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在于发现,更在于把握。
有一个人,在皇太极第二次入朝作战中,把握住机会,成为皇太极赏识的人,并从此飞黄腾达,逐渐成为大清官场上重量级人物。
这个人,就是鳌拜。
皇太极即位后,重用费英东家族的人。但是,鳌拜的父亲伟齐的能力,与费英东无法相提并论。因此,鳌拜受父亲的连累,一直没有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
鳌拜在家排行第三,自幼喜欢舞刀弄枪,骑马射箭。可是,一没人推荐,二没人重视,能征善战的鳌拜只能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努尔哈赤、诸贝勒的儿子们,即使比鳌拜还小,能力还差,也都已经声名显赫,升官发财了。
鳌拜22岁时,他从明国边界活捉30名汉人,5名蒙古人,32口牲畜,这才引起皇太极的注意,命其在身边当侍卫。
鳌拜在皇太极身边,工作上勤勤恳恳,服务上兢兢业业。在皇太极称帝后,后金官员普遍晋升,鳌拜也借光晋升为镶黄旗巴牙喇章京。
皇太极入朝作战,鳌拜担任皇太极的护驾侍卫,保卫皇太极的人身安全。在战场上,皇太极见识了鳌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工作作风。
皇太极班师回沈,处理完朝鲜归降事宜之后,想起硕托攻打皮岛之事。从2月末到现在,已经1个月有余,硕托率领的清军在皮岛也没有多大进展。看来这个硕托,难堪大任。
皇太极为什么这样惦记皮岛呢?皮岛究竟是怎样一个岛呢?
皮岛位于鸭绿江口外,距朝鲜及辽东半岛都很近,是一个战略要地。当年,后金政府占领辽东全境之后,明将毛文龙以此岛为根据地,在后金后方开展游击战,与关外袁崇焕遥相呼应,互成犄角之势。
正是受皮岛毛文龙的牵制,致使努尔哈赤、皇太极不敢专心对明政府用兵。只要后金军进逼关内,毛文龙便出岛骚扰辽东,让后金人首尾难顾。
皇太极利用袁崇焕和毛文龙的矛盾、明政府里东林党和阉党的内斗,诱使袁崇焕计杀毛文龙,削弱了皮岛驻军的实力,这才让他两次入关得逞。
毛文龙死后,皮岛由副总兵陈继盛署理;1630年5月,刘兴祚的弟弟刘兴治,杀了陈继盛,自命皮岛长官。
后因岛内汉人与满人不合,相互厮杀,结果满人杀死了刘兴治和他的哥哥刘兴亮。满人带着岛上380多口人,乘船离开皮岛,从朝鲜登陆,被英额尔岱收留,并送回沈阳。
1633年10月,明政府任命莱登总兵沈世奎守皮岛。沈世奎派参将程龙进驻皮岛。
1637年初,莱登总兵沈世奎、皮岛总兵陈洪进,一起屯兵皮岛。此时,岛上已有18000名驻军,近百艘战船,成为清政府的后方大患,不能不除,不得不除。
朝鲜彻底投降,清政府征服皮岛的时机成熟。皇太极自然不会任皮岛上的明军势力一天天壮大,成为尾大不掉之势。在朝鲜投降之后,皇太极就迫不及待地任硕托为帅,带着拥有丰富海战经验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驾驶朝鲜提供的50艘战船,前去攻打皮岛。
让皇太极郁闷的是,硕托等人进展缓慢,迟迟攻不下皮岛。皇太极见硕托难堪大任,又命阿济格为帅,全权负责征讨皮岛事宜。因为侍卫鳌拜在征讨朝鲜过程中表现突出,皇太极想再次检验一下他的能力,就派鳌拜随阿济格一起出征皮岛。
阿济格在官场上缺心眼、少根筋;在战场上,他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神级人物。
阿济格领命之后,根据明军在皮岛与周边岛屿驻军的情况,制定了在云从岛分兵两路、声东击西的作战方案:
一路以大型舰队为主,毫不掩饰地摆出强攻皮岛正面的架势,吸引岛上明军主力的注意力,以佯攻为目的;
另一路以轻舟为主,饱载敢死之士,突袭皮岛西北角,悄无声息地占领那里的战略要地。偷袭是否成功,是此战胜负的关键。
担任侧面偷袭轻舟小分队的指挥官,必须是一位作战勇猛、胆大心细之人。谁能担此重任,让阿济格举棋不定。
这时,鳌拜与准塔站出来,主动请缨,要求担任轻舟小分队的指挥官。可以说,鳌拜没有大战指挥经验,在战场上还是个生瓜蛋子。他能否胜任,阿济格心里没底。
鳌拜认为,今年他27岁,在以战功大小论成败的大清政府里,可以说寸功未立,靠家族的背景,才谋得一个侍卫的差使。多尔衮、多铎、岳托等人,像他这样大的时候,都已经是名震四方的名将了。他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现在,出人头地、一战成名的机会就摆在他面前,一旦错过,30岁的他,真的就是一无所成、一无是处了。
鳌拜说:“大帅,我等自愿率轻舟偷袭皮岛西北战地,誓必克岛而回!大帅如有顾虑,我等愿立下军令状,若不得此岛,必不回来见郡王!”
鳌拜虽为阿济格的下属,但他毕竟是皇太极身边的人。这次出征,皇太极叫阿济格带上鳌拜,就是想让鳌拜立点儿战功。既然鳌拜把话说到这种地步,阿济格也不好驳鳌拜的面子,就命鳌拜和准塔指挥后一路清兵,渡海偷袭皮岛西北阵地。
鳌拜没有想到,皮岛上的明军,对清军的偷袭早有戒备。清军的轻舟小分队刚刚进入明军火炮的射程之内,就遭到猛烈轰击。前面的清军受挫,损失惨重。
鳌拜见此情景,非常着急。他命令船工冒着明军的炮火,拼命划船,直奔明军的战地。小船刚刚靠岸,鳌拜第一个跳下船,挥舞战刀,削瓜切菜一般,与明军展开肉搏战。
清军见主帅如此英勇,士气大振,也跟着冲上去,与明军混战一团。
鳌拜登陆厮杀,大大地降低了明军炮火的密度,使大批后续清军顺利登陆皮岛。
陆战野战,明军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皮岛总兵陈进范、副总兵白登庸,自知皮岛大势已去,便带着残兵败将撤出皮岛。
鳌拜在皮岛一战成名,他的勇猛、善战的英雄事迹在八旗军中广为传诵。
清军班师回沈之后,皇太极对鳌拜在攻克皮岛战斗中的卓越表现,非常满意,封他为三等梅勒章京,赐号“巴图鲁”,加世袭6次,准再袭12次。
从此,鳌拜一升再升,一发不可收拾。
在官场上,做N多平庸的分内工作,不如在关键时刻做一件关键之事。关键时刻不突出,一辈子不如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