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花使者、妇女之友汪然明认为,女人如花,应该攀折,更应该护惜。他在西湖边建造的“不系园”,就是一个保护她们不受外面世界风雨侵蚀的玻璃花房。一个个光华灼灼的女人来了,又走了,他无可奈何地看着她们如同惊鸿片片消失在天际外,回忆起与她们交往的经历,巨大的感伤总是把他湮灭。就像一个浪**子在生命的晚境暗数一生中曾经有过的情人,在去世前一年(顺治十一年,1654年)写下的一首诗里,汪然明感慨“世事看来总戏场,如何偏我独多伤。每逢按剑无男子,犹喜谭诗遇女郎”,诗末也以注语的形式一一回忆了这些或深或浅曾经进入他生命的女人:“昔逢王(王微)杨(杨云友)林(林雪)梁(梁喻微)诸女史,今遇吴岩子元文(卞元文)黄皆令(黄媛介)王端淑诸闺阁。”[399]
与他交往多年且情谊深厚的柳如是,竟然在这份名单上缺失了。
柳如是来到杭州投靠汪然明是在1638年冬天,此前,她刚刚结束与复社才子陈子龙长达三年的爱情长跑。这场感情经历留给她的只有诗集《戊寅草》[400]这枚独自品尝的苦果,还有就是对爱情的绝望。更早的年头,她还叫杨影怜,是松江盛泽镇归家院的一个婢女,因聪明乖巧,被吴江一个叫周道登的退休官员买去侍奉风烛残年的母亲。老头常常把她抱在膝上教以诗文,女孩渐渐长大,越发出落得容貌姣好,妻妾成群的周道登把她收为了侍妾。她的风头太劲了,逼得周家的女人们联手来对付她,诬告她与男仆私通,于是被赶出周家卖入娼家。这是1631年前后的事。此后她放弃了原来的姓氏,改姓为柳,以“相府下堂妾”的身份高张艳织,与宋徵舆、李雯、陈子龙等一帮几社青年士子长夜泛舟饮酒,诗歌唱和,极尽放诞,一时声名大噪。此时的柳如是还只有十六岁,正是桃花一样明艳的年纪,但接下来与宋徵舆的一场短暂恋爱却因宋家的坚决反对使她无端蒙羞,被逐出松江地面。[401]
顾韶《写柳如是幅巾小像》
在她的情绪跌入最低谷的时候,大她近十岁的陈子龙带着两个朋友来看她了,说是微病不能饮酒,但他们的这次会晤还是愉快的。不久后,柳如是又置酒相邀。夜中酒冷,她为他唱唐人的《金缕衣》,衣香鬓影中,他真有不知今夕何夕之叹。此后,陈子龙前往京城参加会试,柳如是前往嘉定作短途旅行。当陈子龙在落第的煎熬中回到南方时,这个女孩别出心裁地写了一篇《男洛神赋》赠给他,1634年的除夕刚过,他们就同居了,爱巢筑在陈的一个朋友提供的一幢叫南园的别墅小楼里。
然而这终究是一场无望的爱恋。对这个年岁不大却饱受飘零之苦的女孩来说,要找到一片栖居之所竟是那么难。陈子龙妻妾众多,家庭关系复杂,经济也困难,根本就没有能力娶她。当一年后因陈的家人干涉被迫结束同居,她搬到松江城外横云山,回想起南楼里亲密无间的欢爱场景只剩下了无限的悲伤。这个男人带给她最纯粹的快乐,也使她痛苦不堪,她写下了二十首《梦江南·怀人》长歌当哭,全以撕心裂肺的“人去也”“人何在”开头,雨声、蝴蝶、斜阳、开花的海棠树、井边的莓苔、炉中的沉香、透过纱窗的风、梳头时落下的几根发,都让她无端地想到他。而此时,这个伤心的男人也在别后的病榻上叹息“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骂东风”。在一阕屡被后世提及的《金明池·咏寒柳》里,她说自己的一生是走不出来了: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可以想象,当屡被爱情挫败的柳如是带着一脸委屈找来杭州时,汪然明心里是多么疼惜。她似乎永远长不高的身量、她颠沛的身世和不凡的才华,都使他认定这是一个女人中的女人。偏生这女子又慷慨有男儿气,常以梁红玉自比,这世上又有哪一个男子配得上她!他读过那首《咏寒柳》,也知悉云间才子陈子龙与她的爱情经过,本来他也看好这段姻缘,哪知道终成镜花水月,真是可惜可叹。像对待以前那些前来求助的姝丽们一样,汪然明的心里也激起了保护她的愿望。他特意把她安排在环境清幽的西溪横山书屋,陪她游湖散心,与之书信往返,还两次携她去了徽州老家,前往齐云山和商山旅游。对他的热心接待,柳曾作书表示感谢,并约定下一次出游的时间:
湖上直是武陵溪,此直是桂栋药房矣。非先生用意之深,不止于此。感甚!感甚!寄怀之同,乃梦寐有素耳。古人云:“千里犹比邻。”殆不虚也。廿八之订,一如台命。
当第二年春天柳如是提出想在西湖边长住避迹时,他又为她在西湖边精心挑选了房子:
嵇叔夜有言:“人之相知,贵济其天性。”弟读此语,未尝不再三叹也。今以观先生之于弟,得无其信然乎?浮谈谤谣之迹,适所以为累,非以鸣得志也。然所谓飘飘远游之士,未加六翮,是尤在乎鉴其机要者耳。今弟所汲汲者,亡过于避迹一事。望先生速择一静地为进退。最切!最感!余晤悉。
柳写给他的信,一概自称为“弟”,称他“先生”,这亦师亦友的角色,他出演起来也颇感轻松。春暖花开,想借“不系园”游湖了,寄来的也是一叶小笺,字俱清新可喜:
早来佳丽若此,又读先生大章,觉五夜风雨凄然者,正不关风物也。羁红恨碧,使人益胜情耳。少顷,当成诗一首呈教。明日欲借尊舫,一向西泠两峰。余俱心感。
从留存于世的柳如是写给汪然明的三十一通书札来看,汪对她的眷眷爱护之外,也曾有过一份男女之想,并做过一定程度的试探和表白。但这个生性慧黠的“女弟”在一次雨中游西湖后,告诉这个大她四十岁的男人,她看重的是这份友情,不想做进一步发展:
鹃声雨梦,遂若与先生为隔世游矣。至归途黯瑟,惟有轻浪萍花与断魂杨柳耳。回想先生种种深情,应如铜台高揭,汉水西流,岂止桃花千尺也。但离别微茫,非若麻姑方平,则为刘阮重来耳。秋间之约,尚怀渺渺,所望于先生维持之矣。便羽即当续及。昔人相思字每付之断鸿声里,弟于先生,亦正如是。书次惘然。
据历史学家陈寅恪考证,柳如是与陈子龙分手后与众多名流结交,不外是想找一个终生归宿。[402]她那一时期结交过的有声望的朋友,不论是画家李流芳、程嘉燧,还是前登莱巡抚孙元化、前刑部尚书张景韶等人,都有钱有闲,也有学问,能供她衣食无忧而又风雅的生活。这些老男人又不像几社的翩翩少年们,满天下乱跑,足可以带给她安全感,可见柳的浪漫风流之外,还有精明务实的另一面。她之所以没有与他们中的某一个结成正果,只是因为机缘未到,也是她心气高傲,寻常人等放不到眼里。柳于1638年冬天来到杭州,也不外乎抱着这样的目的。
幸亏汪然明还没有情迷意乱到不堪收拾的地步,等他明白过来这一层,他决定真心实意帮助柳,只做她的忘年朋友。他出资替柳如是刊刻了诗集《湖上草》,还准备把他们之间的书信集汇编出版,为此还特意致信远在福建的林雪,托她作序。平时只要一打听到附近哪些城市有名士相聚,便载着柳如是前去探班,以期找到一个青年才俊托她终生,遂了她的平生之志。他心甘情愿地做着这一切,就像一个为女儿的婚姻大事奔波的好父亲。
林雪寄来了为柳如是的《与汪然明尺牍》作的序,这篇序文写得就像一篇汪然明的西湖情史,对柳如是的才情则竭力褒扬,说她“琅琅数千言,艳过六朝,情深班蔡”,对她的惺惺相惜之情跃然纸上:
余昔寄迹西湖,每见然明拾翠芳堤,偎红画舫,徜徉山水间,俨然黄衫豪客。时唱和有女史纤郞(指王微),人多艳之。再十年,余归三山。然明寄视画卷,知西泠结伴,有画中人杨云友,人多妒之。今复出怀中一瓣香,以柳如是尺牍寄余索叙。琅琅数千言,艳过六朝,情深班蔡,人多奇之。然明神情不倦,处禅室以致散花,行江皋而逢解佩。再十年,继三诗画史而出者,又不知为何人?总添入西湖一段佳话,余且幸附名千载云。
钱谦益像
但汪然明还是看走了眼,他最初竭力替柳如是撮合的谢三宾却是一个无耻小人。此人来自浙江鄞县,是钱谦益典试浙江时的一个学生,早年做过永嘉县令,从太仆寺卿的任上致仕,在杭州城里置屋买湖,也算是个以风雅自许的人物。柳如是与之交往了一段时间后,不喜其气量褊狭性格粗鄙,提出中止恋爱关系。谢三宾一味“痴结纠缠”,紧追不放,还使出无赖手段四处放风诋毁柳,逼她出来相见。接到柳如是的求援信,汪然明也后悔牵错了线,事已至此,如何弥补?他忽然想到一人,此人即迭经政坛起落、以礼部侍郎闲住的江南文坛领袖钱谦益。不久前,钱谦益到杭州,住在西溪,他和冯云将前去拜访时,钱对柳如是所作《西湖绝句》中的一首“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逢。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赞赏不已,称与前辈诗人王微不相上下。[403]汪然明想当然地以为,钱是谢三宾的座师,如果钱肯出面,柳就不用担心谢三宾的骚扰了。
于是出现了被当时士林盛传的这一幕:1640年冬天,离开杭州在嘉兴养病的柳如是幅巾弓鞋,一副青年书生打扮,买舟至常熟虞山,前往半野堂拜访了在此隐居的钱谦益。[404]男装显示其本性,一袭青衫下的弓鞋则标明其女性身份,从这打扮就足见柳如是的匠心。于是乎,“一室茶香开澹黯,千行墨妙破冥朦”,钱、柳之合由此破题,而汪然明成了这段婚姻的最初促成人。
出于无名氏之手的《牧斋遗事》有这样一段传奇记述:柳如是坐船到了虞山,先递名片进去,自称柳是。钱见是陌生人来访,不胜其烦,就让家人谎称不在家。吃了闭门羹的柳作了一首批评钱的诗,第二天再递进去,其间隐约透露来访者为女性。钱读后大惊,问家人,昨天来访的那个人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家人答是一个青年书生。钱更加疑惑了,他坐上轿子赶往柳栖身的舟中,发现是个早就闻名的“嫣然美姝”,于是相谈终日,谈诗论文,参禅证道,分别时他替她正式定名“如是”,两个见面不久的人都已经在谈论婚娶之事了。[405]
钱谦益的那个自得劲儿,从他对柳如是说的“天下风流佳丽,独王修微、杨宛叔与君鼎足而三,何可使许霞城、茅止生专国士名姝之目”这话,流露无遗。两人虽然定了情,柳还是住在船上,说是“妾身不分明”,等到钱谦益花了十日时间为她布置好了居所“我闻室”,她才答应搬到钱家去住。此时距两人完婚还有半年时间,此时的汪然明正准备动身前往福建寻找林雪,柳在写给这个曾经对自己一往情深的男人的信中暗示说,自己马上要嫁人了,等到汪先生如愿以偿携林雪归来,她当亲自前往祝贺。
1641年夏天,钱谦益在松江芙蓉舫上以嫡聘之礼迎娶柳如是,婚姻仪仗,合卺花烛,俱豪奢无比,老新郎钱谦益冠带皤发,喜气洋洋。但当地士绅认为钱身为当今文坛领袖,这么大张旗鼓迎娶一个青楼出身的女子实在是亵朝廷之名器,伤士大夫之体统,几乎全是一片骂声。当婚船驶动时他们以投向婚船的瓦片表达心中的愤怒和嫉妒。婚船满载着瓦砾驶向常熟虞山,携得新妇归的钱谦益却坐在船头怡然自得,就好像那些骂声全都成了婚庆的礼赞。
然而此事还是留了个遗憾的尾巴。婚后不久,钱谦益为柳如是建绛云楼,因为缺少资金,不得不把收藏二十余年的宋版前、后《汉书》降价卖给了饶有家资的谢三宾。所以历史学家陈寅恪感叹说,柳如是和宋版《汉书》是钱谦益的两尤物,他从谢三宾手上夺了柳如是这个尤物,却不得不把宋版《汉书》拱手让给谢三宾,这也算是天地间的命数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