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生活的烦恼,其实没那么难(1 / 1)

“最近情绪好低落呀,我辛苦工作了半年,竟然没给我加薪。”“上周的任务还没完成,明天就要交报告了。”我们一定也经常遇到令内心不畅快的人或事,然后产生烦闷、苦恼等不良情绪。烦恼情绪往往源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感,这种落差感会攻击别人,也会攻击自己。人的欲望是不会得到满足的,因此我们总是在不停地追寻,这种落差感就永远不会消失。

烦恼又分为真烦恼和假烦恼,大多数情况下困扰我们的是假烦恼。真烦恼是指那种已经客观发生并且给我们心绪带来堵塞的事情,或想办法去解决烦恼,或根本不理会。而假烦恼大都是大脑出于自我利益保护而做出的自我假设,这些事情往往还没有真正发生,比如一件任务没有完成,就担心会不会被领导批评。

一个年轻人感觉自己的生活中充斥着烦恼,四处寻找摆脱烦恼的秘诀。有一天,他来到一片绿草丛,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笛声悠扬,看起来十分逍遥自在。他上前问道:“你看起来很快乐,能教给我摆脱烦恼的方法吗?”

牧童说:“我骑在牛背上一吹笛子,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这个人试了试,感觉没有什么作用,又开始继续寻找。

他来到一个山洞,看见有一个面带微笑的老人独坐洞中。他向老人说明来意,恳请老人教他摆脱烦恼之法。

老人笑着问他:“你被谁捆住了吗?”他回答道:“没有。”“既然没有人捆住你,还谈什么烦恼呢?”年轻人蓦然醒悟。

这些自我主观上存在的烦恼就是假烦恼,假想出来的烦恼大部分都不会发生。其实我们很少对事件本身感到烦恼,真正使我们烦恼的是过多的联想和解读。

假烦恼造成困扰,但是最后的结果不会真的让人情绪崩溃,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是生活中的真烦恼。每个人都有感性和理性两种思维方式,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大脑进行理性思考,它就能控制情绪。比如被批评后,尽力去理性思考下次如何做得更好,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哭诉。我们要有效利用理性思维,将烦恼转化为积极情绪。

很多过去发生的不愉快经常在脑海中浮现,谁都希望不再去想这些烦心事,却抛不掉、忘不了,不知不觉中强迫着自己不停地想。明明已经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在新公司却仍然会想到前公司的种种恶迹,自己受委屈的情景历历在目。这种情况来源于大脑的生理特点,不是精神出现了问题,而是大脑在提示你,在新环境中小心做事,不要重蹈覆辙。

其实最初的烦恼很好解决,甚至没有烦恼,但随着欲望的增加,烦恼随之而来,可以说烦恼就是我们自找的闲事。

大学教师詹姆斯和物理学家卡尔森是好朋友,两人都已退休在家,闲来无聊,就打了一个赌。

詹姆斯说会让卡尔森养上一只小鸟,而卡尔森觉得自己绝不可能养鸟,因为他根本不会养鸟,所以卡尔森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赌约。

过了一段时间,卡尔森过生日,詹姆斯送给他一个精致的鸟笼作为生日礼物,卡尔森看到这个鸟笼如此精致美观,就把它挂在客厅里当装饰品。很多人经常到他家里拜访,看到客厅里挂着精致的鸟笼,里面却没有鸟,便会问他养的鸟哪里去了。

开始的时候卡尔森还会给别人解释说,他没有养过小鸟,鸟笼是朋友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但客人们都认为鸟和笼是配对的,现在只有鸟笼没有鸟,便有人用怪异的目光看他。后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解释流程成了他的烦恼,为了解决烦恼,他打算买一只小鸟。

其实很多人的烦恼也是这样来的,本来鸟笼是美好的装饰物,却成了心中的烦恼。可是这个故事还有深层次的意思,仅仅买了鸟自然就解决了鸟笼带来的烦恼,可是卡尔森以后又有了养鸟的烦恼。在我们看来,卡尔森完全可以把鸟笼扔掉以绝后患,可是碍于两个人的友好关系,他选择了烦恼自己。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超负荷运转,脆弱的精神经不住一点儿小失望、一点儿小瑕疵,以至于小小的感冒都会令人矫情,因为脆弱精神状态下太容易产生新的烦恼,新旧交替的烦恼对人造成的伤害最大。受困于烦恼情绪中,心会慢慢出现病态,这个时候一定不要胡思乱想,越想心中越烦,不如出去和好朋友一起打打球、跑跑步。如果你喜欢宅在家,搞笑综艺、烧脑大片都可以缓解情绪,找一些神剧刷刷弹幕吐吐槽也是不错的选择。

摆脱烦恼无非奔着三个方向去:逃避、改变、接受,尝试再多的方法也逃不出这三点。如果现在必须选择其中一个,就要接受选择带来的后果。最常见的是逃避和接受,这是两个被动选择,只要不顾及自己的面子问题,人就可以活得很舒心。改变就比较难,一方面要做出不知道结果如何的努力,一方面还要担着失败后被人嘲笑的风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中出现烦恼不足为奇,最重要的是在烦恼面前保持坦然心态,学会控制烦恼,这样才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更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