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群聊天的时候,经常有妈妈问我:
“涵涵妈,我家宝宝一岁多,不爱看书,怎么办?”
“涵涵妈,我家娃两岁多,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但不愿意分享玩具,怎么办?”
“涵涵妈,我家孩子三岁了,变得越来越不听话,让干啥偏不干,不让做的却偏要做,怎么办?
“涵涵妈,我家孩子动不动就掉眼泪,简直就是‘爱哭鬼’,该如何教育呢?”
…………
不爱看书、自私、不听话、爱哭,等等,这些都是标签,是父母对孩子的某一行为下的定义。其实,每天处于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难免缺乏耐心,很容易脱口而出一些标签似的评价,包括我自己。
上周五,涵涵幼儿园举办了一场亲子马拉松运动会,结束后,老师用扩音器喊道:“男生一队,女让一队,迅速排好队。”
当时,涵涵站在班级的中间,本来是想着就地融入队伍,可突然从后面跑过来一个女孩儿,插在了她的前面。涵涵后退几步,还没站稳,又挤进来一个女孩儿。涵涵继续往后退,一连三四个女孩儿都插到了她前面。就这样,涵涵被挤到了队伍末尾。
晚上回到家,我跟涵涵爸说了这件事:“咱娃会不会像我小时候一样,胆小,遇事就害怕呀?”涵涵爸立马变身“护女狂魔”,语气坚定地说:“怎么可能?上次游泳比赛的时候,有人要插队,她不是直接告诉对方‘要按顺序排队’吗?我闺女这次是不计较,愿意让着同班同学。”
这个平时回微信都不超过仨字的人,说起自己闺女来,总是滔滔不绝。不过,通过涵涵爸的话,我也意识到,这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因为害怕女儿受委屈、被欺负,甚至还联想到了校园霸凌,才武断地给她的谦让行为贴上了“胆小”的标签。
我们要全面看问题,客观评价一个人,不能仅就一件事情,轻易下结论、贴标签。心理学领域有个词叫“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标签效应具有的导向作用曾在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士兵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急需一批军人上前线,但兵源匮乏,于是,政府决定将一部分犯人从监狱里抽调出来送往前线戴罪立功。
为此,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家对犯人进行战前训练和动员。心理学家并没有一味地正面说教,而是要求他们每人每月给家人写一封信,讲述自己在狱中如何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等良好表现。
三个月后,犯人们开赴前线,仍坚持每月写一封家信,给家人汇报一下自己在前线如何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结果,相比正规军,这批犯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毫不逊色,他们真的像信中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
我们随意给孩子贴上一个负面标签,比如这个孩子很固执、这个孩子太胆小、这个孩子很内向……孩子内心是非常不高兴的,但家长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甚至还会一再强调说,本来就内向,难道还不能说吗?
其实,这些无意间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很可能会像魔咒一般牵引着他、控制着他,让他慢慢成为你最不想他成为的样子。我们永远都不能忽视心理暗示的影响。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位妈妈在辅导女儿写作业的过程中,经常骂她笨,结果她竟变得越来越笨了。天长日久,孩子的思维模式都变了,她不相信努力就有收获,而认为学习成绩靠天生,自己这么笨,再怎么努力也没什么用,从而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会使孩子得上一种“拒绝付出努力”的病。
与固定型思维模式相对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孩子认为,人的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的,自己要做的就是勤学苦练,勇于尝试,接受挑战,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如果落后了,就说明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变换不同的策略,以达到目标。
也许有的家长会反驳说,打骂孩子只是一种方法,希望通过这种“激将法”让孩子变得好一点儿。没错,有时候激将法是管用,但并不是对谁都有效的。
通常,激将法适用于以下两类人群:
第一,特别自信的人,他们知道你的评价是不客观、不公正的,所以不在意,只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第二,被贴标签者的人格独立性比较强,遇到挫折不退缩,能够越挫越勇。
想想我们的孩子,三岁左右正是需要得到父母的肯定、赞美和认同的年龄,他们的独立性是有限的,还没能形成独立的人格。如果被自己最亲、最信任的妈妈或爸爸否定,他们会越挫越勇吗?
所以,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负面标签很难产生激将法的效果,反而会伤害亲子关系,甚至会促使孩子向消极的方面发展。
当然,我们可以给孩子贴一些正面标签,比如你是个有爱心的孩子、你很勇敢、你学习很认真也很努力……常常在脑海中翻找美好的词汇往孩子身上贴,慢慢地你会发现,孩子完全按照你所期望的积极方向成长着。
“标签”是个中性词,“好”或“坏”要看怎么去用。愿我们都能运用它好的一面,杜绝坏的导向作用。当不贴负面标签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不仅自己省心,还有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