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谈起(1 / 1)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年)是德国哲学家、科学家。据说他在普鲁士王宫里向王室成员宣传他的宇宙观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少人对此表示难以相信,于是派宫女们到王室花园中去找两片相同的叶子,想以此来推翻这这位哲学家的论断。(注)当然!这是徒劳的。为什么?这要从这位哲学家的“单子论”说起。

在莱布尼茨看来,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由“单子”(monad)构成的,单子“是一种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1]每个单子是独立存在的,“单子没有可供事物出入的窗子”[2]。由于无限多的单子在性质上的不同,因此单子组成的事物也是各异,“在自然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3]这样就造成世界上事物的多样性和个体性。如果两个个体完全相似和相等,凭本身不能加以区别,那就不会有什么个体性原则。可见,单子的性质不同,是使事物相区别的“内在原则”。有人说:事物之间的区别是由于它们存在于不同的时间与地点所致。莱布尼茨不同意这种观点,他指出:事物之间的不同时间与地点虽然可以给事物带来不同的烙印,但是事物差异性的要旨不在于时间与地点方面,“因为时间地点就它们本身来说是完全一样的”,[4]而在于组成事物的“内在原则”,即单子性质的不同而产生的。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迪之一,是它的确道出了存在本体论的一条真理:没有差别的存在,即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实际上等于无——不存在。宇宙(世界)是由多样事物组成的统一体,正因为有了事物的特殊性、个体性和多样性,才形成绚丽多彩、五光十色的世界;离开了事物的个体性、多样性,宇宙(世界)的统一体、整体也就无法存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如此。这是从宇宙本体论来说的。

启迪之二,是它道出了认识论的一个真理:人们的认识是从认识个体开始的,首先认识事物的特殊性、多样性,从特殊性、多样性中找出事物的共同点,逐步认识事物的普遍性与规律性。这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常说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其意思就是告诉我们研究问题、认识事物不能带主观性,要对事物的不同方面的特殊性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之所以常常在认识论上犯错误,究其原因就是不下功夫认真调查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多样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是粗枝大叶地、主观地看待事物。

启迪之三,是它道出了我们工作方法上的一条真理:掌握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是我们做好工作、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据。我们常说“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我们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发展每个阶段事物的个体性和特殊性,又要看到同一阶段事物的个性、特殊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我们长远的、近期的方针政策。又如,在文化方面我们实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这是因为一花绽放不是春,只有百花齐放才是春,再如我们在教育上实行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由于先天和后天所处环境不同造成他们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质。

注:莱布尼茨的著作《人类理智新论》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我记得一位聪明睿智的伟大王后(指苏菲·夏洛蒂[Sophie Charlotte,1668—1705年],是普鲁士的第一位王后。她是莱布尼茨的朋友,在一定意义下也是莱布尼茨的哲学门徒)有一天在她的花园里散步时说,她不相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和她一起在散步的一位精明绅士相信他很容易能找到两片;但他虽找了很久,终于凭他亲眼所见,深信永远能看到其中是有区别的。”[5]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29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292页。

[3]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293页。

[4] [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册,23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 [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上册,2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