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如何引导孩子逃离失败的“恶性循环”(1 / 1)

“挫折教育是不是要让孩子多受一些挫折呀?”在后台留言中,我时不时就会看到类似的话。有这种想法的父母认为,今天的孩子太幸福了,根本不知挫折为何物,如果总是顺着孩子,处处为孩子着想,他们将来就很难适应社会。

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孩子成长的过程,本来就是在磕磕绊绊中前行,根本无须我们刻意制造挫折。况且,并不是孩子遭遇的挫折越多,就会越勇敢。

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他们越挫越勇,积累自信呢?

还记得德国插画家卡罗拉·霍兰德关注儿童心灵成长的经典之作《凯能行》这本书吗?我想,每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和凯一样的小麻烦吧:抓不住的杯子、一撕就破的书本、扣错扣眼的外套、双脚穿着不同的袜子、磕磕绊绊的各种伤痕……

每当凯莽撞行事、惹起祸乱的时候,妈妈总是会说“你就不能小心一点儿吗”;每当凯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妈妈就拿他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和你一样大的孩子,早就学会做这些事了”……凯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操心的孩子,妈妈很头痛,他自己也很头痛!

其实,妈妈心里肯定爱凯胜过别人家的孩子千万倍,但是凯感受到了吗?至少他此刻觉得,“我太笨了,我老是做错事情,妈妈说我很烦人……”凯的样子好可怜呀!他的心里一定难受极了!凯已经失去了自信!

不过幸好,凯遇见了一只大灰猫,它用赞扬纠正了凯对于自己的判断。

“你吵嘴的时候很聪明!”

“你救毛毛虫的时候很聪明!”

“你照顾猫咪的时候也很聪明!”

在大灰猫的肯定和鼓励下,凯变得不那么糟糕了,终于重拾了自信心,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了。他觉得自己还不错,甚至是相当棒的!

大灰猫真有那么神奇吗?其实,它只不过是比我们大人多了一些耐心、多了一些宽容,更懂得安抚和鼓励的巨大推动力。相比大人们的消极抱怨,大灰猫用一种积极肯定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与期待,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棒。

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认为,个体是以他人作为一面镜子,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的。尤其学前期儿童还没有独立、稳定的自我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依赖于他人,特别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他人,比如父母、老师、爷爷奶奶等。

当孩子做错事或表现得不尽人意的时候,心里肯定是很脆弱的。这时,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该怎么做呢?悲观失望?急于纠正?气急败坏?大声指责?不,这些都是不可取也没有必要的。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保持平和的心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沮丧,建立再次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当他们有了勇气和信心时,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他们只会越挫越勇,越碰壁越成功。

就像陈忻老师在《养育的选择》一书中说的:真正的挫折教育,并不是我们给孩子制造挫折,而是陪伴孩子面对挫折,最终陪着孩子走出挫折。

关于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01 学会正确归因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拧不开的瓶盖、搭不好的积木、记不住的单词、总是做错的数学题……这个时候,我们对他们的表扬或鼓励、抱怨或斥责,都会形成他们对挫折和失败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指人们为事件或行为推导原因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寻找因果解释,是什么“因”导致了这个“果”。归因是人类常见的本能,没有理论指导,也不甚周密,并且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很多时候是偏颇甚至错误的。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探讨,他把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划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可控性和不可控性。

比如小亮期中考试考了全班倒数第一,他就会对这次考试结果进行归因: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是我自己没复习好还是这次考试题太难了;稳定性和非稳定性——我考倒数第一是常态还是偶然;可控性和不可控性——我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倒数第一”这一结果。

如果小亮把“考倒数第一”这一结果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他就会感到迷茫没有方向,失去学习的动力;相反,如果他将其归因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他就会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下次考个好成绩。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言语引导帮助孩子树立积极进取的归因方式。比如让孩子将自己的失败(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因素(学习不够努力),而不是归因为内部的稳定因素(自身能力不足)。这样就可有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即使失败也不至于失去奋起直追的勇气和动力。

02 不包办、不代办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用七十五年的时间跟踪了几百名美国人的生活,结果发现,成功的人生居然跟“从小做家务”(即掌握生活技能)有关系。

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学习生存技能,能让孩子获得对生命的掌控感,避免“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的发生。

想想孩子的成长经历,确实是这样。第一次自己穿好鞋子,第一次成功爬上沙发,第一次自己扣上扣子……孩子就是在生活中一次次的小成就里积累了“我能行”的掌控感,从而凝聚成一种叫作自信的气质。

03 让孩子独立并不等于放任不管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曾说过:“不用多,十次挫折就足以让一个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

还记得绘本故事《汤姆骑自行车》吗?小兔汤姆在学骑自行车的过程中,摔倒、爬起、又摔倒……在爸爸的支持与鼓励下,汤姆经过不断练习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孩子成长中的很多事情和骑自行车一样,需要摔倒才能学会。但就像爸爸说的:“你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就永远都不会忘记。”

当然,和学骑自行车的汤姆一样,孩子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不应该是孤独的,父母要陪在身边,多给予积极的力量。特别是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最好能够在他背后,轻推一把,让他顺利渡过难关。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是希望他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保持乐观心态,而不是让孩子无助,更不是让孩子怀疑自我。

04 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跳出舒适区,去尝试一些具挑战性的任务,但不能期望过高,要注意目标的可实现性。如果孩子付出很多努力依然做不好(因为生理、心理、认知等还没有发育到那个水平)成为一种常态,也会造成习得性无助,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放弃。

所以,想让孩子从小建立自信,摆脱习得性无助,我们需要做的是:

·多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和鼓励: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夸他聪明,表扬具体的细节而非千篇一律的“你真棒”……面对成功和失败,学会正确归因。

·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包括家务,多体验“我能行”的掌控感。

·放手, 让孩子独立成长时,我们要站在旁边,适当助推一下,而不是放任自流,让弱小无助的他独自面对一些可能不符合他年龄段的挫折。

·给孩子以恰当的期望。因为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产生压力,带来挫败感和失落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希望家长们能给予支持性的期望,从而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信、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