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们在北内外城间中轴线区域勘探,初步发现这里有部分建筑,这个时候我们引入了全站仪对发现的遗址进行测绘,形成总的遗迹分布图。当这些遗迹落到总图上后,我们发现它们断断续续、曲曲折折,这片遗址的结构与布局特征很难理解。下半年,我们继续在北门区域开展工作,希望找到道路或北门建筑,但是没有发现任何遗迹,反而发现了一条大型的冲沟,钻探技工认为北门被冲掉了。不仅我们的勘探没有发现北门、道路的迹象,就连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这个区域开设了两个探方,近200平方米的区域也没有任何发现。
2009年底,大部分工人放假,我只留下三五个工人值班,冰天雪地中,我们仍在坚持工作。一天,技工吴学功汇报,在北墙上发现了异常,墙垣外侧似乎有一个突出的结构。于是,我们顺着迹象继续勘探,接下来在这一段墙垣的内外侧有了更多的发现。我安排他们继续仔细勘探,后来相继发现外垣的外侧有两个类似的结构,内侧也有两个结构。根据这些发现,再结合我们勘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掘后都没有发现道路和墙垣有明显的加宽迹象,我觉得我们需要调整思路了,也许外城的北门并不是传统的大型台体建筑。它没有台基,城墙在这一段也没有加宽,而内外突出来的结构实际上就是北门的标志。
我为什么对北门这么关注?因为这是秦始皇陵考古多年来悬而未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很多专家都认为有北门存在,也画了示意图。但考古工作就是这样,没有发现遗迹,就没有说服力。段清波先生此前也进行过调查,他的结论是陵园可能没有外城北门。所以,北门的问题对秦始皇陵考古来说,意义非常重大。通过勘探材料,我们确定了陵园有外城北门,而且是一座特殊的北门。也就是说,在2009年,我们正式开展陵园考古工作的第一年,就解决了外城北门这个重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