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意思是,我们不能根据一个人的相貌、外表来判断一个人。
但又有俗话说,自古丑人多作怪。
在唐朝,就出了一个“丑人多作怪”的典型。
01
据《旧唐书》记载,卢杞,今河南滑县人,至少是个官三代,祖父卢怀慎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侍御史、右御史台中丞、兵部侍郎、黄门侍郎,封渔阳县伯,还当过唐玄宗的宰相。
卢杞的父亲卢奕,是卢怀慎次子,天宝初当过武昌令,擢给事中,拜御史中丞。
其祖父和父亲都是好官,祖父虽然能力不是很强,但为官清廉,从不贪腐;卢杞的父亲,更是在安史之乱时死节,是个大大的忠臣,唐肃宗诏赠礼部尚书,谥号贞烈,其事迹还被列入《忠义传》。
对于卢怀慎和卢奕的外貌,有关史料未曾提及,不知道他们长相如何,所以卢杞是否继承了他们的外貌,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其祖父和父亲的人品和节操,他是一点也没有继承到!
因祖父和父亲都是高官,所以卢杞根本就用不着努力,从生下来那天起,官帽子就在等着他了,因荫庇而入仕的他,最初担任的是清道率府兵曹。
后来,卢杞又被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看中,召他为朔方掌府掌书记等职,但因病被免官。
对于这种高官的后代来说,闲着只是暂时的,只能算“休假”,“假期”一过,照常上班,所以那以后不久,可能病都还没好,卢杞就重新被召,补任鸿胪丞,然后接连升官,从殿中侍御史、膳部员外郎到忠州刺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担任忠州刺史的时候,卢杞谒见过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卫伯玉一看他那长相,就满脸不高兴。
卫伯玉的表情,把卢杞惹毛了,一怒之下称病辞职——他奶奶的,你不喜欢老子,老子还不伺候你呢!
这一赌气辞职,反而整对了,辞职返回京城后,卢杞历任刑部员外郎、吏部郎中,到唐德宗建中初年时,他已是御史中丞了。
02
《旧唐书》仅说卢杞相貌丑陋,具体有多丑,却只字未提,但从不止一人讨厌他来看,这人不但长得丑,还令人生厌。
有的人长得不好看,但并不一定令人生厌,令人生厌的丑八怪,一般来说是既丑又坏。
宰相杨炎对卢杞的厌恶,就属于这一种。
而那时(建中二年),在杨炎眼里没有见识的卢杞,和他一样也是宰相了,而且从御史大夫、京畿观察使到宰相,卢杞仅花了十天时间。
这种比火箭还快的升迁,也是卢杞令人生厌的原因之一。
看来这个丑八怪,一定有什么魔法,要不就是善使迷魂药,把皇上迷住了。
大概卢杞自己也明白,自己是个没有见识的蠢货,所以他随时都很担心,害怕比他能干的人取代他的位子。
所以担任宰相后,卢杞首先做的,就是拼命保住自己的位子,凡是有点才能的人,都在他的黑名单、甚至死亡名单上,对于那些稍微不顺从他的人,也要弄死而后快。
像杨炎这种敢于明显讨厌他的人,那就更是眼中钉肉中刺了。
杨炎是唐代宗时期的吏部侍郎,与当时的宰相元载是亲戚,大历十二年元载因罪被杀,杨炎受牵连被贬为道州司马,两年后唐德宗继位,他才经人推荐得到重用。
担任宰相仅几个月,杨炎就做出了不错的政绩,有贤相之誉,朝廷上下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
不料这颗“希望之星”,却因嫌另一个宰相面貌丑陋而惨遭报复,被卢杞陷害,贬到崖州去做司马,杨炎还没走到目的地,就被皇帝老儿赐死。
03
一旦开了“杀戒”,卢杞就在整人害人的路上刹不住车了。
这个被后世冠以“唐朝第一杀手”的家伙,杀人从来不用刀,嘴巴一张就搞定。
接下来轮到的,是颜真卿。
提到颜真卿,人们首先会哦一声——你说的,是不是那位大书法家?
没错,就是那位大书法家,“颜体”楷书的首创者,他不但是个大书法家,还是位文学家,著有《颜真卿集》,作品特点是“率真慷慨,意直气壮,生动感人”,对唐代的古文运动,还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但颜真卿首先是个政治家,而且是位非常正直的政治家,他“得罪”卢杞的,正是他的正直——他时不时发表的那些正直言论,引起了卢杞的极端憎恶。
为了不让颜真卿的正直,继续反衬他的奸邪,卢杞决定做点什么,以便让他永远闭嘴。
德高望重,担任过刑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的颜真卿,也不是那么好整的,何况当时的颜真卿,还是太子少师,可以说是天子和太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但卢杞仍然派人四处打探,打算哪个方镇“方便”,就把颜真卿赶到哪里去。
由此看来,对于德高望重的颜真卿,卢杞最初并不想赶尽杀绝,只是想把他排挤出京,眼不见心不烦而已。
然而,当颜真卿得知卢杞想整他,去找他讲道理,告诉他说当初他父亲被安禄山抓到杀了,把头颅送到平原郡,他见他满脸是血不忍心用衣服擦拭,亲自用舌头舔干净,并质问卢杞为何容不下他,表面上惊恐万状的卢杞,顿时对颜真卿产生了杀机。
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很快攻陷了河南汝州。
整死颜真卿的机会来了,卢杞建议唐德宗李适,“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没长脑子的唐德宗,竟然同意了。
除了成心想害死颜真卿的卢杞,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知道,颜真卿这一去,必定有去无回。
04
首先上奏、坚决要求唐德宗收回成命的,是宰相李勉,他认为,唐德宗若同意派颜真卿去晓谕李希烈,颜真卿若有三长两短,不仅仅是失去一位国老这么简单,还会使朝廷蒙羞。
接下来坚决反对颜真卿出使李希烈的,还有河南尹郑叔则,而颜真卿自己,何尝不明白这是卢杞趁机害他,但是他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再说,圣旨是逃避得了的吗,我宁愿被叛贼杀死,也不愿因抗旨而死。
来到李希烈处,李希烈竟让颜真卿投降,在颜真卿所住的寺里堆起干柴说,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纵身跳入火中,被人拉了出来,但是后来,颜真卿还是被李希烈缢杀,三军为之痛哭。
害死杨炎和颜真卿后,接下来轮到的是汾州刺史刘暹。
有人要问了,卢杞是宰相,作为汾州刺史的刘暹是地方官,两人井水不犯河水,他为毛也要整他?
原来刘暹是有名的直臣,为人刚直坦率,嫉恶如仇,而这样的人,最适合当御史大夫,所有人都怕他。
当然了,不做坏事的人、不想做坏事的人,是没有必要怕他的,凡是怕他的,怕犯在他手上的,不是做过坏事、正在做坏事的,就是准备做坏事的,所以,当建中末年刘暹刚当上御史大夫,害怕也遭到他弹劾的卢杞,就把他盯上了。
于是,卢杞对唐德宗说,让于颀当御史大夫吧,他比刘暹更适合,唐德宗说,那刘暹怎么办,卢杞说好办,让他到潮州去当刺史。
在唐朝,潮州和海南岛的崖州一样,都是环境恶劣的蛮荒之地,那些蛮荒之地,是很多朝代官员的贬谪、流放之地,可以这么说,官员们一旦被发配到那些地方,即使不在路上被赐死,到了目的地,也活不了多久。
果不其然,刘暹后来也死于潮州任上。
至于卢杞为何不推荐其他人当御史大夫,而偏偏推荐于颀,当然是因为于颀“温顺谄媚”,打死也不敢弹劾他。
05
对“自己人”,卢杞同样不放过,一个叫严郢的,就是卢杞的“自己人”。
他们“走”到一起的时候,严郢是大理寺卿,卢杞把严郢提拔为御史大夫,让他陷害杨炎,于是,一个叫赵惠伯的,又成了卢杞的牺牲品。
当时的赵惠伯是河中观察使,他在担任河南尹的时候,曾经买过杨炎的一处私宅作为官衙,严郢就把赵惠伯抓起来,逼他承认杨炎卖了高价,赚了官府的钱。
然后,卢杞对皇帝老儿说,杨宰相这么搞,是会带坏其他官员的,他罪该免官,皇帝老儿勃然大怒,于是杨炎倒霉,赵惠伯也被整死在狱中。
整死杨炎后,按理说,卢杞对严郢这个帮凶应该好一点,至少不要跟他过不去,谁知杨炎尸骨未寒,卢杞那双贼眼,又盯上了严郢。
卢杞之所以这样,竟然是因为严郢有才干!
他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严郢贬为费州刺史(一说
州刺史)。
直到那时,严郢才明白上了贼船,得知赵惠伯死在狱中,想起之前对他的刑讯逼供,非常后悔不该为虎作伥,整天生活在深深的悔恨当中,一年后便郁郁而终。
其实,卢杞所做的,也不全是整人害人,比如:公元782年,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源休等人出使回纥回来,卢杞害怕反应迅速、口才流利的源休受到皇上重用,便在他抵达京师之前,就先擢升他为光禄卿。
至于升其为光禄卿后,皇帝老儿为何就不会再重用了,也许是那时的潜规则吧。
这个,不算他整人害人吧?
06
而对儒家学派巨子关播的推荐,则是源于卢杞另有苦衷——
从建中三年十月开始,主持中央政府的,除了卢杞没有第二人。
按说这是好事啊,大权独揽了嘛,怎么成了卢杞的苦衷呢?
原来依照惯例,若出现这种情况,皇帝老儿就得再任命一个宰相,以便“分权”,不能让一个宰相大权独揽。
而卢杞害怕的,正是被分权。
于是,他主动推荐吏部侍郎关播兼任宰相。
在唐德宗面前,卢杞的推荐语是:关播是儒家学派巨子,为人温柔敦厚,“可以引导风俗习惯进入正轨”,于是一向很“听”卢杞话的唐德宗,再一次没有异议,任命关播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
卢杞没有看错,关播确实很温柔敦厚,至少对他卢杞是这样,可惜温柔敦厚得过了头,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不敢发一言,他的任务,是每当卢杞讲完,他只管点头同意。
有一次,当唐德宗和卢杞讨论事情,关播实在觉得某件事不能那样干,实在忍不住了,站起来想发表反对意见,谁知还没开口,就被卢杞一个严厉的眼神,把话吓回去了。
回到中书省,卢杞对关播的警告,更加简单直接:“知道我为毛要推荐你当宰相吗?刚才你想干什么?吃了豹子胆吗?”
从此以后,关播更不敢放半个屁。
……
07
唐德宗终于认清卢杞的真面目,是建中四年在遭到叛臣朱泚围攻之后。
唐德宗遭叛军围攻后,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火速赶来勤王,一路上放出话说,卢杞、赵赞、白志贞都他妈是奸臣,天下混乱就是这些人造成的,老子见了皇上,非请求皇上杀了他们不可!
卢杞知道后对唐德宗说,李怀光应该去追叛贼朱泚、收复京城,而不是到奉天(今陕西乾县)来,他不去追击叛军,到奉天来干啥,图谋不轨吗?
从逻辑上来说,这话一点毛病也没有,于是,唐德宗急忙命令李怀光停止前进,屯驻咸阳,引起李怀光猜忌,最终反叛朝廷。
逼反李怀光后,唐德宗才醒悟过来,这样的祸乱,完全拜卢杞所赐啊!
接着是舆论哗然,人们纷纷归咎于卢杞。
然而,唐德宗对他的处理,仅仅是贬为新州司马。
785年正月,遇到大赦令的卢杞,在贬官之地得意扬扬地跟人说,老子不久又会回去当宰相,不信跟你赌一毛钱!
不久,唐德宗果然又想起了他,任他为饶州刺史。
直到这时,谏官们仿佛才睡醒过来,赵需、裴佶、宇文炫、卢景亮、张荐等人纷纷上疏,说什么卢杞罪大恶极,十恶不赦,若继续任用,只能使忠臣寒心,好人痛骨,必将再成祸乱根源。
唐德宗这才疑惑地问宰相李勉,大家都在议论说卢杞奸邪,我怎么不晓得,李勉的回答很圆滑,卢杞奸邪,天下人早就知道了,唯独陛下不知道,这正说明他太奸邪了,连陛下都瞒过了啊!
唐德宗不说话,只是沉默。
此时此刻的唐德宗心里,不知是否有千万匹草泥马在奔腾:你既然早就知道,为毛不跟老子吭一声?为毛也甘心做沉默的大多数?
公元785年,唐德宗批准给事中袁高的奏议,改授卢杞为澧州别驾,不久他就死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