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涵三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我们带她去公园玩滑滑梯。滑了几次后,她就开始顺着弹簧形状的攀爬架往上爬,爬到最后一步时,她大喊:“啊,妈妈,我要掉下来了。”
其实,涵涵并没有踏空的危险,她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下意识地往下一看,心里紧张了而已。
涵涵爸赶紧跑过去:“来,爸爸保护你!两手扶住攀爬架的杆,一只脚先踩在滑滑梯上面,然后慢慢转身,另一只脚跟上……”在爸爸的耐心指导下,涵涵顺利“登陆”,开心得跳起来。带着无比雀跃的心情,涵涵又成功攀爬了两三次。
一个跟涵涵差不多大小的小女孩跑过来,也想试试这个攀爬架。可是,小姑娘有些胆怯,涵涵就自告奋勇地说:“我告诉你怎么爬,好不好?”小女孩的爸爸跟过来,简单交代几句后,小丫头也顺利爬上去了。涵涵立刻鼓掌祝贺,小女孩兴奋的小脸上溢满了成就感。
听到这边的鼓掌声,一个跟她们同龄的小男孩被吸引过来,也要爬。小男孩的性格有点腼腆,胆子小,从第一级开始,他妈妈就紧紧地扶着他的腿。只见小男孩的双手紧紧地抓住攀爬架,双腿在妈妈的护送下一级一级地向上爬。爬到最高一级时,小男孩的双腿抖得厉害,实在不敢转身,妈妈就把他抱下来了。
我想,如果小男孩的爸爸在场,并且不像妈妈那么紧张,小男孩是不是也会成功爬上去呢?
之前,涵涵爸带涵涵玩滑滑梯时,我也是一万个不放心,总觉得男人心粗、孩子太小,生怕他保护不周。可后来我发现,涵涵跟我在一起时胆子很小,跟爸爸在一起时胆子相对较大,敢尝试一些挑战性的游戏,我果断选择了放手。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不安全感会传染给孩子,当我全身的表情都在告诉她“这个不安全,你会摔下来”时,涵涵自然就会变得畏首畏尾,啥事都不敢尝试。就好比那个小男孩,妈妈比他还紧张,他选择退缩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给孩子安全感,并不是指家长时时刻刻跟着孩子,千叮万嘱地提醒他注意安全,细心周全地保护着他,而是默默地站在孩子的身后,待孩子需要时能够及时出现。
家长越是过度保护,孩子越是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你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长,更不可能保护他一辈子。你现在替孩子避开的那些风险,有朝一日生活都会如数奉还。
我发现,国内的教育往往是教孩子怎样规避危险,而国外的教育却是教孩子面对危险时如何自我保护。比如日本幼儿园会教孩子在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德国幼儿园会教孩子正确的报警方式,等等。
在美国蒙氏幼儿园的一堂实践课上,十几个三四岁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用玻璃水壶往自己面前的玻璃杯里倒水,等玻璃杯装满后,再倒空,重新装,如此反复,直到玩够了,自己端着玻璃托盘把水壶和水杯放回原处。
这堂课旨在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用易碎的玻璃器皿的初衷,就是给孩子制造有一定风险的环境,让他们处在危险之中,学习遇到玻璃器皿摔坏时该怎么应对、怎么保护自己。
那我们的孩子呢?有多少人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那些被性侵的小学生,那些怀孕而不自知的中学生或大学生,她们的父母可曾对她们进行过安全教育?
前几天,涵涵奶奶来我家,看见涵涵在玩剪纸,就长篇大论地对我们进行了一番安全教育,重点就是坚决不能让孩子玩剪刀。这让我想起了之前曾看过的一则新闻报道:
两个八岁左右的孩子一起写作业,其中一个孩子不小心把铅笔戳进了另一个孩子的头上。奶奶看见了,惊慌失措,抬起手就要拔掉铅笔。被戳的那个孩子拦住奶奶,说不能拔,要等医生来了再拨。最终,因为处理得当,那个受伤的孩子得到了及时抢救。
与其一味地教孩子如何规避危险,不如教会他们应对危险的正确方式。这才是保护孩子最好的办法。
在我们大人的心目中,总是觉得孩子还小,很多事情都不会做,需要我们的帮助和保护。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能干得多。比如在孩子入园引发的分离焦虑这件事上,他们就比我们淡定得多。
记得涵涵入园的第一天,老师牵起她的小手,温柔地对她说“跟妈妈说再见吧”,她特别乖巧地冲我挥挥手,淡定地说:“妈妈,再见!你去上班吧!”一点儿没有传说中的入园焦虑、哭天抢地。
反倒是我,自踏出幼儿园的大门,就一直在惴惴不安中度过。直到老师发来涵涵在幼儿园玩耍的小视频,我才放下心来。突然觉得有点自惭形秽,我竟然不如一个孩子坚强,更没有她那么淡定。
作家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是啊,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剥离,而后者意味着子女的独立。正如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所说,“世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可见,父母真正成功的爱,不仅在于情感的付出、关心和照顾,更在于主动割舍,给孩子一片自主的天空,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以独立的人格面对世界。父母放手越早,孩子就会越早走上独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