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读懂孩子的哭声(1 / 1)

孩子一哭闹,你就上火?然后他哭得更凶?

孩子一哭闹,隔代亲的老人家就无条件满足?然后他下次还用这招?

台湾情绪教育专家杨俐容老师曾说过:“每个生气情绪的背后,都有一个未能被满足的愿望,或者被阻挠而无法达成的目标。”这就告诉我们,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强迫他不要哭了,或者是哄着他赶紧别哭了。因为“你别哭了”这是要求正在哭的孩子反过来满足我们的意愿。

我们要允许孩子发泄,跟孩子共情,让孩子自己想明白哭与不哭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个月大的胎儿,就可以识别妈妈的声音,并试图去理解这声音中所包含的喜怒哀乐。也就是说,打从娘胎里起,宝宝就对我们深深地依恋着,他渴望被妈妈理解、包容和爱护。

记得我产后四十二天去医院体检,体检完顺便让涵涵在医院游泳。当我给她脱完衣服,护士走过来打算抱她时,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两只小手紧紧地攥着我的手,眼里满是惊恐和求保护的信号。甚至整个身子都在往我身上倾,当时她一定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来求我别让她被人带走。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妈妈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也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那个小小的人儿有多么需要我。

可有时我对孩子的要求有些高。比如在涵涵很小的时候,我的确极尽包容。但随着她越来越大,会走路会说话之后,我却越来越不耐烦。因为我总是觉得她长大了,理应更加听话,怎么却比小时候更加难缠、更加不懂事了呢?

当我累了、烦了,要求孩子体贴我时,却唯独忘记了,她真的还是个很小的孩子。她正在成长中,在经历各种敏感期、各种叛逆期,而在这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里,她也在迷茫,也难以自控,她需要我们的引导、理解和包容。

所以,当孩子哭闹时,其实他内心最期盼我们这样做:

01 妈妈,请接纳现在的我

记得涵涵一岁多的时候,跟小朋友在院子里玩儿,那天她被一个小孩推倒了八次。每次被推倒在地后,她都是爬起来就哭。旁边坐着的爷爷、奶奶还有一个伯伯都说她没出息,就知道哭。

我当时气愤于大人们的不辨是非,也气愤于那个小孩家长的不作为,再加上本来那天心情不好,就冲着又一次哭着向我跑来的涵涵大吼了一声。结果涵涵竟然吓得尿裤子了。

这件事情,每每想起,我都会揪心地疼。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努力发奋学习育儿知识,了解儿童心理和各种敏感期。因为我不想再如此伤害我的宝宝。

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当她寻求我的庇护时,我却选择与全世界站在一起与她“为敌”,她的内心该是多么无助啊!

所以,不论你的孩子是否让你丢脸、让你烦躁,他此时的表现是否如你所期盼,都请你接纳他,完完全全地接纳他此时的“不完美”,允许他慢慢成长。

02 妈妈,请您理解我

涵涵刚上幼儿园时,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哭闹。只有在三四天后不想起床,闹过情绪,等完全清醒后就好了。

可是两个月后,她每天上幼儿园都哭着不进教室,或者要求我在门口等她。对此,我内心非常不理解,有时也会感到不耐烦,甚至想发火。因为在家里说好去幼儿园,结果去了却不进门,挺让我愤怒。

然而,此时已经有了丰富育儿知识的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她这么做的原因。

一次睡前的惯例聊天中,涵涵终于说出了不想上幼儿园的理由:“我怕去了幼儿园后,爷爷奶奶老着老着,就老死了咋办?”接着她哭着说道,“那我就永远永远都没有爷爷奶奶了!”

我忽然想起,原来是有一次,一支“三周年祭奠”的乐队经过家门口,她问我人是怎么死的,我给她普及过生老病死的知识。孩子的心地就是这么单纯和害怕失去,以至于做出了令大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接下来,我再次给她深入地普及了下何为生死,并经常带她去看望爷爷奶奶,还跟老人说了孩子的顾虑,让他们也帮忙开导开导。后来,涵涵才愿意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

我们总是说要理解孩子,要共情,但因为孩子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等各种原因,难以及时获得孩子的真实想法,而有的家长太缺乏耐心,导致孩子的某种情况变得更糟糕,越来越不想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一个能够被共情的孩子,不仅能很快停止哭闹,还能够学会共情,从而在人际交往中更受大家欢迎,因为他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03 妈妈,我该怎么办

每晚跟涵涵的“卧谈”中,她总有很多的人生疑惑,需要我来解答。

有一次,她跟我说:“妈妈,我搭好了积木,叫老师看,她为啥不理我,不表扬我呢?”

如果此时我嫌她不赶紧睡觉呵斥她,或者随声附和说“是啊,老师应该表扬我们的”,那孩子就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也学不会如何正确地与他人相处,甚至还会使本身处于自我意识爆发期的孩子,变得更加自我,觉得地球该围着自己转。

所以,我问她:“你大声跟老师说了吗?”她说:“不够大声!”

我又问:“当时老师看着你没?”她回答:“没有,老师在跟别的小朋友说话。”

我说:“你看,你们托班有那么多小朋友需要老师照顾,她正在忙,而你说话又不够大声,所以很可能老师没听到,并不是老师不喜欢我们家宝宝!”

说完之后,我清楚地看到她脸上的表情从疑惑转变成释然。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需要我们的认同,所谓共情也不是说必须随意地附和,认同孩子,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这时需要我们给予回应并解释他的疑惑,从而得到正确的引导,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认知。

因此,当孩子哭闹时,我们不能再反过来要求他体贴我们,停止哭闹。他也不需要甚至也许没有能力去解释,他为什么哭。我们应该放弃被体贴的渴望,放弃求解释的刨根问底,正确地给予共情,并能在他迷茫时,做出恰当的引导。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却被很多人忽略掉的一点。

愿孩子的负面情绪都能够被接纳,而不是被压制。因为如果严厉压制,孩子就会反抗得更厉害,以至于落入情绪用事、争论不休的恶性循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