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唐朝人张愔是个病秧子,被任命为武宁军节度使后,因病无法胜任工作,只好“求他人代位”。
唐宪宗的时候,张愔被召为工部尚书,但没过多久就病逝了。
他这一死不要紧,把爱妾关盼盼“害”苦了,后者看在过去他对她很好的情分上,没想再找男人,便移居到徐州燕子楼,为他守节。
燕子楼位于徐州城郊云龙山麓,是贞元年间张愔特意为关盼盼建的一座小楼,形如飞燕,又因每年春天都有燕子飞来栖息,故名燕子楼。
关盼盼是徐州人,本为一妓女,能歌善舞,精通管弦,出身寒微的她生活无着,便去卖唱,认识张愔后,张愔便花钱把她买下,还花了不少功夫,把她培养成了一个名妓,后来又成了他的爱妾。
对关盼盼来说,这个病恹恹的男人,既是她的爱人,更是把她从穷困潦倒的生活中拯救出来的恩人,值得为他守节,所以张愔病逝后,她便回到徐州燕子楼,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安心守节。
关盼盼虽然是徐州一名妓,又与张愔这个高官有过这么一段风流史,但到底只是一个“普通人”,是没有资格青史留名的。
若不是大诗人白居易在自己的作品集中顺便提到她,这个大唐普通女子,注定会像其他大唐普通女子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
白居易提到她的作品,叫《白氏长庆集》,里面收录了三首《燕子楼》诗,他是在为它们写的序言里提到她的。
02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大诗人与一个徐州的妓女,有何交集?
原来,公元804年,时为校书郎的白居易路过徐州,张愔办招待请他,张愔叫一个女子出来陪酒,那个女子就是关盼盼。
也许是出于“回报”,也许是那个时代文人们应酬的方式,白居易当场写了两句诗送给她: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白居易与这个女子的交集,仅此而已。
他虽然也爱风流,关盼盼也还算风姿绰约,是个能让很多男人动心的女子,但人家是张愔的女人,名花有主,所以离开徐州后,白居易就把这事忘了。
直到11年后的815年,这件往事和这个人,才又浮上他的心头。旧事重提的,是一个名叫张仲素的人,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
张仲素也是一个诗人,擅长乐府诗的写作,尤其善写思妇心情,拿得出手的有“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等。
公元815年,张仲素升职为司勋员外郎,到长安后抽空去拜访白居易。
两位都是诗人,见面免不了谈诗论文,谈着谈着,张仲素问白居易是否还记得关盼盼,他为她写了三首燕子楼诗,白居易这才想起11年前的往事,淡淡地说,你说的是她呀,来,继续喝酒。
张仲素却没兴趣继续喝酒,他急于向面前这位大诗人展示他的新作,希望得到他点赞:
其一: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其二: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
其三: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03
由于当过多年张愔的手下,所以张仲素对张愔和关盼盼的风流韵事十分了解,至于他在诗中表现的关盼盼在燕子楼中“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多半是他的想当然。
这是因为,对于关盼盼来说,她既然甘心为爱人兼恩人守节,肯定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独守空房的日子虽然确实不好过,但因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其“凄清孤苦”之状,不可能有张仲素描写得那么夸张。
关盼盼是否真如张仲素诗中所写,“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到生不如死,对于白居易来说,其实一点也不重要,说到底,这个女子是一个与他不相干的人,他只是被张仲素的三首燕子楼诗打动了。
因为确实写得不错。
诗人之间本来就有唱和的习惯,读了张仲素写关盼盼的诗,白居易也来了灵感,于是和了三首:
其一: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着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其三: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白居易没想到,这个“动作”害了他自己,给了后人说他“用诗杀人”的口实。
04
后来,白居易把自己的作品编成了一部集子,起名《白氏长庆集》,把他给张仲素的那三首“燕子楼”和诗也收了进去,并作了一个序。
序言不长,为了说明问题,这里全文引用:
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曰眄眄,善歌舞,雅多风态,余为校书郎时,游徐泗间。张尚书宴余,酒酣出眄眄以佐欢。余因赠诗云: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欢而去,迩后绝不相闻,迨兹仅一纪矣。昨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缋之访余,因吟新诗,有《燕子楼》三首,词甚婉丽。诘其由,为眄眄作也。缋之事武宁军累年,颇知眄眄始末,云: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有张氏旧第,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眄眄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于今尚在。予爱缋之新咏,感彭城旧游,因同其题,作三绝句。
白居易在序言中简单讲述了他认识“关盼盼”的过程,特别指出,自从他离开徐州后,他就与其再也没有过任何交集了,若不是张仲素访他时旧事重提,他都不知道那个十一年前出来陪酒的女子还活着。
值得说明的是,白居易这段文字,是唯一与“关盼盼”这个女子有关的文字,除此之外,任何正史和野史、别史,都没有与她有关的片言只语。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笔者在这里把“关盼盼”三个字用引号引了起来,这是因为,就连“关盼盼”这个名字,也是有问题的,白居易既没说她姓关,也没说她叫“盼盼”。
他在这个序言中写得很明白,这个“徐州故张尚书”的爱妓,名叫“眄眄”。
字典告诉我们,“眄眄”可不是什么好词,意思是斜着眼睛看人。
白居易之所以把她的名字写作“眄眄”,或许她真叫“眄眄”,或许他根本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但见她“斜着眼睛看人”的样子,在后来记录这件事的时候,就“顺手”写成了“眄眄”。
总而言之,无论是她真叫“眄眄”,还是这个名字是白居易后来虚构的,她都不叫“关盼盼”。
05
然而后来,有人不但给她虚构了一个“关盼盼”的名字,还硬把白居易给张仲素的那三首“燕子楼”和诗,说成是白居易写给“关盼盼”的,并且把它作为白居易“用诗杀人”的证据,堂而皇之地记录在“历史”中。
始作俑者是诞生于唐末五代的唐诗选集《才调集》,编者是后蜀的韦縠,这家伙不知哪种神经病犯了,收了张仲素三首“燕子楼”诗中的一首后,把署名改成了“关盼盼”,无中生有地把这个妓女,变成了一个有诗才的才女。
到了宋,一个名叫张君房的更过分,在他的《丽情集》中,“关盼盼”不但成了拥有三百多首诗作的大才女,还把白居易给张仲素的三首“燕子楼”和诗,硬说成是白居易写给“关盼盼”的。
还好,他没说“关盼盼”读了白居易“给”她的诗就“为夫殉节”了,算是手下留情。
虚构了“白居易用诗杀人”这个情节的,是南宋人计有功。
计有功,四川人,曾在张浚的幕府中呆过,后来任过四川简州知州。
计有功也是一介文人,撰有一部比较有名的著作,名叫《唐诗纪事》(八十一卷),后来被人称为“十二部中国文学入门书之首”,该书“采摭丰富,于唐一代诗人,或录名作,或纪本事,凡一千一百五十人”。
既然是《唐诗纪事》,那么白居易这么大的唐朝诗人,他自然不能“放”过。
正是在那部著作里,计有功不但沿袭了后蜀韦縠和宋张君房的说法,又继续发挥虚构的本事,杜撰了“关盼盼”看到白诗后“绝世而死”的桥段。
为了坐实“关盼盼”之死的事实,计有功花的功夫可不少,首先把张仲素的作品,安在了“关盼盼”的头上:
“盼盼诗云:‘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末是长。’又云:‘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又云:‘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然后他又以白居易的口吻,继续杜撰:
“余尝爱其新作,乃和之云:‘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霜月夜,愁来只为一人长。’‘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着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又赠之绝句:‘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计有功把白居易给张仲素的和诗,说成是给“关盼盼”的之后,继续以白居易的口吻,杜撰了“关盼盼”读后十多天不吃不喝,“饿死殉节”的故事:
“后仲素以余诗示盼盼,乃反复读之,泣曰:‘自公薨背,妾非不能死,恐百载之后,人以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是玷我公清范也,所以偷生尔。’乃和白公诗云:‘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盼盼得诗后,往往旬日不食而卒,但吟诗云: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自此,“关盼盼”作诗—白居易和诗—“关盼盼”绝世而死——白居易用诗逼死“关盼盼”这个链条,算是成了。
到了南宋末年,“白居易写诗逼死关盼盼”的说法,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对此深信不疑的,甚至包括文天祥,他还写过《燕子楼》一诗,对此大发感慨。
元明时期,这个故事在民间更加流行,甚至还诞生了以“关盼盼”为题的文艺作品,比如元杂剧《关盼盼春风燕子楼》,冯梦龙的小说《钱舍人题诗燕子楼》等。
最荒唐的要数清朝,不但在《御制全唐诗》里把张仲素的三首《燕子楼》的版权给了“关盼盼”、收集了不少民间杜撰的“关盼盼”的诗,沿袭了白居易用诗逼死一个妓女的说法,居然还把“关盼盼”说成是张愔父亲张建封的小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