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讨论资产负债表的最后一节内容,我将在本节告诉大家快速读懂资产负债表的三步法。
1.观察企业资产规模的变化
按照当前资产负债表信息披露的基本做法,你一定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上看到一个期初与期末的比较数字。
这个期初,可能是年初,也可能是月初,还可能是季初;这个期末,可能是年末,也可能是月末,还可能是季末、半年末等。
所以,在看资产负债表的时候,你一定要看清楚资产负债表展示信息的时间跨度。
企业期末与期初之间的规模变化,不外乎这三种情况:期末与期初的资产规模基本持平、期末资产规模大于期初资产规模、期末资产规模小于期初资产规模。
如果期末资产和期初资产是一个持平的状态,基本上可以认为这个企业是在原有的资产规模基础上运营的,本期企业业务的成长性应该不会太突出。当然,关于企业的经营能力是不是能维持、投资活动是不是在持续等问题,还需要对企业的资产结构的变化做进一步考察。
如果期末资产显著高于期初资产,首先应该判断企业期末资产的增加到底是因为提升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对外投资能力,还是由于融资和盈利获得现金而仅仅增加了企业的货币资金存量,需要进一步考察企业的资产结构变化。
如果期末资产显著低于期初资产,首先应该判断企业期末资产的减少到底是因为企业的经营能力、对外规模能力有所下降,还是仅仅因为偿还了不需要的贷款而降低了资产的规模,也需要进一步考察企业的资产结构变化。
2.考察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
对资产结构变化的考察,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考察企业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结构变化,需观察企业的流动性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情况:当企业的流动资产趋于下降且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也下降时,企业的流动性(即资产的活力)可能在下降;当企业的流动资产趋于上升且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也在上升时,企业的流动性可能在增强。当然,是否下降或增强还要看具体的资产项目变化。
第二,考察企业的经营资产和投资资产是一个什么样的变化情况:当企业的经营资产处于持续增加时,企业的经营活动极有可能处于持续不断的发展状态。比如企业经营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增加,往往会增强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的存货、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增加,往往意味着企业当期的经营活动在发展;反之,如果企业经营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存货、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全面下降,极有可能意味着企业当期的经营活动在萎缩、资产质量在下降。
投资资产的变化比较复杂,大家应该重点关注可能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变化及其他非战略性投资资产的变化情况。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往往具有战略意义,如果这部分资产增加,往往意味着企业在对外扩张战略上的行动;非战略意义的投资,往往是为了提高盈利能力,是短时间内对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的增值性运用。
考察经营资产与投资资产的结构时,可以忽略货币资金。这是因为货币资金既可以支持经营活动,也可以支持投资活动。
3.考察资产与负债的几个关系
在这一步,重点应该考察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存在的资产与负债的三个关系。
第一,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从概念上来看,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对比关系就非常引人注目:企业的流动资产是对短期债务的直接保障,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保证程度不足往往给人的印象是企业现金周转困难。
一些来自美国教科书上的说法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例关系(流动比率)达到2∶1左右是比较好的。想想也好理解:流动资产富裕一些,对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总是感觉更强、更踏实些。
当然,流动比率大不一定就代表短期偿债能力强,关键还是要看流动资产的结构。极端情况下,流动资产只有货币资金和流动资产只有存货且周转缓慢,假设这两种条件下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都是2∶1,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能一样吗?
但不管怎么样,直观上先观察一下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还是能够对企业的短期偿债状况有一个初始印象,这种印象会引导你去分析造成这种印象的主要因素。
有的企业多年间流动资产不多,流动负债很多,且高于流动资产。而在流动负债中,几乎都是经营性负债,如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与合同负债等,没有债务融资(如短期借款等)。这样的企业,你根本就不用为它的低流动比率担心,因为这样的企业具有极强的“两头吃”能力:对上游卖方,它有极强的欠账能力;对下游买方,它又有极强的预收货款的能力。这样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的能力是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也是不错的。
第二,资产负债率,即负债与资产的比率。
从概念上来讲,负债除以资产得出来的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资产对债务的依赖程度。
实际上,你如果看资产负债表,即使不用计算精准的资产负债率,也能一眼看出资产负债率的高低。
那么,资产负债率高一些好还是低一些好呢?没有答案,因为每个企业的状况都不一样。
但在实践中,人们却希望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指标去画线,认为资产负债率高于一定水平(如70%),企业的偿债压力就大了。
几年前,一个我曾经教过的在某集团工作的EMBA学生找到我,希望听听我对该集团去杠杆化的建议。
我问他:“去杠杆化是什么意思?”
他说:“就是降低资产负债率。我们单位的资产负债率已经快90%了。”
我说:“那我问问你。假设你的资产负债率是90%,负债全是经营性负债。你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经营性负债,完全是由你的业务规模和市场竞争地位决定的。为了降低资产负债率,你的业务就不做了?或者原来预收款的业务你也别预收了,降低资产负债率嘛!”
他说:“这种条件下的高资产负债率我们是不用降低的。”
我继续说:“还是假设你的资产负债率是90%,但负债全是借款,你所借得的款项全部用在了在建工程上。为了降低资产负债率,你的工程就别做了,赶紧把在建工程拆了换成现金,偿还银行?”
他说:“这种情况也不能拆在建工程。”
我说:“就是降低资产负债率吗?”
他说:“是。”
我说:“那就简单了。你们公司的股东往企业里面再投点资就行了,增加股本或实收资本,资产负债率自然就降下来了;或者赶紧扩大经营与投资,尽快让企业的利润大起来!”
他说:“这两条都不行。股东不可能入资,我们的盈利能力本身也不强。”
我说:“那我就没建议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我与这个学生的对话说明了两点:一是资产负债率不重要,重要的是债务结构以及企业的持续发展;二是在考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时候,还要考察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质量。
请注意,我们经常说的“去杠杆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降低资产负债率,而是降低不应该有的债务融资:过高的债务融资会导致企业出现不应有的利息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资产有息负债率,即有息负债与资产的比率。
有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债券、租赁负债等项目。
有息负债的重要特征有三个:一是有清晰的债务融资成本,二是有明确的偿还期限,三是受国家或地区的信贷政策影响较大。因此,资产有息负债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那么,资产有息负债率多高就需要关注了?
根据我的研究,企业的资产有息负债率达到50%左右的时候就需要关注了:资产有息负债率达到50%,意味着企业以贷款为主的有息负债支持起了资产的半壁江山。一旦企业的资产出现减值问题,企业的债务清偿压力就会很大。
你如果能够把握住上述几点,就可以对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快速阅读了。
下面,我们就以前面展示过的科大讯飞2020年的财报数据为基础,按照上面提到的步骤,看一下这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为方便阅读,我把报表再次展示在这里。货币单位:人民币元。资料来源:科大讯飞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
我们还是以合并报表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
第一步,看一下企业的资产总规模的变化。
企业资产总规模由年初约201亿元增加到年末约248亿元。
看到这个变化,你直观的感觉是不是挺好—年末的资产增加了约47亿元,增长了23.38%。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增长量。
资产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般意味着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
第二步,看一下资产的结构变化。
我们先看看流动资产是怎样变化的。流动资产由年初约114亿元增加到年末约150亿元。
请注意,仅流动资产就增加了约36亿元,而企业的总资产整体增加了约47亿元。
这意味着什么?
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增加的比较多,意味着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了。
我们再看一下流动资产的具体结构变化,就会看到变化比较大的有两项:一项是货币资金,另一项是存货。货币资金多了,流动性当然强了。
至于存货多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企业的流动性强了,还要看企业利润表的表现:存货多了,既可能是企业业务发展比较快、需要增加更多存货储备而引起的,也可能是企业的存货购买和生产决策失误或者市场出现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变化而导致企业的存货积压、卖不出去所引起的。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企业的存货增加就不会使资产的流动性增强。
从整体上看,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是增强了的。
我们再看看非流动资产的变化。请注意看:非流动资产里面增加的主要是三项,这三项是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长期应收款和开发支出,这几项资产由年初的个位数增加到了年末的10亿元以上。
我查了一下科大讯飞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企业对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加的解释是“本期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所致”。这意味着企业持有的投资出现了增值。
而对于长期应收款增加的原因,企业的说明是“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规模扩张所致”。这意味着企业相关业务的发展:此项债权增加是与企业相应业务发展直接相关。
至于开发支出的增加,则是研发投入增加的结果。
从资产整体增加的规模来看,企业非流动资产增加的不多,流动资产增加的比较多。
非流动资产的核心部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均有所下降,这应该是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本年内计提折旧和摊销规模比较大的结果。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原值的信息,这种减少并不意味着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值也减少了。从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规模年末下降不多的情况来看,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值年度内极有可能有所增加。
这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能力还在,还可能有所强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变化与企业的产品经营能力直接相关。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做出一个这样的初步判断:
企业年度内增加的资产主要集中在流动资产上,变化最大的流动资产是货币资金和存货。如果存货增加主要是由企业的业务发展引起的,且存货周转速度较快,这种增加的存货将为企业未来带来很大利润。考虑到科大讯飞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企业,对存货增加是福是祸还要持续观察。
企业的非流动资产里,对企业经营活动至关重要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有所下降,意味着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年度内折旧引起的资产减值比增加的原值要大一些,因而年度内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原值不是特别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至少得到了保持,甚至有所增强。
因此,企业资产增长的主旋律和生产经营的能力建设与市场增长直接相连。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经营资产与投资资产的结构变化。
在企业2020年12月31日约为248亿元的资产总额当中,典型的投资资产包括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这几个项目加在一起约为20亿元,而年初这几个项目加在一起的规模约为12亿元,增加了约8亿元。
此外,企业的货币资金年初约为38亿元,年末约为54亿元,增加了约16亿元。
年末与年初相比,投资资产加上货币资金增加的规模约为24亿元。
除货币资金和投资资产外的其他资产都是经营资产。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企业年末资产比年初整体增加了约47亿元。这说明,企业的经营资产年末比年初增加的规模是23亿元。
这种资产增加的结构性变化,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企业年度内增加的经营资产较多,企业资产聚焦经营的色彩比较强;第二,企业有可能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股权投资增加并不大(增加1亿多元),这意味着企业在对外参股性投资扩张的尝试不多。
第三步,考察一下企业的资产与负债的几个关系。
第一,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
科大讯飞2020年末的流动资产规模约为150亿元,流动负债的规模约为104亿元,流动资产显著大于流动负债。如果用比率来说明的话,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44∶1。虽然没有达到所谓的2∶1的安全水平,但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还是很强的。
这意味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不错的。
第二,资产与负债的关系。
科大讯飞2020年末的资产规模约为248亿元,负债的规模约为119亿元,资产对负债的依赖度不是特别高。如果用比率来说明的话,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47.98%,是很安全的。
这意味着企业整体的财务风险是不大的。
第三,资产与有息负债的关系。
科大讯飞2020年末有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项目。
在2020年12月31日,企业上述三个项目之和约为9亿元。也就是说,在企业全部的248亿元的资产中,靠上述有息负债支撑的资产仅为9亿元。资产有息负债率就不用计算了,很低。
企业的资产与有息负债的关系,说明了这样两点:第一,企业基本上可以不依赖债务融资来生存和发展;第二,有这种底气的企业要么就是股东入资贡献很大,要么就是企业利润积累起来的货币资金很多,要么就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比较强。总之,企业已有的股东入资、利润积累和业务能力整体是不错的。
关于第二点,2020年12月31日的数据显示:企业的经营负债约为110亿元(负债总额119亿元减去有息负债之和9亿元),支撑了资产的很大部分;股东入资(股本加资本公积)约为96亿元,对资产贡献也很大;盈余公积加未分配利润约为40亿元,也对资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你可能不解的问题是:企业这么有钱(年底约为54亿元),为什么还要借不必要的款项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合并报表(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整体的报表),极有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企业账面上钱很多,有的企业账上没钱还要借钱;有的企业在特定的金融环境下,即使不缺钱也要向银行借钱。
具体什么原因,只有企业自己最清楚。
讲到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对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① 企业的资产在增长。
② 企业流动资产增长较多,资产的流动性进一步强化。
③ 企业经营资产增长较多,资产聚焦经营的色彩较强。
④ 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⑤ 企业完全可以不依赖债务融资生存与发展,存在少量不必要的债务融资。
⑥ 支撑企业资产的主要动力依次是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经营性负债、股东入资和利润积累。
而得出上述认识,只需三步:第一步,考察企业资产总规模的变化;第二步,考察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第三步,考察资产与负债的几个对应关系。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作业:按照上面的步骤,对下面列示的复星医药2020年年度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进行解读(货币单位:人民币元。资料来源:复星医药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
分析提示:
① 在现在这个阶段,以合并报表数据为基础展开分析。
② 在资产总额增加的同时,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存货以及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均有提高,这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规模到能力均在提升。
③ 在资产整体的规模中,经营资产(可以把商誉归于与经营活动有关)占据重要地位。
④ 资产负债率不高,有息负债与资产的规模相比也不高。
⑤ 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从数据看并不充分,但如果把流动资产中的金融资产(如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从中剔除,把流动负债中的金融性负债(如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剔除,流动资产中的纯经营资产与流动负债中的纯流动负债的对比关系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这节我们就讨论到这里。