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离宫温泉苑囿形胜之地(1 / 1)

地下秦朝 张卫星 803 字 2个月前

骊山不高,也不大,也不出名。但是骊山在周、秦时代却成为周天子、始皇帝的青睐之地,一定有其理由。这个时期还没有后来的风水一说,但是骊山似乎达到了陵墓风水的最高标准。

骊山是秦岭山系的余脉,但是与秦岭主脉各峰谷并不相连。秦岭山系的主体远在骊山东南方向50多千米处,东西延亘而去。早在第四纪时期(距今约260万年),受秦岭山脉强烈上升的影响,骊山地区随之隆起,形成了关中平原上一块少有的山地。与秦岭巨大的体量相比,骊山只不过是一个小突起,但其范围也有数百平方千米,东西约25千米,南北约20千米,总体上呈四方形分布。骊山西侧、北侧山体发育完整,东侧、南侧与秦岭的山前地带基本融为一体。

早期的人们更关注的是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环境。关中的南北两侧分别为南山、北山,各有不少名山。南侧的秦岭东西连绵不断,西有著名的太白山—秦岭的最高峰;中有终南山,又称太乙山,位于咸阳的正南方;东有著名的华山,为五岳之一。渭北台塬北缘的低山丘岭,俗称“北山”,从西向东有十多座著名的山岭,靠近咸阳的为九宗山、嵯峨山等。虽然这些山峰十分秀丽壮美,但是距都城太远,只适合出游,不可久居,近畿的骊山便进入人们的视野。

远古时代,骊山区域就有人类定居。新石器时代中期,骊山脚下的姜寨村便是一处发达的仰韶时代大型先民聚落。这处聚落有一个公共的广场,围绕这个广场,分别有五座大型的房子,可能是五个不同大家庭的居室,广场是整个氏族的公共活动区域。

西周时期,骊山近于都城丰、镐,周王室在这里设有离宫。这处离宫见证了西周的灭亡。西周末年,王室与诸侯矛盾激化,特别是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导致申后的母国申联合缯、犬戎大举进攻周王室。周幽王退守至骊山脚下的离宫,最终也没能逃脱被杀的厄运。此后,申国与其他诸侯立原来的太子宜臼为周王,这就是周平王。后来在郑、晋、秦等诸侯的护送下,周王室东迁至洛邑。传说现在骊山之巅的烽火台就是当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而建。

骊山还以温泉而著名,可能早在西周时期这里的温泉就得到开发利用。传说陵墓的选址也与之有关。《三秦记》中说,骊山的西北有温泉水,人们在进入温泉时一定要祭拜,要不然泉水就会把人的皮肉蚀烂。其中还记载了一个关于秦始皇和神女的故事。传说秦始皇与神女一起游玩时,惹恼了神女。神女唾向秦始皇,其被唾之处就生了疮。伤口无法治愈,始皇帝只好向神女道歉,神女就用骊山的温泉水为他消除了疮疤。东汉张衡在《温泉赋·序》中也提到了骊山的温泉。唐代皇帝对骊山情有独钟,在这里建了华清宫。唐玄宗还两次讲武于骊山下。玄宗和杨贵妃常驻华清宫,演绎了动人的故事。

秦汉时期,这里的离宫、温泉被纳入重要皇家禁苑—骊山苑中。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华清池内的唐华清宫遗址时,发现了秦汉时期的建筑遗存,出土了大量秦汉时期的板瓦、筒瓦,还有细绳纹、小方格纹的方砖,发现了房屋坍塌的檩条。同时,还发现了鹅卵石和砖铺路面。特别是这里出土了和秦始皇陵一样的五角形水管道、圆形绳纹水管道。有的还有陶文“丽”字,说明这就是秦汉时期的骊山苑。秦汉的骊山苑范围应该也很大,以骊山区域为主,还包括东、北、西麓的山前地带。始皇帝以及此前的宣太后、昭襄王将葬地选择在骊山,也有将陵墓就近设于苑囿中的考虑。

离宫的温泉苑囿,再加上优美的景观,使骊山成为最早的形胜之地。“骊”是一种颜色呈深黑色的马,《诗经·鲁颂·駉》:“有骊有黄。”古人可能认为,骊山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唐代,骊山又被称为绣岭,“山左右皆峻岭,如云霞绣错,因有绣岭之名”。再加上皇帝久居山下华清宫,骊山又和龙有了关联,便有人说一条条山梁就像一条条巨龙,形成了九龙抱珠之势。

在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也有“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之语。杜牧的描写已经脱离了现实中的山形山势,骊山成了另一个贴给秦始皇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