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海外贵宾、尊敬的历史所领导、尊敬的我会元老、尊敬的我会会员:
非常欢迎大家莅临盛会!
首先,我代表在北京的学会顾问田余庆先生、朱大渭先生、童超先生和在西安的学会顾问周伟洲先生问候大家。他们一直在引领我们的学术事业,对本次年会的召开十分关心,对我们寄托着殷切的厚望。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的往届年会都是在外地召开的,本届是第一次在首都北京召开,所以非常感谢东道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安排。北京是中国最美的城市,北京的四季以金秋最佳,北京的公园以香山最美。本届学会年会在北京香山召开,这是非常荣幸的事情。
1984年11月,在唐长孺、周一良、何兹全、吴泽、谭其骧、韩国磐、王仲荦、田余庆、谷霁光、缪钺、熊德基、程应镠等学界泰斗的倡导下,成立了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至今即将走过三十个年头。这三十年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开明,为学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正是凭借如此得天独厚的历史背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指导下,在黄烈会长、朱大渭会长、周伟洲会长的引领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摆脱思想禁锢而开拓进取,和谐共进而协作探讨,取得了诸多优异成果,获得了社会与学界的认可。在持续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迎来了第十一届年会。
如今,我们学会的会员已经超过三百人,学术成果的年产量不断增长,每年发表的专著以十位数计,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超过半百。我们学会由四十位理事组成的理事会负责常务,并且聘请十三位海外名誉理事参与议事;设有秘书处,以联络学会内外;设有发展研究部,以开拓学术事业:建成了井然有序、稳扎稳打的中型学术团体。学会现有江苏六朝史学会、大同北朝研究会、襄阳三国文化研究会、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和林格尔盛乐文化研究会等分会和协作单位。学会与《许昌学院学报》《晓庄学院学报》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合作关系,《许昌学院学报》专设“魏晋史研究”专栏、《晓庄学院学报》专设“六朝研究”专栏,成为发布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的专门阵地。学会与美国中国中古史学会、日本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韩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等同业学会建立了频繁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德国、俄罗斯等国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学界保持密切的交往。
我们的学会虽然并不庞大,但是成员均为业内人士,品位个个俊雅不俗,经过日积月累的辛勤耕耘,在海内外已经树立起良好的声誉,具有广泛的影响。
亲爱的老朋友和新朋友,出席今天的大会,我的心情激动,思潮澎湃不已。四十年前,我到大同参观云冈石窟,初识北魏平城时代;三十年前,我参加河东两京路的考察,踏入北朝研究的门槛;二十年前,我负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与教学;十年前,承蒙诸位会员的信任,我承担起学会的负责工作,从此与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结下不解之缘。十年以来,我们学会一贯团结友爱,积极努力。如今长者德高望重,中者硕果累累,青者奋发有为,老中青三方携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局面,令我喜出望外。
北京的四季以金秋最美丽,人生的岁月以金秋最值得珍视。我的人生尚属金秋佳节,我希望能够较迟地步入寒冬。因此,我恳请亲爱的老朋友和新朋友们,允许我卸下学会的重任,以待俊秀巨擘引领大家奔向更加辉煌的前程。当然,我依旧会与大家携手共进,同耕共织在学术田地。
感谢大家十年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大家耐心地听取我琐碎的语辞。
2014年10月13日于北京香山饭店会议厅
原载《左云文史》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