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喝茶,能给身体带来愉悦。还有美食,也是让身体快乐的一种方法。关于美食,苏东坡写有一篇文章《老饕赋》。饕餮本来是一种凶恶贪吃的野兽,后用来形容贪吃的人。老饕,就是吃货。那么,苏东坡是怎么当吃货的呢?
苏东坡说,我们吃东西,首先烹调用的水、使用的餐具一定要干净,柴火也要烧得恰到好处。吃东西要有一个好的基础,包括食材和工具的使用。
其次,不要乱吃。吃肉只吃小猪的猪颈后部那一小块肉,吃螃蟹应该选霜冻前最肥美的螃蟹,只吃它的大螯。把樱桃放在锅中煮烂煎成蜜,用杏仁浆蒸成精美的糕点。蛤蜊要半熟时就着酒吃,蟹则要和着酒糟蒸,稍微生些吃。苏东坡说,天下这些精美的食品,都是我这个老吃货所喜欢的。
再次,吃的时候要有好的氛围。要有端庄大方、艳若桃李的女子奏乐,要有仙女随着郁轮袍的古曲翩翩起舞,要用珍贵的南海玻璃杯斟上满满的凉州葡萄酒,还要倒一缸雪乳般的清茶,摆一艘装满上百种酒的酒船。
最后,用兔毫盏冲泡雪花茶。
这样一顿饭下来,苏东坡说“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笑着起身,瞬间觉得海阔天空。显然,苏东坡虽然称自己是老饕,但实际并不贪吃,而是讲究,把饮食当作一种美学。因此,苏东坡被认为是美食家。
酒、茶、美食,都是为了取悦身体,但人的身体很脆弱,需要保养,所以,苏东坡又很讲究养生。他说过一句:“勿使常医弄疾”,不要让平庸的医生治病。那让谁来治呢?让优秀的医生来治,但优秀的医生可遇不可求,所以,还要能自己为自己治病,自己做自己的医生。苏东坡一生漂泊,尤其是晚年,在海南岛上医疗条件极差,怎么治病呢?靠自己给自己看病。这也符合中医的一个理念,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苏东坡有不少文章谈论医学,谈论养生。在写给朋友的信中,养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写给王定国的信中,苏东坡表达的意思是:
扬州有侍从大臣太保的人,在南方烟瘴之地做官十多年,回到北方却红光满面,身体丝毫没有沾染瘴气。只因他用了摩揉脚心的方法。请你也试试。更请加倍用功,坚持不懈。请你每天饮少量酒,调剂节制饮食,这样,可以让胃气壮健。
苏东坡给王定国的另一封信的大意是:
近来我颇知养生之法,也自觉稍有所得,见我的人都说我的气色与过去大不相同,要是再久别几年,你可能要到仙人所居的昆仑山去找我了……近日有人送我一点丹砂,光彩很奇特,当然不敢服用,然而这位先生教我以火炉炼制丹砂,观察火的变化,姑且可以用来消磨时间……朝廷发给的粮米虽不多,但我能狠下心来节俭,每日限用一百五十钱,从每月初一取四千五百钱整,分作三十块包起来,挂在梁上。天亮用杈子挑下来一块,可以说是很节俭了。但是每天还有肉吃,因为这里物价便宜。
苏东坡在给秦观的信如是说:
我辈逐渐衰老,不能再用年少时的生活方式,应当尽快用道书和方士所说的方法,加强养生修炼。我被贬谪居住在黄州,没有什么事情做,颇能得到养生术的一点要领,已经借得本州天庆观道堂三间,冬至后,就搬进道堂去住,要过四十九天才能出来。要不是被贬谪,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时间修炼。你将来一旦受到官场杂务的束缚,想要求得四十九天的空闲,又能从哪里得到呢?你应该趁着现在有空闲赶紧去修炼。你只需选择平时简要易行的方法,日夜修炼,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其他事都不要管了。只要满了这期限,就树立了养生的根本。以后即使又要出去做别的事情,事情一办完,心就能收回来了,修炼身心的事情自然不会废止。
苏东坡还有一篇《上张安道养生诀论》,详细地分享了自己的养生方法,主要运用打坐、呼吸来冥想,苏东坡还特别提到了一点,这种养生方法有三种人不能学,一是愤怒暴躁的人,二是阴险的人,三是贪婪的人。那什么人能学呢?清雅的有德之人。养生的问题又回到了修心的层面,身体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心性层面去解决。
苏东坡经常给自己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有一段时间,他要求自己早晚吃饭,不超过一杯酒和一个肉菜。如果有客人来,不超过三杯酒和三个肉菜;如果有人请他赴宴,主人却不同意这个定量,他就退席。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
虽然苏东坡对于道家的炼丹之类很感兴趣,甚至还上过当,但总体上,他对于养生保持了理性的态度。他曾经带着点调侃给朋友开过四味长生药丸,第一味是“无事以当贵”,无事,指的是有平常心、闲心,把平常心、闲心当作宝贵的东西。第二味是“早寝以当富”,每天早起早睡就是你的财富。第三味是“安步以当车”,经常走路,经常运动。第四味是“晚食以当肉”,饿了才去吃,什么都像肉那样美味,不要吃太饱,保持微微的饥饿状态。所以,哪有什么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就能让你的身体保持健康。
就像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说:
近颇觉养生事绝不用求新奇,惟老生常谈,便是妙诀,咽津纳息,真是丹头(养生的基础)。仍需用寻常所闻般运溯流法,令积久透彻乃效也。孟子说:“事在易而求诸难,道在迩而求诸远。”
一些简简单单的事,很容易做到,就可以使得我们健康,没有必要去寻求奇奇怪怪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