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有一种善良,让大家都很受伤 溺爱不是“过度的爱”,溺爱是“带来伤害的爱”(1 / 1)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老家一个婶子,突然中风住院了,亲戚们得知后纷纷去探望。可她唯一的儿子只在住院当天露了一面,就再也没见踪影,连两周后出院都是老两口自己坐出租车回家的。亲戚们觉得挺奇怪,一问才知,儿子已经跟父母“决裂”了。他不但不上门探望父母,还把自己的女儿放在父母家里,让爷爷奶奶养着。老两口都没有退休金,仅靠之前的积蓄生活,还得养孙女,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亲戚们义愤填膺,纷纷指责这个不孝子,有的说让老两口把儿子找来谈谈,就算不赡养父母,起码得把孩子带回去自己养,别给父母增添多余的负担;有的说不赡养老人是违法的,实在不行就法律解决……对这些建议,婶子都坚决反对,一听说要把儿子送上法庭,更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我既然生了他,就得一辈子保护他。只要孩子好,我怎么样都行。”亲戚们闻言沉默,只能散了。

说起婶子的这个儿子,小时候聪明好学,深得长辈的喜爱。当时婶子一家住在农村,为了让儿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婶子就把他送到了住在县城的爷爷奶奶家。婶子觉得孩子小小年纪离家在外求学,挺可怜的,所以,对儿子的要求通常都是有求必应。要玩具,买!要新衣服,买!要吃鸡肉,半夜三更开始杀鸡!

后来儿子大学一毕业就说要创业,老两口二话没说,就把钱放到了儿子手里。自此以后,儿子就走上了没完没了的创业路,把父母的家底儿挖了个干干净净,最后连农村的房子都卖了。这样也好,老两口索性收拾收拾进城,跟儿子住在一起,照顾儿子的生活。

转眼儿子到了婚龄,结婚生子之后,带孩子就成了老两口责无旁贷的任务。除了辛辛苦苦地带孙子,老两口还得到处打短工赚钱,补贴儿子的日常开销。

自从迈出校门,儿子无论做什么事全以失败收场,以至于无法糊口,一直靠啃老生活。但只要是儿子开口需要钱,老两口都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凑,甚至向亲戚朋友借。多年来,老两口已经债台高筑,儿子却拿着这些钱吃喝玩乐,美其名曰“享受生活”。

后来,儿子的爷爷奶奶去世,给老两口留下了一套房子。变卖房产的钱刚到手,儿子就伸手索要。婶子跟儿子商量,能不能留一部分钱给他们养老和偿还债务。没想到儿子勃然大怒,以此为由再也不搭理父母了。婶子老泪纵横,没想到满足了儿子一辈子,就“忤逆”了这么一次,就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过度溺爱的结果就是,孩子既依赖又怨恨父母。婶子一生以善良和无私自诩,她为儿子所做的一切确实很多人难以企及,但她从未反思过,为什么自己呕心沥血,用一辈子心力和爱,却养育出一个逆子。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心理学家武志红把父母对孩子的爱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真爱,视孩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第二种是冷爱,不欣赏、不互动,但要去管制、去占有,这类父母多见于过去父为子纲的封建社会;第三种是溺爱,这恐怕在中国家庭中最为普遍——为你做一切,一切为你做。

武志红老师把溺爱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包办型,一种是纵容型。老家婶子的那种溺爱,就是包办型+纵容型。作为父母来说,就算再有能力、有精力也不能为孩子包办一切。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人生之路,成长的过程谁也替代不了,父母能给孩子的只有最好的陪伴,给他自信,给他自己探索、自己试错的能力。

纵容型的溺爱多见于一些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中,孩子从小到大要一就给十,别人有的自己孩子要有,别人没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但是这样的父母不明白,孩子五岁时要的糖果他能给,十岁时要的玩具他能给,二十岁时要的爱情他能给吗?三十岁时要的事业他又能给吗?

溺爱,扼杀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成长能力。孩子在成长期间所有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达成的愿望,都被父母轻易满足了。但是,父母的能力不可能跟得上孩子的成长。你永远把他当成一个小孩,不让他学会成长阶段需要具备的本事,等他成年了,难免会处处遭遇失败,到时他就会迁怒于父母。面对无法开启的人生,他只有转而再向父母伸手索要,得不到便折磨父母。

社会新闻里那些为吸毒殴打父母,为要不来钱而弑父杀母的例子,想来也都是这个道理。观众都指责那些做儿女的泯灭天良,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实际上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所有儿女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父母教育失败造成的。

所谓成长,就是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过程。无疑,爱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通常,我们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爱,孩子就会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而成长。你给孩子提供的是溺爱,孩子就会以适应溺爱的方式长大。

溺爱孩子的父母,往往带着一种自我牺牲的悲壮。就像我老家那位婶子,每当有人劝她为自己的晚景打算,先照顾好自己,再照顾儿孙时,她总是铿锵有力地回答:“母鸡下个蛋还知道保护呢,何况人呢?只要孩子好我就好。”她口声声把“保护”挂在嘴边,似乎完全忘了,她的儿子已经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了。

这种看似是自我牺牲的爱,其实是愚昧的爱,是带来伤害的爱。孩子两岁之前,父母怎么宠爱都不会错。如果到了三岁,他们仍然溺爱无度,到了成年依然一成不变地以这种方式去爱孩子,终将会导致毁灭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