的是,不仅一般的游客、国外的学者甚至大量的国内专家,都大肆宣传兵马俑是分体、模块化、流水线制作的产物,这极大地误导了观众,更贬损了兵马俑的艺术与科学价值。

兵马俑的制作与西方到底有没有联系?

兵马俑极具艺术魅力,但它的制作灵感等一直是个谜团。早年张艺谋的电影虚构了陶俑是秦军将士浴火重生的想法,开启了人们的无尽想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一些学者就提出了兵马俑的制作是受西方的艺术影响而产生。这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很快就被中国学者所批判。近些年,随着百戏俑的发现,其写实的肌肉、人体造型又让人联想到希腊的雕塑作品。一些学者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着联系,还有些学者指出兵马俑的制作工匠中可能有来自西方的劳工。更有影视作品大开脑洞,说始皇帝是看到了希腊的人体雕像,才产生了制作陶俑的灵感!

而我们的观点是,包括百戏俑、兵马俑在内的这些陶俑完全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无论是制作陶俑的材料、陶俑的制作者,还是陶俑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以及其所依存的文化背景都是东周以来文明进程的产物,这其中既有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又有秦文明的特色因素,更和秦始皇这个伟大的人物密不可分!

自20世纪70年代兵马俑重见天日以来,人们在惊叹之余又对历史上没有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任何记载产生疑问。其实这跟兵马俑的性质有关。兵马俑最本质的功能是为始皇帝死后生活服务的,这类内容向来秘不示人,更不会大张旗鼓地载于史册。所以不仅兵马俑没有记载,始皇陵的其他内容,史书的记载也都是只言片语,留下的只是大概而已!

那么什么等级的人能使用兵马俑军队?使用的目的又是什么?

陵墓是始皇帝身体魂魄永久生活之所,就像其生活的都城、宫城一样,那么这些兵马俑无疑是负有保卫功能的地下冥军。

汉代将这种陶俑军队称为“甲楯”,只能用于皇室成员的死后随葬。非皇室成员、将相功臣,只有得到皇帝的赏赐才能合法使用。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汉代开国名将周勃之子周亚夫,在景帝时领兵平定了七国之乱,当过太尉和丞相,但是受到景帝猜忌。他的儿子为他在市场上购买了五百甲楯葬于墓中,被人告发谋反,周亚夫之子辩解说这五百甲楯只不过是葬器而已,何来谋反!但酷吏指责说:“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这种甲楯就成了周亚夫死后世界谋反的唯一证据。

所以,甲楯武士实际上是地下的军队,而这样的军队,也只能由皇帝所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