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的误解(1 / 1)

地下秦朝 张卫星 1014 字 2个月前

兵马俑是如何制作的?

很多学者根据考古发现的迹象做出分析研究,也做出一些推测。其实这些纸面上的推测都不如模拟制作来得准确。近些年来,我们从实验考古学的理念出发,实际制作并复原出了一批兵马俑。我们这项工作的思路是,采用秦代的材料、秦代的技术,制作出和兵马俑形状与艺术水准相近的复制品,以揭开其制作之谜。我们期望通过模拟制作,解决很多书本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追溯秦人制作陶俑时的诸多细节。

在模拟实验中,我们制作陶俑的主要过程分为泥土准备、雕塑、阴干与焙烧、画缋四个主要阶段。

新石器时代以来,陶器的制作到秦代时已经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已经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在这些经验中,首要的一条为:制作陶器的陶土一定要经过特别挑选。虽然从提高效率的角度看,制作兵马俑的陶土应该取自秦始皇陵区域,但是制作兵马俑如果是国家头等大事的话,即便这种陶土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由天涯海角运来,肯定也在所不惜。通过取样测试,秦代时制作兵马俑的原料应该以秦代关中地区常见的黑垆土为主。但是这种黑垆土来自骊山北麓还是咸阳,抑或是更广阔的关中就不得而知了。

在实际制作中,我们先以秦始皇陵周边的垆土为制作的主材料。取得这种陶土后,要经过淘洗,经过充分的搅拌,使其浸水融合,过滤掉原土中的杂质,再沉淀成纯净的原泥。接下来,要对原泥进行反复捶打,目的是增大比重和使内部结构均匀。这时陶土已成为粗制的泥坯,接下来要将泥坯保持一定的温度,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醒泥”。醒泥的时间可能需要两个月,这样的泥坯才能保持韧性和可塑性。

接着是雕塑的环节。第一步工作主要是塑形,第二步再进行细部修饰。塑形即为制作粗胎,就是将俑、马的大体形状制作出来,然后再进行细部雕刻,形成焙烧前的半成品。陶俑和陶马制作粗胎和细部雕饰工艺过程大致相同。陶俑粗胎的制作顺序是从下向上依次制作足部(有些还包括踏板)、腿部、躯干、双臂。头部、双手多是单独制作,再与陶俑主体部位进行套合。粗胎制作以泥条盘筑法为主。粗胎完成的泥坯仅具有陶俑的基本形态,对外部进行精细的修饰后才能成为一件合格的成品。这一过程主要采用雕、塑的手法来完成,具体包括对铠甲、服饰以及各种细节的修整。很多不了解情况的人认为兵马俑是用模具、通过流水线或模件化组合制作出来的,这完全是误解。

第三个环节是阴干与焙烧。阴干的目的是排出陶泥中的水分,保持陶俑、陶马各部分间具有一致的收缩与张力,保证烧造成功。焙烧就是将俑、马放在陶窑由泥坯烧制成陶俑、陶马的过程。由于目前尚未发现烧造陶俑的陶窑,陶俑焙烧的细节还不清楚。但是根据现存陶片上遗存的迹象,可以分析出一些焙烧温度信息。这些陶俑的烧成温度一般可达到1000℃~1050℃,表层呈青灰色,内部胎质呈赭、橙色;质地松软的,烧成温度稍低,在950℃~1000℃。

第四个环节为画缋。陶俑烧成后经过画缋,最后才可作为完成的陪葬品。秦俑彩绘颜料都是矿物质,颜色的调和剂为明胶。经过多年的考古工作,现在测定出的彩绘颜料有磷灰石、骨白、铅白、铅丹、朱砂、土红、石青、石绿、汉紫,其中矿物颜料有朱砂、石青、石绿、磷灰石,也有些人造颜料,如骨白、铅白、铅丹等。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是汉紫,这种颜料在自然界中尚未发现。目前的研究初步认为,这是我国先民创造的色彩。

陶俑、陶马画缋的工艺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生漆做底,有些陶俑上不仅以生漆做底色,而且还作为呈色颜料;第二步,将颜料调和,涂刷一层或两层于生漆层上,这种平涂方式多用于大面积的设色部位,如陶俑、陶马的皮肤、衣服、甲片等部位;第三步,精细的描画、堆绘,主要用于五官细部及较高级别的军吏俑身上所着铠甲的装饰纹样。

制作陶俑还有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时常令人迷惑。

制作8000件兵马俑需要多少人力、多长时间?

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很少有人认真思考,通过实际制作我们发现,如果人员调配合理的话,2万~3万人3年足以完成8000件兵马俑的制作。每10人可以组成一个制作团队,其中1人为管理者,带领1个技术熟练的高级工师,辅以2~3个低级工师,再加上5个普通劳工,协作配合流畅的话,每年可以完成10件左右。再加上前期的采泥、炼泥,后期的烧制、坑体建造等工作,3年时间足以完成兵马俑三个坑的建设。如果始皇帝死时兵马俑坑仍未完成的话,那么其开始建造的年代也即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前后,也就是陵墓开始大规模建设的时间!

陶俑的制作有没有模特?

在考古发掘中,秦俑考古现场接待过大量的艺术家,其中不乏一些雕塑师。他们的经验是,如果没有真人模特的话,陶俑在雕塑的过程中很容易失去真实性,包括身高、体形、衣着、装饰,更不要说那些面部细节和表情了,所以他们认为陶俑制作时一定有模特!可以想象,也许秦始皇下令将一支精锐的秦军开到秦始皇陵工地,让他们直接作为工匠们的模特。这些工匠在上级官员的要求下,各自发挥技艺,这才为他们留下了这永久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