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黑账(1 / 1)

1.臣服——是臣就得服

专案组成员挖空心思给岳托罗列出5条罪状。面对写在纸上的5条罪状,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根据这些罪状,给一个亲王定什么罪合适。

这5条罪状,都站不住脚,甚至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可是,皇太极要求他们从重、从严审理此案,如果按律法处置,根本不可能让皇太极满意。

让皇太极满意,远比维护律法公正重要得多。于是,多尔衮、济尔哈朗等人提出,应当处死岳托,以绝后患。

豪格、杜度等人认为,应该监禁岳托,抄没其家产。

双方对判决的结果争执不下,最后只好把两种判决结果都写在报告里,交皇太极裁决。

这一次,皇太极之所以把在家的亲王、有头有脸的贝勒、大臣,全部派到专案组,目的就是想看看,他们当中有多少人“识时务”。

当皇太极看完专案组呈送来的“关于岳托犯罪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后,无论对坚持处死岳托的人,还是坚持监禁岳托的人,皇太极都非常满意。因为,在皇太极看来,这些人都彻底领会了他的用意所在,所以,不惜昧着良心给岳托罗织了这么多“莫须有”的罪名,即使看上去很滑稽、很可笑。这证明,如果他需要,这些人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

皇太极认为,这次他是以“与豪格坐党”的理由向岳托发难的,如果只处理岳托不处理豪格,影响不太好。毕竟他是皇帝,总得注意一点儿影响,整得太明显了不好。

对于岳托的能力,皇太极还是非常认可的。这次他只想把岳托整服,而不是整死。

皇太极思考再三,有了主意。于是,他在第二天早朝时,宣布了对岳托、豪格的处罚决定:将岳托、豪格两人俱行免死,并免幽禁,革去两人亲王爵位,贬为多罗贝勒,各罚银1000两。

对于这样的处罚,皇太极是这样解释的:“他们身为我的臣子,不守臣道,背弃誓言,心怀二心,如果我对他们给予杀戮的处罚,将陷我于不义。他们两个人,一个是我的亲儿子,一个是我母后亲手拉扯大的侄子,虽然儿子庸愚,侄子固执,但如果我以雍容大度之心来以德报怨,相信能感化他们铁石之心!”

岳托对皇太极的突然袭击,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对大清官场上下联手给他安的罪名,他没有反驳、申述的时间和权利。面对如此荒唐的判罚,他只能接受,因为他从未想过离开这个官场。

接受处罚后的岳托,才明白皇太极为什么这样刻意地整治他。皇太极整治他,不是因为他的无能,而是因为他的能力过大。能力过大却不服从,对一把手不捧着、不顺着,什么事情都较真,什么事情都追究是非对错的人,在官场上不受整治,才是怪事。

岳托不是不明白官场里的潜规则,而是他执行不了那些潜规则。在害人与被害之间,他会选择被害,那样,他心里会舒服一些。

皇太极把岳托从和硕成亲王贬为多罗贝勒,降了两级,本以为岳托会服软,会承认错误,没想到岳托对此根本不屑一顾,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有招你就使的架势。这让皇太极羞恼成怒,怀恨在心。他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让两个红旗从此没有舒服日子过。在大清官场里,所有人都必须按他的需要、看他的脸色行事。作为奴才和臣子,只能玩你们能玩得起的,玩不起的千万别玩,不然会输得倾家**产。

处理完岳托之后,阿济格、阿巴泰入关抢掠归来。他们这次入关,历时5个月,发动大小战斗58次,破昌平、定兴等12座城池,掠获人、畜18万,财物无数,让皇太极有资本整治另一个让他闹心的人——朝鲜国王李倧。

皇太极即位伊始,便对朝鲜用兵,逼迫朝鲜臣服,建立所谓的“兄弟之盟”。战后,皇太极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朝鲜政府索要钱粮,以填补后金政府连年发动战争造成的巨大消耗。后金是朝鲜填不满的欲望黑洞,让朝鲜当局和人民苦不堪言。

1年3次进贡,让朝鲜人承受不起,而后金政府威逼甚紧,一点都不能通融。朝鲜当局对侵略成性的后金政府,也是毫无办法。后金政府随时都可能对朝鲜动武,还要把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朝鲜。

朝鲜当局对明政府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直贯彻明政府为君、后金政府为兄的外交原则。在朝鲜当局与后金政府议和不久,李倧便给明政府写了报告,陈述他们不得已与后金议和的苦衷,并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谅解。

崇祯皇帝鼓励李倧卧薪尝胆,发展经济,修城筑郭,增强国力,以待日后与后金抗衡。

有了明政府的支持,李倧顿感腰板粗了很多,对后金政府的态度也强硬起来。如,李倧允许明政府派来的黄龙部队,进驻皮岛,并为其提供船只、粮食;派兵劫杀归附后金的孔有德、耿仲明部队;后金向朝鲜借船、借粮,一概拒绝。

后金的商人到朝鲜做生意,一贯是强买强卖。现在,朝鲜人不再像以前那样逆来顺受,而是抢夺后金商人的马匹、财物;在后金犯罪的人,只要到了朝鲜境地,不但不遣返,还予以保护……

1636年,在萨哈粼的建议下,皇太极命满、蒙各和硕贝勒派代表,由户部承政英额尔岱任团长,组成170多人的代表团出使朝鲜,以通告为名,行迫使之实,要求朝鲜当局拥护皇太极改汗称帝。

后金政府与朝鲜政府为兄弟关系,是朝鲜当局的承受上限。现在后金政府派出势力强大的代表团,要求朝鲜王国去“劝进”皇太极当皇帝,便激起朝鲜国民的愤怒。皇太极改汗称帝后,会使两国由以前的兄弟关系,变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君臣关系,这超出了朝鲜人的承受范围。

在朝鲜政府内部,对后金的态度,一直存在“主战”“主和”两派。皇太极第一次派阿敏征讨朝鲜,把朝鲜打得落花流水,主和派占了上风,与后金政府签定了“兄弟之盟”。

和,让朝鲜政府避免了战乱,却没有避免苦恼。后金政府这位大哥,贪婪成性,贪得无厌,把无休止的战争产生的费用,以各种名义转嫁到朝鲜小弟头上,叫这位小弟苦不堪言。

10年的苦楚,让朝鲜政府主和派无话可说,主战派占了上风。以洪翼汉、玉堂、金寿弘为首的主战派,听说皇太极要改汗称帝,纷纷上书,要求处死主和派代表人物,以谢罪国人;拘禁后金来使,不准其到京城。

朝鲜国王李倧,左右衡量,最后对后金使团决定采取“三不”措施:

一、不接见来使;

二、不接受联名信;

三、不派人“劝进”。

英额尔岱率领的代表团,抵达朝鲜京城后,所有行动均受到朝鲜当局监视、限制。他们不但不能见到朝鲜政府要员,而且还受到老百姓辱骂、攻击。在朝鲜京城,官民的反金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英额尔岱见此形势,非常生气,觉得没有与朝鲜当局沟通的必要,便率团不辞而别。

李倧对后金代表团的离去,不但不在乎,不阻拦,不欢送,而且还给皇太极写了一封很不客气的信,派人追上使团,交给英额尔岱。

李倧认为,强势的后金政府不会就此罢休,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于是,他签发了全国备战动员令,号召朝鲜官民积极备战,以一国之力,抵御敌人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