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匮乏年代人们会因为落后而焦虑,如今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数不胜数的信息,打开手机网页,轻轻下滑,一批批信息便扑面而来。我们不禁疑惑,信息社会的进步,为什么没有解决内心的知识焦虑?我们看了很多书,焦虑反而有加重的趋势。
总有人会发表言论,声称不带功利性多读些东西是有好处的,这一观点只能说是正确的,却是无用的。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喜欢关注“大V”,时不时被“大V”的言论牵着鼻子走。我们在他们的言论中获得了短暂的欢乐,然而实际学到的有用知识非常少。
鑫源在一家公司做了多年高管,他承认自己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已经固化落后。尤其最近几年,社会前进的步伐太快,各种知识付费项目快速崛起,以前只是同行业抢饭吃,现在外行通过付费学习,也来抢饭吃。
看着公司里如狼似虎的年轻竞争者越来越多,鑫源开始焦虑起来,他生怕自己哪天被某个后起之秀顶替。他有房、有车,唯一怕失去的就是自己这个高管职位。一旦从公司高管的位置离开,就只能选择辞职,但是凭借已然落后的能力根本找不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
为了继续提升自己,保住位置,他也踏进了知识付费的圈子中。他先是报了很多课程,有增长见识的、有提高专业技能的。另外,为了身体健康,他还极不情愿地报了健身课,还强迫自己每天要“按时”,按时吃饭、睡觉等。
但是,虽然花钱买了很多课程,他却没上几天课,就以时间不够为借口放弃;去了两天健身房就以腰酸背痛为借口放弃;早起早睡等打卡活动也没有坚持几天。
这就是现在的潮流,什么不会补什么,于是各种知识付费项目迎合着大众的胃口出现了。然而大多数人经过一番学习后只得出了结论:“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周围优秀的人越来越多,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不如人的时候,心就慌了,生怕别人赚得更多,爬得更高,危机感开始作祟,这就是知识焦虑。究其根本,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于是我们开始出发,不得不走上了自我强化之路。
那些经历过知识付费强化的人,为什么依然没有走出知识焦虑呢?社会急速发展,人也忙得像陀螺,能利用的大多是碎片时间。所以,知识付费模式不同于学校的系统学习,它带来的更多是碎片化知识,效果并不出众。比如我们利用碎片时间看过好多关于某个主题的资料,但是真到用时一个都想不起来,即使我们确实看过。此外,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存在着很大区别,就像你考得过驾照,却不敢上高速开车。理论性内容的批量生产,让人无法验证知识真伪,所以越学反倒越焦虑。
这个时代,无用的知识太多,像某个明星出轨了、某网红小学毕业年入千万等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正是在这些无用知识的浸泡中,知识焦虑出现了。而要想摆脱焦虑,就需要掌握真知。
为了响应公司与时俱进的精神,鉴于创意部是最需要思维的部门,需要更多的知识输入,思雨所在的创意部开展了一次知识付费、提升自我活动。
公司特意下达了“恩旨”,创意部所有跟工作相关的网络课程费用予以报销。思雨充分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还专门买了一个笔记本来记录,而相比之下,其他员工大都不太愿意用心学习。
一段时间后,公司组织创意部进行研讨会,就最近的学习状况做一下汇报交流。会议上说什么的都有,大多数人都是以“成功学”为主题,张口闭口不是总裁就是电商大佬。只有思雨按照自己笔记本上记录的知识体系一一阐述,没有CEO,没有成功者,都是一些在工作中实用的技能。思雨的汇报获得了领导的欣赏和夸奖,而思雨也不负期望,在后来的工作中运用所学,取得了优秀业绩。
有时候,把能力提升寄希望于知识付费项目是一种错误,仿佛听了某个专家、教授或成功人士的宣讲就能百事成功。其实知识付费有没有用、有多大用,没有人能够做出保证,当我们面对高昂的价格,以及一无所获的结果时,知识焦虑只会更加严重。
知识付费本身解决不了知识焦虑,要想在这个知识泛滥的年代里获得真知,还得从自身做起。
首先,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明白掌握知识是一个沉缓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切不能今天才从半年制的IT(互联网技术)培训班毕业,明天找工作就张口要三五万薪资。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包括知识付费)培养自己的知识体系,拥有了知识体系,才能牢牢掌握碎片化知识。
最后,尽可能掌握一些实用的,或者说功利性的知识技术。人毕竟活在现实中,都有各自的生活压力,如果知识不能在以后的运用中变现,何苦要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它呢?
学习本就是为了提升能力而非解决焦虑,人云亦云的学习必然导致更进一步的焦虑。自己要明白心中真正想要的知识,因为知识无限,人生有限,用有限的人生去学习有用的知识,才能摆脱焦虑情绪,走向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