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态度,角度,高度(1 / 1)

1.吃饭很简单,却是大问题

大清政府收入基本靠抢,大清臣民发财基本靠赏。

大明国人傻钱多,官贪民弱,自然是大清国人抢掠的对象。无论对清政府,还是对清国臣民来说,入关抢掠是代价小、风险低、回报高的投资行为。一次入关掠得的财富,大部分进入清政府的国库,一部分进入将领的腰包,微乎其微的一部分进入士卒的口袋。皇太极发动4次入关战争,在大清国里催生暴发户无数,也拉大了国民的贫富差距。

即使这样,对大清国军民来说,劫掠明国是不需动员的。

尤其在清军第4次入关归来之后,国内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粮食的短缺,资金充裕与国土的偏狭,满人欲望的膨胀与明人实力的羸弱,让清政府的各级官员不得不合计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清军两翼大军,入关抢掠2000里如入无人之境,历时5个月破城70余座全身而退,让清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信心爆棚,纷纷主张直取北京,推翻明政府,取而代之。

以现在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和明政府的腐败无能,清军绕道直接攻打北京,未必攻不下来。清军一举拿下北京,摧毁明政府的政治中心,锦州、宁远和山海关,也许就能不攻自破,其他地方群龙无首,就此瘫痪。

可是,明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各地民众对清政府没什么好印象,反清意识非常强烈。清国这点儿满人,放在偌大的中原,就像几斗米撒入大海一样,不被同化就被湮没,对汉人根本无法进行有效地驾驭和统治。

明政府这台年久失修、行将报废的老爷车,即使清政府不费吹灰之力获得,刚刚获得驾驶执照的满人若自不量力,开车上路,结果只能是车毁人亡。

破坏和建设是两码事,暴力屠杀和管理驾驭更是两码事。

锦州、宁远是明政府的东北重镇,是清军直接进入关内的必经之地,也是明政府搭在清政府肩膀上的一只手,随时都有扼住沈阳喉咙的可能。清军第4次绕道入关,皇太极不得不亲自带兵到锦州、宁远城下骚扰,以牵制两城兵力。他这样做,一是防止锦、宁两地驻军围攻沈阳,实施围魏救赵之计;二是掩护两翼大军安心抢掠、顺利撤回关外。

清军4次入关劫掠,在抢来金银的同时,也抢来大量的人口、牲畜。这些被迫移民的关内人,无论当兵还是为奴,吃饭都是无法避免的问题。随着大清国人口数量激增,国民的三饱一倒,已成为皇太极最为头疼的问题。

解决大清国人吃饭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占有更多的土地。八旗军4次入关,寸土未得,这让皇太极一直耿耿于怀。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山海关外的锦州、松山、杏山等9城还在明军手里。八旗军虽然能一次次绕道蒙古,轻而易举地进入明国腹地,却只能像风一样刮来刮去,不敢稍作停留,因为他们无根无源。

解决此问题,必须跨过锦州这道槛。

岳托生前,一直主张发展经济,壮大清朝的综合国力。两个国家的博弈,表面上看来,可以通过武力在几天内决出胜负。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还是国家十几年、几十年的积累和积蓄。

当时,皇太极对岳托的建议不以为然。八旗军4次入关的结果证明,明国腹地尽管几经清兵**,一片狼籍,但对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明政府来说,只是伤了皮肉,未动筋骨。

清政府虽然军事力量强大,但其脆弱的经济,根本无法支撑其与明军打大规模的战役,甚至连攻城消耗战都承受不起。貌似不可战胜的八旗铁军,实则外强中干。没有雄厚的经济做基础,大清政府干不了大事,也成不了大事。

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清军至今无法打开明国的东大门——锦州、宁远和山海关。这3道大门打不开,清军只能把一只脚踏进关内,还得及时缩回去,否则后果很严重,更别说与明政府争夺天下,入主中原了。

在皇太极看来,拿下锦州、宁远,还有另一层面的意义——能得到大批有管理才能的汉将和官员,吸引大批汉官前来投诚,为日后接管明政府的烂摊子做干部储备。

不论是为了现在还是将来,皇太极都有充足的理由去打锦州和宁远,两城不得,清政府要想进一步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但是,对大清国所有人来说,锦州、宁远是他们的伤心之地。那两个地方,对于嗜杀如麻、贪财好物、抢掠成性、出征成为妇孺心目中重大节日的满人来说,却是不愿提及的。

向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八旗军,几次到了锦、宁城下,往往无计可施。不论八旗军用什么办法,结果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横尸城下,大败而归。

在别人眼里,攻打锦州和宁远,属于下下策,但在清国一把手皇太极看来,却是不二的选择。同一个问题,领导和员工的看法肯定不一样,尤其是优秀的领导和糟糕的员工,或者龌龊的领导和正直的员工,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锦州一定要打,至于怎么打,皇太极心里也没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