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看了育儿书之后,大家知道了“共情”这个词。但在运用时,却发现效果并不是那么好。昨天一位妈妈说,每次玩具掉到沙发底下之后,女儿总是一个劲儿地哭。“玩具掉了没关系,我知道你很着急,想捡起来,妈妈帮你解决,不要哭。”
“我明明已经在共情了啊,可孩子却一点儿都不买账,非得哭到玩具被捡起来为止。难道我共情还不够吗?”这位妈妈很困惑地问我。
我们常常说要跟孩子共情,并且自以为已经共情。其实,当孩子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而哭闹时,我们的出发点往往是“赶紧安慰好,不要再哭了”,并没有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的感受,自然也没能真正共情。
所谓跟孩子共情,就是用语言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和痛苦,让他感觉到自己被理解了。比如那位妈妈不明白,为什么我都共情了,女儿还每次都哭?
亲爱的,孩子心爱的玩具掉到了沙发底下,她看不见了,怎么会觉得没关系呢?我们大人知道把沙发挪动一下就会找到,可小孩子不知道啊,她害怕万一找不回来,该怎么办呢?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真正的共情是:抱抱孩子,并且说出她的感受,“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掉了,你担心再也找不到了,是吗?别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把跟你捉迷藏的玩具找出来,好不好?”
记得在心理学的课堂上,老师列举了很多例子,来让我们了解共情、同情和不痛不痒的安慰的区别。我记忆最深刻的一个例子是:
有一位老人,她养了多年的狗死了,老人不吃不喝,整天闷闷不乐,儿女们很是担心。
大儿子说:“不就是一条狗吗,人都会死呢,何况狗,要看开点儿。”
大女儿说:“我再给你买条一模一样的狗,你接着养。”
小儿子说:“狗死不能复生,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这些安慰都没能让老人释怀。
后来,儿女们带老人来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对老人说:“你养了多年的狗,就跟儿子一样亲,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你的伤心。”老人听完,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你看,共情从来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居高临下地去同情别人,而是真正说出他内心所想,才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去年,我带涵涵参加一个活动,出来后正好看到一家麦当劳,我就给她买了一个甜筒。可是她刚吃了几小口,就掉地上了。涵涵哇哇大哭,可伤心了。
如果我说“不就是个甜筒吗,掉就掉了,再买一个就好了,有啥哭的”,她肯定会哭得更凶。因为她会想:我最最爱吃的甜筒掉了,妈妈不但没有安慰我,还不能理解我的伤心,我也太可怜了吧……
涵涵一哭,我就烦,再发怒的话,那她肯定更伤心了——我最爱吃的甜筒掉了,得不到安慰、不能被理解就罢了,还要被骂,呜呜呜……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所以,真正的共情在这个时候就会显得非常有力量。
“刚吃了几口的甜筒掉了,涵涵非常伤心,觉得非常可惜,是不是?来抱抱!抱抱!你看咱现在怎么办呢?是返回去重新买一个,还是赶快回到家,在咱家附近买一个?”
孩子这时就会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抉择上,而不是继续哭。
在面对孩子的哭闹时,父母用共情去理解、思考孩子的感受和诉求,接受孩子当下的情绪,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安慰方式。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真正共情。
那么,具体到跟孩子的沟通上,我们该怎么共情呢?
1.肢体语言用起来
当孩子哭闹时,我们可以抱抱他,亲亲他。有时候,这些非言语行为比言语表达更简便有效,能让孩子真切地感知到你的认同和理解,同时,它还不会干扰孩子的持续表达。
2.说出孩子内心的感受
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赶紧止哭,那就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些不痛不痒的,甚至是居高临下的安慰话,孩子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哭得更凶。
3.先动怒,后共情,效果不会太好
孩子一哭,我们就烦,耐着性子哄了两句止不住,接着就动怒。发完火,后悔了,再想共情,效果就差了。
其实想想看,孩子还只是个孩子,哪怕三岁了、六岁了,也只是个会为了零食和玩具而哭的小孩。这样,我们就不会期待那么高,因孩子的行为不合自己的预期而动怒了。
4.共情,不是孩子一哭,立马就得开始的事儿
有时候,孩子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多待一会儿,他暂时不渴望被共情时,我们可以等待一下。就好比,我们安慰一个痛哭的人时,最恰当的说法不是“好了,别哭了”,而是“想哭就哭一会儿吧”。
5.让孩子认识情绪
孩子并不是生来就知道“我生气了”“我很委屈”“我很伤心”等各种情绪的。但不知道并不代表不存在。我们可以借助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各种各样的情绪》等,让孩子更好地认识情绪、接纳情绪,进而释放情绪,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
所以,请反问一下自己:跟孩子共情,我真的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