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见的父母,都带点绝情(1 / 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父母也是这样,如果只考虑眼前的自在,后面可能就会出现很多麻烦。

01 适时放手

涵涵的英语班已经开课一个多月了,但有个小女孩每次上课依然让妈妈陪着。在课堂上,她也只是看着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互动,一点儿要参与进来的意思都没有。特别是她回答不上老师的问题,或者拒绝跟小朋友互动时,她总是回头用委屈的眼神看看自己的妈妈。

记得涵涵第二次上英语课时,我就跟她商量,留她一个人上课,我在外面等。旁边有个小男孩安慰涵涵说:“没问题的,我妈妈都回家给我做饭了。”虽然小男孩说这句话的时候,流露出了对妈妈的不舍,但更多的是独立一个人上课的自豪感。

那次英语课快下课时,老师让家长们进班,交代英语作业。我看到涵涵得了好多小星星,内心特别兴奋。大概没有哪个父母看到孩子表现优秀而不激动的吧!而且老师跟我说,涵涵主动举手,上台给大家讲了《三只小猪》的故事。

回家路上,我们碰见了她在英语班的同学,涵涵非常高兴地跟我说:“妈妈,那是我的新朋友,她说我讲故事好,要和我做好朋友。”真没想到,留她一个人上英语课的效果这么好。

可见,关于孩子学习这件事儿,我们还是不要介入太多,适时引导,主动权交给孩子就好了。开新课的前几次,我们陪着孩子,可以给他带来安全感。当孩子慢慢明白上课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就该退出了。这样,孩子才不会分心,才会更加独立且畅快地表现自己。

02 不要去打扰孩子

上周末,我带涵涵做陶艺DIY(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旁边有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认真做一个容器,只见她一只手摸住胚体,另一只手放在胚体内往外推。可能是因为她年龄有点小,跟不上转盘的速度,尝试了三次都没有成功。

小女孩的妈妈不耐烦了:“妈妈肚子都饿扁了,我们一起做吧。”说着,妈妈就用自己的手抓起孩子的手,做了起来。果然,妈妈比小女孩的技术熟练,不到五分钟就做好了。但我却看到了小女孩眼里的失落和委屈。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自‘做自己’的‘儿童世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成长过程中应尝试做的事情,就该让他们自己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上小学或升中学后,上课和写作业时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然后就开始抱怨为啥自家孩子的专注力如此之差。原因就在于,孩子小时候玩耍时总被大人不停地打扰。

其实,专注力并不需要刻意培养,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打扰”。很简单,但也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总是担心孩子一个人玩儿会无聊,总是担心孩子是不是口渴了,是不是该吃点水果了,或者是用自己的眼光觉得孩子这样不对,那样不行,总是忍不住打扰他。

父母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但是爱的表达多种多样,给孩子适当的独处时间,也是每一位家长需要学习的爱的方式。能独处,孩子才会专注。

有的家长还发现,孩子在学习上没有积极性,不想学习,也不爱主动问为什么。那是因为我们曾经的过度保护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发展空间。比如为了不弄脏衣服就给孩子喂饭,为了避免划伤而不准孩子玩剪纸,等等。

正是这些表面上看似为“孩子好”的行为,扼杀了孩子最初萌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浇灭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兴趣。

人都是有惰性的,父母帮孩子做得越多,孩子的独立性就越差,不仅懒得做家务,懒得收拾房间,甚至会懒于思考。所以,家长要学会放开手,在安全的范围内,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去感受和接触新事物,锻炼独立能力。

03 旁观也是一种爱

有段时间,涵涵特别喜欢给我讲故事。有一次,她给我讲《猜猜我有多爱你》时,落下了好几句没讲。我呢,就忍不住打断她给予提醒。后来我才意识到,我自以为善意的提醒,实际上却打扰了她讲故事的思绪,并有可能浇灭她讲故事的热情。

说到底,父母的这种“为孩子好”的背后,多多少少有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成分。比如我打断涵涵提醒她落下的那几句,从心底来说,就是为了满足自己过分追求完美的心理。

我们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是好妈妈(好爸爸),我们觉得孩子应该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既定想法来,等等,这些都是父母满足自己内心需求的表现,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他考虑。

其实,旁观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更具智慧的爱。我们只要站在孩子的背后,不干涉,不好为人师,默默等待孩子的求助就好。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要知道,在孩子的人生路上,父母永远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